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质量实施规划(多篇).docx
105页教学质量实施规划(多篇)推荐第1篇: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方案 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方案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根据上海市教委文件(沪教委高[2022]16号)精神,学院实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为了保证学院教学工作在稳定、有序进行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质量,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是实现质量目标的根本保证本方案对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机构与职责、监控的任务、监控的主要环节和内容、监控的运行方式、评价与考核作出具体规定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机构与职责 1、教学工作委员会其职责是在院长领导下,研究学院办学方向;调整专业设置布局;审议各专业教学计划;评价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对学院教学工作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 2、教务处、各系部其职责是在分管教学院长领导下,组织开展学院教学活动;监督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调控;对部门和教职工的教学工作作出评价和考核 3、督导组,其职责是在分管教学院长领导下,监督各主要教学环节的工作质量,并作出评价;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反馈信息,提出建设性意见;有针对性地研究、分析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学院改进教学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
4、学生教学信息员,由学生会学习部牵头,各班学习委员组成学生教学信息员组织,其职责是将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以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一些要求和想法,随时反映给有关部门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任务 1、根据学院各教学部门和人员的工作条例,检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督促履行工作职责 2、根据日常教学运行管理制度,监督制度执行,规范管理程序 3、根据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监督工作开展的规范性,评价工作完成的质量 4、做好检查的总结与分析工作,情况反馈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制订并落实改进措施 三、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和内容 1、教学准备环节开学前和学期初,教务处、各系部检查落实开学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任课教师、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材,以及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及实验(训)室准备情况等 2、教学实施环节学期中,教务处、学生处、各系部、督导组监督各教学环节的实施情况主要包括:教学秩序、教学进度执行、教案、课堂教学效果、作业、课外,以及学风建设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工作 3、考试环节学期末,教务处、学生处、各系部检查落实考试工作各个环节。
主要包括:试卷命题、试卷印刷和分装、试卷保密、监考、考风考纪、阅卷和评分,以及试卷和成绩分析等工作 4、实践教学环节教务处、各系部、督导组监督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情况主要包括: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大纲、综合实训项目实施方案、综合实训报告、课程实验(训)教案(或指导讲义)、课程实验(训)报告、实验(训)室记录、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教师指导过程记录、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审查和答辩记录、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及小结、鉴定等 四、教学质量监控的运行方式 1、日常监督教务处、学生处、各系部对各教学环节的实施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定期监督教务处、督导组对教学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定期监督,对工作完成质量进行评价 3、专项监督教务处、督导组对主要教学环节进行专项监督,进行质量评价 4、公众监督学院开通多种渠道(如院长信箱、教务处信箱、学生处信箱、院领导接待日、投诉热线等)接受教职工、学生、社会对学院教学质量的公众监督 五、评价与考核 1、专业评价教学工作委员会按照学院专业建设规定,定期开展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评价。
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进行专业(方向)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调整 2、课程评价教务处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学院课程建设规定,定期开展课程评价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中心,评建结合,以建为主,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课程质量 3、教学环节评价教务处、各系部、督导组按照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对各项内容的检查结果进行量化评价 4、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学生对教师师德师风和教学质量的量化评价;二是督导组对教师工作规范和教学质量的量化评价;三是系部、教研室对教师教学工作综合质量的量化评价教务处组织各项教学质量评优活动同时,严格执行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规定 5、学生学习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师对班级学风学纪和学习质量的量化评价;二是系部、员(班主任)对班风学风综合质量的量化评价;三是学生对班内学习优秀同学的评选学生处组织各项学习评优活动和奖学金评审同时,严格执行违规违纪行为认定和处理规定 6、考核每学期,教务处、各系部根据各项检查记录和评价结果,对各部门和人员的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作好总结和分析,制订有效的整改措施。
推荐第2篇:教学质量提升实施方案 教学质量提升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和改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学质量的新跨越,促进学校健康稳定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2022年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鸣沙中心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教学质量提升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次教学质量提升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校本研究和培训为主线,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组织机构 组长:王存莲 副组长:江军 张海勃 组员:各教研组长 三、目标要求 1、牢固确定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建立提高教学质量的导向、激励和保障机制 2、以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研究为特色活动,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加快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化的进程 3、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质量。
4、推动课程改革,加大教学过程监控,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教学效益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5、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制度,以评促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四、活动内容 (一)加强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 1、狠抓教学常规落实 要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督促教师重点在备课、上课、批改、、检测五个方面下功夫,规范标准,规范过程要将学科教学质量作为对教师业务能力、工作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对教学常规定期检查,量化通报 2、加强集体备课工作 集体备课是汇集教师智慧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成立以学科骨干教师为组长的集体备课组,并真正在每堂课中渗透“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的教改思想注重有效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研室要引导教师继续探索集体备课组活动更加有效的方式,不断充实活动内容要对全体教师进行实施培训,同时要求全体教师要记好业务学习笔记 3、加强听评课工作 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完善学科教研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听评课活动计划,扎扎实实的开展工作,活动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内容,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
抓实抓好新教师跟踪听课、推门听课活动进一步了解真实的课堂,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学期,领导听课不少于40节,教师不少于20节 4、抓课堂教学和思想 全体教师要在抓好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法的指导和学风的建设,全体教师要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评优课等活动,着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一步提升自己参与课改试验的能力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及时了解情况;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增强学习勇气,使学困生得到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努力提高学困生的整体素质,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制度 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研室组织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全体性的教学质量工作分析会,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对自己所任科目进行一次评价性检测,召开班级教师协调会,督促教师在教学上努力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通过以上努力学校逐步建立教学质量的检测与反馈机制 (三)强化教育教研工作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要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实际工作问题为研究对象,贴近日常教育生活,贴近教师客观实际,开展课题实验研究,要以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式转变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提高质量与减轻负担兼顾,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
并结合个人课堂教学实践撰写心得体会 五、具体安排: (一)启动阶段(2022年3月1日—3月30日) 学校召开教学质量提升动员大会,制定出台《教学质量升活动的实施方案》,努力营造上下狠抓教学质量的氛围 (二)实施阶段(2022年4月—2022年12月) 1、组织教师每学期制定出个人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2、通过每次期中期末检测,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学校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议,教师在检查问题和自我剖析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学校对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3、开展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等系列活动和研讨活动 4、每学期开展一次对学校教学工作教师学生问卷调查,学校对各班开展一次教学工作学生问卷评价 5、组织教师培训学习,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断进行自我剖析,深刻总结 6、开展课堂教学竞赛与教学成绩表彰活动 (三)总结阶段 召开学校教学工作暨教学质量提升总结表彰大会,开展优秀教师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推荐第3篇: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方案 教育质量评价方案 中心小学 教育质量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标 用新的教育评价理念,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多元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使教师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专业发展;改进学校管理,以评价促发展,提升全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
同时为科学公正、及时地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提供依据 二、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是为了促进学校工作和教师个人素质的发展,引导教师通过评价进行自我反思,帮助教师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激发广大教师扬长避短,促进工作的主动性与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和学习当中,进而实现自我完善与自我提高所以评价必须关注教师发展的要求,将教师的参与、变化和发展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评价过程成为全体教师主动、终身发展提高的过程也成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 2、全面性原则,根据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状态、学习状态、研究状态、创新状态,多指标、全方位、多层次地实施评价,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既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也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既要评估教师的工作业绩,又要重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既要体现教师的群体协作,共性发展,又要尊重教师的工作环境和个体差异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