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课件.ppt
31页汉族地区的礼仪和习俗1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衣——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的起源:神话及传说起源 --- 中华始祖,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轩辕氏 黄帝 统一华夏部落在他治下,政治安定,文化进步,国势强盛,有很多的发明和创作,如文字,农业,音乐,历法等黄帝的正妃嫘祖,传说中就是她首创养蚕制丝织绢,从而发明了汉服嫘祖衣被天下,丝美中华,西周以来,奉为中华母祖,尊为先蚕§汉服最主要的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隐扣 ,上衣下裳,宽袍大袖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 §汉服的基本款式大约有九类,在基本款式下又因其领口、袖型、束腰、裁剪方式等的不同变化演绎出几百种款式 §常被汉服复兴者们穿着的汉服款式有:曲裾、直裾、襦裙、高腰襦裙、圆领袍衫、褙子,朱子深衣、玄端等 2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汉服的配饰§在头饰方面,要求女子插笄,男子戴发冠§古代妇女的发式(远古的披发、汉代的“倭堕髻”、唐代的“灵蛇髻”,宋代的“朝天髻)等等3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身饰、腰佩、足饰、佩剑4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食——汉族饮食文化§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
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汉族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廛,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美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情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礼夫礼之初,始诸饮食5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6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茶文化§茶——天、地、人间的人道、心道§茶叶需净茶器需净茶水需净人心亦需静§茶道,华夏宴饮中最神秘微妙的结构元素7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茶礼(一)鞠躬礼: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种二)伸掌礼:这是品茗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节,表示“请”与“谢谢”三)叩指礼:从古时中国的叩头礼演化而来的,叩指即代表叩头四)寓意礼:这是寓意美好祝福的礼仪动作,最常见的有:凤凰三点头:用手提壶把,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向来宾鞠躬三次,以示欢迎双手回旋:在进行回转注水、斟茶、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8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酒文化§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中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剑南春、、泸洲老窖、贵州茅台、五粮液、杜康、9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酒礼§古代饮酒礼仪:拜、祭、啐、卒爵§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品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酬--主人要向客人敬酒,§酢--客人要回敬主人,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旅酬--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行酒--依次向人敬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的人都要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10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诞生礼诞生礼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古时婴儿出生三个月由父亲命名§“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11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古代完整的诞生礼仪1 诞生礼①男弄璋、女弄瓦:②男悬弓、女悬帨;③名子;④报喜2 三朝礼①射天地四方②接子③洗三⑤拜床母3 满月礼①满月酒②剃胎发③移窠4 百日礼①穿“百家衣②戴长命锁5 周岁礼“抓周”,又叫“试儿12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成年礼——冠礼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 ——《礼记·冠义》冠礼,人伦之所重者也——《六艺纲目》13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成年礼——冠礼§男子二十而冠,始学礼§由受礼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来,戴上礼帽分为3道重要程序,分3次将不同材料制成、代表不同含义的帽子一一戴上§由父亲在本名之外另起一“字”,“冠而字”,表示成人§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与为礼也14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15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成年礼——笄礼§女子15许嫁,笄而字§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随即以笄插定发髻§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加笄,由母亲申以戒辞,教之以礼,称为“教茶”16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17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笄礼程序§初加:髻发,简笄笄,素雅襦裙素雅襦裙,拜父母,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二加:秀簪秀簪,曲裾深衣曲裾深衣,拜正宾,表示对师长和前辈的尊敬§三加:华丽的钗冠冠,大袖礼衣大袖礼衣,拜祭天地,感天地承载之德。
醮子字笄者聆训18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婚—传统新婚礼俗§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催妆,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送妆,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铺房,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亲迎:是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亲迎多以花轿迎娶新娘,新娘的结婚礼服绣有龙凤图案和彩饰的凤衣凤冠,垂下丝穗以遮面,当新郎亲迎来到女家时,新娘往往哭哭啼啼不肯上轿,新娘的亲友则要当众试才——请新郎赋诗,新郎在当场吟诵了“催妆诗”后,新娘方始起身上轿19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拜堂:新郎迎请新娘进门后,各执一端用红绿彩缎结成的同心结,并立在高烧大红龙凤喜烛的堂前,先拜天地,然后夫妻交拜§“合卺合卺 ”,是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对饮酒的仪式即俗称“交杯酒”酒杯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虽两体犹一心20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撒帐当新郎将新娘迎入新房后,两人一起在婚床帐中女左男右对坐,随后由前来参加婚礼的女宾或司仪边唱边向帐中抛洒金钱彩果,即所谓“撒帐”§结发接着,新郎将一些预先从头上取下的头发交给新娘,让她和自己的头发梳结在一起,称为“结发”。
§闹房: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21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丧——汉族丧葬礼俗§重殓厚葬,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葬礼以后,有做七、断七、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并将牌位送归祠堂,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22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传统节庆§春节: 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扫尘,守岁,挂年画,贴春联,放鞭炮,拜年,舞狮子,耍龙灯,吃饺子§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赏月,吃月饼§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吃粽子 §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植树 放风筝 扫墓 插柳§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登高远眺、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23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寒食节§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一原风俗异衣裘,流落来从绵上州。
未到清明先禁火,还依桑下系千秋------黄庭坚《观化十五首》§禁烟、改火----上古时代孑遗的仪式§青团、桃花粥---绿意盎然的寒食节食俗§祭陵、展墓------庄重的寒食祭俗§踏青、插柳-------青山绿水间的寒食活动§ 蹴鞠、秋千------杨柳春风中的轻舞飞扬24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25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七夕节§七月初七日为传统七夕节,夏历七月旧时称为“兰月”,故七夕那天晚上又称为“兰夜”§祭月之仪§天河夜话§拜织女会§兰夜斗巧§化生求子26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唐 蛛丝乞巧 唐 拜新月 27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上巳节§农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故称上巳上巳节亦名元巳、三巳、除巳、上除§“汉仪,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祓禊驱灾 §**招魂解神§**欢会游春§**高禖祈子§**曲水流觞28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最古老的上巳节记录§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 诗经 郑风 溱洧 29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时逢满岁戏抓周,§罗列书玩并砚筹。
§原是大人情愿事,§今番却令婴儿求 返回30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唐 男拜女不拜返回31汉族礼仪和风俗文化。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