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瑶山至南丹(含南丹县城绕城线)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395841437
  • 上传时间:2024-0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45.50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报告书主要内容摘要报告书主要内容摘要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地点及背景拟建瑶山至南丹(含南丹县城绕城线)公路是连接荔波县与南丹县最为便捷的交通要道,是贵州与河池市之间联系的交通纽带,在《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2011-2030))》中为规划布局方案“纵11” 开县至凭祥公路的组成部分项目作为既有旧路的改扩建工程,其建设对完善广西公路网布局,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拟建公路路线沿途经过的行政区依次为:里湖乡、南丹县城1.2主要建设内容拟建瑶山至南丹(含南丹县城绕城线)公路位于河池市南丹县境内,路线含主线及里湖乡连接线其中主线起点K0+000起于南丹县里湖乡贵江村, 主要沿X881县道进行扩建,途经小场村后沿南丹县城规划进行布线,利用南丹县铜江景观大道(在建)1.2km,终点CK46+523位于南丹县水泥厂门前附近的教育路,主线长46.614km里湖乡连接线起点GK0+000与主线在K21+400相交,终点GK0+577位于里湖乡南面,连接线长0.577km路线总长47.191 km,实际建设里程45.991km工程沿旧路改扩建25.650km,新建路段20.341km。

      工程涉及的现有道路县道881和乡道005,于2003年以前建成,未办理相关环评审批手续主线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8.5(12)m,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速度40(60)km/h连接线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7.5m,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速度30km/h全线共新建大桥大桥484m/3座,中桥175m/3座,小桥36m/1座,涵洞182道,隧道560m/1座,平面交叉21处,养护站1座工程永久占地131.55 hm2,其中利用原公路用地28.80 hm2,新增永久占地102.75hm2;拆迁房屋7616 m2工程开挖总量190.19万m3,回填总量151.36万m3,废弃方总量38.83万m3,拟设弃渣场7处,临时堆土场9处本项目总投资为54655.8548万元,环保措施直接投资费用初步估算为535.76万元,占整个项目投资的比例约为0.98%表1 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主线(K+B+C线)里湖乡连接线(G线)1建设里程km45.4140.5772公路等级级二级三级3设计速度km/h40(60)304路基宽度m8.5(12)7.55行车道宽度m2×3.502×3.256圆曲线最小半径m/个60.06/1/7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型)m/个1500/1/8竖曲线最小半径(凹型)m/个1500/1/1.3规划符合性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于2012年7月4日通过了对《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桂环函[2012]942号)。

      拟建公路是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中纵11开县~凭祥的重要组成路段,路线走向符合《广西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2011-2030)》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表2 拟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要素评价范围社会环境项目直接影响区河池市南丹县生态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根据建设项目一般特征,评价范围集中在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以内区域,及弃渣场、物料堆放场、施工营地等临时占地区域环境空气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范围,对村庄、学校等敏感目标进行重点评价声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地表水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的主要地表水体地下水环境公路所处的三个水文地质单元景观环境公路两侧可视范围以及弃土场等受工程影响区域2.2 生态环境(1)评价区植被以暖性常绿针叶林、暖性落叶阔叶灌丛、典型常绿阔叶灌丛等自然植被和农作物、经济林、用材林等人工植被为主,工程占用基本农田约3.42 hm2,占用重点公益林5.9 hm22)拟建公路评价范围内分布国家II级野生重点保护植物任豆3株,自治区级野生重点保护植物樗木183株,无古树名木分布3)评价范围内可能出现陆生脊椎保护动物41种,其中国家II级野生重点保护动物虎纹蛙、大壁虎、小鸦鹃等7种,自治区级野生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眶蟾蜍、黄鼬、鼬獾等34种。

      4)项目区属于广西水土保持的重点监督区,以水力侵蚀为主,年土壤容许流失量为500t/(km2•a)2.3 环境空气项目沿线分布大气环境保护敏感目标19处,选择5个布设大气现状监测点监测结果表明,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TSP、NO2、CO浓度值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区域环境空气现状质量良好2.5 声环境评价设置了10处声环境现状监测点和5处县道X881监测断面,监测结果表明:受现状交通噪声的影响,干河小学昼间达《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标准要求,夜间超标0.2 dB(A);仁广小学、明德小学、中平小学昼间超1类标准0.1dB(A)~ 5.7dB(A),夜间超2.4dB(A) ~9.7dB(A);下过扎昼间达《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要求,夜间超标0.7dB(A);拉哨、岜岭昼间超过2类区标准0.2dB(A)~ 4.7dB(A),夜间超标4.6dB(A) ~6.9dB(A);灰乐、菜队、拉仪现状声环境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要求县道X881现状2类标准达标距离为公路中心线外11m(昼间)、43m(夜间)。

      2.4 地表水环境项目主要涉及地表水体为打狗河、干河、拉瓦河、铜江河,其功能以景观、灌溉为主监测结果表明,打狗河、干河评价河段水质的pH值、高锰酸盐指数、COD、DO、BOD5、NH4-H、石油类等监测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SS监测指标均能达到SL63-94《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中的三级标准拉瓦河水质pH值、高锰酸盐指数、NH3-N、石油类监测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COD、DO、BOD5未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SS监测指标未能达到《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中的三级标准铜江河水质pH值、高锰酸盐指数、COD、DO、BOD5、NH3-N、石油类监测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 SS监测指标未能达到SL63-94《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中的三级标准超标原因主要为居民生活排污2.5 地下水环境沿线区域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K0+000~K5+945、CK43+810~CK46+523路段)、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K5+945~K42+720路段)、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溶洞裂隙水(CK42+830~CK43+810路段);区域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水位约为387.0~666.3m。

      通过对磨团供水井、桥村水厂取水口、小场供水站取水口地下水环境进行监测,各测点水质监测指标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氨氮、硝酸盐、锰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水质标准要求3.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1)评价范围内发现野生重点保护植物任豆3株/1处,樗木183株/10处;公路沿线无古树名木分布评价区分布陆生脊椎动物148种,其中可能分布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种、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4种(2)公路沿线分布敏感点19处(包括其中学校4处,乡村集中居民点15处)保护目标分布见附图3)公路沿线涉及地下水集中取水口1处-南丹县桥村水厂取水口桥村水厂取水口(位于天窗)位于公路BK29+360左侧约150m处,根据已批复的《南丹县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公路未穿越该水源保护区范围,距桥村水源保护区边界约100~270m3.2 生态影响及措施3.2.1环境影响分析(1)拟建公路永久占地131.55hm2,施工造成生物量损失1877.80t,通过公路绿化可弥补部分损失的生物量;不会导致区域植被类型消失,也不会导致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2)项目的建设对野生动物原有的活动范围产生一定的干扰、阻隔,但不会造成物种数量的大量减少和消失,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不大;项目有1座桥梁建设设有水中桩基,施工对水生生物环境有短期影响3)除5#临时堆土场占用生态公益林外,其他拟设置的弃土场和临时堆土场均不涉及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选址合理3.2.2主要环保措施(1)对占用的基本农田,应按 “占一补一”的原则;对占用的生态公益林,需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审批,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补偿2)对位于拟建公路占地区外的保护植物采取原地挂牌保护措施,对位于拟建公路占地区的保护植物采取移栽或路线避让保护措施3)评价建议5#临时堆土场重新选址,新址应避开水源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等敏感区域4)加强施工管理,弃土场、临时占地、施工营地按水体保持方案做好相关措施,并及时进行植被恢复3.3 环境空气影响及措施3.3.1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对沿线环境产生一定影响2)根据类比分析,至营运远期,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的NO2、CO浓度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3)预测特长隧道排气影响范围为隧道进出口60米,在此范围无居民点分布,隧道排气对环境空气影响不大。

      3.3.2主要环保措施(1)在易产生扬尘作业时段、作业环节采用洒水的方法减轻扬尘污染;施工散料运输车辆加盖蓬布和物料加湿等,物料堆放时加盖蓬布2)设置有混凝土拌和站、储料场的施工营地,下风向300m范围内不应有敏感点分布;混凝土拌和设备应配备除尘装置,并注意对拌和站及周边洒水降尘3)隧道施工采用湿式凿岩、湿喷法喷射混凝土,隧道爆破采用水封爆破、水幕降尘3.4 声环境影响及措施3.4.1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1)预测单机施工机械噪声昼间最大在距声源52m以外可低于《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70dB(A),夜间在229m以外可低于55dB(A)的标准限值昼间多种施工机械同时作业噪声在距声源86m以外可低于70dB(A),夜间在264m以外可低于55dB(A)预测施工场界昼间最大超标18.1dB(A),夜间最大超标33.1 dB(A);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预测施工期受影响居民4173人/876户2)拉易隧道爆破对500m影响范围内的2个敏感点(拉哨、拉易)声环境造成短时不利影响,施工结束后消失二)营运期(1)至营运远期,2类区标准达标距离为距公路中心线55~84m;公路与南丹县教育路交叉区域,2类区标准达标距离为距公路中心线80m、距教育路中心线50m。

      2)至营运中期,工程沿线受交通噪声影响的超标人口合计1881人/368户具体敏感点噪声预测结果如下:执行4a类区标准的3处敏感点,打狗河寨、岜岭、拉仪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5.1~10.0dB(A),影响115户/409人执行2类区标准的8处敏感点,仁广村、磨团、拉贡预测值达标,灰乐、干河昼间达标,夜间超标1.5~5.8dB(A),拉哨、菜队、坡黑昼夜均超标,昼间超标0.5~1.8dB(A),夜间超标7.2~8.0 dB(A),影响133户/477人执行1类区标准的4处敏感点,仁广小学预测值达标,干河小学昼间达标,夜间超标1.1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