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具备的五种能力.docx
6页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具备的五种能力当前,教师的专业发展无疑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学校的 发展靠教师这已经形成共识.而教师的发展必须具备五种能 力,惟其如此,才可能实现教师专业又好有快的发展.一、定力:是教师把握自我、规范行为的笃定刚毅的意志力 量,是人生的智慧和精神品质.它是构成教师综合素质不可缺 少的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古往今来,大凡能成 就事业的,必然是有定力的人.心有定力,其志逾坚,才会咬定 青山不放松.才能认清形势,排除万难向着希望的目标前行.惟 其如此,才会在纷繁复杂的世俗的社会寻找到一份宁静,才会 多那么一份淡定与从容,才能宁静书中致远我来,才能坚守自 己的理想、信念与操守.当下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我们的教育 太急功近利了,部分教师变得不再是那么的纯洁,教育也不再 是一块圣洁的净地,教育在金钱这一魔方的引诱下,变得那么 的市侩,显得那么的浮躁.受其影响,有的教师在自己的专业发 展方面感到犹豫、彷徨、甚至迷茫.失去了教育的品象与品味. 教育是一批有着梦想的教师追梦的地方,他会帮助学生插上 理象的翅膀引领学生飞向遥远的未来.他不是那些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的教师得过且过的安乐窝.如果你选择了教师,就应 该有那么一份执着的精神去追求教育梦想的能力,在教师发 展的道路上无怨无悔,勇往直前.二、自力:是教师在发展的道路上应该自力更生.这是教师专 业成长的关键.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 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学校的发展, 根本动因在于自身的努力.新课程改革以来,培训不可谓不多 也,但是,效果欠佳,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笔者在这里并没有否 定新课程的意思.究其原因仅有心动没有行动显然是不行的. 这就是我们看到一批一批的人到处取经,但是都看不到开花 结果.我们不能临渊羡鱼,更应该退而结网.为此,在教师发展 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勤于学习,不断的阅读 与书本与专家对话.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方便、最快捷、最 有效的手段.读书对教师来说更具有特殊意义.书籍是教师创 新的源泉,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读书让教师超凡脱俗,读书让 "经师〞成为"人师〞,读书让"庸师〞成为"高师〞.在新课程 背景下,教师要重点读好以下几类书:1.读好教育报刊--与时 了解教育同行在思考什么、研究什么.2.读教育经典--以史为 鉴,反思自我,不断创新.3.读专业书--跳出课本和教参的小天 地,成为专业的行家里手.4.读中小学生的书--细心品读,走进 学生的心灵.5.读人文书--开阔视野,丰富自我,使自己成为真 正意义上的文化人.6.读"无字〞之书--广泛采集课程资源,做 创新型教师.第二,不断实践.实践是检验我们学习的唯一的标 准.学了管不管用,只有到实践中去才知道.教师应该把先进的 理念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在行动中修正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想 法,从而创新我们的教育教学.第三,勤于反思.教师的成长就 是学习、实践加反思.一名美国学者说"反思是教师成长的翅 膀〞.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实现由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变.促 使自己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1.写教 学后记;2.做课后小结;3.搞课后专题研究;4.课后向 学生征求意见,与学生座谈;5."微格教学,用摄像机、录音机 录下自己的一节课,课后反复"推敲〞;6.写教学日记;7.同 行共同研讨.无论哪一种方法,教师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又要 找失败的原因;既要记教学活动,又要记学生的学习情况;既 要记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又要构想下一次教学.课后反思,虽然 看起来点点滴滴,零零碎碎,但它来自自己的教学实践,出自自 己深刻的思考,是教师真切的感受,非常珍贵.只要有毅力,有 恒心,长期地坚持下去,日积月累,定能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教 学教育质量,不断完善自我,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三、洞察力:是教师敏锐观察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看不到问 题,或者对问题麻木不仁,甚至视而不见.这都是教师专业成长 的大敌.教师的洞察力是每一个合格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 力.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 导.〞诱导,即我们所说的引导、点拨;相机,就是我们说的"识 鉴通透〞,大教育家在"诱导〞之前冠以"相机〞二字,十分精 当、科学、耐人寻味."诱导〞是"相机〞之后的教学实践,"相 机〞是真正科学地"诱导〞的充分必要条件."机〞如果"相〞 得不准,或者悖反,那么,"诱导〞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甚至有可 能把学生引诱到歧途上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 的情形:有些教师对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收集很多,对其内容 的掌握已到了了如指掌的程度,但一旦付之实践,竟倍感迟钝. 问题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就是实施时没有洞察到某一 科学方法的落脚点、切入点该在哪里.相反的现象是:不少卓 有建树的教学实践家、改革家一开始并不是从"方法〞的识记 与掌握入手,而是从洞察教学环节、教学实际、知识纽结、问 题症结入手,或大处着眼,或小处着手,洞幽烛微、见微知著,在 实践中逐渐提炼出自己的一整套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四、研究力:是一个人探求事物真相、性质、规律等的能力. 教师的研究力也就是教师探求教育教学的历史、现实和未来 的真义、性质、规律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 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 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 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只教不研,死水一潭.没有时间是托 词,没有动力是实质,把自己当作知识码头的搬运工人;没有 激情,没有信仰.只研不教失于空泛,只教不研失于单薄.只有 把学习者、研究者和实践者三个角色熔于一炉,不断加温锻炼, 才能塑造出一个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经验型与研究型的分 水岭就是"研〞,走"研究型教师〞之路,主动投入,才能促进教 师的发展,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研究力对于教师的发展来说, 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首先,教师的研究力决定教师教育教 学水平的提高.一个人在取得教师##进入教师岗位之时,具备 的教育职业素养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各个教 师教育教学水平却各有各的发展、各有各的成就,甚至一些职 业素养和知识素养低一点的,反而会发展得好些,成就要高一 些.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研究力的开 发、研究力的自我修成问题,就是研究力的高低问题.在实践 中注意研究、勤于研究、善于研究的,成长就快,发展就快,成 就便高,否则,就相反.其次,教师的研究力决定教师教育教学 理念的创新.大凡事物要发展,人类要进步,创新是关键.教育 的实际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深刻而丰富的变化,教育的理论 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不断地深化.不管是 新教师还是老教师,旧有的知识和经验肯定不符合这些变化、 发展和深化的需要了.我们必须研究新的实际和要求,研究多 种多样的教学对象和丰富复杂的教学现象,研究新的知识、理 论和规律,研究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而研究的深度、广度 就决定着创新的程度.教师既是教学实践者又是教育研究者, 教与研互动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研中教,教中研,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教师只有也只能用心血在自己的领域进行研究创 造,才能沐浴专业发展的阳光.五、借力:是教师的发展与进步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专业 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教师成长的三部曲.教师的发展应 该借助同伴、专家的力量来发展自己.第一,与专家面对面,聆 听专家的睿智演讲,走进专家的专业生命.教师们在与专家对 话的过程中,优秀的做法得到专家肯定,是一种激励;心中的 困惑与专家探讨,碰撞,更是一种激励.这种激励对有些人来说, 可能会终生受益,有些人甚至会改变自己的人生.第二,与学校 同行之间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一些教研组人数较少的 学校,还可以开展校际间的合作,进行联合教研发展自我.第三, 借助网络平台,利用好网络资源来优化我们的资源,达到资源 整合与共享,使我们的教育与教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