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有关加快推进重工业战略转型实施意见.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Wo****W
  • 文档编号:214149276
  • 上传时间:2021-11-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有关加快推进重工业战略转型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重庆工业战略转型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314”总体部署、国务院3号文件和市委三届八次全委会精神,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重庆老工业基地战略转型,特制定本实施意见一、加快推进工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意义(一)是建设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的需要城市的产业结构应与整个城市的功能定位相适应国务院3号文件对重庆做出13个黄金定位,《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将重庆定位为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并肩的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重庆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特大城市形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重庆要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形成多样性的产业结构和包容性的城市文化,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辐射,必须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着力构建研发设计、加工制造、贸易结算全流程完整的产业微笑曲线,加快工业战略转型,才能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引领、集散、辐射功能,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一五”重庆累计完成工业投资7000亿元,销售产值突破万亿,增加值年均增长21,尤其是随着惠普、宏基两大品牌商,广达、英业达、富士康等代工商以及一大批零部件企业的引进,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重庆工业开始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但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仍未扭转,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单一,重化工业特征突出、新兴产业和生发展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立足我市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的市情,以及“十二五”面临的能由基本自给转为能输入,资环境约束强化的形势,原有过度依赖物质资和低成本生产要素投入,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和产能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因此,必须走创新驱动、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战略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时代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趋增强,同时沿海地区乃至全球产业转移已成为大的趋势重庆位于我国的几何中心,方圆800公里范围内涵盖了3亿人口,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和相对较低物流成本重庆必须坚持走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质优价廉、安全环保的消费类产品,提高轻工业比重,推动工业战略转型同时,通过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才能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和提高职工收入,增强消费能力,才能增加财税收入增强政府对统筹城乡的调控能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推进工业战略转型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一)基本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3号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创新、转型、升位”为主线,走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实施 “民生工业、开放工业、创新工业、集群工业、低碳工业、智能工业、融合工业”7大战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调整行业结构、技术和产品结构、空间布局结构、所有制和企业组织结构,推动工业朝高端型、外向型、创新型、低碳型、亲民型方向发展。

      二)主要发展目标到20年,工业销售产值达25000亿元,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电子信息产业成为第一支柱产业,轻重工业比重调整为4:6,传统产业实力增强,新兴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生快速发展,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在全国的位次上升2-3位,对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到20年,工业累计完成投资550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到20年,全市工业累计完成投资1500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工业占GDP比重达50左右工业直接带动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4内陆开放高地基本建成工业招商引资资金年均增长20,占全市工业投资的50,其中工业利用外资(FDI)年均增长25,总量达180亿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的30以上;对外投资达20亿美元,占全市对外投资的70;工业产品进出口额年均增长30 ,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0;工业领域新增上市公司35家、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0户以上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企业RD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2,从事 RD人员中工程师以上职称的达20万人以上,占全部就业人员的6;新产品产值率保持在3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超过25。

      建成国家级企业(行业)技术中心25家以上,市级企业(行业)技术中心250家以上,形成一批国际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两化融合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单位GDP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7,碳排放强度下降23,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提高到82,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21年下降20和25,二氧化硫(SO2)和化学耗氧量(COD)排放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产业集群竞争力增强培育100个具有竞争力的整机产品,本地配套率达80工业园区总产值占全市的比重达80以上, 形成 10个以上产值千亿元以上的工业园区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形成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生快速发展形成西部领先的生体系,生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21年的17提高到23,就业人员增加80万人左右三、推动工业战略转型的主要任务重庆工业战略转型,必须实施“民生工业、开放工业、集群工业、创新工业、低碳工业、智能工业、融合工业”7大战略,推动工业实现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实施“民生工业”,让工业发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实施100个名牌产品工程,大力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的质优价廉、操作方便、安全环保的家用电器及日用消费品,培育100个具有影响力的消费品品牌,继续推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建材下乡等;二是完善对增加就业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增加就业,不断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深化五险一金的缴纳制度改革,提高农村人均资占有率,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内需消费;三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完善用人和人才成长机制,加强劳动保护和优化工作环境,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突出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实施“开放工业”,让工业发展融入全球坚持把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一是实施千人万亿专业招商工程,整合市级部门、区县、企业等资,组建500个由4-5人构成的懂专业、懂成本、懂外语、谙熟谈判技巧专业招商团队,滚动推进总产出上万亿500个重大或重点招商项目,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知名企业,提高“引进来”的质量和水平;二是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发挥我市保税港区、两江新区等优势,大力发展出口贸易,推动出口产品向多元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化;三是支持和鼓励我市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优势的大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新建、参股等方式开展跨境和跨国经营;四是指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系,积极支持和推荐境内外上市融资。

      3.实施“集群工业”,让工业发展更有集聚力坚持把工业集群发展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和核心一是实施“180”工程,按照“整机+配套”的发展思路,发展100个带动性强的龙头产品,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80;二是加快“两江新区”、 “西部工业新城”和“江南工业走廊”三大工业发展的战略性平台建设步伐,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形成一批产业特色突出的千亿级园区;三是“抓大促小”并重,在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千亿级和百亿级企业集团的同时,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集团配套协作,形成大、中、小、微型企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集群发展格局4.实施“创新工业”,让工业发展更有创意坚持把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一是实施1降成本工程,加强财务成本、原料消耗、物流成本、销售费用等成本控制,推进管理创新,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业利润率二是推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产业化,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加强重大技术的研究,争取在新能汽车及电池、电机和管理系统,新一代移动通讯、高端制造等一些重大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三是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建立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体系,包括台、技术支撑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造条件。

      5.实施“低碳工业”,让工业发展更洁净坚持把建设资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一是加大淘汰小钢铁、小水泥、小火电、小造纸、小煤矿、小矿山、小砖厂等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产能;二是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加强工业投资项目节能降耗评估审查,严格能效、资消耗准入门槛三是加强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推广,推进重点领域的节能工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四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进污染末端治理向头预防、生产全过程控制资消耗、污染物产业量转变6.实施“智能工业”,让工业发展更智慧聪明坚持把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重点推进实施信息技术应用100户企业示范工程,推动100户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装备、生产流程及管理、环节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以及关联企业协同开发产品的智能联系一是重点建立市场数据采集、分析^p 和支撑系统,提高企业捕捉市场信息的敏感性;二是推进CAD、产品数据管理等技术在产品研发设计中的普遍应用,推行关联企业的网上协同设计,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需求的快捷性;三是推进制造执行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等自动化控制和检测技术大量应用于生产流程控制,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靠性,生产过程的环保性。

      四是推进供应链管理、ERP、电子商务等信息管理系统在原材料供应、生产管理及节的应用,实现增值性7.实施“融合工业”,让工业发展更有增值空间坚持把工业向三产业延伸作为提高工业重要途径一是改变传统的重生产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大力发展专业性的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工业金融、生二是成立工业物流办,加强工业物流通道的研究,建立水路、铁路、航空、江海联运的快捷、价优、安全的物流通道三是鼓励企业剥离设计、运输、业务,成立或移交专业化公司,开展工业设计、物流运输、营销策划、外包,支持发展工业资询、知识电子商务等生提高专平四是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汽车银行、担保公司、融资证券、保险等工业,为工业融资提供保障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处理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新兴产业发展必须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技术人才优势,大力推进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而不能另搞一套新的产业体系,要形成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态势一方面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传统产业做强;另一方面坚持引进跨国公司和自主研发相结合, 依托重点产品、重大项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做大新兴产业。

      一)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抓住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调整的机遇,以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两江新区为主要载体,创新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同步引进研发总部、制造基地和结算中心,重点发展电脑制造、集成电路、信息家电和数字视听、新一代移动通信及物联网、光伏及LED、应用电子产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