基于用户体验的湘西苗绣移动软件交互设计研究.docx
20页基于用户体验的湘西苗绣移动软件交互设计研究 余国伟 罗滢摘要:目的 - 针对湘西苗族刺绣文化的日渐衰落问题,为保护与传承湘西苗族刺绣文化方法 - 通过分析湘西苗绣文化的元素与特征,基于用户体验要素,结合信息交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构建出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流程结果 - 通过架构出符合苗绣文化传承的核心功能信息,并通过对移动终端的界面设计,及移动软件开发实现的关键技术分析,开发出适用于湘西苗绣信息展示与互动的软件平台结论 - 将湘西苗绣系列功能以软件数字化形式表现,开拓了湘西苗绣文化保护的新方式,对拓展其他传统手工艺或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式,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关键词:信息设计;湘西苗绣;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TB472;J523.6 :A :1400 (2021) 03-0084-07基金项目:2018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18A264);2017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17YBA135)Research o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Design of Traditional Miao Embroidery in Western Hunan Based on User ExperienceYU Guo-wei, LUO Ying(School of Packaging Design & Art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nan Zhuzhou 412007,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protect and inherit the Miao embroidery culture in western Hunan, an interactive design process based on user experience was constructed by analyzing the el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ao embroidery culture based on user experience elements and combining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design. Results A software platform suitable for information display and interaction of Miao embroidery in western Hunan was developed through the structure of core function information in line with Miao embroidery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through the interface design of mobile terminal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mob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Conclusion The series functions of Miao embroidery in western Hunan are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digital software, which opens up a new way to protect the culture of Miao embroidery in western Hunan, and has a certain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to expan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other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or national culture.Key words: information design; Xiangxi Miao embroidery; interaction design; user experience design引言近年來,随着国家陆续颁发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当下特别热点[1]。
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出台与实施,为湘西苗绣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必要条件目前,相关学者关于湘西苗绣文化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大部分学者主要通过对湘西苗绣文化元素的收集与提取,进而进行相应的文创产品设计,以产品的手段传播湘西苗绣文化如黄隽[2]在《基于场景化思维的湘西苗绣文创产品设计》中将湘西苗绣文化内涵赋能于当下消费电子类产品;向蕾[3]在《十八洞村湘西苗绣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中通过对苗绣纹样的提取,结合不同材质表现进行湘西苗绣文创产品设计;罗丹[4]在《湘西苗绣艺术符号与现代家居软装产品的结合——婚庆灯具“红盖头”的设计》中将湘西苗绣的艺术符号与现代商业软装产品相结合等当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介质发生了巨大转变,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诞生促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传播精度更高同时,2020年11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强调要把握科技趋势、运用集成新技术,促进文化数字资源融通融合因此,以用户体验为导向,通过信息技术将湘西苗绣文化与软件服务相结合,对于保护、传承及弘扬湘西苗绣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1 湘西苗绣概述1.1 湘西苗绣的起源苗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河姆渡和半坡母系氏族时期南蛮蚕桑之术的发明,蛮氏苴人苴布的织出,激发了纹身、雕题在布上的“描”之艺术后来随着骨针、铜针、骨织板、铜织板出现后,逐渐演变成绣花周代铁针的出现,更是促使绣花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慢慢形成了蛮绣随着岁月历史长河的沉淀,苗族的地位逐步提高,它被称为苗绣[5]湘西苗绣起源于湘西苗族人民生存的特殊需要,经岁月的沉淀,逐渐演化为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艺1.2 湘西苗绣的艺术表现湘西苗绣的艺术表现与湘西民族的性格色彩十分相像,其热情好客、豪放不羁的性格在苗绣的艺术表现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湘西苗绣风格圆润饱满,线条蜿蜒优美,形体怪异却又不失大雅之感,针线间传达淳朴、亲切、素雅之感根据湘西苗绣文化表现特色可从以下三点对其进行分类:1)湘西苗绣的纹样构成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及几何纹样构成了湘西苗绣的纹样主旋律但其艺术表现并非是对自然物种的单纯自我表现,也不是纯粹对自然的艺术模仿,而是一种由生命形象的非实在性的虚幻性创造,寄托民族人民之间的特殊文化情感2)湘西苗绣的色彩构成湘西苗绣的色彩构成多以黑色为底色,以红色、绿色、蓝色为辅助色,色彩相间,相互彰显,艺术色彩表现鲜艳、亮丽,又具有神秘的民族气息。
3)湘西苗绣的结构构成对比与均衡、自由与规律、打散与重构是湘西苗绣结构构成的三大特点如图1所示为湘西苗绣艺术表现分类湘西苗绣能够形成如今富有特色韵味的艺术特征,与其存在的社会、历史、文化、民俗及民族的审美特色密不可分,保护与传承湘西苗绣艺术特色对于丰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重要1.3 湘西苗绣的传承与保护目前,为保护与传承湘西苗绣文化,社会各界人士对此已经做出重要举措首先,政策引导、聚焦价值洼地2011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发布,从法律层面为湘西苗绣的保护提供了力量保障;2019年4月,国家税务局湖南总局工作人员亲自为湘西人民宣传优惠政策,这从经济层面上为湘西苗绣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基础;2019年11月,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印发《湘西自治州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五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4年)》,从行动层面为苗绣文化的弘扬提供有效建设其次,项目建设,助力苗绣腾飞2013年3月文化部通过《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得到文化战略认可,截止到目前已完成国家级项目28个;进一步加深文化界对湘西苗绣的弘扬与学习;2019年7月,“传承新生”湘西苗绣公益活动在上海举办,该项目主要帮扶当地贫困村,让绣娘回家,从经济层面上实现湘西苗绣价值;2020年4月《湘西苗绣》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开启了湘西苗绣地域文化保护先例。
最后,学术研究,传承文化经典根据知网文献研究,目前关于苗绣文化的研究成果有509篇,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如图2所示;研究方向主要可分为:(1)苗绣的艺术特征研究;(2)苗绣的文创设计研究;(3)苗绣的保护与传承对策研究2 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2.1 用户体验用户体验[6](User Experience,简称UE/UX)指的是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对产品的直观感受20世纪90年代中期,用户体验概念由用户体验设计师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所提出和推广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技术创新形态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渐渐得到重视,用户体验也因此被称为创新2.0模式的精髓根據人们使用产品的流程,可将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要素分为: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五层之间相互叠加、互相影响,以此发酵为用户的使用产生愉悦感[7]战略层指的是明确商业目标与用户需求及想要通过产品表达的目的,成功的用户体验源于被表达明确的“战略”范围层指的是确定功能范围与内容需求,为满足“战略”目标,将用户需求转变为体验功能与内容;结构层指的是交互设计与信息架构,完成需求的获取与功能、内容安排后,已经形成清晰的信息片段图,但各信息片段散点存在,无法联系成一个系统,因此结构层需要对信息进行逻辑整理,架构出符合用户行为习惯的信息框架;框架层指的是对结构层形成的信息架构的深度挖掘与提炼,包含对信息的UI设计及相关指示性设计,意在形象化表现逻辑化的信息架构;表现层指的是视觉设计,主要包括内容、功能及美学表现,目的是为了满足其他四层的目标实现。
如图3所示为用户体验五要素层级图2.2 交互设计20世纪80年代,比尔·摩格理吉(Bill Moggridge)首次提出“交互设计”名词,交互设计是定义用户行为的设计,包括用户对产品的使用行为、操作流程行为和信息架构的设计[8]其主要目的是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简化操作步骤,并提高人机用户体验,使人产生愉悦感好的交互设计一定要满足有效性与可用性两个目标,可用性指的是指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产品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达成的目标;有效性指的是用户在达到特定目标、完成特定任务时的正确程度和完整程度因此,这就要求设计师进行产品交互设计时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如:(1)可视性原则,即产品的功能展示应方便用户的发现与使用;(2)反馈原则:即人机之间的交互反馈,引导用户进行下一步操作;(3)限制原则,即部分场景警示用户操作;(4)映射原则,即视觉表达与其背后之间的功能逻辑应该一致;(5)一致性原则:即系统内的同一功能操作与反馈一致;(6)启发性原则,即操作提示保证其准确性3 基于的交互设计流程构建基于以上对于影响用户体验的要素及交互设计的原则分析,构建如下交互设计流程:1)通过调研、相关数据分析明确用户需求;2)采用面向场景、面向驱动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确定产品功能、内容需求及相应的交互逻辑;3)配合UI设计师及相关开发人员进行产品界面、导航、信息等设计;4)UI设计师进行产品输出并验证与最初的想法是否一致及是否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如果不能则重返第二步进行循环设计,直至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