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解析报告终结版,科传杨遍,2014123132..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05892787
  • 上传时间:2019-10-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9M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城市家庭变迁的趋势和最新发现”解析报告这是一项考察中国家庭变迁模式的研究,以经典家庭现代化理论和传统家庭现代化理论为基础,分析中国广州,杭州,郑州,兰州,哈尔滨五城市在家庭形成,家庭结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亲属关系等方面的特征,得出中国家庭变迁有着自己独特的变迁路径和现代家庭模式从而对经典家庭现代化理论和发展家庭现代化理论的普适性提出了质疑经典家庭现代化理论:一. 理论:1.现代优于传统,现代与传统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2.带有庞大亲属群体的父系扩大家庭是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是落后的3.与亲属群体切断联系的孤立的核心家庭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是进步的4.家庭变迁的趋势就是从传统落后的扩大家庭转变为现代进步的核心家庭5.家庭规模的大小和家庭结构核心化成为确定家庭现代与否的标准二. 理论命题:根据经典家庭现代化理论,推出如下四个理论命题1.家庭变迁的一元化模式,现代家庭的表现形式只能是核心家庭2.家庭变迁的单线演进模式,扩大家庭向核心家庭演进3.家庭变迁的单因素动力论,工业化(技术)是家庭变迁的唯一动力4.现代社会中核心家庭的孤立化发展家庭现代化理论一.理论:在家庭变迁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并不是对立的,而可能是兼容的,有着不同的组合方式。

      二.理论命题1.现代社会中有多种家庭形式2.家庭变迁不是单向度一元的,可能存在不同路径和复杂多样的模式3.工业化不是家庭变迁唯一推动力,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等非经济因素,都可能决定家庭变迁的方向,路径,模式4.现代社会中,亲属网络依旧发挥积极作用,相互支持,非物质性的感情交流,与核心家庭保持密切互动,失去了对核心家庭的控制和支配权力5.家庭形式不能准确反映家庭的变迁,家庭关系的转变才是判定家庭变迁的主要内容6.现代社会中,两性间平等增强,家庭和亲属关系的双系制度得到发展,并替代单系制度三.操作化资料收集:数据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在1983年,1993年和2008年针对中国城市家庭所做的调查样本:根据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地理位置及文化等因素,在全国选取广州,杭州,郑州,兰州,哈尔滨五个城市作为项目点,采用随机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获取4016户有效样本其中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作者主观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代表了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单位:户变量:对家庭变迁这一概念进行操作化,认为家庭变迁主要体现在家庭形成,家庭结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亲属关系等方面的变化,每一方面的变化都有具体的测量指标。

      1. 家庭形成:婚姻自主性,婚姻成本2. 婚姻自主性主要有两大指标(1) 认识途径:父母包办,亲友介绍,通过中介机构认识,自己认识,其他(2) 婚姻决定权:父母完全包办;完全自主;父母和自己共同决定;自己做主,父母同意;父母做主,本人同意婚姻成本的测量指标:(1) 结婚时双方父母给予的经济资助(2) 住房:住男方家,住女方家,婚后独立住房3. 家庭结构:根据家庭成员的婚姻关系,血缘代际层次关系为依据进行分类,将家庭结构分为单身家庭,夫妇家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隔代家庭,同居家庭,其他八种类型4. 夫妻关系:女性就业率,家务劳动,夫妻关系中谁掌握实权 5. 亲属关系:核心家庭与亲属网络的互动衡量亲属关系的指标(1) 核心家庭与亲属网络成员居住的距离(2) 核心家庭与亲属网络成员互动的频率(3) 核心家庭向亲属网络借钱的比例5. 亲子关系,核心家庭与父母的经济交往和日常依赖衡量亲子关系的指标(1) 核心家庭给父母提供的帮助(2) 父母给核心家庭提供的经济之外的资助(3) 核心家庭对于父母的养老安排四.调查资料分析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得知:1983-2008年,婚姻自主性增强核心家庭是占主导地位的家庭结构,主干家庭比例下降,联合家庭近于消失。

      夫妻关系更加平等,夫妻共同掌握实权的比例明显上升这些变化符合经典家庭现代化理论的论述随着结婚年份的推后,双方父母给予的经济资助额度增加,男方父母的经济资助额度明显高于女方父母,且比例逐年上升通过方差模型分析,我们发现婚前双方经济状况,婚前双方社会地位因素并不影响父母给予的经济资助婚后独立门户的比例为50%,46%的新婚夫妻住在男方家对新婚夫妻的住房来源进行调查我们得知,12%新婚夫妻的住房是由南方父母提供的,17.7%的新婚夫妻的购房首付资金是由双方父母提供的首先,双方父母的婚姻资助额度明显增加,且男方父母资助比例明显高于女方父母,预示着向传统男娶女嫁模式的回归其次,婚姻成本增加,年轻一代无法负担高昂的婚姻成本,尤其是住房,只能求助于父母,这也意味着城市中还存在传统的父系家庭双向反馈的代际模式,父母负担子女的婚姻嫁娶,子女承担父母的老年生活这些情况并不符合经典家庭现代化理论,根据经典家庭现代化理论,婚姻自主性增强,嫁妆,聘礼等流行度会下降,相当于男女双方相互交换礼物核心家庭是孤立的家庭生活单位,经济上是独立的,对父母家庭没有任何义务关系在控制女性年龄和教育程度两个自变量的情况下,未婚女性就业率是已婚女性就业率的3.239倍。

      模型二中,增加了是否有孩子这一变量,婚姻状况变量的回归系数不在显著,是否有孩子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无孩子已婚女性的就业率是有孩子已婚女性就业率的2.357倍,说明已婚女性就业率下降是因为要在家里照顾孩子 模型三和四检验影响已婚女性就业率的因素,丈夫的收入水平和有无工作对已婚女性就业率的影响无显著意义就城市来看,杭州已婚女性就要女显著高于其他四城市,且达到显著性水平经典家庭现代化理论认为,传统家庭固守陈旧的性别角色分工,女性主要从事家务劳动,没有外出工作的机会,收入很少或没有收入,在家庭中没有决策权,因此,家庭生活地位较低现代化家庭中,女性就业率增多,收入增高,因而赢得了更多的平等权利,家庭生活中男女夫妻共同掌权中国城市家庭中,虽然出现了已婚女性就业率下降的情况,却不是因为恪守陈旧的性别角色分工,而是因为要在家照顾孩子,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女性就业率下降并不意味着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降低Logistic 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如下:性别对于家庭中夫妻权利主观评价没有显著影响家中夫妻权力关系是共同掌权还是妻子掌权,更多取决于城市,而不是妻子工作,收入,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哈尔滨与其他四城市在夫妻权力主观评价中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掌权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四城市。

      根据经典家庭现代化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现代化程度越高,家庭内部夫妻之间,两性之间会更为平等,家庭中夫妻共同掌权的比例会越大广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明显高于哈尔滨,然而广州家庭中男性掌权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哈尔滨,这是经典家庭现代化理论无法解释的五城市核心家庭大部分与双方的父母,双方的兄弟姐妹住在附近或一个城市之中,大部分与双方父母来往的频率都在每周一两次以上,与父母和子女的互动最密切,与兄弟姐妹的互动次之核心家庭向亲属网络成员借钱的比例相当高,同时存在一种差序格局,即亲疏有别,向直系血亲借钱的比例最高,然后是旁系血亲经典家庭现代化理论认为核心家庭独立于亲属网络之外,与亲属集团保持相对的疏远从调查结论中我们得知,在现代中国社会中,亲属网络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核心家庭保持着密切的互动,承担着诸如相互支持和非物质性的感情交流等重要功能中国城市的核心家庭并没有散落成一个个独立的原子,而是通过血缘,姻缘,地缘等关系结成了一个个密切的网络,核心家庭网络化是中国亲属制度最为明显的特征,亲属网络是核心家庭在应对现代风险社会时所不可缺少的援助体系和资源传递的渠道根据经典家庭现代化理论,随着家庭的小型化和核心化,家庭内部关系更为平等,夫妻轴取代亲子轴,成为家庭关系的主轴,亲子关系会变得越来越松散。

      但是本次调查研究发现,亲子关系并没有发生这样的趋势,反而显得更加亲密核心家庭中资助或照料父母的比例为56.6%父母也为核心家庭提供很多经济以外的资助,如伺候月子,带孩子,料理家务等核心家庭对于父母的养老安排上,86%的核心家庭会选择自己照料,或自己雇人照料,即使父母同意,送养老院的比例也非常低,只有9.4%因此,中国城市的家庭核心化并没有使家庭从亲子轴为主完全转变为夫妻轴为主,而是一种夫妻轴与亲子轴并重的新模式五.研究结果通过对城市家庭变迁过程中,家庭形成,家庭结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亲属关系五个方面的表现进行考察,作者认为,中国城市家庭变迁必然是与西方不同的,特别是与经典家庭现代化理论说描述的不同,它既受到了社会整体变迁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的影响,是传统与现代博弈的结果中国有着自己深厚的传统,中国家庭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即使中国整体社会发展循着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之路,中国的家庭变迁依然可以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变迁路径和现代家庭模式六.评价本文以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用经济发展水平代表城市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广州和杭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在前十位,郑州居中,兰州和哈尔滨排在后十位,从而得出,广州和杭州的现代化程度最高,郑州现代化程度位于中等水平,兰州和哈尔滨的现代化程度最低。

      然后分析各城市家庭中在家庭形成,家庭结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和亲属关系五个方面存在的现代因素和传统因素,驳斥了经典家庭现代化理论,认为家庭变迁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完全相关,经济因素只是家庭变迁的推动力之一,中国城市家庭变迁有着自己独特的路径,中国城市家庭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现代家庭模式,是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的结果文中指出广州家庭之所以保留较多的传统因素,是由于城市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所决定的,广州是中国宗族集中发展壮大的地区,宗族文化和观念是广州家庭表现出更多传统特征的重要因素杭州在地理位置上毗邻上海,历史上长期受到西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随着西方观念被接纳,杭州家庭表现出更多的现代化家庭特征哈尔滨是传统的重要工业城市,女性和男性一样进入工厂工作,强调男女平等,因此哈尔滨在夫妻关系方面表现出更多的现代特征本文强调价值观念,地域文化的传播对家庭变迁的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联系程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受城市人口因素的影响,广州,杭州等特大城市有着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时却将他们排除在外,使人均可支配收入虚高个人认为城市生产总量更能代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李东山《工业化与家庭制度变迁》论文中指出,家庭变迁与生产方式的改变有密切关系,而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直接关系。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社会为个人提供了广泛的就业选择,当个人就业收入高于家庭经营收入时,会有更多的家庭成员进入市场就业,就业岗位与家庭无关,企业也与家庭无关,个人在经济上不再需要依靠家庭,家庭对个人的控制作用减弱,婚姻的自主性增强,家庭趋于小型化和核心化,与亲属网络保持相对的疏远因此,本人认为,广州家庭表现出更多的传统特征,可能不是因为宗族文化的影响,而是广州在改革开放之初涌现了大量的家族式企业,个人经济收入与家庭紧密相连关于生产方式和个人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这两个因素对城市家庭变迁的影响,本文没有进行控制和讨论1983~2008,核心家庭的比例显著增长,作者认为这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中国城市家庭向核心家庭演化,家庭规模缩小,家庭逐渐小型化,这体现了西方现代化家庭特征,也符合经典家庭现代化理论的论述但是,刘宝驹《现代中国城市家庭结构变化研究》论文中指出人口政策因素会对家庭结构的变化产生明显影响我国于1980年开始施行计划生育政策,倡导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严格控制二胎生育,大部分家庭为独生子女,当独生子女长大婚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