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口腔生物学复习习题.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31417835
  • 上传时间:2022-11-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名词解释:1、质粒:是一种细菌细胞内独立于染色体外的环状DNA,它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在细胞分裂时可伴随染色体分配到子细胞中去2、外显子:外显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的一部分,它在剪接后仍会被保存下来,并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被表达为蛋白质3、核酸疫苗:核酸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DNA或RNA)直接导入动物体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4、束状骨:固有牙槽骨靠近牙周膜的表面由平行骨板和来自牙周膜穿通纤维构成,骨板的排列方向与牙槽骨的内壁平行,而与穿通纤维垂直,这些含穿通纤维的骨板称为束状骨5、细胞培养:就是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在适当的条件下,使活体组织细胞在体外环境存活,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功能6、抗原:为任何可以诱发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7、皱褶缘:皱褶缘是指行驶骨吸收功能时破骨细胞与骨表面相对的部分,此区细胞膜高度折叠形成皱褶状,这部分细胞膜上有质子泵等结构,主要承担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8、清晰区:是指行驶骨吸收功能的破骨细胞细胞质内存在的一个没有细胞器的区域,在电镜下由于电子密度低而称为清晰区二、填空题1. DNA复制的方式具有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特点。

      2.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通过.酶促反应在体外扩增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3. 根据蛋白的来源不同,将牙本质非胶原蛋白分为成牙本质细胞源性、非成牙本质细胞源性、4. 牙本质胶原以_型胶原为主,牙周组织的胶原蛋白以—、_型胶原为主,口腔黏膜上皮与结缔组织交界一一基底膜带的胶原蛋白以—为主5. 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分为四个阶段前成骨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骨衬里细胞6. 组化染色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呈强阳性7. 骨钙素是骨基质中主要的非胶原蛋白,目前认为是成骨细胞最晚表达的一个标志破骨细胞有两个与骨吸收功能密切相关的独特结构,即皱褶缘和清晰区9. 目前已知的非釉原蛋白包括釉从蛋白、成釉蛋白、釉蛋白10. 体外培养细胞根据其能贴附在支持物上生长的特性,将其分为贴附型和悬浮型两大类11. 唾液分泌有静态分泌和动态分泌12. 分子克隆的主要步骤是、目的基因的筛选和—目的基因的分析13. 口腔免疫体系由口外淋巴结、口咽淋巴组织环和固有口腔屏障组成14. 口咽淋巴组织环由、舌扁桃体、咽扁桃体、粘膜下淋巴组织、唾液腺淋巴组织、牙龈淋巴组织组成15. 口腔内淋巴结(口咽淋巴结)包括、唾液腺淋巴组织、牙龈淋巴组织、粘膜下淋巴组织和散在的淋巴样细胞。

      16. 固有口腔屏障包括、粘膜、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17. 细胞传一代后,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潜代期、指数生长期和停滞期18. 糖蛋白氨基己糖含量占4%以上者称,小于4%者为19. 口腔第一道防线由、粘膜、唾液等组成20. 免疫球蛋白在体内具有的生物活性功能包括①与特异性结合;②激活;③结合细胞;④可穿过;⑤抗体的抵抗理化因子作用⑥抗体的免疫原性21. 破骨细胞来源于,主要功能是吸收骨、牙本质和钙化的软22. 变形链球菌至少能产生GTF-1、GTF-SD、GTF-SI三种GTF,控制它们的基因为gtfD、gtfB、gtfC,分别合成水溶性葡聚糖、非水溶性葡聚糖、水溶性和非水溶性葡聚糖23. 核酸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单体是三、选择题:1、釉质中无机盐成分约占A.99%B.69%C.96%D.50%E.80%2、牙本质中无机盐的含量约为重量的A70%B50%C90%D96%E69%3、下述各点,哪项不是固有牙槽骨的特征A.位于牙槽窝内壁B.要X线片上显示围绕牙根的黑色透射线C.多孔的骨板D.属于密质骨E.由平行骨板与牙周膜穿通纤维构成4、下列哪项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是错误的A高度可塑性组织B随牙齿的生长、发育而变动C随牙齿的移动而改建D牙齿缺失后会吸收E受到压力时会增生5、细胞能主动吸收Na+,排出K+,转运水,改变唾液涌透压者为A闰管B纹管C排泄管D浆液性腺泡E粘液性腺泡6、唾液是维持口腔pH的重要因素,完成其缓冲作用主要是由:A. 磷酸盐B.蛋白质C.碳酸盐D.尿素7、唾液中有一些对细菌有抑制作用的酶,其中一种是:A. 果糖基转移酶B.葡糖基转移酶C.唾液过氧化物酶D.蔗糖酶8、最早在口腔定居的链球菌是:A.血链球菌B.唾液链球菌C.变形链球菌D.轻链球菌9、根据亲水性和酸碱度将发育中釉质的基质蛋白分为A釉原蛋白和非釉原蛋白B疏水性釉原蛋白和酸性釉蛋白C釉丛蛋白和鞘蛋白D成釉蛋白和釉蛋白E酸性釉蛋白和碱性釉蛋白10、牙周炎病变部位牙龈胶原的含量改变为A牙龈胶原量增加10%—20%B牙龈胶原量减少60%-70%C牙龈胶原量无改变D牙龈胶原量不稳定E牙龈胶原量先上升后下降11、唾液的消化及营养功能包括A协助咀嚼和吞咽B参与消化作用C维持味觉功能D提供营养E以上均是12、GTF是指()A、葡萄糖基转移酶C、果聚糖酶B、果糖基转移酶D、变形链球菌细胞表面抗原13、DSPP是指:()A、牙本质涎磷蛋白C、骨钙素B、牙本质基质蛋白D、骨涎蛋白14、转染是专指受体菌捕获和表达(A、质粒B、噬菌体)DNA分子的过程。

      C、大肠杆菌D、以上都是15、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破骨细胞所特有的()A前列腺素受体B皱褶缘C清晰区D封闭区16、成骨细胞来源于下列那种细胞()A.骨细胞B.间充质干细胞C.骨衬里细胞D.造血干细胞17、下列那种基质蛋白不是成骨细胞所合成的()A.骨桥蛋白B.骨涎蛋白C.骨钙素D.降钙素18、下列那种细胞因子是目前发现最强的骨吸收促进因子()A.IL-1B.TNFC.IGFD.FGF19、成骨细胞体外培养鉴定时下列那种酶的染色为强阳性()A.抗酒石酸磷酸酶B.碱性磷酸酶C.基质金属蛋白酶D.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20、对龋病发生时口腔免疫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体液免疫起主要作用B. 患龋后唾液中抗变链菌SIgA浓度增加C. 患龋后血清中IgG和IgM浓度上升D. 患龋后唾液中抗变链菌SIgA浓度下降21、下列有关免疫防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被动免疫接种指给机体人工接种防龋疫苗等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B. 自动免疫接种指给机体输入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C. 自动免疫接种较被动免疫接种的特异性强,免疫力维持的时间长D. 自动免疫接种产生免疫反应的时间长,且存在免疫排斥的问题22. 测药物较好的实验对象是()A.传代期B.原代培养期23、外培养细胞的适宜的氢离子浓度(A.7.2-7.4B.7.0-7.224、维持细胞增殖生长的适宜温度是(A.36°CB.37°CC.衰退期D.指数生长期)C.7.0D6.8-7.0)C.36.5CD.(36.5±0.5)C三、简答题:1、简述唾液粘蛋白的分类及其组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2、试述你所了解的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致病基因情况。

      3、简述培养细胞的体外生长环境4、简述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关系5、简述细胞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污染情况及防治6、釉质晶体的表面化学作用7、聚合酶链PCR反应的步骤和原理8、简述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9、破骨细胞骨吸收的过程10、牙周病中牙龈胶原的有哪些改变11、简述粘膜物理屏障作用12、简述slgA功能1,唾液粘蛋白分为MG1和MG2两种,可以参与获得性膜的形成,防止病毒感染和细菌定植2,3, 1,无污染环境,培养环境无毒无菌是保证培养细胞生存的首要条件2,基质绝大多数的体外培养细胞需要附着在适宜的底物上才能生长3,适宜的气体环境和氢离子浓度所需气体为氧气和二氧化碳大多数细胞适宜的PH为7.2-7.4,偏离此范围将对细胞产生毒害影响4,适宜的液相环境培养液是维持细胞在体外生存和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溶液,由水,无机盐和各种化学物质组成5,适宜的温度人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的标准温度为36.-37°C4,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存在相互影响1,成骨细胞受到骨代谢调节因子作用,胞体变圆,从矿化的骨表面移开,同时分泌蛋白酶消化骨表面的类骨质,使矿化的骨面暴露,为破骨细胞的附着提供条件2,成骨细胞可合成破骨细胞骨吸收刺激因子,促进成熟骨细胞的骨吸收。

      3,成骨细胞膜上存在诱导破骨细胞前体分化的因子,在破骨细胞前体分化成熟的过程中,与成骨细胞胞体接触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另一方面,破骨细胞也可以影响成骨细胞的活性5,污染可主要分为:微生物污染(真菌污染,细菌污染,支原体污染等);化学污染;细胞交叉污染对于微生物污染,一般一经发现应尽快将其扔掉以防止污染扩散因此,污染的预防是关键对于必须要保留的贵重细胞,才进行污染排除主要方法有:抗生素除菌法,加温处理化学污染一般难以检出,操作中预防是关键细胞交叉污染则主要是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做好标记,避免发生混乱6,釉质晶体主要为羟基磷灰石晶体其成分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当中,这种变化与其性质有关1,吸收性,当晶体中的离子直径较大或电位不适合时,其他离子可以被吸收而不影响晶体构型2,离子交换,晶体中的离子可以跟环境中的离子进行交换7,PCR是利用DNA合成的原理,合成两个与靶DNA两侧序列互补的引物,在体外进行靶DNA的重复合成包括三个步骤:1,DNA变性;2,引物与靶DNA退火;3,引物延伸8,牙槽骨是高度可塑性组织,是全身骨骼中变化最活跃的部分,它的变化与牙的发育和萌出,乳牙替换,恒牙移动,咀嚼功能均有关系。

      生理状态下,牙因牙合面磨耗以及领面磨耗而不断发生生理性移位,牙槽骨也随之不断地进行着吸收和增生的改建9,破骨细胞骨吸收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与骨表面附着一细胞极性化一形成封闭区一形成骨吸收陷窝一脱离骨面转移到下一个吸收表面或死亡10,11,在牙龈和硬腭部位为角化的鳞状上皮,角化层的角蛋白能阻止异物或微生物通透在上皮颗粒层中有上皮细胞分泌的膜被颗粒充填于细胞间隙,构成阻止抗原物质穿通上皮的屏障粘膜上皮的基底膜具有超滤功能,可限制大分子物质通过12,1,阻止微生物粘附和溶菌作用2,中和病毒和毒素3,免疫清除作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