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亲王奕欣生平大事.doc
18页道光十二年 壬辰 1 岁 十一月二十一日(1833 年 1 月 11 日)丑时生,为道光帝第六子,生母为静妃博尔济吉特 氏 道光十七年 丁酉(1837 年) 6 岁 是年,入上书房读书,与皇四兄奕詝同往来,关系密切功课为满蒙汉三种语言文字,儒 家经典,诗文,武功骑射十余岁左右,与皇四兄同在书房,课余习武,共创枪法二十八 式、刀法十八式,道光帝赐枪法名曰“棣华协力” 、刀法名曰“宝锷宣威” ,并以白虹刀赐 奕 道光二十六年 丙午(1846 年) 15 岁 春(此前某年或本年,史料纪年不详) ,道光帝率诸皇子行猎于京师南苑行前,皇四兄奕 詝的师傅杜受田向奕詝密授“示仁”之策行围中,奕猎获最多;奕詝一无所获,对道 光帝说:“时值春和,不忍伤生” 道光帝不审奕詝此言意在藏拙而赞为“帝王之言” ,但 对帝位继承问题仍未决定奕此次行猎有《南苑小猎》一诗以纪其盛 是年,道光帝病体缠绵,年近七旬,储位之争公开化一日,道光帝召皇四子奕詝和皇六 子奕同时进见奕詝师傅杜受田授计说:“阿哥如条陈时政,知识万不敌六爷惟有一 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将不久于此位阿哥惟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已 ”奕师傅卓 秉恬授计说:“上如有所垂询,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结果,道光帝被奕詝打动,遂密 定储位 道光二十八年 戊申(1848 年) 17 岁 是年,奉道光帝命,迎娶热河都统桂良之女瓜尔佳氏为嫡福晋,瓜尔佳氏时年 15 岁 道光三十年 庚戌(1850 年) 19 岁 正月十四(2 月 25 日)卯刻,道光帝召十重臣公启锦匣,内有御笔两谕,一为“皇四子奕 詝立为皇太子” ,一为“皇六子奕封为亲王” 一匣两谕,为清代锦匣封名制度以来绝无 仅有之事,表现了道光帝虽传位于四子奕詝,仍对六子奕深切眷顾当日,道光帝崩 十二日后,奕詝即位,加恩恭亲王奕可戴用红绒结顶冠,朝服蟒袍俱准用金黄色 咸丰元年 辛亥(1851 年) 20 岁 四月(5 月) ,咸丰帝授恭王为十五善射大臣 咸丰二年 壬子(1852 年) 21 岁 四月(5—6 月) ,咸丰帝将恭王分府出宫,指原庆郡王府为恭王府邸此府原为乾隆年间 大学士和珅的府邸,近人考证,此处是小说《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 八月十五日(9 月 28 日) ,咸丰帝驾幸恭王别墅“朗润园” ,为之题园名,山、水、亭、轩 之名,并赐诗一首,极示关切之意恭王有答诗一首 是月,奉旨管理正蓝旗觉罗学事务 咸丰三年 癸丑(1853 年) 22 岁 正月初一日(2 月 8 日) ,恭王答咸丰帝诗有“南疆不日兵戎弭,喜看红旗报捷先”句。
本月,奉旨管理中正殿、武英殿事务 二月二十日(3 月 19 日) ,太平天国起义领袖天王洪秀全入南京,改称“天京” ,定为都城, 与清王朝分庭抗礼 九月(10 月) ,太平军北伐部队进入直隶省,清廷大惊 九月四日(10 月 6 日) ,咸丰帝授桂良为直隶总督,办理防剿事宜 九月九日(10 月 11 日) ,咸丰帝拜惠亲王绵愉为大将军,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 守卫畿辅同日,命恭王署理领侍卫内大臣,参与京城巡防事宜 十月初七日(11 月 7 日) ,奉旨在军机处行走,从此打破清代皇子不得干预政务的祖制 十一月十二日(12 月 6 日) ,奉旨廷寄曾国藩赶办水师船只炮位,准备统带六千楚勇赶赴 安徽会攻安庆 咸丰四年 甲寅(1854 年) 23 岁 二月初二日(2 月 28 日)巳时,长女生,嫡福晋瓜尔佳氏所出 二月二十五日(3 月 23 日) ,参与钱钞改革,决定铸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以解决军饷 困难 是日,奉旨添派管理三库事务,并补授镶红旗蒙古都统 四月(4—5 月) ,奉旨补授宗人府右宗正 六月(6—7 月) ,奉旨调补镶黄旗汉军都统 八月二十四日(10 月 15 日) ,英、美公使驶抵大沽,要求修约。
咸丰帝派长芦盐政文谦、 前任盐政崇纶、天津镇总兵双锐等出面交涉经军机处廷寄的方针是断然拒绝修约,如有 具体要求须返回上海或广州办理 九月(10—11 月) ,奉旨升授宗人府宗令,又授为阅兵大臣,调补为正黄旗满洲都统 咸丰五年 乙卯(1855 年) 24 岁 正月十九日(3 月 7 日) ,僧格林沁攻克连镇,太平军北伐领导人林凤祥被俘,正月二十七 日(3 月 15 日)于北京凌迟清廷褒奖僧军将士,加封僧格林沁为亲王 某日(某日) ,奉旨总理行营事务 二月(3—4 月) ,奉旨赏穿黄马褂 四月十六日(5 月 31 日) ,僧军引运河水灌冯官屯,俘太平军北伐领导人李开芳,彻底粉 碎太平军北伐计划 五月初十日(6 月 23 日) ,咸丰帝率王公大臣于乾清宫举行凯撤典礼,颁赏参与粉碎北伐 的有关人员,并撤销京城巡防局恭王以军机运筹之功叙奖,同时撤销巡防之职 七月初一日(8 月 13 日) ,生母康慈太妃(即静太妃)病重,恭王为生母请求咸丰帝晋封 皇太后,咸丰帝含混答应,恭王即传旨册封,咸丰帝不满 七月二十一日(9 月 2 日) ,即葬生母康慈太后之次日,奉旨罢免一切职务,回上书房读书, 仍令内廷行走,管理中正殿等处事务。
咸丰七年 丁巳(1857 年) 26 岁 五月(5—6 月) ,奉旨补授镶红旗蒙古都统;又命管理镶红旗新旧营房事务 十一月十四日(12 月 29 日)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咸丰八年 戊午(1858 年) 27 岁 三月十一日(4 月 24 日) ,英法美俄四国公使要求清政府派全权大臣会议于天津或北京 四月二十一日(6 月 2 日) ,与惠亲王绵愉、五哥敦郡王奕誴联名复奏,主张对英法美俄四 国的要求不屈,加强御敌兵力,统归僧格林沁调遣;赞同泄京津间运河水防止英法进犯北 京;反对于京师多设粥厂以保治安;建议密谕新任广督黄宗汉在粤督练兵勇,配以绅民, 相机驱逐英法联军于广州 四月二十五日(6 月 6 日) ,单衔具折反对咸丰帝派耆英去天津参与议和;主张天津谈判不 要一味示弱,联军如敢登陆,应令“兵勇合击” ;建议密令粤绅罗敦衍激励乡兵攻广州,廉 兆纶捣香港 五月初五日(6 月 15 日) ,奉旨与惠亲王、敦郡王及军机大臣等处理擅自回京的耆英 五月十三日(6 月 23 日) ,单衔具折,反对钦差大臣桂良和花沙纳与英法所议条约中关于 开放长江口岸诸埠的条款;重申以战迫和之议 五月二十日(6 月 30 日) ,咸丰帝批准中英、中法、中美、中俄天津条约。
是月,奉旨管理雍和宫事务,又奉旨补授阅兵大臣 八月初四日(9 月 10 日) ,得长子,咸丰帝赐名载澄,嫡福晋瓜尔佳氏所出 咸丰九年 己未(1859 年) 28 岁 四月(5 月) ,奉旨补授为内大臣 五月二十五日(6 月 25 日) ,清军大沽口抗战大捷 十二月某日(某月某日) ,奉旨补授为管宴大臣 咸丰十年 庚申(1860 年) 29 岁 二月二十三日(3 月 15 日)辰时,次女生,嫡福晋瓜尔佳氏所出 七月初六日(8 月 22 日) ,清军僧格林沁部战英法联军,自大沽口败至天津,旋又败至通 州张家湾 七月初八日(8 月 24 日) ,咸丰帝派大学士桂良、直隶总督恒福为钦差大臣赴津议和 七月二十三日(9 月 8 日) ,咸丰帝改派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为钦差大臣赴津议和 八月初四日(9 月 18 日) ,根据上谕,钦差大臣载垣命僧格林沁部将英法谈判代表巴夏礼 等扣押英法联军进犯,僧格林沁部败,通州失守 八月初七日(9 月 21 日) ,僧格林沁部及胜保部再战联军于八里桥,大败咸丰帝改派恭 王为钦差大臣,给予便宜行事全权 八月初八日(9 月 22 日) ,咸丰帝带肃顺等近臣及嫔妃逃离北京。
恭王以“钦差便宜行事 全权大臣和硕恭亲王”名义向英法联军发出首次停战照会 八月初十日(9 月 24 日) ,照复英法使臣额尔金和葛罗,提出释放巴夏礼的条件,甚强硬 同日密奏:巴夏礼是敌中画策之人, “岂可遽令生还” 但又指示改善巴夏礼等俘虏待遇 八月十四日(9 月 28 日) ,密旨请放还巴夏礼 八月十六日(9 月 30 日) ,咸丰帝批答:不为遥制,总期抚局速成 八月二十一日(10 月 5 日)夜,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接连数日在园内劫掠并小股纵火 八月二十四日(10 月 8 日) ,命人送还巴夏礼等俘虏于英法联军 九月初四日(10 月 17 日) ,英法联军大肆纵火,焚毁圆明园大部分建筑,以打击清政府并 报复谈判代表被扣押一事 九月十一日(10 月 24 日) ,与英使额尔金会谈,在续增条约(即《中英北京条约》 )上签 字,并交换《中英天津条约》批准书 九月十二日(10 月 25 日) ,与法使葛罗会谈,签订《中法北京条约》 ,交换《中法天津条 约》批准书 九月二十六日(11 月 8 日) ,与文祥、胜保联名奏请咸丰帝早定回銮日期 九月三十日(11 月 12 日) ,单衔奏请咸丰帝回銮,保证来春英法公使驻京时不致再启争端。
十月初二日(11 月 14 日) ,与俄使伊格纳提耶夫签订《中俄北京条约》 ,放弃乌苏里江以 东 40 万平方公里土地 十月初七日(11 月 23 日) ,俄使伊格纳提耶夫来辞行,表示愿向清政府赠送鸟枪 1 万杆, 火炮 50 尊会见后,恭王与桂良、文祥商议,觉不仅武器可以接受,即“借师助剿”亦属 可行,当下缮折请咸丰帝密饬南方正在与太平军作战的各省将帅商酌 十二月初一日(1861 年 1 月 11 日) ,会同桂良、文祥上《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 , 提出新时期外交总方针,要求调整中外关系,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集中力量镇压太平军 起义;请求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具体处理涉外事务,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总机构; 同时建议设立三口通商大臣(后称北洋通商大臣)及五口通商大臣(后称南洋通商大臣) 分别处理南北方对外通商事务 十二月初十日(1 月 20 日) ,咸丰帝批准所议,派令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十二月十一日(1 月 21 日) ,鉴于大多数督抚将帅反对“借师助剿” ,提议聘用洋人训练洋 枪队,并筹购西方枪炮船只 十二月十四日(1 月 24 日) ,上《奏请八旗禁军训练枪炮片》 ,首次提出“自强”口号,并 将之定为新时期的治国纲领。
咸丰十一年 辛酉(1861 年) 30 岁 二月初一日(3 月 11 日)亥时,次子载滢生,侧福晋薛佳氏所出 二月十八日(3 月 28 日) ,法国公使布尔布隆拜谒 二月二十三日(4 月 2 日) ,英国公使卜鲁斯拜谒 三月十七日(4 月 27 日) ,法国公使布尔布隆正式照会将提前撤退广州驻兵同日,英国 公使卜鲁斯送来同样照会 四月二十一日(5 月 30 日) ,为九江百姓阻挠英国设立领事馆事件照复英国公使,表示将 咨照江西省地方官弹压,决不宽贷 五月初八日(6 月 15 日) ,下午,初次会见赫德,就通商、海关、财政等问题进行交谈, 对赫德表示满意赫德呈出章程七件、禀呈二件 五月三十日(7 月 7 日) ,会同桂良、文祥奏请购买一支小型舰队 七月十八日(8 月 23 日) ,得到咸丰帝病危的准确讯息,见到关于派定八大臣赞襄政务的上谕,知道被排斥于外 七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8 月 26 日、27 日) ,热河密使到京,遂正式奏请“奔谒梓宫” 八月初一日(9 月 5 日)早,到达热河行在,哭祭后,单独见两宫皇太后,密商政变问题八月初六日(9 月 10 日) ,自热河启程回京,临行面见两宫皇太后,建议早定回京日期。
八月初十日(9 月 14 日) ,回至北京,秘密部署政变 九月二十九日(11 月 1 日) ,率留京王大臣出城迎接同治帝及两宫皇太后,回至宫内,向 两宫皇太后密陈政变准备就绪 九月三十日(11 月 2 日) ,政变一举成功,八大臣落网 十月初一日(11 月 3 日) ,两宫皇太后懿旨授其为“议政王” ,在军机处行走,任领袖;补 授宗人府宗令 十月初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