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

22页
  • 卖家[上传人]:20****03
  • 文档编号:154722297
  • 上传时间:2020-12-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78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4、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四、解决问题(应用题)1、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3、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先通过关键句分析,“比”字前面是大数还是小数,“比”字后面是大数还是小数,问题里面要求大数还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4、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①…….和……一共…….?②……比……..多多少/几……?③……比……..少多少/几……?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初步认识(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2、直角的初步认识(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3)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4)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5)每个三角尺上都有1个直角,两个锐角红领巾上有3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两个是锐角一个长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个直角点击进入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一)(二)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43 = 12或34 = 12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乘法:乘数乘数=积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 95=50—5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乘减:35-1=14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如:2和4相乘用24=8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

      如:2个8相乘用88=64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35=15读作:3乘5等于15. 53=15读作:5乘3等于15第五单元观察物体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2、观察物体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来判断3、观察长方体的某一面,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正方形的某一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4、观察圆柱体,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圆形观察球体,看到的都是圆形第七单元认识时间1、认识时间(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3)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4)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钟(5)时间的读与写:如3:30,可以读作3时30分,也可以读作3点半;8时零5分应写作8:05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要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

      2)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3)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3时和9时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1、用两个不同的数字(0除外)组合时可以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合成两位数时,可以让每个数字(0除外)作十位数字,其余的两个数字依次和它组合2、借用连线或者符号解答问题比较简单3、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部编版二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能用给定的"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3)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4)能用厘米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2、(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用米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2)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4)初步认识线段,能辨别,能测量线段的长度,能画定长的线段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不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不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4、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5、"多几"、"少几"的应用(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6、连加、连减(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7、加减混合(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2)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