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华清池导游词.doc
13页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华清池导游词篇一:华清池导游词 西安华清池导游词 华清池具有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皇家园林建筑史华清池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骊山是秦岭的一条支脉,它的得名说法甚多:一说其满山松柏,青翠欲滴,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匹青苍色的骏马,故名骊山一说这里曾是古丽戎国所在地,所以叫骊山骊山自然景观秀丽多姿,“入目晴霞红一片,尚疑烽火自西来”就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骊山晚照 华清池是历代帝王游幸之地,相传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骊宫秦始皇时,以石筑室为宇,因此改名:“骊山汤”汉武帝时,在秦汤基础之上修葺扩建为离宫隋文帝时重加修饰,列植松柏数千株到了唐代,唐太宗诏令在这里营建宫殿楼阁,取名“汤泉宫”唐高宗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的诗意,把骊山宫殿正式定名为“华清宫”又因,此处以温泉为特征,所以又称华清池,这一名称沿用至今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基础上经多次修缮、扩建及发掘复原唐代遗址后形成的,是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1956年郭沫若先生游览华清池后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华清池水色青苍,此日规模越盛唐。
恰如其分的道出了华清池的风貌与发展 【津阳门】 华清池的正门,叫津阳门,俗称东门这个门是一字排开的五间仿唐建筑,房檐下悬挂的是“华清池”金字匾额,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所写 【杨玉环奉诏华清宫壁画】 飞霜殿北面,这一副由90块汉白玉组成的大型壁画,就是《杨玉环奉诏温泉宫》描绘的是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一个夜晚,唐玄宗在骊山温泉宫一座华丽的殿宇里,第一次召见杨玉环的生动场面整个画面由53个不同人物组合而成,不仅反映了李、杨宫廷生活的一面,而且从中可以看到我国盛唐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景象 【杨贵妃雕塑】 进入门内,只见湖中央有一尊雕塑不用问,这就是此处的主人公杨贵妃了此时此刻,她脱下外装,半披俗纱,足踩暖滑的骊山温泉水,正准备沐浴呢!这座雕塑高3.3米,重5吨,是1991年9月,华清池向西安临潼首届石榴节献礼的项目,可以说她和《杨玉环奉诏温泉宫》壁画一样,在突出华清宫文化内涵上起到了特定作用,成为大家观赏留影的热点 杨贵妃原名杨玉环,生于公元718年,唐代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从小随叔父在河南长大她天资聪颖、通音律、善歌舞,与西施、昭君、貂婵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公元735年,杨玉环被册封为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妃。
公元737年,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去世,玄宗悼惜不已,整日闷闷不乐,后宫美女数千,却无一人中意,洞知玄宗心思的高力士便暗搜外宫,于公元740年发现寿王妃,并被玄宗看中,为避人耳目,将寿王妃召入道观,赐道号太真,这样一来就解除了李瑁与杨贵妃的夫妻关系公元745年八月初六唐玄宗正式册封杨玉环为贵妃因唐玄宗通音律,而杨玉环善歌舞,两人在感情志趣上情投意合,使得玄宗对杨玉环宠爱有加,宫中呼为“娘子”,礼仪皆如皇后,真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册封第二年,扩建温泉宫时,唐玄宗专为杨贵妃建筑了海棠宫杨贵妃36岁生日时,唐玄宗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宴会进行祝寿,仅乐工就有120名,满朝文武百官都呼娘娘千岁万福大家还记得白居易的《长恨歌》,真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直到安史之乱,唐玄宗偕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前,将士相逼,玄宗不得不赐死杨贵妃,其时杨贵妃才38岁据史载,天宝年间,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14年间,唐玄宗偕杨贵妃驾临华清宫达43次之多,可见华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杨贵妃的“长恨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九龙宫景区】 九龙宫景区,这里属华清池西区走进后大家便看到面积为530平方米的九龙湖。
许多游客一定想问:此处湖、宫为何都以九龙为名? 其实原因十分简单此湖分成上下两个湖,中间有长堤东西横贯堤上东为晨旭亭,西为晚霞亭,相互对应,与上湖南岸的一亭谢相映成趣谢下伸一大龙头,龙日泉水淙淙,长年不绝,所以取名龙吟树堤壁间已有八龙吐水,与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因而以九龙命名 【飞霜殿】 背后的这座大殿叫“飞霜殿”每到深秋季节,降霜之时,由于九龙汤内水汽蒸扬,从而使寒霜飘浮在空中,飞来飞去,迟迟不落,所以取名飞霜殿东西为两个配殿,分别为沉香殿和宜春殿 2020年7月31日(农历七月七日),中国首部大型山水情景舞剧《长恨歌》在华清池九龙湖上隆重推出,舞剧改编自白居易脍炙人口的《长恨歌》,通过歌舞艺术,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李杨爱情誓言为主线,再现一千多年前唐玄宗和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该舞剧斥资5000万元,演出环境堪称国内一流纵面四望,神秘的夜景置于观众面前骊山、九龙湖山光水色,水乳交融龙吟榭、晨旭亭、晚霞亭、拱桥、宜春殿、沉香殿、飞霜殿等雕梁画栋,错落有致由远及近,分为多层次的艺术自然空间九龙湖水面宽阔,景色宜人,宛若一面明镜一架九龙桥将湖面分为上、下两湖。
舞台包括上湖的长方形辅舞台,下湖的隐蔽式三维百变主舞台湖面上为梦幻变色水幕,在每场演出前喷出水幕,并从中间向两侧徐徐散开,拉出演出帷幕近1000平方米的水上舞台在水面上自由升降,湖周的飞霜殿、沉香殿、九曲回廊等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华灯怒放,树影婆娑,3000张电子伸缩椅将观众拉回唐代演出全长60分钟,包括奉诏温泉宫、贵妃出浴、七夕盟誓、贵妃醉酒、千里单骑送荔枝等十余个场景演出引领大家梦回大唐华清宫今晚8:30分,我们就可在此观看演出 【骊山】 我们对面这座苍翠的山这座山的名字叫“骊山”骊山的得名一说从远处看像一座黑色的骏马,古代称黑色的马为“骊”,故名骊山;另一说这里古代曾是骊戎国所在地,所以得名骊山骊山主要由三座山峰所构成:第一峰也就是最高峰是烽火台所在地在这里曾发生“褒姒一笑失天下”的故事;第二座峰是骊山老母殿所在地,就是为纪念炼五彩石补苍天的女娲人们修建供奉之所;第三座峰是朝元阁遗址,即唐王朝在此朝拜祭祀大圣祖玄元皇帝之所,故称朝元阁,亦称老君殿当年在此出土了珍贵的道教老子像唐代道教非常盛行,原因是道教始祖老子俗姓李,唐代皇帝也姓李,他们认为老子是他们的远祖,自己是老子的后裔,因此在此修建老子庙,便于供奉和祭祀。
老君殿东侧有长生殿遗址,唐玄宗与杨贵妃“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一幕就发生在这里 【龙石舫】 沿着西部南行便是龙石舫舫”的形象与舟相似,筑于水滨,是中国古代园林最富情趣的建筑,为的正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顺着九曲回廊前行,我们便看到九龙湖为什么叫它九龙湖?大家看远处长堤下有八条小龙,在往上看还有一条老龙传说大禹治水时期,关中大旱,玉帝派一条老龙率八条小龙为人间普降甘露,当旱情刚刚缓解后,众小龙贪玩,导致旱情加剧;玉帝一怒之下将八条小龙压在长堤之下,长堤东西两侧各压晨旭亭和晚霞亭;将老龙压在龙吟榭下,让他监视八条小龙终日口吐清泉,为民灌田 【唐御汤遗址博物馆】 御汤遗址博物馆有人说唐玄宗李隆基能年过半百仍然风流倜傥,杨玉环能始终三千宠爱在一身,都与他们经常沐浴温泉有着密切的关系1982年,在清理唐代建筑遗址时,发现了五座汤池遗址,1990年在遗址上建成了我们眼前的这组御汤遗址博物馆,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 【海棠汤】 海棠汤,因为其平面酷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又因为它专供杨贵妃沐浴,又得了贵妃池这个美称我们看池中间,有一个进水口。
出土时有一个汉白玉雕成的莲花底座,这在史书上也有记载,也是考证时的重要依据这莲花底座上边接莲花喷头,下边接陶水管,与温泉水源相通当时温泉水量足,出水压力大,温泉水从莲花喷头喷出时,水花向四周喷散,飞珠走玉税务满期,相当现在的淋浴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不正是其景的写照吗? 【莲花汤】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莲花汤,又叫御汤或九龙殿是专门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这个汤池下面是八边形,池中有两个进水孔,并装有双莲花底座,比贵妃池多了一个,因为这里毕竟是供皇帝用的据《明皇杂录》记载,安禄山为取悦玄宗,从范阳取上等汉白玉雕成鱼、龙、飞燕,还有双莲花座置放于池中,供玄发财 【星辰汤】 星辰汤是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比贵妃池要早100多年,而且延续时间最悠久考古专家发现这个汤池遗址下边还有西周和秦的汤池遗址星辰汤右边这个小规模的殿宇,是沐浴者更衣休息的地方再看基部四周有条浅浅的不宽的环渠,这叫散水那时渠中有温泉水自然流动,水气蒸腾不断散发热量,因为这里离温泉水源最近,水流到这里有40度这道散水沟是中国最早的暖气设施 【尚食汤】 西南角的这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汤。
是供尚食局的官员沐浴的池子南北对称的两个台阶大家看,在北边台阶下有6个小石窝,他们是做什么用的呢?这个在史书中没有记载,但是根据有关人士分析,这可能是用来蹭脚的 【太子汤】 太子汤的沐浴者,顾名思义就是东宫的皇太子始建于公元644年,先后共经历80余年沐浴的皇太子有李承乾、李治、李忠、李弘、李贤、李宪、李旦、李崇君、李隆基、李瑛共10人,其中仅有4位君临天下,其他的几位都成了皇权斗争的牺牲品由此可见,唐宫廷内部争夺皇位是何等的激烈和残酷太子汤采用“星辰汤”排水道供水,既摆正了皇帝与皇太子之间的尊卑关系,又解决了礼制犯忌的问题,寓意着来自“星辰汤”的温泉能使皇太子常沐父皇恩泽由于篇二:华清池导游词全 华清池位于西安市城东30公里处的临潼区内,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内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适于原始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更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历代帝王在此修建离宫别苑,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沐浴游览胜地,并且享有”天下第一温泉”的美誉 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华清池已有6000年的温泉使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周幽王就在此修有“骊宫”,周以后经历了秦始皇的“骊山汤”、汉武帝的“汉骊宫”、唐太宗的“汤泉宫”、唐高宗的“温泉宫”,到了唐代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在以前宫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理上的优势,大兴土木,并修有登山的夹道和通往长安的复道,把这里同长安的“大明宫”、“兴庆宫”连为一体,李隆基赐名华清宫,后因宫内多温泉浴池,又名“华清池”,并一直沿用至今。
修有玄宗皇帝专用的“御汤九龙殿”、杨贵妃沫浴的“海棠汤”及供百官公卿沐浴的“尚食汤”、“少阳汤”等除此之外,还修有专供唐玄宗与杨贵妃寻欢作乐的“斗鸡殿”、“大小马球汤”、“舞马台”等至此,华清池达到了它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出现了“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的壮观景象 华清池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罗曼史的历史见证杨贵妃原名杨玉环,从小随叔父在河南长大她天资聪颖、通音律、善歌舞,与西施、昭君、貂蝉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去世,玄宗悼惜不已,整日闷闷不乐,后宫美女数千,竟无一人中意,洞知玄宗心思的高力士便暗搜外宫,于是就发现了寿王妃,即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妃杨玉环,并被玄宗看中,为避人耳目,将寿王妃召入道观,赐道号太真,这样一来就解除了李瑁与杨贵妃的夫妻关系公元745年唐玄宗正式册封杨玉环为贵妃因唐玄宗通音律,而杨玉环善歌舞,两人在感情志趣上情投意合,使得玄宗对杨玉环宠爱有加,宫中呼为“娘子”,礼仪皆如皇后,真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据史载,公元750年,唐玄宗与杨贵妃在骊山半山腰的长生殿前相依而立,他仰望星空,因羡慕牛郎织女的多情,伤感人世间的多变,便双双跪地对天盟誓,愿生生世世为夫妻。
《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