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显失公平的认定.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82281961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0.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显失公平辨析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9条规定,对重大误解或显失公 平的民事行为,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 撤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对显失公平的认定作了司法解释,即“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对方 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等价有偿原则的, 可以认 定为显失公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4条则规定,订立合同 时显失公平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 撤销这些是我国现行法律对有关合同显失公平问题的规定 对于其 具体如何理解与适用本文将在后面详细说明显失公平”中的“显”的标准1、合同失却公平究竟达到何种程度方为明显不公平, 本文认为应从下三个方面加以考察:① 显失公平的合同应为双务合同,不用支付对价的单务合同无所 谓显失公平② 一方获得了超过法律允许限度的利益,而另一方却因此而可能遭受重大损失,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如标的价款大大超 过了市场同类物品或劳务的价格③ 因供求等因素导致价格适当偏离价值或者是由于市场的固有风 险而带来的利益和损失理应排除在外2、显失公平原则追求的应该是程序公平,而非结果公平如果只从“显失公平”的字面理解,这显然是从合同结果着眼的 命题,但作为合同法乃至民法的一项重大原则而提出来的显失公平维 护的却是程序公平,而非简单的结果公平,这至少是由于以下几方面 的原因:① 单纯以结果的不公平而变更或撤销合同,容易导致各种原因引 起的结果不公混淆不清,以致违背价值规律。

      导致最终结果不公平的 原因很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同价值的偏离将成为常规,追求 单纯的结果公平很可能会干扰、扭曲基于市场供求的作用所形成的双 方的对待给付关系,从而造成对价值规律的否决② 单纯追求结果公平注重了对结果公平的保证,而忽视了对交易 过程、交易秩序公平的维护,人为地排除风险,不利于市场经济机制 的培育,违背了市场经济的风险固有属性要知道,合同法是“法”而非合同,合同法不能对合同“越俎代疱”合同法应重在为当事人 提供公平交易规则、交易秩序,而非包揽一切,直接为当事人订立“公 平合理”的合同③ 只追求合同结果公平不符合市场竞争的要求市场经济就是竞 争经济,只要竞争的条件是公平的,在竞争中市场主体处于平等地位, 享有均等和机会,对竞争的“游戏规则”一体遵行,那么就为公平竞 争,当事人由此所获得的最大利益就具有正当合法性 追求合同结果 公平会人为排除和限制市场竞争,从而影响资源配臵的合理和高效率3、合同显失公平原则与当事人意思自治在显失公平的合同中受害的一方是在缺乏经验、 判断力、或紧迫、 草率或迫于对方的某种优势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行为 显失公平的合 同对于利益受到损失的一方并未充分表达其意志。

      所以,从这个意义 上讲,显失公平的合同也可说是一方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 因此并 不与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相违背我国应对显失公平构成要件综合以上三方面的情况,结合我国实际,我国在适用显失公平原 则时应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实质性显失公平与程序性显失公平相统 一,具体如下:1在订立合同时,订约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利益严重失 衡结果的不公平作为一个客观要件而构成显失公平的条件是自然 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结果的不公平是在订约之间由合同的内容 决定的,该合同一且付诸履行,其结果将导致双方得到经济利益明显 失衡,也就是说评定双方权利义务是否显失公平, 利益是否严重失衡, 应以订立合同之时合约的内容为基础,由于内容上对双方的权利义务 的规定明显不对等,将该事约付诸履行,双方得到的最终利益也一定 会严重失衡而对于在订立合同之后由于各种不可归因于双方的原因 导致原合约的内容和履行结果显失公平的, 应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依 情势变更制度和理论而变更或解除合同为什么要将合同订立时就存在的显失公平与订立合同后产生的显失公平,即显失公平原则与情势变更原则加以区别呢, 这主要是因为:(1) 显失公平的适用常常要考虑当事人在交易过程中是否存在着 缺陷,一方是否利用了另一方的轻率,无经验,对市场行情的不了解 等而诱使其订立合同,但情势变更原则在适用时要求当事人双方没有 过错,情势变更的发生也是不可归责予合同当事人的。

      2) 显失公平制度通常适用于一方在订立合同时就意识到该合同 所产生的不公平的结果,并且努力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而在情势变 更原则适用的情况下,只是在合同订立以后,因当事人不可预料的情 势的变化造成合同存在的基础发生动摇3) 根据显失公平制度,一方当事人可以在出现显失公平的情况 下要求变更或撤销合同而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将发生合同变更和解 除的效果,由于合同的撤销和合同的解除在法律效果上是不同的, 所 以这两个原则的适用也是有区别的对于权利义务和利益失衡究竟达到何种的程度才应当认定为显失公平呢?这需要在保持交易的稳定和合同的自由与维护合同正义和社会公正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总的原则是这种失衡已超过了法律允许 的限度,一方以很小的代价获得了相对大得多的超额利益, 而另一方却以大得多的代价取得了很少的利益, 蒙受了巨大损失,如物品或价 格大大低于或高于市价等情况,或者是合同规定的违约责任过苛刻 等,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在法律上将标准定量化,或者通过典型判 例的方式积累经验,逐步形成司法者的普遍判断标准,以避免法官自 由裁量权的过度膨胀2、合同一方具有明显优势,或另一方处于无经验、缺乏判断力,或草率行事(1) 一方处于优势这种优势包括经济上、政治上、身份上等方面的优势。

      如大企业 与普通的消费者对此要件在认定时应作严格限制交易双方优劣势 总是相对存在,因此应结合合同内容加以认真分析, 一方当事人所有 的优势是否是以迫使对方接受不利条件而签约2) 另一方无经验,缺乏判断力或草率行事所谓无经验,是指交易者欠缺一般的生活经验或交易经验,而不 应包括欠缺特殊的经验当事人在购买某种特殊的物如汽车时, 应当 适当了解此类标的物的适当信息如果认可当事人可以无特别经验为 由申请撤销合同,必然会放纵一些不作任何准备,轻率交易,后因交 易对自己不利而以显失公平为由请求撤销或变更合同, 最终将导致市 场交易秩序的不稳定,破坏交易安全所谓缺乏判断力,也就是指由于缺乏一般的交易经验和生活经验, 而对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违约条款以及其它重要条款缺管判断能 力,未能理解合同的内容所谓轻率,是指在订约时的马虎或不细心例如,对合同的价格 不作审查和判断,对标的物的性能不进行了解,匆忙地与对方订约 可见,在轻率的情况下受害的一方本身是有过失的3、获利方主观上存在恶意获利一方故意利用了自己的优势或他方无经验,过于轻率而签订 了显失公平的合同学术界已逐渐达成共识,法律行为并不仅仅因为给付与对待给付 之间存在显失公平的关系而被撤销,确认某项行为是否因给付关系, 显失公平而无效,除了具备显失公平的关系以外, 行为人还必须明知 自己处于优势地位会对他方的利益发生重大影响, 故意诱使他方提出 或接受重大不利的条件,或者明知他方提出或接受不公平条件是出于 不知情或草率行事,故意维持这种状态并从中获益。

      下列情形就不构 成显失公平:(1) 获利方不了解对方情况,主观上无恶意2) 获利方出于善意,如一方履行了忠告义务,向对方说明了不 公平条件的存在,且对方有机会理解或合理选择合同条件3) 获利方出于过失行为对对受损失提出的不公平条件因过失 未予审慎认知4) 显失公平的后果系因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所致在认定显失公平时强调获利人的主观故意,一方面约束了法官的 自由裁量权,使法院不能仅凭结果的显失公平而轻易地变更或撤销合 同,另一方面,由提出变更,撤销之诉的一方对程序性显失公平免举 证责任减少了当事人滥用显失公平原则的可能性4、受损方不具备充分自觉和真实自愿虽然在获利方具有优势或受损方因急迫、无经验、缺乏判断力、 草率的情形下签订的合同,受损方或是迫于压力或是注意不够才签订 合同,多数情况下签订这种显失公平的合同是违背他的真实意愿的, 但也不能排除例外情况的存在将当事人的主观真实意愿作为评定显 失公平的标准,有利于防止当事人一方自愿接受不利条件后, 又以利 益不均衡为由要求撤销合同,排除交易中人为的风险因素9法律后果显失公平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 以变更或者撤销,至于是请求变更还是请求撤销合同,当事人有选择 权。

      合同法规定,下列合同可以变更或者撤消:第一,因重大误解订 立的;第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这里讲的是“显失公平”,而 不是有点不公平能够,而是“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从事商贸活动 总是会有风险的,总是有的赚、有的赔,这是正常的在履行中产生 的风险不属于这个范围,要把显失公平与正常的风险加以区别 ;第三,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 况下订立的合同规定合同可撒消制度的,是为了体现和维护公平、 自愿的原则,给当事人一种补救的手段合同法明确规定,因合同显 失公平损失较大方有权提出变更或者撤销, 有过错的一方应该在合理 赔偿范围内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买卖合同不构成“显失公平”上诉人撤回上诉作者:林安蜀 时间:2013-01-03 查看(137)评论(0)代理词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和书记员:重庆李荣光律师事务所接受被上诉人刘玉萍(以下简称被上诉人) 的委托,指派林安蜀律师担任被上诉人的代理人,参加今天的庭审依 据相关证据,结合一二审的法庭审理情况,根据我国的《合同法》 、《公司法》及《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本代理人认为,本案不构成法律上 的“显失公平”,上诉人所起诉和上诉的理由均不成立。

      具体发表如下三点律师代理意见:一、我国关于“显失公平”的法律规定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9条规定,对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一方当事人有 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撤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72条,对显失公平的认定作了司 法解释,即“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对方没有经验, 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中华人民 共和国合同法》第54条则规定,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当事人一方有 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具体分析,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 题的意见》第72条是对“显失公平”的实质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9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4条则是对“显失公 平”的救济途径的规定 二、认定“显失公平”的法律标准综合以上有关显失公平的法条情况,再结合我国司法实际,我国 在适用显失公平原则时都坚持主客观相统一, 实质性显失公平与程序性显失公平相统一的标准具体如下:1 、在订立合同时,订约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利益严重失衡,此为客观标准在这里,本案必须派生出两个问题,一是利益严重失衡的时间界 限;二是上诉人对利益严重失衡结果的举证责任。

      评定双方权利义务是否显失公平,利益是否严重失衡,应以订立 合同之时双方的认知为基础 本案中,上诉人不是以双方订立合同时双 方之间是否利益失衡为论点,而是事后为了 “证明”上诉人利益受损而 委托重庆谛威资产评估房地产土地估价有限公司制作了让上诉人利益 失衡的评估结论因此,上诉人对“显失公平”的客观标准的认知从时 间界限把握上是错误的如果不是订立合同之时而是对于在订立合同之后由于各种不可归 因于双方的原因导致原合约的内容和履行结果显失公平的, 就不能够按照“显失公平”归责,而是应根据诚实信用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