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长干行赏析]长干行李白.docx
9页[李白长干行赏析]长干行李白 【同学作文作业】 长干行李白篇(一):长干行 李白 《长干行》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行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注解: 1、床:这里指坐具 2、抱柱信:《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3、不道远:不会嫌远 4、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安庆市东的长江边上。
地极湍险 5、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抱柱信:曲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愿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滟?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里 赏析: 这是一首写商妇的爱情和离别的诗诗以商妇的自白,用缠绵动听的笔调,抒写了她对远出经商丈夫的真挚的爱和深深的缅想 诗的开头六句是回忆与丈夫孩提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景,为读者塑了一对少年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形象十四为君妇四句,是细腻地刻划初婚的羞怯,重现了新婚的甜美醉人十五始展眉四句,写婚后的热恋和恩爱,山盟海誓,如胶似漆十六君远行四句,写遥思丈夫远行经商,并为之担忧受怕,缠绵悱恻,深邃无限门前迟行迹八句,写触景生情,忧思不断,颜容憔悴最终四句,写寄语亲人,望其早归把缅想之情更推动一步 全诗形象完好明丽,活泼动人感情细腻,缠绵动听;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调清爽隽永,是诗歌艺术上品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无邪情意的佳语。
李白的这首《长干行》是他向六朝民歌学习的又一胜利之作 《长干行》属于乐府杂曲歌辞,原为长江下游一带的民歌江东称山冈之间空地为干建邺(今南京)之南有山,山间平地,吏民杂居,有大长干、小长干之称全诗使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并运用年龄记叙和四季相思的民歌手法,奇妙地把女主子公的生活场景有机地串联在一齐,形成了一个完好的艺术整体 诗歌的前六句写的是女主子公圆满的童年,也是全诗最为动人的段落之一,她怀着无限深情回忆起她与丈夫共同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时间这段回忆是从孩提时候一段青梅竹马的动人故事开头的:“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剧,嬉戏床,古代坐具,不是现在睡觉用的床诗中的女主子公,从小就与如今的郎君比邻而居,当她还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头发刚刚能够在前额留出娇娆的刘海,热衷在家门口摆布花花草草的时候,邻居的小男孩就一天到晚跨着一根用竹竿做成的马,围小姑娘坐着的小凳子,没完没了地绕来绕去地玩耍,这一段有着青青梅树作为背景的美妙经受,长大以后,每每回忆起来是那样的纯净无邪,使他们成就了后来的秦晋之好这比起当时那些完全由家长指定、而毫无感情基础的包办婚姻来说,无疑是幸运得多了。
接下来诗歌用极为细腻的表现手法、传神的笔触描写初婚的情景:“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固然丈夫是儿时的玩伴,但在结婚的头一年里,十四岁的小姑娘就在没有思想筹备的状况下,一下子就变成了人家的新嫁娘,自然不免感到羞怯,对于自己身份的突然转换,她一时感到无所适从,而那位当时只知骑竹马、弄青梅的小男孩突然之间成了新郎官,却对这桩婚事感到心满足足惋惜的是,不管他对新婚的妻子一再热忱召唤,但是新娘子却只是面对墙壁,娇羞不语,这一极富戏剧性的细节描写,是那样的出乎意料,却又是突出合乎情理,为我们形象地再现了女人公那难忘的新婚之夜 紧接着诗歌用突出甜美的口吻抒发了小两口由于共同的婚后生活所进展起来的热情的爱情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长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经过一年婚后生活的磨合,她已经不是那个羞怯的、不谙世故的小姑娘了,而当时的娇羞与局促也早已灰飞烟灭了女主子公已经完全进入了妻子的角色,与丈夫一齐过上了和美的夫妻生活,日子过得顺心,心情舒服,不但成天脸上都是笑盈盈的,而且在心中暗暗发下誓言,要与丈夫白头到老在这里,尘与灰比方她对丈夫的坚贞爱情和同甘苦共患难的决心诗人细心选择了两个典故,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沉醉在爱情的甜美中的小夫妻的圆满心态。
抱柱,典出《庄子盗跖篇》:古时有一男子名尾生,曾与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至,大水已到,尾生不愿失信,遂抱桥柱不愿离开,结果活活被大水淹死望夫石的传奇在中华古代是突出普遍的,一般都是丈夫出门在外,长年不归,妻子常常站在山上,望穿秋水,渴望丈夫早日回转,久而久之,化作山石可是一年来,这小两口儿,如胶似漆,丈夫对她无比关怀,简直就像是古代最痴情的男子尾生一样,忠贞不二,这使得她对将来生活和爱情布满了幻想与盼望,有这样丈夫与自己厮守相伴,不用像身边那些不幸的姐妹一样,会由于丈夫的远行而常常一个人苦撑岁月,独守空房,到头来化作一块冰冷的望夫石看到这里,我们可能会为女主子公感到由衷的兴奋,再次发出善意的感叹,多幸运的女人呀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堆可是万万没想到,圆满的日子只过了一年,十六岁的时候,丈夫就为生计所迫,远离家乡,沿江直上,去了天下最危急的长江天险,“瞿塘滟?堆”!滟?堆,是长江中的巨大的礁石,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五公里处,正好位于瞿塘峡口,水小时,滟?堆突出江面,水面变窄,水大时,没入江底,不见踪影总之不论何时经过,都极为凶险解放初期被炸掉有民谣说:“滟?大如马,瞿塘不行下滟?大如鳖,瞿塘行舟绝。
滟?大如龟,瞿塘不行窥丈夫刚离家时,妻子最担忧的就是他的平安就在去年,她还庆幸自己“岂上望夫台”,但是没想到,现在她也加入了这一不幸的行列然而丈夫出门是为了一家的生计,没有对策,她担忧的是丈夫此行的安危,而丈夫身边,再也没有自己尽心的照看与侍候,有的只是生活的艰辛与险恶的滟?堆想起这些不由得让人胆战心惊诗歌接下来的节奏明显加快了,从五月说到八月,显示了女主子公在家里度日如年的担心心情 “五月不行触,猿声天上哀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在这年的五月,呆在家中的女主子公,看到家门口的江水一日高过一日,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三峡中的滟?堆已被江水所沉没,过往船只不易辨别,极易触礁沉没想到这里,她内心非常担心,好似连峡中的江猿的哀啼都听到了旧行迹,指和丈夫共同生活时往来留下的脚印不知道丈夫此时此地身处何地,由于音讯全无,所以丈夫在家留下的生活痕迹,就显得突出触目惊心了,门前的小路是丈夫在家时每天要走的,可是才几个月过去,由于丈夫不在了,这条小路已经长出了绿苔,“一一生绿苔”,一一两个字,用得突出独到,它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女主子公对丈夫的缅想之情,她在家中,不论望到何处,犹如都能观察丈夫在家活动时留下的脚印,而每一处“行迹”都引起她对过去美妙生活的回忆,都加深她对丈夫的缅想,也都触发她的担忧。
就在这不知不觉的回忆、缅想与担忧中,门前的“绿苔”已经越长越厚了,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发觉,整个夏天都已经过完,门前的小路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飘落下一层被秋风吹落的树叶了看着落叶,她忍不住感叹起来:“今年的秋天怎么来得这样早呀!”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坐”字在古代诗歌中常常是“由于”的意思,如杜牧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就是说自己由于宠爱枫林的红叶,才忍不住停下车来驻足欣赏五月份时,她看到丈夫留下的行迹,心中涌起无限的相思,而到八月份,她已经不管看到什么,都只感到难过了她觉得自己的命运简直还不如那在西园中双飞的蝴蝶呢!在这种无时不在的相思的煎熬中,连容貌也变得日益憔悴了其实,这时她还是丰华正茂的少妇呢,可是当时她那种让我们为之心动的“初复额”、“未尝开”、“始展眉”的神情与风韵已经被现实的生活熬煎得荡然无存了,我们的心也随着沉重起来,忍不住要为她的不幸发出叹息了从“门前旧行迹”以下,触景生情,满目皆悲,如火的爱恋化为刻骨的相思,无时无刻不在煎熬着已经成为少妇的女主子公的心五月时,观察的是家门口路上的青苔,八月时,观察的是西园中双飞蝴蝶。
所见所思,无非是丈夫留下的行迹,所牵所挂,无非是丈夫出门的安危对于自己的生活起居、饮食健康已经全然麻木了,不知不觉中,斗转星移,时间消逝,当年那个天真浪漫“妾发初复额”的小女娃,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了“坐愁红颜老”的商人妇了这一切的变化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不堪回首呀然而,年华可以老去,红颜可以不再,但是女主子公对丈夫的一片忠贞之情,却永久也不会由于岁月的熬煎而转变,只能更加深邃凝重,或许此时,没有了十五始展眉时的灼热,但却更增加了执着与坚贞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早晚,何时三巴,地名,指巴郡、巴东、巴西,均在今四川省东部长风沙,地名,又名长风峡在今安徽省怀远县东五十里长江边上陆游的《入蜀记》说从南京到长风峡有七百里远在诗歌的最终,她忍不住无声地对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发出了真情的召唤,无论你什么时候回家,必定要事先捎个信来,让我知道,哪怕是远到七百里外的“长风沙”,我也会义无返顾地前去迎接这个“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的告白,不是比历史上很多个伫立不动望夫石更加让人感到她对爱情的希望,对丈夫的真情吗?不管她在全诗中,都是以一个弱女子的形象和心态展露在读者的面前,但在她柔弱的外表下,却隐蔽着一个坚贞的心。
从头至尾,女主子公的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有一点是没有丝毫转变的,就是她对丈夫的一片真心 经过诗歌,这位弱小的南国女子用“萦迂回折”的口吻,向我们坦露了她一生中平凡但却“一往情深”的感情经受,并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读到后来,我们简直已经遗忘了这首诗是出自一位“诗仙”李白的手笔,这或许就是李白这首诗最值得后人称道的地方难怪钟惺会说这首诗“古秀,真汉人乐府没有一丝扭捏作态,没有一点矫揉造作,《长干行》简直比民歌还民歌,比乐府还乐府,谁能说这不是一首地地道道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诗呢?李白真不愧是一位博采众长、无所不能的大家呀《长干行 李白》 9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