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大人力资源管理网上记分作业1-3次要点.doc
41页窗体顶端一、单选题1、主张集体奖,而不主张个人奖这是哪种思想假设(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2、绩效管理中的SMART原则中的S是指设置绩效目标过程中的( )A.具体的B.可衡量的C.可达到的D.高度相关的3、首次运用人力资本概念的学者是( )A.威谦B.西奥多C.周其仁D.李建民4、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必要前提是( )A.人力资产成本会计B.人力资源管理会计C.成本会计D.财务会计5、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反映了人本管理哪方面的基本内容?( )A.人的管理第一B.以激励为主要方式C.积极开发人力资源D.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6、影响人力资源供给最基本的因素是( )A.人力资源供给状况B.人力资源流动状况C.工资因素D.非工资因素7、组织要得到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最突出的问题是( )A.解决队伍结构中的人员梯队问题B.解决员工思想教育问题C.解决员工教育投入问题D.解决组织文化培养问题8、( )是指某一组织在某一阶段或时限内人力资源的需求量A.总量需求B.广义需求C.个量需求D.狭义需求9、“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分享组织所有权”理论是( )提出的。
A.威谦B.西奥多C.周其仁D.李建民10、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是( )A.改革B.强化竞争C.能力建设D.严格教育、从严监管11、人力资源管理理解正确的是( )A.以事为中心B.消费性部门C.视人为物D.用人看重潜能12、构建工作分析体系以及与人匹配的胜任力模式,属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中的( )A.人力资源引进与保留战略B.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战略C.人员绩效管理战略D.薪酬战略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中国劳动年龄的下限是( )A.16岁B.18岁C.14岁D.22岁14、“好吃懒做、唯利是图”,符合下面哪种思想假设?(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的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15、具有内耗性的资源是( )A.物质资源B.人力资源C.矿产资源D.信息资源16、( )是决定目标(目的)和战略(手段)并保证其实现的过程A.战略管理B.组织战略C.战略规划D.战术管理17、对现有的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进行核查,掌握目前拥有的人力资源状况是( )A.市场调查预测法B.过渡矩阵法C.德尔菲法D.人力资源盘点法18、人力资源的获得成本包括( )A.教育成本B.培训成本C.选择成本D.使用成本19、依赖于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来对人力资源未来的需求作出长期预测的方法是( )。
A.回归分析法B.经验规则C.计算机模拟法D.德尔菲法20、奖励成本应属于人力资源的( )A.获得成本B.使用成本C.开发成本D.保障成本21、( )作为组织的关键战略,影响着组织对员工、求职者的工作预期A.人员配置B.员工培训开发C.绩效管理D.薪酬管理22、引导人员提前退休,是一种( )A.永久性裁员方法B.人员重新配置方法C.劳动力成本降低方法D.符合法律规定的方法23、战略职业发展观的核心是( )A.员工个人职业生涯与个人职业需求相匹配、协调B.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和组织需求相匹配、协调C.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实现与个人需求和组织需求同时匹配、协调D.以上均不正确24、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分析的基础工作是( )A.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分析B.人力资源投资收益分析C.人力资源投资的现金流量分析D.人力资源投资决策分析25、绩效标准中,能够直接衡量的客观数据,一般是指绩铲标准中的( )A.基于财务的标准B.基于员工特质的标准C.基于组织特质的标准D.基于员工行为的标准26、岗位培训成本应属于人力资源的( )A.获得成本B.使用成本C.开发成本D.保障成本27、( )是一种假设随着人的发展与生活条件的变化,人们会因人、因事、因地而不断变化出多种多样的需要,并且由这些需要形成了行为动机的多样化,掺杂着善与恶的混合的一种有关人性的理论。
A.复杂人B.社会人C.经济人D.自我实现的人28、某人在甲单位是人才,到乙单位就不是人才了,这是指人力资源的( )特性A.活动性B.时效性C.变化性和不稳定性D.能动性29、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的数量表现,是指( )A.人力资源B.劳动力资源C.人口资源D.人才资源30、人力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仅不会被消耗掉,而且能在利用中再生,在利用中增值,它体现了人力资源( )的特点A.再生性B.资本性C.时效性D.开发的持续性二、多选题1、舒勒的5P模式,包括( )A.人力资源理念B.人力资源规划C.人力资源政策D.人力资源实施E.人力资源流程2、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方法包括( )A.相关因素预测法B.市场调查预测法C.过渡矩阵D.德尔菲法E.人力资源盘点法3、人力资源的成本核算应按照( )程序进行A.掌握现有人力资源原始资料 B.对现有人力资源分类汇总C.制定人力资源标准成本D.编制人力资源成本报表E.设置人力资源数量变动和投资变动的原始记录4、下列关于“操作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解正确的包括( )A.以事务工作为主B.以岗位管理作为组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或出发点C.带有极强的机械主义色彩D.强调人与岗位是相对应的E.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后技术时代”5、当人力资源过剩时,可以采取的管理对策有( )。
A.永久性裁员B.人员重新配置C.降低劳动力成本D.提高劳动生产率E.缩小生产规模6、通常,劳动力资源主要包括( )A.适龄就业人口B.未成年就业人口C.成年就业人口D.老年就业人口E.残障人员7、人员配置要求( )A.应聘者的知识、技能、态度与工作岗位级别匹配B.应聘者的知识、技能、态度与工作任务及任职要求匹配C.应聘者的知识、技能、态度与工作氛围和组织文化相匹配D.应聘者的价值观、个性、需求动机与工作任务及任职要求匹配E.应聘才蝗价值观、个性、需求动机与工作氛围和组织文化相匹配8、在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中,一般使用非货币性分析的包括( )A.人力资源的交换价值与剩余价值B.人力资源的使用价值C.人的行为和习惯D.人的潜能和适应力E.群体的配合习惯和工作氛围9、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具有( )A.资本性B.系统性C.战略性D.目标导向性E.权变性10、非工资因素主要包括( )A.人力资源供给因素B.国家因素C.组织因素D.工作因素E.劳动者自身因素11、通常,组织需要披露的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主要包括( )A.与人力资源成本相关的信息B.与人力资源价值相关的信息C.与人力资源权益相关的信息D.人力资源使用效率方面的信息E.人力资源投资方面的信息12、战略绩效管理中,确定绩效标准通常包括( )A.基于财务的标准B.基于员工特质的标准C.基于组织特质的标准D.基于员工行为的标准E.基于生产的标准13、关于人际关系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包括( )A.泰勒为代表人物B.理论基础为需要层次理论C.提倡实施针对性的管理D.与全面质量管理时期相同步E.体现根据不同人采取不同管理方式的“权变管理”14、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包括( )A.人口总量及其生产状况B.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动C.人口迁移D.劳动者的身体素质E.劳动者的智力水平15、组织的人力资源投资包括( )A.员工招聘投资B.员工培训投资C.劳动力配置投资D.经济技术信息系统投资E.医疗保健投资16、人力资源流动的主要形式有( )A.自然流失,如死亡或伤残B.退休C.离职D.内部变动,如提升等17、下列属于战术层次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是( )A.人力资源需求的战略笥预测B.总体规划C.职务编制规划D.人员配置规划E.人员招聘规划18、常见的战略衡量标准有( )A.利益相关者衡量标准B.财务增长标准C.市场增长标准D.品牌增长标准E.人才配置标准19、德尔非法具有下列特点( )A.集团广义B.准确度高C.避免偏见D.避免权威人士意见对其他人的影响E.防止情面而固执已见20、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有( )。
A.员工B.环境C.文化D.价值观E.任务三、判断题1、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是一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2、人事管理用人注重经验,人力资源管理用人看重潜能.√×3、组织战略只是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4、员工业余自学一般属于人才的外部培养√×5、德尔菲法又称专家意见法,是一种定量地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的方法.√×6、管理者以一个采访者的身份出现时,人性假设为“自我实现人”√×7、人力资源投资分析的部门一般仅由财务部门的人员来实施√×8、人力资源侧重于人的质量√×9、美国学者巴泽尔认为,人力资本产权可以得到完全的界定√×10、一个组织在某一阶段或时限内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是指人力资源的总量需求√×11、人力资源在一切经济活动中总量处于主导地位√×12、小王一周工作很累,经过星期六与星期天的休息,体力得到恢复这体现着人力资源的时效性与再生性√×13、计量作为组织资产人的成本,这是指人力资产成本会计√×14、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的《管子》√×15、明确已有人员的业绩和能力状况,通常是指人员绩效管理战略√×窗体底端任务2窗体顶端一、单选题1、强调对教师和学习者双方要求都比较高的培训方法是( )A.角色扮演法B.研讨法C.案例分析法D.讲授法2、适合于短时期外显行为特征的分析,不适合于长时间的心理素质的分析方法是( )A.访谈法B.纪实分析法C.问卷调查法D.观察法3、费用高、但针对于高级人才的招聘常用的方法是( )A.人才交流中心B.招聘洽谈会C.员工推荐D.校园招聘E.人才猎取4、警卫人员的定员一般使用( )A.按岗位定员法B.按效率定员法C.按比例定员法D.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定员法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