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理学课件 文档.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384423153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视觉大师艾舍尔视觉大师艾舍尔视觉大师艾舍尔问题• 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么?• 人如何感知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人如何知道了物体的大小远近?• 错觉的产生由哪些原因?• ……第一节 感觉第二节 知觉第三节 错觉第四节 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在加拿大的麦克吉尔大学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试验研究他们在付给大学生每天20美元的报酬后,让他们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逗留具体的说,就是在没有图形试图视觉(被试须戴上特制的半透明的塑料眼睛)、限制触觉(手和臂上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子)和听觉(实验在隔音室里进行,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代替其听觉)的环境中,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布床上 实验结果显示: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最起码的反应在实验过后的几天里,被试者注意力涣散,不能进行明晰的思考,智力测验的成绩不理想等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有的被试者甚至出现了幻觉(白日做梦)的现象 视觉的适宜刺激为波长为380~780毫微米的光波(电磁波)• 嗅觉和味觉– 嗅觉• 内涵: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

      • 嗅觉的适应性– 味觉:• 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味蕾分布:舌尖→甜;舌中→咸;舌两侧→酸;舌后→苦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 你怎么看:• ①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音量越大效果越好( );• 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开始就应该放大音量讲课,这样效果会很好( );• ③ 由于婴幼儿很脆弱,所以要尽可能减少声音、颜色、陌生的人和环境等对他(她)的剌激( ) •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这是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在时间上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后续刺激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视觉适应• 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后像• 后像在视觉中表现特别明显视觉后像有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 唐代诗人李白酒后作的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来成碧颜始红”,即把红色看成绿色了• 梁代王僧孺在一诗中也有两句“谁知心眼乱,看来忽成碧”,这也是将红色看成绿色了•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是同一感受器中不同刺激效应相互影响的表现对比分两类: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对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而且还决定于同时受刺激的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受器的机能状态都有可能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这样,一种(或几种)感觉机能的丧失,就有可能由其他经常得到练习的、感受性提高了的感觉系统来加以弥补•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现象称为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印象,时而近似于感觉,时而近似于表象,好像是与直接感觉一起产生的,但不是由人们自己随意想象出来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 《荷塘月色》 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调……• 红、橙、黄• —温暖感、接近感、沉重感 • 兰、青、紫• —寒冷感、深远感、轻快感• 视味联觉—红色更甜• 无色不甜• “喧嚣的色彩”“甜密的声音”第二节 知觉 • 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知觉进行分类。

      根据知觉对象是否属于人,可以把知觉区分为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 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除对人的知觉外,其他各种知觉都可称为物体知觉 • 当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信息时,并非对环境中所接触到的一切刺激特征都悉数接收,而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这部分事物知觉得格外清晰,而对其他事物则感知模糊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 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或知觉的组织性• 知觉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和组织起来的,对象知觉不是对象各部分简单的相加,而是各部分有机组成的1.大小恒常性2.形状恒常性• 在其他方面的特点相同的条件下,相似的部分容易被看做一个整体,在形状、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相似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 ●●○○●●○○●●○○ ●●○○●●○○●●○○ 3.完整倾向因素规律• 如图3-6中三组图形都有缺口,但都被看成完好图形4.好图形因素规律5.好的连续因素规律6.共同命运因素规律7.定势因素规律.经验因素规律1.生理线索• 生理线索是指人眼水晶体曲率可以自动调节:看近物时,水晶体比较凸起; 看远物时,水晶体比较扁平,但这种调节一般只在10米内有效。

      2.单眼线索(1)对象的相对大小(2)遮挡(3)结构级差(4)空气透视(5)明亮和阴影(6)线条透视(7)运动视差3.双眼线索(1)辐合作用(2)双眼视差1.单耳线索2.双耳线索(1)时间差(2)强度差(3)位相差 1.Tau效应• 时间知觉和空间事件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2.Kappa效应• Kappa效应指时间知觉受空间事件影响 1.PHI现象• 所谓的自主运动是指本身没动的物体,在仔细凝视下仿佛也运动起来了的现象 2.自主运动• 所谓的诱导运动是指静止的物体由于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 3.诱导运动• 所谓的瀑布效应是指图案转动时,看起来像是朝外膨胀,停下来又好像朝里收缩 4.瀑布效应第三节 错觉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2)线条弯曲错觉(3)线条长短错觉(4)面积大小错觉其他错觉• 形重错觉• 方位错觉(一)眼动说• 眼动说认为,人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是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而对物体长度的印象就是以这种扫描为基础的 • 常性误用说认为错觉是由于误用了知觉恒常性所导致 (二)常性误用说• 神经位移说又称神经抑整理用理论,认为错觉的产生并非个体对外在物体特征失实的解释,而是由于物体各部分引起的兴奋彼此抑制所致。

      (三)神经位移说• 混淆或错误比较说认为错觉是混淆或错误的比较所造成的• 对比和同化说认为,由于人观察事物时总是在一定的参照系中进行的,所以对比效应和同化作用往往造成错觉 第四节 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让学生多种感知觉协同活动,加深对形的概念的认识• 让学生多种感知觉协同活动,弄清不同几何概念的内在了解和区别• 让学生多种感知觉协同活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讨论与应用• 如何应用感知觉规律来组织教学?•••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6 / 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