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裙装结构制图.doc

29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36760211
  • 上传时间:2022-08-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5.50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导入】裙子是一种覆盖在人体下身的服饰,无裆缝,在古代被称之为下裳,男女同用属于人类服装发展史上延续不衰的古老品种裙类结构的形成,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时间中,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针对人体腰、臀、下肢的自然形态和运动规律而创造的学习裙类制图首先要掌握人体腰围和臀围之间的差异,了解人体下肢的自然形状及运动幅度,还要研究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穿衣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随着历史的变迁,裙子逐渐成为妇女下装专用的品种之一新授】第三章 裙装结构制图一、概述裙子为人体直立姿态的腰部以下部位、围拢腹、臀及下肢的筒状结构它由四个控制部位,即一个长度(裙长)和三个围度(腰围、臀围和裙摆)所构成腰围和臀围与人体的立体形态及尺寸相吻合;裙长和下摆围可根据款式和流行需要作较大变化1、裙子构图的基本因素(1)腰围:取自腰节一周,是三个围度中数值最小的,它与人体较密切,一般无需太大变化,是围度因素中的“稳定因素”2)臀围:人体臀峰与体侧凸点的股骨(大转子)之间的水平围度,需按人体运动(蹲、坐等)情况另加松余量,但要紧凑,可略少加,它属于一个变动不大的围度(微变因素)3)摆围:即裙摆,裙子的下摆,是构成裙体最活跃的“变化因素”。

      它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变化一般说来,裙摆越大,越便于下肢运动,为适应大幅度的舞蹈动作甚至可采用360安排裙摆一般女裙能适应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即可,采用过大的裙摆,反而拥臃、累赘,因此,应按裙子的不同穿着场合,不同活动的方式及幅度作出不同的选择与安排从服装的艺术性来说,裙摆也受到不同的款式、造型所制约,如:1、窄摆式的西装裙或筒裙,款型决定了裙摆不能过大;2、旗袍裙的裙摆要小于臀围;3、喇叭裙要求较合体的臀围与显著加大的裙摆,显现其“喇叭型”造型效果女裙裙摆既要适应人体下肢运动的需要,又要符合一定的款式要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密切结合关系,如加褶、加裥的西装裙,既有静态的筒型效果,又有动态时展开褶、裥的功能;旗袍裙的侧缝开衩,也是静态款型与动态需要的有机结合裙摆宽大的斜裙、层褶裙、喇叭裙等,其款型本身即是与运动的和谐结合可见,引起裙摆变化的原因很多,其变化的幅度也是很大的4)裙长:构成裙子基本形态的纵向长度裙长一般起自腰节,但终点并无绝对标准,现代女裙常见长度可分为以下几种:1正常裙至膝关节或稍下4短裙短于膝盖2中长裙至小腿中段或上一点5超短裙短于短裙3长裙至踝关节6拖地裙长于脚下由此可见,裙长并不是一个固定的长度因素,裙长内还包含着各段不同的长度因素。

      由臀围往上至腰围的连接长度,一般正常体型此段距离变化不大,是较稳定的长度因素;由臀围往下至裙摆,是变化较大的连接长度,裙长的差别,主要决定于这段距离的长短此外,腰节一般还有裙腰,使腰部独自成型,故裙腰的宽度一般为3 cm左右,又表现为另一段较短的长度但裙腰也有款型上的变化,如加宽的宽腰裙、高腰裙,齐腰节的无腰裙,低于腰节的减腰裙等综上分析,裙长主要由臀围上、下两段构成,加上裙腰小段距离2、裙子造型的变化 裙子图形是由若干纵、横、弧线相互连接而成的,只有把上述这些围度与长度相互连接,才能构成裙子的结构图形与造型轮廓一定的围度(或宽度)与一定的长度连接,构成一定的形态;其中某一因素变化,都表现为相应的局部形态变化,从而使长度与围度多种因素交错变化一个裙长连系着三个围度,构成裙子整体的基本造型,而裙子的各个部分,又有其构图的规律1)裙腰部分位于腰节,一般较窄裙腰,可取腰围成圈状的平直造型;对于加宽的高腰,即需按人体腰节往上逐渐加大围度的要求,构成腰上口大于底口的造型;而齐腰节或低于腰节的款型,则应按腰节以下的人体特点处理2)腰节至臀围部分,正常体型的人,此段长度比较稳定,裙体主要表现于两个围度的差异,即一个相对稳定的长度与两个不稳定围度连结而形成的造型差别,而总起来这部分造型变化不大。

      但腰节至臀围部分与人体比较密切,必须按人体的形态处理裙体造型在这一部分内,有人体腰节、前腹、后臀及侧髋等体表显著部位侧观人体,可见腹部圆浑前凸,腹峰水平位偏上;臀部丰满后凸,臀峰水平位偏下,但人体自然腰位后身相对较低,故后侧长度略短于前侧正(或背)观人体,则左右两侧对称,腰围和臀围略呈梯形,但侧腰以下即为髋骨的髂嵴部位(俗称胯骨轴),是下装赖以“支撑”的重要部位(裙腰围的最大放松量不得超越这一水平围度),由侧腰节向臀围连线,必须对此处作出明显凸出的弧线处理,因此,裙体这部分左右两侧水平长度,又略长于前侧 此外,裙腰至臀部,必须依照“人体的腰节往下围度增大”的原则处理3)臀围以下部分,此段长度与裙摆围度,都是最活跃的变化因素,既可能是直线连接的直身筒形,也可能是斜线连接的多摆梯形;裙摆可是喇叭口形,也可以呈嘬口形,其造型变化的幅度是很大的一般说来,裙摆要小、裙长宜短;而裙长越长、则裙摆越大,裙子的款型变化,主要表现在这部分的纵横变化上二、各种裙子简述1、直裙 裙身平直,在腰部收省,使腰部紧贴,臀部微松,外形线条优美流畅穿着较多的直裙,有后面中间下端开口的一步裙,也有在前面中间缝设置阴裥的西服裙,以及在裙摆两侧开口的旗袍裙等。

      2、斜裙 亦称喇叭裙,其特点是腰部不收省也不打裥,腰口小、裙摆大、呈喇叭形状斜裙一般有两片式、四片式和一片式为了突出斜裙整体效果,可采用各种条、格面料裁制3、裥裙 用整幅衣料通折裥将裙腰收窄,而裙摆因折裥而宽松裥(褶)裙分有不规则的绉裥裙和规则的折裥裙最简单的裥裙是将整幅衣料在腰间收不规则的细密绉裥,形成腰窄、下摆宽除了不规则的绉裥裙外,还有规则的折裥裙,如折裥均匀、向一个方向折裥而成的百裥裙(顺风裥裙)裙的折裥还可作多种变化,如对合裥或马面裙等4、节裙(塔裙)节裙裙身是用多块裙片横向拼接而成节裙有两节式或三节式等多种可充分利用不同质地或不同颜色的面料拼接,也可在裙子的下摆及拼缝处镶嵌花边等裙子除了以上品种上的区别外,随着社会流行趋势的变换和翻新,裙子的式样会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无论哪一类裙子品种,都可以运用贴袋、纽扣、缉线针迹、带袢等各类饰物予以点缀§3—1 直裙一、制图依据1、款式图与外形概述直裙的特点是裙身平直,裙上部符合人体腰、臀呈曲线的形状其外形是腰部紧窄贴身,臀部微宽,外形线条优美流畅本款直裙的外形为:装腰、腰头锁眼,钉纽一粒,裙身前后腰各收四个省,裙后片中缝上端(开口)装拉链,下端开衩。

      直裙适合各年龄的妇女穿着,既可与上衣相同材料配套制作,又可用软料、彩套组合裙料选择范围较广,布、绸、麻、呢等,视穿着季节而定,不宜使用太薄的原料2、测量要点(1) 裙腰围的放量:因其属于紧身型服装,故不需加放,但也可按季节因素适当加放2)裙臀围的放量:直裙的臀部是适体的重点部位,因此量体放量不宜过大,以4cm左右为宜(具体还应视裙料薄厚及穿着要求而定)3)裙长的测量:直裙的测量,以青年人穿着偏(膝上10cm),中老年人穿着偏长(超过膝盖约在小腿中间或更长)为宜,同时还应考虑与上装的配套,即长上衣短裙,短上衣长裙另外还应考虑季节因素:春秋季,一般在脚踝以上5—10cm左右为宜;夏季,一般在膝上5—10cm左右为宜3、制图规格单位:厘米号型部位裙长腰围臀围160/72B规格686898二、框架制图(见后面附图)(1)前片裙①前中线(前中对折线)②基本线(下平线):与前中线垂直相交③裙长线(上平线):按裙长减腰宽平行于下平线④臀位线(臀围部位):由上平线量下17cm⑤臀围大(侧缝规格线):按H/4画线,平行于前中线2)后裙片①基本线、裙长线、臀位线均按前片延伸②后中线:垂直于裙长线③臀围大(侧缝规格线):按H/4画线,平行于后中线。

      小结】1、裙子构图四要素2、裙子造型变化规律3、各种不同造型裙子的外形概述4、直裙的测量要点5、直裙框架制图的方法【作业】 按1:5比例制直裙的框架图(规格自定)直裙框架制图【复习导入】1、裙子构图四要素2、直裙的测量要点3、直裙框架制图的方法【新授】§3—1 直裙一、制图依据1、款式图与外形概述直裙的特点是裙身平直,裙上部符合人体腰、臀呈曲线的形状装腰、腰头锁眼,钉纽一粒,裙身前后腰各收四个省,裙后片中缝上端(开口)装拉链,下端开衩2、制图规格单位:厘米号型部位裙长腰围臀围160/72B规格686898二、结构制图(见后面附图)(1)前裙片①腰围大:按W/4+4cm(省) ②腰口撇势:即腰围、臀围之间的差注:劈势:在直线的基础上撇进或偏进的量即为劈势 ③前省位:将W/4+4cm(省)分三等份,即为省中线,各省大均为2cm定长,由省中线均分,中省长为10cm,侧省长为9cm注:省:也称省缝,人体凸凹达到适体效果所缝进去的量④腰缝线:确定腰口起翘1cm,然后画顺腰口弧线注:1、翘势:在水平线的基础上提高的量称为翘势翘势主要解决服装部位上需要的角度,避免成品后侧缝下摆处坠落2、画顺:指线条连接顺畅。

      直线与直线连接,画线要求顺直;弧线与弧线连接,画线要求圆顺 ⑤下摆大:按臀围大(侧缝直线)收进2cm,底边起翘0.5—1cm ⑥侧缝弧线:通过腰口定位点、臀围大点画至裙长线2)后裙片 ①腰围大:按W/4+4cm(省) ②腰口撇势:腰口定位同前裙片 ③后省位:将W/4+4 cm(省)分三等份为省中线,各省大为2 cm,由省中线均分,后中省长lOcm,侧省长9cm ④腰缝线:按前腰口起翘,在后中线和裙长线的交点处低落1cm画顺腰缝线 ⑤下摆大:同前裙片 ⑥侧缝弧线:同前裙片 ⑦裙后中缝(裙开口):由裙腰缝线下量20cm为开口位(拉链位)裙后衩,衩长为臀围线下量24cm,衩宽为5cm ⑧裙腰:腰宽3cm,腰长为腰围规格,另加3cm为里襟宽三、制图说明上述裙子制图,其腰、臀围采用的是1/4分配法另外,还可采用前裙片按W/4+O.5cm;裙后片按W/4-0.5cm,目的是为了前裙面的美观,使侧缝尽量错后裙侧缝至下摆是与前、后中线的平行线,但裙侧缝下端(下摆)也可小于臀围大1cm或2cm1、后中腰口低落原因后中腰口比前中腰口低落lcm是由于女性体型腹部明显的前凸,而臀部略下垂,致使后腰至臀部之间的斜度较平坦。

      由于腹部的隆起使得前裙腰向前拉伸,后腰口下沉,整个裙腰前高后低,因此,后中腰口低落1cm,能使裙腰部处于良好状态,至于低落的幅度,应根据个人体型加以调节2、侧缝处起翘的主要原因人体腰、臀差的存在,使裙侧缝线在腰口处出现劈势,因劈势的存在,使“起翘”成为必然,因为侧缝有劈势,使得前后裙身拼接后,在腰缝处产生了一个凹角,劈势越大,凹角也越大,而起翘的作用就在于凹角能得到填补3、开衩定位一般由臀位线下量24cm定后开衩位为使衩位处于良好状态,由腰缝线下量40~42cm定开衩位或视款式及人体活动需要定开衩位4、裙腰省(1)裙腰省数量的分布腰口省的分布可采用前、后腰口各收两个省和四个省的方法腰臀差不超过25cm的前后腰口各收两个省;腰臀差超过25cm的前后腰口收四个省,如腰窄、臀宽可增加省量(收四个省)或视服装材料而定省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