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护士服装的变迁史.doc
6页图说护士服装的变迁史图说护士服装的变迁史每年的 5 月 12 日是国际护士节该节是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于 1912 年设立的不同年代文化背景的护士服饰变化,折射着护理事业的发展下面一起来看看护士服装的变迁史吧南丁格尔时期护士并不是一种职业,仅仅是宗教行为,她们的服装也仅仅是当时那个时代女性的服饰,只是在裙子外搭上了一件围裙虽然没有统一的服饰,但是生命却在她们的手中得到了重生1860 年 6 月 24 日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诞生了,正式建立了护理教育制度,从此护士正式成为一种职业护士服也成为了这个职业的符号有领子的格子衬衫,外加一条前面交叉的围裙,很多护理小器械随身携带并挂在腰间,一顶别致的帽子,别在秀发之间,更彰显出护士的甜美服饰,但是生命却在她们的手中得到了重生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南丁格尔将防护的理念已融入了护理服装中,端庄中透出护理特殊的要求,那个时代发热的患者较多,护理不仅仅要服务于患者,更要注意个人自身的防护护士服的特点除了手和脸全身上下不得暴露并冠名为「发热防护服」20 世纪初,护士服仍然带有修女的着装色彩,但她们所戴的面纱已经不是延续修女的习惯,而真的是出于卫生的考虑:为了防止长发落下,需要把头发高高束成一个髻,用帽子或面纱完全遮起来。
20 世纪的头十年,围裙式的护士服穿起来像极了女仆,某些护士帽的设计使得其「女仆装」的特点更加明显幸好,臂章显示了她们的职业,还能体现等级——初级护士的臂章是浅色的,而高级护士则为黑色图左:这套格外帅气的护士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军队护士的制服(照片是后来拍摄的)一件长袖的橄榄绿大衣,金光闪闪的纽扣从颈部一直到腹部腰间束有皮带,以确保大衣贴身,外加一条红色的斗篷,身材高大的女性穿起来,要是没有头上那顶标志性的护士帽,还真难认出是位护士图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部队的随军护士(Red Guard Nurses)依然戴着修女式的头饰,覆盖了整个头颈,垂至肩膀额头和臂章上都有红十字标志,很容易识别由于极端天气,白色的护士服外还罩有一件厚厚的大衣1920 年代,美国爱荷华大学附属医院发明了「玛芬帽」(Muffin Cap,上)后来,玛芬帽又被「手帕帽」(Handkerchief Cap,下)给取代,因为后者更容易清洗、制作和运输,而且相比只能盖住头顶发髻的玛芬帽,手帕帽可以罩住整个头部1936 年,南丁格尔去世 11 年之后,护士帽开始变得千奇百怪,几乎每所护士学校都设计了自己的「校帽」。
这个时期大多数护士帽都很小,更像是一件配饰,是护士职业的象征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接踵来临,使护理元素发生着巨大地改变甜美隽永已经被干练、速度、整洁取代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护士服装与飘扬的红十字,蕴含挽救生命的力量,给呻吟的伤者带来心灵的慰籍,把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从此护理工作成为受人敬重的职业左上图为一张二战期间红十字会在美国的招募宣传海报,画中的护士身披军袄,帽子与前胸都有红十字的标记,眼神充满怜悯,浑身散发着圣母般的光辉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北京友谊医院前身「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落成了「减少人民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中华儿女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纷纷来到医院,把保障新中国人民健康的重任担到肩上1957 年苏联红十字友好医院正式移交给中国,从五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护士的服装与医生的服装没有太大的区别,白色大衣,一顶圆筒白帽近三十年的历史中,护士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的责任放于心中改革开放的春天翻开了历史新的篇章护理程序、整体护理,护理的春天也来到了护士的服饰也在发生者翻天覆地的变化服饰的变迁折射时代的变迁,睿智、美丽、善良的护理人永远将责任放于心间。
改革开放的春天翻开了历史新的篇章护理程序、整体护理,护理的春天也来到了护士的服饰也在发生者翻天覆地的变化服饰的变迁折射时代的变迁,睿智、美丽、善良的护理人永远将责任放于心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