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峰市工业示范园区规划说明书终.doc
33页第一章 规划背景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北部,东与陕西省相接,北与宁夏相连,南面与平凉市相邻,距西安市250多公里,西峰区位于庆阳市的中部,是庆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近年来西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区位、交通等条件的制约,经济发展总体相对滞后 庆阳市西峰区(原西峰市)是一个小城市,除油气外其它资源较为缺乏,农业在三产中所占比重大2004年庆阳市西峰区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6.8:52.6:30.6工业以石化、食品、轻纺、烟草为主,但总体上规模小,积聚效益差,工业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很小,没有形成有竞争优势的工业企业和工业产品庆阳市是甘肃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小麦、油菜和苹果的产量大但由于农产品的结构性过剩,产品市场价格低,又没有能力进行深加工,因此在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这在相当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阻碍了全市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所以,在庆阳市西峰区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延长产业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及污染型产业的转移已基本完成;在国家竞争战略及跨国公司的市场竞争战略驱动下,资金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正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根据国家发改委最近产业发展报告,我国未来的产业政策走势大致是: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包括能源、交通、邮电通讯、原材料工业;积极振兴支柱产业,主要有机械、电子、石化、汽车、建筑与房地产业、轻纺工业;因此,庆阳市西峰区委、区政府提出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首要措施,提出把当地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精深加工作为推动地方工业发展的突破口,将工业建设与农业产业化有效结合起来,集中发展石化、食品、饮料、建材、医药、机械六大主导产业,建立起具有较大规模的主导产业体系,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路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吸引投资,加快工业化进程,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创造条件和全市经济发展,庆阳市西峰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南区建设一个以石化、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园区第二章 概述一、自然环境条件庆阳市西峰区地处甘肃省东北部,泾河上游,董志塬中部,庆阳市的中心位于东经107º27′42″—107º52'48″和北纬35º25'55″—35º51'11″之间东接合水、宁县,南连宁县、泾川,西邻镇原,北靠庆城县总面积996.346平方公里,目前市区面积8平方公里,规划市区总面积为20平方公里,其中新区12平方公里。
庆阳市西峰区系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陇东黄土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全省最大的黄土高原区;以区属董志、彭原两乡为中心地带的董志塬,塬面较为完整,地势平坦广阔海拔969米一1445米,全区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东西窄,南北长,呈一扇状,长约47.7公里,东西宽约34.8公里西峰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具有季风及黄土高原气候的双重特点春季多风干旱,多寒潮;夏秋热而短促,降水多,但分布不均,时有伏旱、暴雨、冰雹灾害;秋季降温迅速,潮湿多雨;冬季寒冷漫长,降水稀少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西南风年平均气温8.8℃,极端最高温39.6℃,极端最低温-22.6℃;最高温出现在7月份,最低温在1月份年平均无霜期151.4天,年均总降雨量555.3毫米,年均蒸发量3477.02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464.84小时,年辐射总量131.11千卡/平方厘米最大冻土深度83厘米西峰区地震基本裂度为六度,虽然没有发生较大的破坏性地震,但受邻近地区震波的影响较大,如1955年华县地震,1954年天水地震,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都曾造成重大损失市域内有浅层地下水和蒲河水,地下潜水是全市主要的人畜饮用和工业用水,天然水资源约1850万立方米,可开采资源872万立方米/年,在西峰——董志——肖金一线,埋藏深度40米左右,水质良好,矿化度0.43克/升,含水层平均厚度48米,补给来源为降雨渗透,补给系数为年有效降雨量的13‰,每平方公里每年补给量为3.83万立方米。
二、社会经济条件西峰区是庆阳市政府所在地,是庆阳市的政治、经济、商贸、科教文化中心全区共辖7乡2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996平方公里2004年末,全区总人口为32.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42万人,城镇化水平37.2%左右西峰区作为“陇东粮仓”的主产区,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谷子、糜子、等160多个品种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胡麻、大麻、黄花菜等49个品种还有药用植物甘草、麻黄、柴胡等84个品种改革开放以来,西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果、畜、菜、烟四大农业支柱产业初具规模,以毛纺、食品、建材、化工、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雏型基本形成,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新兴文明城市正在逐步崛起庆阳市能源资源丰富,地下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量较大、国家级大型煤矿-华亭煤矿与本地临近,运距仅为210公里有连接陕甘宁三省大电网的枢纽变电站-西峰330kv变电站一座,年供电量近10亿度,基本电费为0.438元/度西峰城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第二水源-巴家咀水库已纳入城市环状供水网,供水分支管道遍布全区年供水量4000万吨左右,基本水费为2.5元/立方米区内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省道202线纵贯市区,扩建中的庆阳飞机场距市内仅2公里,其空中航线可直达北京、西安、兰州等地。
区内已建成先进的程控网、可视会议网、数据通讯网、无线市话网及GMS、CDMA移动通讯网,通讯方便快捷第三章 总则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5)3、《西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1995)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6、《甘肃庆阳工业园区项目建议书》7、有关的标准与规范二、规划原则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园区的社会、经济、生态一体化2、将工业园区作为城市的一个功能区,从功能、空间、景观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开发、控制和引导,使该园区形成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3、满足现代工业园区不断创新、发展所需要的空间从用地组团划分、功能分区和道路结构等方面为近远期建设提供方便,以利于园区的分期实施、项目启动和滚动发展4、规划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地区人文、自然景观特色,突出自身特点,创造具有特色的工业园区5、强化总体规划对详细规划的指导作用,使详细规划有章可循而又富有弹性和创造性6、保障规划的实施和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遵循“一次规划,分批实施”的原则三、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西峰区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4.01平方公里,合401公顷。
四、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5—2020年其中近期:2005-2010远期:2010-2020第四章 园区产业发展定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及污染型产业的转移已基本完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世界统一大市场形成;生产全球化日益加深和生产要素全球化的迅速扩展经济全球化使许多人类活动打破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而且包含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在当前发达国家竞相将其制造业转移到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时候,我们需要毫不迟疑的做好迎接其产业转移的准备,为今后的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天地根据国务院产业研究中心的研究,从2002年以来,东部产业向西部产业的转移趋势逐渐明朗,并呈现加快迹象,这无疑给西部地区带来新的希望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人力成本不断攀升,产业向西部转移的大趋势不可动摇,园区的建立可以在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的同时,起到积极承接转移产业,有力发展地方经济的作用目前,全国各种规模、性质、各种称谓的园区正在不断涌现,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管理的集聚和生产的扩散”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同时这也将促使地区间城市功能的分工,使各个城市在地区经济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如何对园区进行准确的产业定位,认清其在地区或城市经济发展中承担的职能,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各国追求的发展模式的时候,争取避免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借助于循环经济理论,构建出庆阳工业园区全新的产业系统。
一、产业发展目标与原则以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尽快完成对园区启动区的开发建设工作,实现规模经济,并形成具有园区品牌优势的特色产业,为园区的进一步扩展奠定基础,同时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庆阳西峰工业园区的产业选择和功能定位应符合下列原则:(1)符合当今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2)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思路;(3)所选择的产业特点、重点突出,特色鲜明;(4)选择具有低能耗、附加值高的产业领域;(5)选择技术成熟、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产业领域;二、产业选择及考虑目标定位取决于庆阳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以及跟踪全球产业走势及国家的产业政策与市场需求导向相一致等原则应用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产业发展现状、环境和基本定位分析,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近期、中长期目标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总体优化分析,新型产业的选择与市场发展分析以及实现产业超常规发展的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园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总方向和目标,确定了以石油化工、食品医药、机械电子、特色农产品和文化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框架表4-1 园区产业发展方向专家咨询意见汇总产业市场需求科技优势工业基础生态指数石油化工0.4110.2130.2400.469食品医药0.1760.2650.2780.487机械电子0.2550.2820.2290.153特色文化产品0.2810.4720.2750.503特色农产品0.3360.3210.2540.522(注:本表采用德尔斐法统计汇总而成)随着庆阳地下石油资源的进一步开掘,石油化工应逐步成为庆阳的主导产业,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工业园区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以及交通条件使是石化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地。
而机械电子产业、食品医药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在新世纪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目前不同的发展基础,以及这些产业不断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这五大产业应该成为今后园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园区的产业选择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石油化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逐步进入重化工业和消费升级阶段,2003年我国的石油消费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化产品的供给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石化产业一直是我省的优势产业,该产业收入弹性系数较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庆阳市石油资源丰富,但目前缺少大型的石化企业,使得资源利用率不高,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大,因此有必要在工业园区内集中布置石化企业,借助于本地原油资源的有力条件,充分利用西北、西南广阔的市场,可将此作为园区的第一支柱产业将来可通过引入精细化工产业,可以带动与其相关联的一个产业集群,形成热电联动一体化围绕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发展一批能够有力带动庆阳工业发展的大型企业,延伸产业链,发展前后向关联产业,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2)食品医药现代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
近几年,庆阳在现代生物技术和开发新医药方面已初露端倪可以将日趋成熟的食品医药产业作为园区的主导产业之一,保持园区长远的发展前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3)机械电子产业机械电子工业的技术进步速度快、产业关联度大、需求弹性高(市场容量大),又是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