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际合作与博士生的知识生产-基于某985工程高校三个实验室的分析_1.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0088432
  • 上传时间:2021-11-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6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际合作与博士生的知识生产基于某“985工程”高校三个实验室的分析 H实验室博士生一作论文的国际合作国家主要是美国,9篇国际合作论文中8篇为与美国合作,其中4篇文章的国际合作者同时也是该大学的教授T实验室论文的合作国家主要是英国、美国、瑞士、西班牙、新加坡,合作范围比H实验室要广国内的合作机构共有18个,国外的合作机构有12个,其中美国的合作机构最多博士生一作论文的国际合作者主要来自美国、西班牙和北爱尔兰见图5)图5 T实验室论文国际合作国家、机构三个实验室知识生产的国际合作网络中,博士生一作论文的国际合作网络呈现出明显的差异:P实验室的国际合作网络比H和T实验室的国际合作网络范围更广,合作国家和国外机构更多P实验室的核心合作机构主要分布在法国,而H和T实验室的核心合作机构主要分布在国内不同的学科存在不同的交流工作和途径[14],不同研究领域对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依赖程度也有所不同在大气科学领域,2014年华人科学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Science和PNAS上总计发表了26篇大气科学相关研究论文,其中24篇论文是由多国研究者共同完成的国际合作论文,国内合作的仅2篇从署名作者的机构特征来看,这些顶级期刊上发表的华人为第一作者的论文绝大部分是国际合作论文[15],同时,研究更加侧重于应用还是基础,国际合作的倾向也有所不同。

      在生物医学中偏向于应用研究的领域,如肠胃病学,倾向于国内合作;而偏向于基础研究的领域,例如神经科学,倾向于国际合作研究[16]因此,学科研究内容和知识产出成果特征对三个实验室的国际合作差异产生影响P实验室所从事的研究在数据获取方面比较依赖国际数据库,另外,和H实验室、T实验室相比,P实验室在研究取向方面也更加偏向基础研究五、博士生知识生产国际合作的过程与机制以往研究对国际科研合作形成机制的分析主要以大学教师为分析对象研究发现,大学教师的社会资本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基础,国际会议是建立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但是,对博士生参与知识生产国际合作的过程与机制的分析较少一)导师是国际合作的发起人和关键中介博士生具有学生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在一些英文文献中,博士生被称为早期生涯的研究者(early career researcher)或者博士研究者(doctoral researcher)[17]在实验室中,博士生和导师之间往往存在合作的关系合作修改文章,保持“科研上的往来”,是对导师所处的国际学术共同体关系的新一轮的巩固,“我们的网络其实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实际上就是老师的网络,因为只有老师向学者们介绍了你的,或者是你做了这个工作,与他们共同讨论,你才会认识到这样的一些人”(P-SM6)。

      在文章初稿的修改过程中经常需要国际合作导师长期积累建立起合作渠道,合作的过程是“(问题)先问老师,如果老师说解决不了,你问问谁,然后我们才会去问”(P-SF1)老师这边,自己改完也会找自己认识的一些人来帮忙一起修改P-SF5)合作者是导师认识的国际学术共同体的成员,“相当于他的那些同事们,也不是同事,就是他们之间一直有科研上的往来”(P-SF5)导师会根据文章的级别来选定合作者,期刊影响因子越高,就越需要国际合作者的参与在P实验室,100%的CNS论文是国际合作论文而在T实验室,CNS论文为国际合作论文的比例也达到45%见表4)表4 实验室CELL、NATURE、SCIENCE论文发表实验室发文篇数/篇论文发表总数国际合作论文博士生一作论文博士生参与论文其他人员单独参与P88353H10001T115482数据来源:根据web of science收录的三个实验室发表的论文作者署名进行统计国际学者修改文章的情况一般出现在级别较高的文章大文章”(P-SF4)是研究问题比较重大、打算发表在领域顶级期刊上的文章,例如有希望可以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这一级别的文章是“做得比较大的”(P-SF4)。

      从问题提出的角度来说,文章提出的问题是“之前没有人做过的”(P-SF4)博士生认为,能够发表在高水平期刊的文章,研究的内容一定是具有创新性的,“新的现象或者是新的机制,才有可能有这种级别的文章”(P-SM6)在论文投稿的过程中,针对期刊编辑提出的修改意见,博士生需要对文章进行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导师会请国外学者帮忙修改因为发得比较好,所以就有法国的一些老师,还有比利时一些老师,还有一个西班牙的教授,有很多,他们也给出了很多建议”(P-SF4)一些“入门级的期刊组内合作就可以了,因为导师就可以修改(文章)”(P-SF4)因此,博士生文章提出的研究问题、发现的研究现象对文章的级别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导师对文章级别的判断直接影响了国际合作的产生围绕知识生产的过程,学术共同体成员组成了以导师为中心的资源提供群体:论文选题意见提供、数据提供、数据分析意见提供、论文初稿意见提供等博士生导师作为学术网络的中心,与其他网络成员的联系紧密,在学生和国际学者之间传递信息二)博士生在国际合作中的角色:初稿撰写与“其他小事情”在博士生一作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论文思路可能是博士生独立提出来的,也可能是导师提出来的,由博士生完成基本实验和论文初稿的写作。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论文修改阶段,在论文修改阶段,国外合作者在理论、论文写作等方面的优势会大大提升论文的质量论文的国际合作过程本质上是学生、国内导师、国外合作者之间优势互补的过程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以及对问题的分析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老师来帮忙;可能老师也有的时候看不全,逻辑不是很到位、有漏洞的时候,国外的导师也会相应地给予一些意见P-SF1)在论文修改阶段,国际合作也有不同的分工,国际学者“提出建设性意见”(P-SF4),老师负责“重大的事情”(P-SF1)的处理,学生负责“分析数据”(P-SF1)、“做图”(P-SF4),或者其他“小事情”(P-SF1)小事情”是相对于导师所负责的工作来说的,是指“大文章”的修改过程中除了重大意见的处理、文章结构的调整等问题以外的小问题的修改比如说重大的意见,就像结构非常不合理,这个时候老师可能会做出一定的回应,那些其它的小问题可能就由我来在文章上改好了发给对方P-SF1)这种分工是基于学生和导师、国外学者之间的“默契”,“默契”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作为新晋的知识生产者,能力和知识生产经验不足小事情”还指博士生在知识生产的国际合作过程中,负责整个过程的一个步骤。

      例如,P实验室的博士生到国外为合作项目写代码(P-SM1);T实验室的博士生完成实验中的某个步骤,“完成单细胞RNA测序,ZP负责生物信息学分析”(T-SM2);H实验室的博士生完成生物信息数据分析,如“他(合作者)不是到实验室来,他就是自己做自己的如果有些合作,应该就是那种数据分析,生物信息方面有些合作,那种比较方便”(T-SM1)科研合作对博士生来说,更多地是一个学习科学的过程,例如对知识交流的学习,“一开始是导师联系,然后是自己联系”(P-SM4),在国际合作的过程中,博士生还是被保护的对象,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提高创新能力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博士生可以从导师或国际合作者处获得适当的引导和支持,例如国际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等三)社会资本与国际合作持久的国际合作建立在一定的社会资本和信任的基础上,而建立信任的有效方式是面对面的、深层次的国际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时间的国外访问学习(通常为1个月到2年)是积累社会资本、建立信任的重要形式三个实验室导师的共同点是都是国内博士毕业,但都有国外博士后的经历梅林(Gran Melin)的研究发现,在出国从事博士后研究的过程中,科学家形成了持久的社会资本,例如稳固的合作联系。

      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导师回归后,本土的科学系统可以利用他们在海外的社会资本[18]和梅林的发现类似,在本研究中,三位实验室导师通过出国从事博士后研究所积累的跨国社会资本在他们之后的国际科研合作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如表5所示,P实验室的一些主要国际合作者同时也与P实验室导师有其他类型的社会联系例如合作者A6是P老师的博士后合作导师,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他们之间形成了持久而稳定的合作关系P实验室的一位合作导师,同样也是在合作者A6的机构做博士后,回国后与A6所在的机构合作非常紧密表5 P实验室与核心合作网络作者的其他联系合作者P实验室与合作者的社会联系A1P实验室的学生到A1的机构学习A2P实验室的学生到A2的机构学习A3P实验室的学生到A3的机构学习;A3是P老师的学生A4P实验室的学生到A4的机构学习A5P实验室的学生到A5的机构学习;A5是P老师的同学A6P实验室的学生到A6的机构学习;A6是P老师的老师注:表中的合作者姓名采用匿名处理A1代表author1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H和T实验室H老师和T老师的博士后所属机构与H和T实验室国际合作比较多博士生到国外实验室访问学习是一种典型的面对面参与合作的方式。

      P实验室有5位博士生分别到法国、美国、比利时、英国、澳大利亚进行短期访问学习博士生通过访问学习加强了与合作机构的联系,同时习得隐性知识还有一篇要合作的文章也要开始弄了,然后就过去(出国)把事情弄好,弄清楚我做得可能不太专业了,然后之前的那个P-SF3和P-SM1,他们都是非常专业的过去”P-SF1)“我最多去过一个月,就写代码……两个星期在巴黎,跟我的另一个老师然后开始把一些代码给改一下”(P-SM1)今年去澳大利亚2个多月,是为了P-SM1的一个项目,是想多一种方法和那边的资料,那边有平台和模型,P老师出钱让我去”(P-SM4)不同类型机构的知识流动倾向于当地化[19],或者说知识在当地的环境中流动更加便利博士生若是在国内接受国外实验室的信息可能并不那么便利和有效因此,主动进入到当地的机构中是一种深入参与合作的方式这种网络位置的移动是博士生比较容易接受的,也是比较有“生产性”的移动六、研究结论通过观察、访谈和文献计量分析,本研究分析了博士生对实验室知识生产的贡献,国际合作对博士生的知识生产的影响,以及博士生参与科研国际合作的过程和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实验室的环境中,从参与学术发表的情况来看,博士生是实验室知识创新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尤其是H实验室的博士生。

      2.国际合作是博士生知识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但不同学科的知识生产在国际合作方面的表现不同,受到研究领域在知识层面、交流模式和合作模式等方面差异的影响此外,越是顶级的国际期刊论文,对国际合作的依赖性就越高3.国际合作对博士生知识生产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在知识生产的资源方面,国际合作者为博士生提供了数据、模型、技术等资源,直接影响了文章的写作②博士生的论文初稿得到国际合作者的修改,论文质量得到提升③国际合作提升了博士生的国际影响力,帮助博士生利用国际学术网络资源来进行知识生产,形成“科学国际共同体”的意识4.导师是国际合作的中介导师的跨国社会资本是博士生参与国际合作、建立国际学术联系的基础博士生以学生身份参与国际合作,是被指导的合作者博士生作为第一作者,需要完成实验、数据分析、初稿写作等工作,但是在论文修改的过程中,他们在处理国际合作者的意见时,往往只是负责一些“小事情”导师是建立国际学术网络的关键,拥有更丰富的国际人脉、更多的科学资源,是社会资本和相互信任的重要体现[20]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