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期一次付息债券发行方和投资方会计处理的比较与启示.docx
8页到期一次付息债券发行方和投资方会计处理的比较与启示 口潘广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15)Reference:本文结合实例对到期一次付息债券在三种不同方式下发行方和投资方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比较分析,在些基础上指出了比较教学法对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的意义Keys:到期一次付息债券 会计处理 比较 启示债券作为资本市场上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是联系筹资方和投资方的纽带,一方发行债券,必然会有另一方购买债券同一笔债券交易业务在两个不同的会计主体核算时,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中,到期一次付息债券不论在理论教学还是实务操作中都是难点笔者结合实例对双方的会计处理过程加以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对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的启示一、三种不同方式下发行方和投资方会计处理比较分析由于债券从申请发行到正式发行往往需要一定时日,再加上资金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往往造成债券正式发行时,投资人要求的报酬率即市场利率与债券票面利率产生偏差,从而使发行企业调整债券发行价格,导致债券发行价格与其面值之间产生差异债券发行时,如果实际利率与其票面利率一致,企业一般采用平价发行;如果实际利率低于其票面利率,企业一般采用溢价发行;如果实际利率高于其票面利率,企业一般采用折价发行。
因此,本文将对到期一次付息债券在三种不同方式下发行方和投资方会计处理进行比较分析一)平价发行下发行方和投资方的会计处理比较例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购人5年期、票面年利率5%、面值为30万元的乙公司债券,该债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并且利息不以复利计算甲公司在购入时,将该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假设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和其他费用因素1.根据上述资料,双方应作有关账务处理如下1)发行方乙公司发行时:借:银行存款 300 000贷:应付债券——面值 300 000存续期每年年底:借:财务费用等 15 000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15 000到期清偿:借:应付债券——面值 300 000——应计利息 75 000贷:银行存款 375 000(2)投资方甲公司购入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300 000贷:银行存款 300 000持有期每年年底: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15 000贷:投资收益 15 000债券到期日:借:银行存款 375 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300 000——应计利息 75 0002.比较分析1)平价发行时,双方的“银行存款”科目金额相等,意味着此时投资方的购买价就是发行方的发行价,即债券面值。
2)在债券的存续期,发行方实际承担的债券利息费用就是投资方的投资收益,二者在数额上都等于债券票面利息3)债券到期时,发行方支付的款项总额就是投资方收到的款项总额,在数值上等于债券的面值加上债券存续期累积的应计利息二)溢价发行下发行方和投资方的会计处理比较例2:承例l,假设甲公司购入债券的价格为32万元前文已知,该债券到期时应一次还本付息375 000元,可得320 000=375 000x(l+j)-5,用内插法,可计算出实际利率i=3.23%.编制的发行方溢价摊销表和投资方摊余成本计算表如下:1.根据上述资料,双方应作有关账务处理如下1)发行方乙公司发行时:借:银行存款 320 000贷:应付债券——面值 300 000——利息调整 20 000第一年末计息,其他类同(略)借:财务费用等 10 336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4 664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15 000到期清偿:借:应付债券——面值 300 000——应计利息 75 000贷:银行存款 375 000(2)投资方甲公司购入债券时:借:持有[来自www.lW5u.coM]至到期投资——成本 300 000——利息调整 20 000贷:银行存款 320 000第一年末确认利息收入,其他类同(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15 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 66;4投资收益 10 336债券到期日:借:银行存款 375 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300 000——应计利息 75 0002.比较分析1)溢价发行时,双方的“银行存款”科目金额相等,意味着发行方的发行价仍然等于投资方的购买价:“应付债券——面值”和“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所记金额相等,这两个科目登记的都是债券的面值;双方的“利息调整”相等,说明发行方通过发行债券所取得的溢价收入恰好等于购买方投资在债券上的溢价支出2)在债券的存续期,双方的“应计利息”都是按票面利息确认;发行方“财务费用”等于购买方的“投资收益”金额,说明购买方让渡资金使用权所得到的补偿正是发行方利用外来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在数额上是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的乘积,其中期初摊余成本(即上期末摊余成本)等于上期初摊余成本加上上期的实际利息:投资方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与发行方“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是溢价的摊销额,都取决于票面利息和实际利息的差额,因此,在相同的付息期金额完全相等3)债券到期时,双方的会计处理和平价发行一致,因为溢价部分已经摊销完毕,最后各自收到或者支付的款项在数值上就剩下债券的面值加上债券存续期累积的应计利息。
伴随着债券的到期,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正式结束三)折价发行下发行方和投资方的会计处[来自WwW.lw5u.Com]理比较例3:承例l,假设甲公司购入债券的价格为28万元前文已知,该债券到期时应一次还本付息375 000元,可得280 000375 000x(l+i)-5,用内插法可计算出实际利率i=6.02%.编制的发行方折价摊销表和投资方摊余成本计算表如下:1.根据上述资料,双方应作有关账务处理如下:(1)发行方乙公司发行时:借:银行存款 280 0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0 000贷:应付债券——面值 300 000第一年末计息,其他类同(略)借:财务费用等16 856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15 0100——利息调整 1 856到期清偿:借:应付债券——面值300 000——应计利息 75 000贷:银行存款 375 000(2)投资方甲公司购入债券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300 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0 000银行存款 280 000第一年末确认利息收入,其他类同(略)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15 000——利息调整 1 856贷:投资收益 16 856债券到期日:借:银行存款 375 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300 000——应计利息 75 0002.比较分析。
1)折价发行时,发行方的发行价仍然等于投资方的购买价;“应付债券——面值”和“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这两个科目登记的仍然是债券的面值;双方的“利息调整”相等,说明发行方通过发行债券所产生的的折价损失恰好等于投资方购买债券所获得折价收益2)在债券的存续期和到期日,双方的会计处理原理类似于溢价发行,只不过存续期投资方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与发行方“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反映的是折价的摊销额,其数值取决于实际利息和票面利息的差额二、总结与启示首先,到期一次付息债券业务的核算是中级财务会计的重点也是难点,同一笔业务对不同会计主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分别站在不同主体的角度,通过比较分析二者会计核算中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对该知识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双方对债券核算涉及到的理论内容在中级财务会计中横跨金融资产和负债两个章节,通过比较分析,有利于理清不同章节之间的关系,做到对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其次,中级财务会计在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其教学效果的好坏与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息息相关新会计准则颁布以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不论在内容上还是难度上都加大了很多通过采用比较教学法,有利于消除对该课程的恐惧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助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采用比较分析法时,可以针对同一业务对不同主体核算方法进行比较,比如股票的发行和购买、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业务的会计处理;另外也可以针对不同章节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比较,比如产品的购进和销售(涉及存货和收入)、不同目的持有资产会计处理(比如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不同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不同有形资产清查的会计处理等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