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进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若干思考.docx
9页改进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若干思考 丁洪玲(陕西省图书馆,陕西 西安710061)Keys:地方文献;排架;参考咨询Reference:地方文献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文献资源,它全面地反映了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概貌,对该地区的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对地方文献工作的实际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G253 :A:1003-1588(2010)02-0115-03The certain ponders of improve the work about library local literatureDing Hong-Iing(Shann Xi Library,Xi´an 710061,China)Key words: Local literature;Shelving;Reference consultationAbstract:The local literature is one kind of extremely important literature resources, it has reflected thislocal politics, the economy, the cultural general picture comprehensively. It has the vital role to this area´s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 development. After many year working practices, the author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local literature work´s reality, and how to further do the local literaturework to propose own ideas.公共图书馆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就必须有特色馆藏.地方文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并逐步受到了重视。
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陕西省图书馆设置了地方文献征集组、地方文献阅览室、陕版图书展示阅览室和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小组把征集、整理和利用地方文献作为地方文献部的重要职责经过我们的努力,地方文献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基本建成了具有陕西特色的地方文献藏书体系:现藏地方文献8100多种,包括地方志书、行业志书、各类年鉴等,陕版书11000多种,地方期刊460余种,地方报纸110多种,陕西地图133种,陕西视听资料250多种800多张,同时承担陕西省情文献数据库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据库建设中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任务但与此同时,笔者发现,地方文献工作还存在若干问题l 地方文献的排架问题1.1图书馆地方文献排架现状分析1.1.1通用型排架方法存在的弊端我国地方文献图书通用的排架方法与一般图书大同小异.大多数图书馆是按照《中图法》的分类标准给出排架号,即在排架工作中,按所给文献的分类号仔细排列到最后一级类目,然后按书次号继续排列虽说《中图法》是按知识的学科体系进行分类,但同一学科的文献被分散在多处的问题还是很多,如《古都西安》文献,被分散在B244、D829、K294、K827、K928等多个大类里,类似的还有秦俑秦文化、陕西旅游历史文化类文献也都被分在了不同的类里,而且《中图法》对所属各学科的地方文献没有归类说明,加之类目概念模糊,使一些地方文献无法准确给出分类排架号。
在这种情况下给出的分类排架号明显存在着许多不足,不但同一学科的地方文献被分散在各处,而且读者因对一定含义的分类号代表的意义不明确,查找文献效率很低1.1.2特色型排架法带来的不便有部分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图书排架也做过改进如采用杜定友先生编制的广东地方文献分类表给出的排架号.是把各门学科统于地区之下,实际上把同一学科门类的文献全部分散了,读者只能考虑从地域角度去检索这种办法重视了地方文献的地域特点,而忽视了专题和学科首都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图书的排架,考虑到读者使用的目的多为解决具体问题,习惯从专题出发,因此地方文献图书全部按专题排架其不足之处在于该馆自定的分类标准同各地各馆分类方法不一致,造成既不利于联机检索,又不能资源共享的局面实际上非本馆重点收藏的地方文献无需按专题排架1.2通用型和特色型相结合排架法的优势1.2.1这种结合通用型和特色型对地方文献图书进行排架的方法,不但将同一学科或专题的地方文献图书集中在一处排架,并且也没有破坏原有的分类体系,使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所给的图书分类排架号也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可以实现联机检索,资源共享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地方文献的地域特色,体现了地方文献按专题和学科排架的优势。
1.2.2 由于地方文献图书是按照地域、学科和专题排架,读者所需资料集中,这样就为读者查阅资料提供了方便,节省了读者选书时间,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1.2.3因图书集中排架.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加快了排架速度,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充分体现了“图书馆藏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原则1.2.4 比较符合读者取书的习惯这种排架方式最适合读者按学科或专题属性检索文献,符合读者的检索习惯,有利于读者从学科、专题分类体系去寻找、鉴别、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图书此外,这种排架方法也有利于读者了解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的发展历史1.3通用型和特色型相结合排架法的不足1.3.1该种排架方法缺乏严格的排架标准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本馆或本室地方文献图书的具体情况及各种图书所属地域或学科,靠自身对图书馆地方文献的业务知识和排架的工作经验去把握1.3.2增大了管理工作量随着藏书的不断增加,工作人员的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图书需按地域、学科和专题排架新书上架时,如果书架预留空间不够,就需要进行倒架,有时为了上几十本书,需要搬动几千册书,而且每类书架留多少空间也难以确定2地方文献参考咨询工作2.1加强地方文献参考咨询服务的必要性要使地方文献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必须开展有声有色的参考咨询服务,使地方文献资源有效地为政府、学术团体和其他一切对独特的地方文献有需求的组织和个人服务.而他们的研究成果又可以有效地扩充馆藏和提高馆藏质量.从而达到图书馆馆藏和利用的双赢目的。
也只有这样,公共图书馆的工作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地方文献资源是当地特有的,有其局限性,也正因为其局限性而显示其独特性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求也就必然带有其特指性和特殊性地方文献参考咨询服务就是对那些有特殊需求的读者或读者群提供有针对性的地方文献资源和信息它是衡量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体现图书馆价值的重要方式,也是最能充分发挥图书馆主动性的服务项目2.2加强地方文献参考咨询工作的方法一方面是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和读者需求多极化的凸现另一方面是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的滞后这一矛盾局面如何来改变呢?笔者进行了浅显的思考,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有些方面是做得比较好或者已经收到了成效的,而有些方面则是需要尝试或者付出努力的2.2.1观念的转变作为图书馆员,首先要转变图书馆被动服务社会的观念,要提倡服务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高度重视参考咨询工作的开展,调动一切积极性,真正使图书馆动起来,增强图书馆的社会参与性和社会责任感2.2.2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加强图书馆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专业素养,使每个图书馆员都朝着合格的参考咨询员方向发展,因为每个图书馆员对外都代表图书馆的水平一方面要提高他们对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促使图书馆员尽快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可以经常性地举办短期图书馆业务知识培训、组织职工开展经验交流会和职业技能竞赛等,充分调动职工业务学习、业余充电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和图书馆的服务水平2.2.3 网络咨询在图书馆网站的地方文献窗口设置“参考咨询”栏目,并安排专人及时查看,对读者的需求给予及时的处理2.2.4馆藏资源建设加强地方文献资源的组织和整理,着力建设专业性的、有特色的、读者需求量比较大的二次文献、三次文献资源库2.2.5宣传地方文献加大对图书馆及其特色馆藏和特色服务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为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添砖加瓦,让更多的人来利用图书馆资源,使图书馆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旅游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服务,实现图书馆馆藏和利用的良性互动,达到彰显图书馆作用和地位的目的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可通过举办展览、网络等进行宣传笔者认为,创办内部刊物也是不错的尝试,也可以做成小册子,免费赠送给读者3 改进地方文献工作的思考我们应改变传统的坐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方式.采取更积极的模式,做好社会需求调研,找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切入点,让地方文献拥有更多的读者3.1 整理和编制专题研究书目地方文献阅览室主要是提供二、三次文献或经过集中归类整理后的资料。
编制书目索引是地方文献工作的主要手段,专题研究书目是读者利用文献的门径,数据库建成后,可从分类或主题途径,析出多个专题书目,如自然资源、物产、旅游、风俗民情、文化、教育、名胜古迹、人物传记、史料等等还应搜集整理分散在其它综合性出版物中的地方文献,编制专题篇名索引除建立书目数据库外,还可以建立全文数据库、图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等,使地方文献信息的检索手段科学化并逐步把旧地方志、族谱、旧平装书内的地方资料以及地方报纸、期刊等所有地方资料书目数据全部集中,编制馆藏地方文献联合目录,为地方文献网络化打下坚实的基础3.2编制地方文献不定期刊物和专门网页为扩大馆藏地方文献的传播度,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地方文献部可编制不定期刊物,介绍新人藏的地方文献,还可登载一些读者对地方文献的研究心得、意见等,此刊以内部赠阅形式为妥,花钱不多,而能起到较好的宣传作用,此刊的内容也可同时制成网页链人本馆主页3.3与有关机构建立较稳定的地方文献交流和相互补充的协作关系地方文献的整理、开发和利用,本身就是互为因果而价值循环递增的一种活动与有关机构建立协作关系.特别是与政府有关机构和政策研究室建立起专人专题定向联系既可为其提供已有的文献,又可获得新的有价值的文献,真正起到“资政”的作用。
还可与有关大学和其它学术机构建立特约专题服务,提供二、三次文献,既有利于提高地方文献工作人员的学术素质,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宣传3.4积极向各公共媒体推荐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地方文献资料关注不同时期的不同宣传重点及时向报纸、电台、杂志等推介相应的地方文献,主办不定期地方文献专题讲座,以提高广大群众对地方文献征集和保存意义以及综合利用的认识3.5稳定队伍,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由于地方文献的不规范和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等环节的特殊性,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有更高的要求首先各个岗位必须配备专业特长和性格特点适合的业务人员;其次应该保证人员相对稳定,不能频繁更替;第三须定向培养专业人才,更新知识结构,以保证业务工作的延续性和开发利用的深度所有的地方文献工作者,包括采访、分编、书目索引、参考咨询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除应具备一般的图书情报工作能力之外,还要掌握地方文献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地方文献所涉及的各种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这样才能站在较高的角度去收集和整理文献,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3.6主动结合经济形势和社会热点,经常举办馆藏地方文献展览,宣传揭示地方文献;主动配合全省编史修志工作,促进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积极开展参考咨询,搞好重点课题跟踪和专题信息服务,要建立“地方文献咨询项目登记表”、“用户咨询档案卡”等原始记录,利用馆藏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