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oCAD机械制图实训教程》 (4).doc
7页实训任务十六1、新建一企图形文件,创建“粗实线”和“细实线”两个图层,并把“粗实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层2、激活轴测投影模式1)选择下拉菜单“工具→草图设置”,系统弹出“草图设置”对话框2)单击“捕捉和栅格”标签,在“捕捉类型”选项组中选中“栅格捕捉”和“等轴测捕捉”项,其他参数采用默认设置3)单击对话框上的确定按钮,关闭“草图设置”对话框返回绘图区,此时屏幕布上的光标由如图5-6所示的标准捕捉模式变为如图5-7所示的等轴测捕捉模式 图5-6 标准模式下的光标 图5-7 等轴测模式下的光标3、打开“正交”和“对象捕捉”模式4、利用“直线”命令绘制连接板的外轮廓线在轴测投影模式下绘制直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对象捕捉和相对坐标,绘图时,特别需要指出的有以下几点:绘制与X轴平行的直线时,极坐标角度为-30º或150º;绘制与Y轴平行直线时,极坐标角度为-150º或30º;绘制与Z轴平行的直线时,极坐标角度为90º或-90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连续按下F5键,直到命令行中显示“<等轴测平面 右>”为止2)选择“直线”命令,命令行的操作如下: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 //在绘图区适当位置拾取一点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20//向210方向拖动光标到适当位置,输入直线长度值“20”,按下回车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5//向90方向拖动光标到适当位置,输入直线长度值“5”,按下回车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 //回车完成后如图5-8所示。
图5-8 直线操作13)连续按下F5键,直到命令行中显示“<等轴测平面 左>”为止4)选择“直线”命令,命令行的操作如下: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 //捕捉如图5-8所示的终点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25//向150º方向拖动光标到适当位置,输入直线长度值“25”,回车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向90º方向拖动光标到适当位置,输入直线长度值“25”,回车命令: //回车命令: //回车,重复直线命令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 //捕捉如图5-8所示的A点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30//向150º方向拖动光标到适当位置,输入直线长度值“30”,回车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30//向90º方向拖动光标到适当位置,输入直线长度值“30”,回车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 //回车完成后如图5-9所示图5-9 直线操作25)选择“复制”命令,命令行的操作如下:命令: COPY选择对象: 找到 1 个 //选择如图5-9所示的线段1选择对象: //回车当前设置: 复制模式 = 多个指定基点或 [位移(D)/模式(O)] <位移>: //捕捉线段1的左端点指定第二个点或 [阵列(A)] <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 //捕捉如图5-9所示的E点指定第二个点或 [阵列(A)/退出(E)/放弃(U)] <退出>: //回车结果如图5-10所示。
图5-10 复制操作1 图5-11 复制操作26)重复复制命令,拾取线段1为复制对象,以线段1的左端点为复制基点,分别拾取如图5-9所示的B、C、D三点为复制目标点复制对象,结果如图5-11所示7)选择“直线”命令,利用“对象捕捉”分别捕捉复制线各端点绘制直线,绘制效果如图5-12所示图5-12 直线操作35、利用“椭圆”命令绘制连接板的圆孔在等轴测图中,圆是以椭圆的形式显示的,而圆弧也是以椭圆弧的形式显示的因此,绘制圆时应使用椭圆命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绘制圆弧时,首先绘制一个圆,然后用修剪工具去掉不需要的部分操作步骤如下:1) 选择“复制”命令,命令行的操作如下:命令:COPY选择对象: 找到 1 个 //选择如图5-12所示的线段2选择对象: //回车当前设置: 复制模式 = 多个指定基点或 [位移(D)/模式(O)] <位移>: //输入“D”并按回车指定第二个点或 [阵列(A)] <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向330方向拖动光标,输入距离“10”按回车指定第二个点或 [阵列(A)/退出(E)/放弃(U)] <退出>: //回车2)复制线段2竖直方向上距离为“10”的位置,如图5-13所示。
图5-13 复制操作3 图5-14 绘制辅助线3)为了确定圆心点,选择“直线”命令,利用“对象捕捉”绘制如图5-14所示的辅助线4)连续按下F5键,直到命令行中显示“<等轴测平面 俯>”为止5)选择“椭圆”命令,命令行的操作如下:命令: _ellipse指定椭圆轴的端点或 [圆弧(A)/中心点(C)/等轴测圆(I)]: i//输入“I”回车,切换到等轴测圆模式指定等轴测圆的圆心: //捕捉如图5-14所示的O点指定等轴测圆的半径或 [直径(D)]: 5 //输入半径“5”回车结果如图5-15所示 图5-15 绘制椭圆 图5-16 复制椭圆6)选择“复制”命令,命令行的操作如下:命令: COPY选择对象: 找到 1 个 //选择如图5-15所示的椭圆选择对象: //回车当前设置: 复制模式 = 多个指定基点或 [位移(D)/模式(O)] <位移>: d //输入“D”回车,切换到位移模式指定位移 <-93.2383, 264.5768, 0.0000>: @0,-4,0//输入相对坐标值“@0,-4,0”,回车7)选择“删除”命令删除如图5-15所示椭圆的两条辅助直线,完成后如图5-16所示。
8)选择“修剪”命令,以如图5-16所示的原椭圆为剪切边,对复制的椭圆进行修剪操作,结果如图5-17所示 图5-17 捕捉点P 图5-18 绘制椭圆9)连续按下F5键,直到命令行中显示“<等轴测平面 右>”为止10)选择“椭圆”命令,在等轴测模式下,捕捉如图5-17所示的P点为圆的中心点,绘制半径为5mm的等轴测圆,结果如图5-18所示11)选择“复制”命令,以上一步绘制的椭圆为复制对象,指定位移为“@-4,2.5,0”,做“复制”操作,结果如图5-19所示 图5-19 复制椭圆2 图5-20修剪椭圆 图5-21 删除辅助线12)选择“修剪”命令,以如图5-19所示的椭圆1为剪切边,对椭圆2做修剪操作13)选择“删除”命令删除如图5-19所示绘制椭圆的两条辅助线,结果如图5-20所示14)选择“删除”命令删除如图5-20所示的3和4两条辅助线,结果如图5-21所示6、对连接板进行尺寸标注在等轴测模式下进行尺寸标注时,为了使尺寸标注与轴测面相协调,需将尺寸线、尺寸界线以及标注文字倾斜一定角度,使其与相应的轴测轴相平行。
1)创建名为“机械1”的文字样式,文字样式的参数如图5-22所示2)同理创建名为“机械2”,倾斜角度为“-30”,其他参数同“机械1”的文字样式3)创建名为“轴测1”的标注样式,其“文字”选项卡中的参数设置如图5-23所示,其他参数操作者可自行设定图5-22 创建文字样式4)利用同样的方法创建名为“轴测2”的标注样式,并将“文字”选项卡中的“文字样式”设置为“机械2”,其他参数同“轴测1”5)将“轴测1”样式设置为当前标注样式图5-23 创建标注样式6)选择“对齐”标注命令,分别捕捉如图5-24所示的A、B两点,创建对齐标注,如图5-24所示 图5-24 创建对齐标注 图5-25 修改对齐标注7)在“标注”工具栏中选择“编辑标注”命令,命令行的显示操作如下:命令: DIMEDIT输入标注编辑类型 [默认(H)/新建(N)/旋转(R)/倾斜(O)] <默认>: o//输入“O”回车,切换到倾斜模式选择对象: 找到 1 个 //选择如图5-24所示的对齐标注选择对象: //回车输入倾斜角度 (按 ENTER 表示无): 30 //输入倾斜角“30”回车结果如图5-25所示。
8)用相同的操作方法标注连接件的宽,如图5-26所示 图5-26 标注连接件的宽 图5-27 标注其余尺寸9)连续按下F5键,直到命令行中显示“<等轴测平面 左>”为止,将“轴测2”标注样式设置为当前样式10)利用“对齐”命令和“编辑标注”命令分别对键的厚度进行标注,如图5-27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