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条件.doc

34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59496534
  • 上传时间:2023-11-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6K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米东区10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概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乌鲁木齐米东区10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1.1.2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项目申报单位: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农业(农机)局项目申报单位负责人:徐辉1.1.3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法人代表项目技术委托单位: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辽宁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自治区农科院核生所自治区农科院粮作所1.1.4项目建设地点项目拟建区域,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三道坝镇、羊毛工镇、长山子镇三个水稻种植乡镇,位于乌鲁木齐市北郊,处于天山山脉,博格达峰北麓,准葛尔盆地南缘,在东经87.06-88.08,北伟43.44-45.00之间,距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15-35公里,东与阜康市相邻;亚与昌吉市,五家渠市,乌鲁木齐县相依;南连乌鲁木齐达坂城区;北与福海县相连水稻种植历史一百多年,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区域内地下水丰富,是典型的井灌区,水质优良,附合国家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空气条件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R3095-1996)所列的一般标准,土块条件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稻区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光照充足,无霜期191天,保证性无霜期174天,≥10℃有效积温3350℃,年平均将雨量214.9㎝,非常适合喜温喜光作物,水稻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基地的建设和发展1.1.5项目的总体目标一、是建设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基地10万亩,其中有机稻米生产基地三个总面积6000亩年产有机稻谷;生产富硒稻谷5250吨;初鸭立体种养生态稻基地二个,面积10000亩,生产初鸭稻谷7000吨,年出稻田鸭15万只;绿色无公害优质稻基地三个,总面积76500亩,年产优质稻谷53550吨二、是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三农讲座,样板示范,下发技术资料,电视解答,现身说法等让农民掌握先进的种田技术,提高科技到位率,培养一部分农民技术员和一批懂技术的农户,同时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实施标准化生产,完成绿色无公害优质水稻基地建设及生产栽培技术集成模式,完成富硒米水稻生产基地建设及生产栽培技术集成模式完成稻鸭立体种养,生态稻基地建设及生产栽培技术集成模式完成有机稻生产基地建设及生产栽培技术集成模式三、扶持建设及加盟式参股3-5个农民自主经营,自我管理的股份制水稻精加工生产合作化或协会,减少中间环节,最大化增加农民收入,抵御市场风险,创建绿色大米品牌、有机大米品牌、富硒米品牌、稻鸭米品牌、香米品牌、糙米品牌等一批地优名牌大米,走出新疆,走向国际,参与世界大市场竞争,净化餐桌饮食安全,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四、完善水稻种子生产体系,加大同区内外水稻专业研究单位合作(新疆、辽宁、宁夏、吉林、中国农科院科质资院库)引进15-20个优质水稻新品种材料,8-10个特异米品种材料,通过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5-8个常规,2-3个特异适应于本地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水稻新品种,进行推广,提高10万亩绿色水稻基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建立一批优质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土建工程,新建种子加工厂房600平方米,常规的库房2000平方米,有机稻种库房600平方米,特异稻种库房400平方米,种子质量检测中心用房150平方米,其它辅助用房100平方米,晒场10000平方米,围墙900米,设备购置5吨/小时种子加工成套设备一套种子烘干设备一套,地中衡一套,种子检测仪器17台件,电力系统(高压线路1000米,低压线路一套,变压器一台),供水系统一套,消防设施一套五、使用测土测方,配方实施技术,实现节本,降耗,增效的目的在增加有机肥用量的基础上,对不同土壤,不同的水稻品种,制定平衡施肥技术重点建设农技中心化验室,快速检测土壤有机质,速N.P.K.全N.P.K,微量元等实现因土、因地、因水稻品种施肥,增施有机肥,使稻田目前的每亩40千克氮肥,施用量降低到25-30千克,以恢复土壤的理化性块,保护农田生态平衡,提高稻米品质。

      1.1.6 项目的主要任务建设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基地10万亩,扩建或增建精米加工厂5-7个,完善区域内水稻产业优势市场,争取做到一镇一品,或几村一品,围绕绿色无公害基地建设,进行绿色稻米、有机稻米、富硒稻米,稻鸭稻米,特异米(香米)高效生产综合技术集成;完成稻米储藏加工体系建设,大米销售网络及市场建进,稻米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标准化种子试验、示范、生产基地严格三圃系制种标准,种子的加工,储藏,实施单种、单库、单产重点做好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及有机水稻生产技术,标准(规程)的制定,以及标准化生产、示范以精洁米加工厂所创品牌作为依托,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创建龙头加工企业,引进大米抛光技术,电脑色选技术,电子计量技术,正空包装技术提升企业加工的技术含量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精加工、精包装、高档优质米和绿色食品米实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优势产品竞争力,做大做强稻米产业1.1.7 项目总投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6510.89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6150.891万元,其它投资(包括引进新品种、技术培训及项目前费用)360万元1.1.8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6510.891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3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300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510.891万元。

      1.1.9 投资使用计划:项目总投资6510.89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6150.8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2.24%,其它投资360万元,占总投资的7.8%,固定资产中,土建工程5818万元,占固定资产的94.6%,设备和仪器购置332.891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4%2009年完成投资4483.891万元,主要是固定资产4353.891万元,其它投资13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4103万元,自筹380.891万元2010年完成投资191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797万元,其它投资120万元,固定资产1797万元为财政投资,其它120万元为自筹2011年完成投资11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00万元,自筹10万元1.2 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为三年,2009-2011年1.2.1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2.1.1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1)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适应于本地区生产的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8-12个,增加10万亩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的品升多样性实现一种一品、一品一优、一优一名的市场战略原则,扩大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2)探索并制定,绿色及有机稻米生产的栽培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育苗方式,大田管理方式,用测土培方,配方施肥,建立区域内土壤肥力档案,实现一户一卡,按卡施肥施用原则。

      肥的施肥原则,根据基地内绿色稻米,有机稻米,富硒稻米,稻鸭稻米,特异米(香米)规划区域,制定不同的施肥方式,以降低无机肥的使用量,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以确保基地内各种品牌稻米的品质和适口性,提高品牌米的商品价值3)规范种子生产加工,储藏制度,科学规范的建立种子,良种繁育体系建立优质水稻品种种子资源库,严格接照良种繁育模式及步骤,采用三圃系(穗利、原原种、原种)选育法,减缓优质水稻品种,优良种性的适化速度,提高种子纯度,实现种子产业化经营,有利于育种、繁种,经营部门利益的合理分配减少种子经营部门与种植农户的矛盾冲突,提高水稻单产,增强水稻抗逆性,降低农药使用量4)更新老旧机井,特别是有机稻田,实行单井,单渠,单灌,建立有机稻田管理,档案探索有机稻田,稻田养鸭、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的生产技术模式,规范有机物稻田用水,施肥、除草、收获、加工、储藏、生产工艺流程,保障有机稻米品牌的质量、口感、外观的商品性提高有机稻米的科技含量和市场影响力5)新建2-3个由协会和合作社形式经营的,农民参股管理的精洁米加工厂对现有的精结米加工,扶植其更新设备,扩大经营规模,实现强强联合,特别是建立专门的有机稻米加工厂。

      以协会的形式组织合作,规范加工储藏,包装的人性化,无害化,以达到以量、以质参加国内外大型市场的竞标活动,增强地产大米的市场竞争力6)组建以10万亩绿色无公害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为核心,由广大农户,精洁米加工厂,销售商及科研人员参加的稻米协会针对协会成员,有重点的培养一批农民技术员和农村科技带头人,以组织培训、印发宣传材料、样板田观摩、互相交流等形式,提高基地内农户的整体科技意识和科学种田水平,扶持一批科技范户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的种养模式的规模化发展,起到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局的作用协会协调是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基地+农户+科研单位+龙头加工企业+销售网络的经营模式1.2.1.2 项目主要的经济指标项目完成后,每年向市场提供绿色无公害大米,37485吨,产值1.2亿万,有机大米1890吨,产值1890万元,富硒大米3675吨,产值2205万元,稻鸭米4900吨,产值2205万元,合计产值是1.83亿元,稻田鸭15万只,产值450万绿色大米每公斤净增0.2元,有机大米每千克净增4.5元,富硒大米每千克净增2.2元,稻鸭米每千克净增0.8元,鸭子每只净利润11元,农户每亩地平均净增296.57元,净增利润合计为2965.7万元。

      1.2.1.3 生态效益 育先保障了稻米的食用安全,改普和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其次保障了农业生态环境,由于稻田长期大量使用化肥,以致土壤物理性状劣保肥、保水能力下降,导致稻区水土环境恶化,水稻生产超标使用化学农药,土壤和水体中农药残留量增加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和规模化、标准化的应用,保护和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必要性1、项目的背景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下大力气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当前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二是加快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三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新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前我们农村工作的中心是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在新疆自治区、地、县、乡四级政府都把发展制种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大事来抓,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对于新疆来说发展水稻质种业是将资源优势、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一条有效途径,必将会得到项目区政府和农民的大力支持对促进新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是实现水稻优质化、集约化、规范化生产的主要保证进入新世纪,我国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提出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的作用;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发展科技,为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统计分析表明: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3255元,我区2482元,差距为773元,在全国各省区的排名仍然在25位为此,王乐泉书记在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民增收长期徘徊不前,势必对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如果不尽快加以扭转,后果将更为严重”,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走出特色经济之路,确保农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要求各地“依托得天独厚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