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2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可编辑).docx
22页2022-2022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第一篇:2022-2022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猫洞中学 罗友华 一、 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计划二个课时新课标,新教材,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少数学生学习兴趣不是十分的浓厚,认为比枯燥;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地理科比较难,难以理解;有些学生认为读图比较难;有些学生认为地理科学习的作用不大但是,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兴趣比较浓厚,也热爱地理这个学科,且基础还行 二、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及补充、增删、改进意见 教材设计较合理,尤其是图比较多,能直观形象的表达出来 我个人认为,文字描述太少,有些知识过于粗浅,不能为优生开拓视野。
在第一章活动中,例如在地球的运动中,对于太阳光对地面的直射介绍太少,要教师去做大量的补充,若不是老教师或是非常专业的教师,都是很难教好的 在大洲和大洋中,对于各大洲大洋的分布,除了图之外,没有一点文字介绍这样不利于学生自学 2.教学资源开发 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资料、地理方面图书,使之为教学服务 指导学生究研我县、我乡地理,使之学以致用 3.教学任务或目标 优质地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尽量多的学生要求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气氛和谐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分析问题,能客观的看待事物,学会做人 4.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精心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案,认真备课,认真教学,适时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 5. 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教材中“活动”和“综合探究”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继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 1 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这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6. 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7. 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8. 平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9. 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本教材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教学重点:第 一、 二、三章 教学难点:第 一、 二、三章 三、渗透法制内容目标: 第二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板块的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一条: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第十三条: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应当遵循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全面预防的原则,以震情和灾害预测结果为依据,并充分考虑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及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坏境保护等需要。
第三章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条:为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四章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三大宗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种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其实信仰宗教的公 2 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次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 四、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臵和分布特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究精神,及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 3.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4.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各国的新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五、 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示意图、景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4.根据地理科的特点,注意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级性 六、 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 1.教学进度: 本学期教学时间为21周,去掉一周的节假日,二个周的复习时间,教学时间为18周,每周2课时,共36课时; 2.课时安排: 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一)2课时 第二周: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二、三)2课时 第三周: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三周:地图( 一、二)2课时 第五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六周: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2课时 第七周:第二节海陆的变迁2课时 第八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九周: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2课时 3 第十周: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 第十一周:复习2课时 第十二周:期中反馈测试2课时 第十三周:第三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课时 第十四周:世界的气候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五周: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2课时 第十六周: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课时 第十七周: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八周:第五章发展与合作2课时 第十九周:单元检测复习2课时 第二十周:复习巩固练习2课时 第二十一周:复习巩固2课时 2022年9月1日 4 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 地 理 教 学 工 作 计 划 学校:猫洞民族中学 教师:罗友华 时间:2022年9月1日 第二篇: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60班的地理教学工作。
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我根据学科的特点,现将本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参考、推行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 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虽然小学学过《社会》,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不善于综合分析问题,抽象思维能力差,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积级性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积级性不高,厌学情绪较重 四、教材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属于教材的绪论部分,第一节为“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为“我们怎样学地理”分别从情感和技能两个方面让学生感知地理,说明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意义、地理学习的方法与途径。
而第二节中“我们怎样学地理”则通过引导学生画学校地图开始,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工具—地图,让学生切实感觉到地理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认识地球”一节,教材从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人们可以利用不同方法制作不同用途的地图,并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节,教材首先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海陆分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传递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面积比较,让学生对大洲大洋的面积、名称及其排序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 “世界的地形”一节,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什么叫地形、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海拔和相对高度等概念,然后从运用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概念入手,对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 “海陆变迁”一节,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运动两部分来说明,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主要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世界文化遗产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看懂天气图、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测定方法,会阅读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了解主要降水类型,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气候特点分析 第五章世界的民展差异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初步引入国家的概念,主要讲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和经济发展差异,并简略分析了导致发展差异的原因;第二节“国际合作”,介绍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讲述国际合作的基础和重要性;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主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主要国际组织的宗旨和职能 五、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究精神,及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 3、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