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作文讲评(精品).doc
12页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结合这句名言,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自的文章作文导写:属于新材料作文,审题主要集中在“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话上,既然出题者已经界定了这句话是名言,那么考生就该要在这句话的内涵上狠下功夫,仔细琢磨因为,有些材料,特别是寓言和名言型材料,其含义常常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参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类比,巧抓“事”与“意”的相似点,深入挖掘内在涵义我贴在地面步行”可以理解为对事业,对人生要沉稳务实,一步一个脚印云端跳舞”可以理解为对事业,对人生浮躁轻率,虚无缥缈,毫无依托两个分句连在一起可以看出哲学家的观点:赞同沉稳务实的人生追求,鄙弃浮躁轻率的人生选择故此,下面的立意可以推荐:其一,沉稳务实的人生最美其二,虚无缥缈的“舞蹈”最可怕其三,没有脚踏实地,何来人生成功?其四,务“虚”注定人生一场空那么,本次作文能不能反向立意呢?有学生对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进行辩证反向求新,沿着这个思路不断追问:凭什么只能在地面上步行,而不能在云端舞蹈呢?然后拟制出这样的题目《既要贴地而行,更要云端舞蹈》《云端的舞步》等,笔者认为,这样的立意也是可以的,这些立意比正向立意更具新意,更能彰显学生的思维品质。
他们在立意时,已然跳出了材料的桎梏,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俯视材料,然后得出新颖的立意但是,下面的立意肯定是有问题的,属于脱题范畴把所给材料理解成一个人生的选择问题,然后把话题确定为“选择”,拟出《心灵的选择》的题目把所给材料理解成人生的旅程问题,先在地面上步行,再才有空中的舞蹈,拟出《旅程》的题目范文 脚踏实地,贴地步行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立于云端,手舞足蹈,多么地欢快随意;贴地步行,踏实勤恳,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和耕耘前者往往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缺少的是后者的沉稳务实引用材料,进行分析,通过对比,确定箭“的”言简意赅再美丽的鲜花也要有精心的护理者来呵护,瞬间的“云端跳舞”也要有脚踏实地,坚实稳健的努力步行来作为成功的基础虽然后者的过程是艰辛的,没有前者那般光鲜诱人,但却是真正的经营一个成功人生所需要的辩证分析,明确两者的关系,指出“脚踏实地”的重要性作为我们中国“骄傲”的刘翔和姚明,他们都创造了“云端跳舞”般的神话,他们成功的背后是否也是“贴地步行”呢?在辉煌的比赛场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刘翔在训练场上加紧做着肌肉锻炼,为每一次的比赛做着充分的准备,以最好的精神体魄来拼夺冠军;我们看到的是姚明在同一个地方反复练习着投篮,与队友们团结一心,为每次的比赛创出最好的成绩。
他们的成功,都是靠一步一步的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努力得来的没有这种“贴地步行“的训练,没有这种踏实勤恳的精神怎么能一步步地迈向成功之路呢?(“他们之所以能在万众瞩目下、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那么光彩地“云端跳舞”,是因为……”用这样的语句,更能显示出两者的因果关系只有脚踏实地贴地步行,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耕耘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古今中外,大凡能取得辉煌成就的人,无不在踏踏实实地努力耕耘中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发明大王”爱迪生,为了寻找一种合适的灯丝材料,尝试了多少次的实验,付出了多少汗水,才发明了电灯,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方便邰丽华用真情演绎了“千手观音”这般令人如痴如醉的舞蹈,在掌声背后,她曾经日日夜夜地认真排舞,不断地努力,一路到今天才能把美丽的舞姿展现给人们他们的成就,犹如在云端跳舞般的辉煌夺目,令人羡慕但也正是他们的脚踏实地地辛勤耕耘,才会把他们引向成功的彼岸在云端跳舞,看似多么地轻松自在,实则需要更多的努力和耕耘如果没有那坚实沉稳的地面做根基,没有那辛勤的汗水做修饰,何来云端上那美丽的舞姿呢?且看社会上许多人,不惜把钱财和精力都放在了赌博上,企图一步登天,不劳而获最后却是弄巧成拙,赔上了时间和金钱,落得个惨淡的下场。
转瞬的快感也只是过眼云烟,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耕耘才能取的成功,这种成功更是来之不易的划线的句子非常精彩,是思想的亮点,是语言的亮点我们的作文就需要这样的思想,这样的语句同时正反对比论述,能把道理讲得更透彻每个人都会向往着“云端跳舞”般的欢快畅逸,但我们更需要脚踏实地,贴地步行,用务实和勤恳来筑就我们通向成功的道路简评:很准确地理解了题意,并能够自始自终把握这个题意时刻抓住两者进行辩证分析,又能以“脚踏实地”为主,突出了重点,把握了主要矛盾用例也能够紧紧地为中心服务,只是事例都还比较“旧”,缺乏新颖之例语言也有精彩之处,值得学习如何写好高考散文 一、抒写真情,寻新求异 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至真至情的语言艺术,这就要求散文必须以新颖的立意、独特的见解给人思想启迪和美感享受 如果缺乏真情实感,硬是“代圣人立言”,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单一的、僵化的思维模式,千文一腔,千篇一律,丧失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感受而事实上,人人各有真心,应用手写我心,写出自己独特的发现,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如给“天才”进行诠释,不人云亦云,不视之为“天才是勤奋的结果”,而认为“天才区别于常人的不是智力,不是勤奋,而是一种使命感,这是一种责任心,不仅仅是对他人、对人类,而且是对自己的生命的责任心。
这一见解就与众不同 要写出立意新颖、有独创性的散文,关键要运用创造性思维,如逆反思维、多角度思维等,对事物蕴含的本质进行发散性的多角度的挖掘,获得独特而深邃的思想感悟例如以“规矩”为内容话题写一篇散文,指导学生打破“规矩”的束缚,既要使学生懂得“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按规律办事”等常规含义,更要突破思维定势,进行创造性思维,挖掘出“不以规矩也能成方圆”,“让思想冲破牢笼”,“突破前人框框”等新颖深刻、闪耀着创新精神火花的见解又如以“牛”为话题写散文,不一定从赞赏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批判的角度进行突破二、巧妙构思,“形散神聚” 一篇文章立意已定,就需要精心选材料,巧妙构思不会构思,犹如背着“行李”走迷路,提起笔来,不是“江河”阻隔,就是“关山”重重,寸步难行,只见“柳暗”,不见“花明”学会构思,就能将金丝银线纵横交错地遍布于笔下,胸有成竹地“点兵遣将”,巧排“八阵图”散文的构思讲究“形散神聚”好的散文,应是既能撒得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又能收得拢,以主旨这个“神”统帅全篇,做到形神浑然一体要做到这点,需注意下面几点: (一)设置一条明确的线索 例如,以某种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物件为线索,以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为线索,以一句含义深刻的话为线索,以人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以时空变换为线索,等等。
写散文时有了一条恰当的线索,就可以“彩线串珍珠”把杂散的材料有序地组织起来,做到“形散神不散”如刘白羽的散文《月》,一会儿写眼前,一会儿引用古人描写秋月的诗句,忽古忽今,忽纵忽横,一片散漫,但都紧扣住对月光的爱,表达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这一中心如果以思想感情为线索,一要确定抒情内容是祖国情,还是奋斗情,是变革情还是思古情等二要明确抒情色彩崇敬、赞美、感激、挚爱、憧憬、嘲讽、愤怒等等,要确定是哪一种二)安排恰当的结构形式 散文的结构形式一般主要有下面几种:1、并列式结构就是通过排列组合的构思方式,编织成文,段与段之间没有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只有平等发展关系,一般可用“我喜欢…… 我喜欢……”,“我追求……我追求……” ,“忘不了……忘不了……”,“面对……我想起了…… 面对……我想起了……”等等语句串联2、组画结构在行文时设计若干画面,组合在一起,然后找出各幅画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某些内蕴联系,把画面如穿珠般连串起来或寓情于景,或插入简短的评论,或点拨几笔联想如学了《风景谈》可试写《绿叶赞》可这样组画构思:第一幅画是一片绿叶,第二幅画是两片绿叶衬托红花,第三幅画是一个果子连着一片绿叶,第四幅画是一片黄叶。
从中可插入 “红花还须绿叶扶”“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议论抒情之笔,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绿叶的奉献精神最后联想到改革开放中“绿叶”般的人如此构思,就像放风筝那样,既乘风凌云,又一线相牵,撒之展翼,收之回拢,以小见大3、假设式结构当我们遇到一些新颖的、以前未遇过的复杂的写作问题,无法依靠已有的知识和习惯方法加以解决时,可采用“假如我…… ”的思维形式构思作文,因为是假设,富有浪漫色彩,时空都没有限度,可开阔思路,丰富散文内容如1999年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等以假设谋篇,以想象描写未来情景,表现对新生活的关注4、诠释感悟式结构可对某些抽象概念用抒情化比喻性的语言对其内涵、意义进行诠释,抒写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启迪,融情入理如写《淡泊》,“淡泊是 …… 是……”,写《理解》,“那白发,让我读懂了…… 读懂了……” 三、联想想象,文思飞驰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自然与社会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一个事物又可以以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折射着色彩斑斓的生活,借助联想和想象,可以展开一幅幅生动图画,天地山川,风云雨雪……优美意境-散文写作技巧 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 正象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 总之可以说是表现自我。
这就需要大胆无忌正如鲁迅所说“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他还推崇曹操及魏晋散文的“力主通脱”又如刘半农所说, 散文要“赤裸裸地表达”还如一些人所说,“我是怎样一个人, 就怎样写”,“心口相应,信口直说”, “反正我只是这样一个我”写真实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 这是定义的最大要素 散文语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条是以口语为基础,而文语(包括古语和欧化语)为点缀其次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 必须明确一个散文写作观念,这就是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所有教材都提出了散文要写感情,但却是作为一种必备因素和一种内索应当强调指出,感情不是片面的因素,也不仅仅是线索,而是散文的对象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感情体验感情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朱自清的《背影》不是要记录回家和父子离别的琐事, 而是要吐露一种对父亲及失败了的父辈的怜惜和敬爱刘真的《望截流》,重点不是顺理成章的工程本身或建设者业绩, 而是一种回归历史进步主流的内心感受。
散文一开始就使自己沉浸在一种突如其来的悲喜交集的感情体验中,由此生发联想——小时候跟着妈妈赶集差一点丢失,四十年代初一度离开部队,“文革”中被迫放下笔等 最后又面对横江截流的宏伟场面,激情满怀感情体验,是散文的内在结构有了它, 就可以天马行空地起草这一点,不能不明朗和确定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 只要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散文和小说一样, 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但细节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可以说,小说组合细节是“以盘盛珠”,而散文则是“以线穿珠” 小说的“盘”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具备冲突,各种阶层、力量的人物或隐或显 而细节只能在这样的“盘”中有机地展开散文的“线”,就是感情体验,或多或少,随手拈来, 任情挥洒——以感情体验的表现为准由此,我们说散文(应称艺术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 散漫如水,手法灵活只要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