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4749237
  • 上传时间:2018-02-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p10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 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p17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 -3 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 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0 ) 第一章复习题 p19 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标况下或没有明确 O2 的状态)(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 1L)或氢氧化钠加入水中后,形成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或水在常温下是液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 (1)5% (2)0.28mol/L 8. 9.1.42 g, 操作步骤 (1)计算所需硫酸钠的质量,m(硫酸钠)=0.2mol/L×0.05L×142g/mol=0.56g (2) 称量 (3)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4)转移至 50ml 容量瓶,并洗涤小烧杯 2次~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摇动 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铁 粉 过 滤 Fe、Cu FeSO 4 溶液 稀硫酸 过 滤 FeSO 4 溶液 蒸发 结晶2 第二章第一节 p29 1.②⑧ ①④ ⑤ ⑥ ⑦⑩ ⑨ 2.树状分类法 略 5.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大小 主要特征 举例 浊液 >100 nm 不稳定,不均一 泥浆水 溶液 <1 nm 稳定,均一 饱和 NaCl 溶液 胶体 1~100 nm 较稳定,均一 豆浆 6.BD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 1~100nm 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 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 p33 1.水溶液 熔融状态 电离 阴阳离子 阳离子 H +阴离子 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 H ++ OH - =H 2 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 3.C 4.C 5.C 6.B 7.D 8.(1) NaOH=Na + +OH -(2) CuCl 2 =Cu 2+ +2Cl - (3) Fe 2 (SO 4 ) 3 =2Fe 3+ +3SO 4 2-(4) Ba(NO 3 ) 2 =Ba 2+ +2NO 3 -9.(1) SO 4 2- +Ba 2+ =BaSO 4(2) 2Al+3Hg 2+ =3Hg+2Al 3+(3) CO 3 2- +2H + =H 2 O+CO 2(4) 不反应 10. (1)可溶铜盐+强碱=可溶盐+Cu(OH) 2(2)强酸+强碱=可溶盐+H 2 O (3) 强酸+CaCO 3 =可溶钙盐+H 2 O+CO 2(4) 强酸+可溶盐=可溶盐+H 2 O+CO 2 (5) 可溶铜盐+Fe=可溶铁盐+Cu 11.金属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于水后发生电离,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形 成电流 金属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第二章第三节 p38 1.电子 氧化还原 失去 氧化 还原 得到 还原 氧化 2. O 2KClO 3KMnO 4HNO 3H 2 O 2Fe 3+ 等 H 2C CO 金属单质等 3.氧化 S+O 2 =点燃=SO 2还原 4.C 5.D 6.C 7.C B 8.B C 9. (1)还原剂 H 2氧化剂 O 2转移电子 4e - (2)还原剂 P 氧化剂 O2 转移电子 20e - (3)KClO 3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转移电子 12e - (4)还原剂 H 2氧化剂 WO 3转移电子 6e -10.略 第二章复习题 p423 1. (1)A 组 CO 2;B 组 非金属单质或气体等; C 组 O 2; D 组 酸或强电解质等 (2) 2Cu+O 2 +H 2 O+CO 2 =Cu 2 (OH) 2 CO 3 转移 4e - 2.还原性 3. C;S 和 KNO 3 4.A 5.C 6.D 7.B 8.C 9.A 10.B 11.稀硫酸 H + +OH - =H 2 O CO 3 2- +2H + =H 2 O+CO 2 ↓ 2H + +SO 4 2- +2OH - +Ba 2+ =2H 2 O+BaSO 4 12.该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氯化钙和碳酸钾,可能含有硝酸钡。

      Ca 2+ +CO 3 2- =CaCO 3 ↓ CaCO 3 +2H + =Ca 2+ +H 2 O+CO 2Ag + +Cl - =AgCl 若还有硝酸钡,则还有下列反应: Ba 2+ +CO 3 2- =BaCO 3 ↓ BaCO 3 +2H + =Ba 2+ +H 2 O+CO 2 ↓ 第三章第一节 p53 1.实验室中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这是由于钠很容易与空气或水反应而钠密度大于煤 油,沉入煤油底部,煤油将空气隔绝,使金属钠不和空气接触 4Na+O 2 =2Na 2 O(白色固体) 2Na+O 2 =加热=Na 2 O 2 (淡黄色固体) 2Na+2H 2 O=2Na + +2OH - +H 2 2.B 3.B 4.D 5.D 6.A 7.(1) 3Fe+4H 2 O(g)=高温=Fe 3 O 4 +4H 2 (2) 2Al+6H + =2Al 3+ +3H 2 (3) 2Al+2OH - +2H 2 O=2AlO 2 - +3H 2 (4) Zn+Cu 2+ =Zn 2+ +Cu 8.6.72L (0.3mol) 9.Al 放出的氢气多。

      第三章第二节 p62 1.2Na 2 O 2 +2H 2 O= 4NaOH+O 2转移 2e -2Na 2 O 2 +2CO 2 =2Na 2 CO 3 +O 2转移 2e -2. 酸 强碱 两性 两性 3.白色沉淀 沉淀不消失 生成白色沉淀 沉淀逐渐消失 4.D 5.B 6.B 7.C 8.D 9.D 10.2Fe 3+ +Cu=2Fe 2+ +Cu 2+转移 2e -11.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转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Fe 2+ +2OH - =Fe(OH) 24Fe(OH) 2 +O 2 +2H 2 O=4Fe(OH) 3 转移 4e -12.Na 2 CO 321.2g 0.2 mol 第三章第三节 p68 10.55% 21×10 3t 第三章复习题 p70 1.B 2.C 3.D 4.D 5.A 6.C 7.2Cu+O2=加热=2CuO4 CuO+H2SO4==CuSO4+H2O CuSO4+2NaOH==Na2SO4+Cu(OH)2 Cu(OH)2=加热=CuO+H2O CuSO4+Fe==FeSO4+Cu 8.一开始时浓烧碱溶液吸收 CO 2 ,使罐内气压降低,易拉罐变瘪;过一会,铝和烧碱溶液 反应,生成氢气,使罐内气压变大,变瘪的易拉罐又鼓起来。

      2OH - +CO 2 =CO 3 2- +H 2 O CO 3 2- +H 2 O+CO 2 =2HCO 3 -2Al+2OH - +2H 2 O=2AlO 2 - +3H 2 9.CaCO 3 =高温=CaO+CO 2CaO+H 2 O=Ca(OH) 2Na 2 CO 3 +Ca(OH) 2 =CaCO 3 +2NaOH 10.取样于两支小试管中用一洁净的铁丝蘸取少量溶液,放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 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出现紫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K + ;在其中一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烧 碱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继而沉淀逐渐消失,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Al 3+ ;向另一支试管中滴 加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盐酸,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SO 4 2- 11.53% 1:1 Mg + 2H+ == Mg2+ + H2↑ x-----------------------------x 2Al + 6H+ == 2Al3+ + 3H2↑ y---------------------------2y/3 24x+27y=5.1 x+2y/3=5.6/22.4 解得 x和 y (1)铝的质量分数=27y/5.1*100%= (2)铝和镁的物质的量比为 y:x 第四章第一节(P80 课后 习题) 1. (1)⑧⑩ (2)④⑤⑥⑦⑨ (3)①②③④ 2. 材料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玻璃 透明、坚硬、熔点高、 不溶于水 稳定。

      其实能与 HF 、NaOH 溶 液反应 陶瓷 不透明、坚硬、熔点 高、不溶于水 稳定跟玻璃一样,与 HF、NaOH 溶液反 应 3.Na 2 SiO 3+ H 2 SO 4+ H 2 O = H 4 SiO 4 ↓+Na 2 SO 4H 4 SiO 4= H 2 SiO 3+ H 2 O5 (注:从水溶液里析出的硅酸其实都是原硅酸 H 4 SiO 4 ,书上为了简便,就把它写成了硅酸) 4.B( 注:SiO 2 +4HF = SiF 4 ↑+2H 2 O;NaOH 与 SiO 2 的反应太慢,故并不 选 D ) 5.玻璃、石英、陶瓷里都含有大量的 SiO 2 ,熔融烧碱时有:SiO 2 +2NaOH=Na 2 SiO 3 +H 2 O 反 应发生,对坩埚造成腐蚀 6.河沙主要成分是石英,其化学成分为 SiO 2 晶体,属于原子晶体,非常坚硬,可以做磨料 7.SiO 2 +2NaOH=Na 2 SiO 3 +H 2 O、Na 2 CO 3 +SiO 2高温 Na 2 SiO 3 +CO 2 ↑(注:其实水玻璃是指 Na 2 SiO 3 的水溶液,并非 Na 2 SiO 3 本身,Na 2 SiO 3 叫“泡花碱” 。

      ) 8.半导体用于二极管、三极管及集成电路(IC)生产 9. (1)还原剂 (2)化合反应 置换反应 还原剂 (3)SiO 2( 沙滩物质)—— Si(粗)—— Si(纯)—— 集成电路产品如电脑(用户) 10. (1)同: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4;异:电子层数不同二者为同主族元素 (2)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的结构非常相似,二者的硬度都很大,熔点都很高但碳元素 的另一单质石墨由于结构的关系,却很软 (3)CO 2 、SiO 2 由于结构关系,物理性质差异非常大CO 2 常温下为气体,而 SiO 2 为非常 坚硬的固体但二者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如都是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都具有一定 的氧化性,能被 C 还原等 11. (1)n(Na 2 O):n(CaO):n(SiO 2 )= : : =1:1:6 62 % 13 56 % 7 . 11 60 % 3 . 75 化学式为:Na 2 O·CaO·6S。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