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深圳横岗街道安康学校初中部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模拟试题.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31631598
  • 上传时间:2023-03-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5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深圳横岗街道安康学校初中部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模拟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B. 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C. 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 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2)《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请仔细品读颈联,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该联的画面②请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其“独特”之处答案】 (1)D(2)①浩瀚无边的沙漠上,一缕孤烟扶摇直上,直插云霄;苍茫暮霭中,滔滔河水绵延千里,一轮红日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线上缓缓下沉②赏析语言:“直”表现孤烟之高,于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写出了塞上景色苍凉雄浑的特点;“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圆,写出景色壮阔、温暖的特点。

      表现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了神奇的塞外风光,表现了诗人苍凉孤寂的情感 【解析】【分析】(1)ABC解说正确D 尾联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并没有表达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 (2)①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景物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把这几种景物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画面,并用优美、富有诗意的语言进行描述②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根据此理解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⑴ D; ⑵ ①浩瀚无边的沙漠上,一缕孤烟扶摇直上,直插云霄;苍茫暮霭中,滔滔河水绵延千里,一轮红日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线上缓缓下沉。

      ②赏析语言:“直”表现孤烟之高,于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写出了塞上景色苍凉雄浑的特点;“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圆,写出景色壮阔、温暖的特点表现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了神奇的塞外风光,表现了诗人苍凉孤寂的情感点评】⑴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要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况 ⑵①本题考查描绘诗句景象的能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很多写景的诗句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解答这样的题,首先要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并在头脑里想象这样的意境,然后再结合诗意进行描绘描绘的语言一定要恰当、优美、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②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以及表现手法的能力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等特点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品读诗歌的语言意蕴,体味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古诗词语言鉴赏部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涉及遣词造句、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用典、融情于景、对比烘托等,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使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2.阅读名著《艾青诗选》,完成下面的题目 (1)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__与________”的歌手 (2)文段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岸这首《礁石》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和对偶的修辞手法,用“礁石”象征了________,热情歌颂了面对厄运,仍然坚强不屈的乐观精神与豁达的胸襟答案】 (1)土地;光明;太阳;火把(2)拟人;比喻;敢于面对一切厄运而又顽强不屈的人 【解析】【分析】(1)艾青,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出生于浙江金华,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等他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其代表作品是长诗《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2)《礁石》是艾青于1954年7月创作的一首新诗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亦对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人民以深切的鼓舞此诗所描绘的礁石的形象,正像一个久经斗争考验的人,无论东西南北风,无论多少的伤害打击,都不能让它移动一步,都不会让它失生活的信念和信心诗歌采用了比拟的手法,如第一、二句:“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用“扑过来”描写浪花,是把“浪花”比喻成“人”的写法,本来没有生命的浪花,好像也有主观意志,能主动对礁石发起攻击而接下来的是写礁石“打碎”浪花,同样把礁石拟人化了,客观事物的相磨相荡,仿佛是人与人的斗争据此,结合诗句分析概括填写作答 故答案为:⑴土地;光明;太阳;火把; ⑵拟人;比喻;敢于面对一切厄运而又顽强不屈的人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⑵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诗歌的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

      二)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诗歌形象三)根据诗歌内容,正确理解诗歌的主旨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请结合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来分析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表现了词人想要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一句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解析】【分析】(1)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根据这两个比喻,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的画面: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因此这句话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2)最后三句话的意思是: 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结合诗歌写作背景分析 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据此可知这几句话表达了词人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但又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故答案为:⑴ 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⑵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表现了词人想要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一句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点评】⑴此题考查鉴赏古诗经典词句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辨析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再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⑵此题考查分析理解思想感情的能力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4.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梅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写出了诗人仕途的艰难,蕴含着无限的感慨B.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明诗人渴望遇到明君,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C.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直抒胸臆,抒发诗人坚定探寻出路的自信与旷达D. 这首诗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一种豪放飘逸的风格,充分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 (1)C(2)乐观自信,积极进取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ABD.正确;C.错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直抒胸臆, 表达了作者内心彷徨与苦闷之情 (2)本题考查诗句所表达的感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运用典故,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故答案为:(1)C; (2) 乐观自信,积极进取。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⑵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宿王昌龄隐居(唐)常建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1)《月夜忆舍弟》和《宿王昌龄隐居》通过描写景物分别营造出怎样的意境? (2)《月夜忆舍弟》和《宿王昌龄隐居》都借助“月”表达情感,但抒发的情感却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月夜忆舍弟》通过描写景物营造出悲凉(凄切)的意境,《宿王昌龄隐居》通过描写景物营造出清幽的意境2)《月夜忆舍弟》借月表达了对因战争离散的家人的思念和担忧;《宿王昌龄隐居》中“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描写“微月”的“清光”照耀友人的隐居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解析】【分析】(1)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