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麦虫(面包虫)的养殖技术.docx
7页Word文档大麦虫(面包虫)的养殖技术 一、形态特征 大麦虫, 又称超级麦皮虫或超级面包虫, 近年从东南亚国家引进,是一种步甲科种类的幼虫老熟幼虫最大体长6 厘米左右, 比一般的黄粉虫大3 -4倍, 产量是黄粉虫的5倍,养分价值更是远远超出幼体蟋蟀和黄粉虫雌性成虫体形比雄性成虫个体明显偏大由于它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信任不久就会替代黄粉虫进入大宾馆、大饭店把它经过精细加工,成为人们的盘中大餐,将更受大中城市各阶层人士的欢迎 二、生活习性 大麦虫喜干燥,生命力强,并耐饥、耐渴,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以卵-幼虫-蛹直至羽化为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100天左右温度在 6℃以下时进入冬眠,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8℃~30℃,39℃以上可致死;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0%~70%较相宜大麦虫的卵外表为卵壳,内层是卵黄膜,里面布满乳白色的卵内物质卵期7-10天在26℃-32℃下成虫产卵最多,每只成虫最高可以产卵1000粒左右,质量也高,19-25℃产卵只有500粒左右,低于15-18℃只有150粒左右,低于14℃很少交配产卵,低于10℃不交配产卵(目前有的人说产卵量仅为150粒左右不知是饲养技术问题还是品种问题)。
大麦虫喜爱群集,室温13℃活动取食,5 ℃以上仍能生长,以25℃-32℃的温度生长最快,35℃以上则会造成大批死亡,幼虫和成虫有大咬小的残杀性(我们观看的结果是:在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的状况下、饲料缺乏、密度过高、湿度过大的状况下),幼虫有时也把蛹咬伤因此,要将同龄的虫、卵、蛹、成虫筛出,放在各自的容具中饲养 幼虫生长过程中,体表颜色先呈白色,蜕第一次皮后变为黄褐色,以后每4~6天蜕皮1次,幼虫期共蜕皮6次幼虫30日龄体时在饲料中化蛹,化蛹时将头部倒立在饲料中,左右移动摩擦头部进行化蛹,室温20℃以上,蛹经一周时间蜕皮变为成虫 成虫刚羽化后翅白色而较软薄,1~2天后变硬转黑褐色喜在夜间活动,爬行快速,不喜飞行羽化后一周产卵 大麦虫幼虫每公斤约700--800条,雌雄比例6:4,可产卵雌虫有400条左右,每个雌虫产卵以最少300粒计算,经半年饲养可产幼虫120210条折合170公斤,考虑到养殖中的死亡和其他因素影响,以保守的方法计算也可得幼虫100--120公斤在此基础上用同样方法再饲养半年后,一年的繁殖数量巨大,已经不能用数字来计算了 三、大麦虫的养殖设备。
大麦虫主要的设备是网筛和饲养容具 网筛盒:供成虫产卵用,又是分别虫卵、虫体及饵料的工具可用木盒框装上纱网,网孔3毫米 容具:有柜、箱、池、盒等网箱规格大小,依虫量多少而定,最大为70厘米45厘米18厘米为宜(我们都是采纳这种塑料框养殖)容具内壁四周要求光滑,避开大麦虫爬出和防止蜘蛛、壁虎、螳螂等虫危害 四、养殖技术 饲养大麦虫的场所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的屋里,光线不宜太强,保持暖和,最相宜温度是18~30℃,相对湿度70%夏季气温高时,洒水在地上降温;冬季要保温,以保证大麦虫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成虫的饲养:成虫羽化后6~11天开头产卵,会有连续长达50天的时间产卵,直至死亡先在饲养筐中底部放一个特制的筛子(筛子采纳3目不锈铁丝制作,面积与筐底相等,主要的作用是快速分别成虫和卵块),在筛子上洒上成虫的食物,成虫产卵3天后,将下面的筛子提起,轻筛一下,虫卵和麦麸等就全部掉下去,筛子上面剩下的就是全是成虫,立刻将筛子连同成虫放入另外一个养殖筐中,加入成虫的饲料连续给成虫产卵(成虫就是产卵在饲料中的),如此周而复始;一周后孵出幼虫,把小大麦虫倒在盛有麦麸的饲养容具中饲养。
也可将成虫放在一张白纸上,撒些糠麸在纸上,任成虫产卵,每隔二三天换纸1次,成活率一般有90%以上这种操作方法大约7-10天应给成虫换料1次,换下的料中可能有卵料,不要立刻倒除,集中放好,待卵块孵化出来后采纳饲料引诱的方式集中收集到另外的饲养框中饲养p#分页标题#e# 每次取卵后要适当地给成虫添加青料和精料,准时清理废料或蛹皮饲料配方饲喂方法见后面介绍 成虫喜爱晚间活动,所以晚上多喂,青料可直接投放在饲养容具中,让大麦虫自由采食 夏季气温高,幼虫生长较快,蜕皮多,要多喂青料,供应充分的水分,可喂些菜叶、瓜果等气温高时多喂,气温低时少喂幼虫初期,精料少喂,蜕皮时少喂或不喂,蜕皮后随着虫体长大而增加饲喂量也可把精料用水拌成小团,切成小块放在网筛上让其自由摄食一天的投铒量以晚上箱内饲料吃光为限采纳早、晚投足,中午补充的方法在幼虫饲养期投料要留意精、青料搭配,前期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后期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 未成龄幼虫要多喂青菜,对蛹和成虫的生长发育有利有的老龄幼虫在化蛹期以后,食欲表现较差,可加喂鱼粉,以促进化蛹全都 幼虫因生长速度不同,消失大小不一的现象,按大小分箱饲养,一箱可养幼虫3000~4000只,老龄幼虫2021~3000只。
饲养过程中要依据密度准时分箱饲养,降低饲养密度,由于密度过高就会引起大麦虫的相互残杀 当幼虫化蛹时多投青料,有利于化蛹及蛹后的羽化每天要准时把蛹拣到另一盒里,再撒上一层精料,以不盖过蛹体为宜,避开幼虫蛟伤蛹,保持温度和气体交换 五、大麦虫的饲料配方 1.幼虫的饲料配方:麦麸 35%,中猪全价饲料(或大鸭全价饲料)35%,豆饼10%,发酵后的统糠或秸秆20%,另外添加饲用复合维生素(金赛维)50克,猪用预混料(百日出栏)80克,饲用混合盐250克 2.成虫的配方:麦麸50%,鱼粉4%,中猪全价饲料(或大鸭全价饲料)15%,发酵的秸秆或统糠26%,食糖4%,混合盐1%另外添加饲用复合维生素(金赛维)50克,猪用预混料(百日出栏)80克,饲用混合盐250克此配方适用于产卵期的成虫,可延长成虫寿命,提高产卵量 以上2种饲料配方的加工方法为:将各种成分拌匀,由于添加了发酵秸秆是湿料,直接拌和即可饲喂,大麦虫很爱吃,拌完的料要立刻饲喂完;也可以添加适量的水搓成团,压成小饼状,晾晒后即可使用有条件的养殖者,可以用饲料颗粒机膨化成颗粒使用 上述饲料配方是我们原创,实践证明效果很好,自相残杀的状况很少发生,生长状况良好,目前没有发生疾病状况。
秸秆、统糠的处理方法请看相关资料 以上饲料我们称它为精饲料,饲养的大麦虫除了需要精饲料外,还需要大量的青饲料,瓜果皮、蔬菜叶等,我们除了这些青饲料外,更多的是喂给黑麦草和皇竹草,皇竹草最好是简洁打碎后饲喂 精饲料和青饲料一般各自占的比例为1:2左右饲养1公斤大麦虫幼虫的成本初步计算为:约1.5公斤左右精饲料,3公斤左右的青饲料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养殖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 由于我们饲养大麦虫时间不长,技术上还在进行不断地总结和摸索,我们会把最新的操作技术公布给大家许多的操作养殖技术基本上与黄粉虫全都,大家可以参考黄粉虫的养殖技术在我们的网站上目前有三部黄粉虫的养殖科教片,大家可以在网站上观看和下载我们也正在着手录制大麦虫的养殖技术科教片 六、经济资源价值 大麦虫体形较大, 体壁甲壳质所占比例较小, 利于饲喂对象的消化, 完全可以替代蟋蟀或与蟋蟀、蝗虫结合利用, 尤其对于体形较大的捕食性动物、蜥蜴、两栖爬行类更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和饲料的成本的降低,大麦虫目前的饲养成本可以基本与黄粉虫相当(目前主要是种苗价格高,一般至少在180元以上一公斤,国内几家卖种者竟然的报价是500元/公斤),由于产量是黄粉虫的5倍左右,替代皇黄粉虫作为珍贵水产和动物的信任在两年内即可实现。
p#分页标题#e# 七、进展前景 由于大麦虫生产养殖技术还不非常成熟, 在我国尚未形成规模产量, 而市场需求急剧增加, 尤其是近年以金龙鱼、银龙鱼为代表的珍贵大型捕食性欣赏鱼的快速进展, 大麦虫是人工养殖最抱负的饲料昆虫大麦虫的幼虫含粗蛋白质51%,脂肪含量29%,还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酶及矿物质磷、铁、钾、钠、钙等养分价值高,市场前景宽阔,它可作为高蛋白鲜活饲料用于饲养蛙、鳖、蝎子、蜈蚣、蛇、优质鱼、欣赏鸟、药用兽、宝贵毛皮动物和稀有畜禽等,以及一些肉食性珍贵水产的需要,亟需大麦虫这类个体较大的活体饵料进入市场活体饵料种类的多元化和产量的提升, 是促进各类特种养殖业进展的前提条件信任不久就会渐渐地取代目前黄粉虫养殖的大部分市场目前, 我国政府及社会对特种养殖业都非常关注并投入巨大精力, 进展的空间特别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