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对我国元代与高丽的贸易研究_1.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60464955
  • 上传时间:2018-11-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72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对我国元代与高丽的贸易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中外 历史 学、语言文学、考古学等资料、特别是以往不太为人注意的原始材料,考查论述元代 中国 同高丽经过海、陆 交通 进行的多种渠道、不同形式和规模的贸易往来,种类丰富的进出口商品,及商业活动对双方 社会 风习和民众生活的 影响 与渗透元丽民间商人的交往更生动的反映了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关键词:元代;高丽;贸易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d material and so on Chinese and forEign history, language literature, archaeology, is specially formerly not too the manner attention raw material, the examination elaborated the Yuan Dynasty China after to cross ocean many kinds of channels which with Korea, the different form and the scale trade, the land transportation carried on, the type rich import-export goods, and the trade activity the influence which and the seepage lived to the bilateral society habits and customs and the populace. Yuan Li folk merchant's contact more vivid reflection two peoples' traditional friendship. key word: Yuan Dynasty; Korea; Trade   前言    中国与朝鲜直接山水相连,自古以来 经济 文化交流非常密切,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源远流长。

      近年来已有不少相关的著述,但是对于元代中国与高丽之间的商业贸易,仍留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本文即试通过多方面的资料,展现元与高丽贸易的历史画卷疏误之处敬希补正    一  元代中国与高丽的贸易是元代发达的海外贸易之组成部分元丽之间贸易的 发展 与当时历史、地理条件、社会和政策的背景密切相关首先,元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大地经历了两百余年的宋、辽、夏、金对峙的局面,并拓展为地跨亚欧的蒙古帝国以前各政权分立时交通道路上人为的界限、障碍为之一扫,干扰贸易的 政治 因素也不复存在,统一而辽阔的疆域内道路 网络 四通八达东北与高丽的陆路往来可称近在咫尺,更似闲庭信步元代的航海技术、装备、运输及管理能力都较前代有所改善提高这些皆有利于商品物资对外交流同时,元政府采取对外开放、发展贸易的政策一方面,元朝以“官本船”制度,“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番,贸易诸货”,利润官府取七成,贸易人得其三;有时“官自发船贸易”,乃至派遣船队专为皇室经商盈利;并在相应管理下准许和放任官民僧俗私人从事海外贸易,“勿拘海舶,听其自便”故私营贸易相当发展:权贵者以“巨艘大舶帆交蕃夷中”;“富民往诸蕃商贩,率获厚利”,“商者益众”另一方面积极招徕海外各国来元交易。

      如1280年,元世祖诏行中书省:“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所以元代的海外贸易蓬勃发展而高丽社会“上下以贾贩利入为事”郑麟趾《高丽史》卷46《恭让王》载当时“无赖之徒,皆利远方之物货,不事本业”,可见宋历元至明,高丽与中国的贸易长盛不衰的风习亦相延不改,因此,元与高丽的贸易同元代整体国际贸易一样兴旺  元与高丽进行贸易的主要地区,包括今山东半岛、北京、天津一带、辽宁、吉林等北方、东北地区和江、浙、闽等东南沿海省区海路贸易的口岸,北方有今天津附近的直沽,明确见于高丽文献的记载《原本老乞大》中的高丽商人李某在大都卖了行货后,即“到直沽里上舡过海”回国元朝的大都商人经海路往高丽,最近捷的港口也就是直沽山东半岛也有与高丽通航的港埠,高丽官方曾到益都贸易其实山东与朝鲜半岛有历史悠久的海路交通和数处重要港口据《管子》等书所讲,春秋战国时齐国就从海路进口朝鲜的“文皮”朝鲜境内考古发掘到我国战国时期的很多货币明刀钱、安阳布钱和各种金属用具隋唐以来,淄、青、莱、海等与朝鲜海交一直密切,“登州海行入高丽道”是唐代海外交通的重要线路密州、诸城、登州、青州等地因新罗人旅居者甚多,而形成“新罗馆”、“新罗坊”。

      宋代,熙宁七年以前“高丽入使,率由登、莱可知山东半岛沿岸诸地在与高丽交往中的地位宋熙宁七年后,因高丽方面顾虑政治环境干扰,“欲远契丹”,而改“由明州诣阙”入元以后,政治因素已无 问题 ,历代相续的由山东通往高丽的海道与港埠也应有所恢复,重新发挥作用  东南沿海与高丽交通贸易的主要港口是庆元和泉州,其他如上海、温州、澉浦等,亦不乏与高丽的往来第71、72合刊  庆元港宋代曾称明州,宋时已为与高丽交通的重要港口熙宁前即屡有高丽海船至境上,熙宁七年后,高丽船“来者益多”,“直趋四明”中国官私船舶赴高丽也多由明州定海“绝洋而东”,遇便风,三日入洋,又五日抵朝鲜之黑山入其境元时,庆元贸易更发展,为元代市舶司所在地之一庆元港地处甬江上游奉化江、余姚江汇合处,位置适中,距温州218海里,距杭州167海里,距上海136海里南通闽广,东接日本,北距高丽,商舶往来,物货丰溢据载此港于元代进口货物220余种,比南宋多50余种元人有诗描述庆元港的海外贸易盛况:“是邦控岛夷,走集聚商舸,珠香杂犀象,税入何其多”泉州港为元代第一大港,亦市舶所在地,海外贸易一派繁荣福建与高丽贸易自有其历史传承据《宋史·外国传》《高丽》载,当时高丽“王城有华人数百,多闽人因贾舶至者”。

      《高丽史》载,北宋中叶后有时泉州赴高丽的海舶比明州往高丽的船还多到元代,泉州则是“番货远物,异宝珍玩之所渊薮,殊方别域,巨商富贾之所窟宅,号为天下最,其民往往机巧趋利”庆元、泉州常年往来着高丽与元贸易的货船高丽方面的礼成江口是与中国贸易的重要口岸,十三世纪已臻繁荣:“潮来复潮去,来船去舶首尾相连,朝发此楼底,未午棹入南蛮天”元人周致中的《异域志》著录了214个国家和民族与元代有交往,其地域范围最近的即是朝鲜除海路外,元代北方陆路对高丽的贸易数额也相当多 二  元与高丽的贸易以官方和民间两大形式为主官方贸易主要通过“朝贡”或“交聘”“回赐”的形式进行互赠礼物,实质是变相的贸易外国商人也常将运来物货说成“呈献”“进奉”,但却“依着时价要钱”元政府为免于进奉过多,负担过重,以致不得不只按货物的十分之一作进奉处理,其他依例抽买元政府有时直接“官自发船”到海外贸易,自是一种官方贸易榷场互市也是在元官方管理下与高丽进行贸易的途径  首先看榷场互市元朝与高丽在两国陆路交界地区的榷场互市贸易,时置时罢,史料记录较少而不详高丽方面载,1224年,元政府同意在两国边界“各置榷场,依前买卖”元朝有专门的官吏负责管理市场,收取税利。

      如1286年,高丽史载“元遣使算商人税钱”《元史·高丽传》载,元世祖中统二年十月,帝遣阿的迷失、焦天翼持诏,谕以开榷场事,三年正月罢互市《元史·世祖本纪》记中统二年七月癸亥:“巴思答尔乞于高丽鸭绿江西立互市,从之”,中统三年正月庚午,“罢高丽互市”   据前述史料,于边境地的榷场,在元世祖时已不存在,但元丽官方在其他场所的互市活动并未停止,而在继续《高丽史》记元宗十二年凤州经略司以绢一万二千三百五十匹,来市农牛忠烈王四年五月,遣前大将军尹秀,市马于北京;忠烈王十三年三月,遣将军张舜龙等...令求买公主真珠衣;忠烈王二十年高丽政府遣人“航海往益都府,以麻布一万四千匹,市楮币”高丽换取元的纸币以购买元朝市场上的商品经海道往益都贸易,反映了当时山东半岛也有元与高丽贸易的重要口岸元人朱晞颜作《鲸背诗》云:“高丽辽阳各问津,半洋分路各复神,风帆相别东西去,君向潇湘我向秦”据研究认为向高丽和辽东的分路航行,是在山东半岛附近海域十三世纪末,高丽国王派遣周姓侍郎由海路抵杭州,与元地方官员商议双边贸易事宜高丽忠肃王时,成均提举司派博士柳衍、学谕俞迪来元江南,以宝钞150锭,购得经籍一万八百卷而还。

      到高丽晚期,高丽国王甚至连年派遣官员或委托富贾巨商,从事贸易获取利润如忠惠王时期年三月丙申,遣南宫信赉布二万匹及金银钞市于幽燕1343年“王召富人大护军林桧、前护军尹庄等十余人,授内库货,如元贩卖”元政府也多次派人携官绢、币帛等物为元镇戍屯田军赴高丽求佛经纸、购买耕牛、粮食乃至人口等元廷有时视需要从高丽或元方调剂粮食等物资,类似统购统销元丽官方以“朝贡”和“回赐”的方式互相赠送、交换大量物资,元廷继承了中国历代王朝“厚往薄来”的原则,回赐多超过贡物所值双方派遣的贡聘使节常常私自带一些物品进行交易元政府对此种行为司空见惯,一般也不深究,准许高丽来使个人贸易但高丽政府若发现赴元使臣夹带人众和获私利隐匿过多,则予治罪如高丽元宗四年十二月壬戍“流朱英亮、郑卿甫于岛英亮等尝赴北朝时,受人货赂,带十七人而行,多行买卖,至是事觉没十七人银瓶一百七十口、真丝七百斤,皆配岛征英亮银九斤,卿甫七斤附带提及,高丽使节除了完成其首要任务外,有些活动直接促进了经济交流,推动了后来高丽与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商业贸易如元末出使元的高丽使节文益渐把元的棉种带到高丽,使人推广栽种,并迅速发展了棉纺织技术棉织品成为高丽重要的新产品,并向国外输出:1396年和1423年先后开始出口到中国和日本。

        根据《高丽史》的记载,有元一代,元朝使节携带物品赴高丽共61次,计:元世祖朝18次,成宗朝12次,仁宗朝2次,泰定帝朝1次,顺帝朝18次高丽使臣携带物品赴元朝共138次,计:高宗朝23次,元宗朝14次,忠烈王朝66次,忠宣王朝6次,忠肃王朝12次,忠惠王朝5次,忠穆王朝13次,忠定王朝1次,恭愍王朝8次没有明确记述所携何物不排除有物资交换的贡聘往来次数更频繁据统计,1218至1367年间,高丽向元派使节479次,元赴高丽使节277次  高丽王进献的物品有:鹞子、好铜、黄白纸、金锤、金鳝、银鳝、獭皮、真紫罗、细苎布、纸、玳瑁、白苎布、表纸、奏纸、金盂、银盂、阿吉儿合蒙合皮、鹰、铁、真珠、金、日本栗、虎皮、花文大席、人参、鹄肉、牛、香菜、水果、白银满镂镀金台盏、白银满镂瓶、银锤、虎豹皮、白马、金盏、银镂葵花盏、金瓶、米、木衣、脯、獾皮、野猫皮、黄猫皮、鞍骄、耽罗马、金瓶、镂银壶、银汤瓶、银大尊、半镂银胡壶、金画瓮器、野雉、耽罗牛肉、耽罗酥油、海菜、干鱼、干脯、画扇、酒锺、皮货、织纹纺布、熊皮、熊羔皮  元帝回赠的物品有:西锦、历日、金线走丝、色绢、骆驼、良马、弓矢、重锦、秤子、等子、鹘、海东青、宝器、凤瓶、玉笛、彩帛、海青圆牌、铺马扎子、金瓮、玉带、金袍、米、鹦鹉、银、宝钞、织金段、红绢、葡萄酒、线绫、红绡、金段、金段衣、绣段、绫素段、木棉绢、剑、御鞍、金鞍、黄金、羊、鹄、楮币、浮车。

        贡赐礼品货物有相应的礼仪程序,以示隆重如元廷赠高丽历日,派专使携诏书置锦盘:侯仪太使立金銮,宝历新成锦作盘……中郎仗节使三韩……独卷丝纶渡遥海,远人愈觉圣恩宽这是描写赠历情节的诗句 在贡赐交易中,有认为高丽贡献多,元廷回赐较少箭内垣著陈捷等译《元代经略东北考》3《蒙古经略高丽》商务印书馆1924年另据高丽史籍《增补 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