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必考点集训——文言文专练(9)(含参考译文及答案).docx
7页小升初语文必考点集训——文言文专练(九)学好文言文一定要走好“三步曲”:①培养兴趣平时课后要主动地阅读文言文,可以阅读一些故事性强、内容浅显易懂的文言文②读好文言文首先要把全文读熟练,达到文从字顺,朗朗上口,在读的基础之上才能把握文意,因此,学习文言文一定要读好、读通顺③读懂文言文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结合文中的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问题欧阳修苦读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荻画地 以:用 B.教以书字书:写C.使学为诗 为:作为 D.及其稍长把 及:等到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多诵古人篇章。
翻译成现代汉语 4.本文中的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问题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来源:Zxxk.Com]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2)使侄录之 (3)侄罔然而止。
2.翻译下列句子: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3.当时“当时流辈皆讥笑之”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4.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问题李生论善学者[来源:学科网ZXXK]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惘’,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言未尽而王生去,盖欲拒人于千里之外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1.解析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1)吾悉能志之 (2)王生不说 (3)王生益愠 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志之 D.才美不外见3.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4.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问题。
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1.“揠”、“苗”、“助”、“长”这几个字在新华字典中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揠苗助长 B.苗揠助长 C.苗揠长助 D.揠苗长助2.翻译句子的意思今日病矣! 3.发挥想象,完成下面的续写看到“苗则槁矣”,农夫的儿子急匆匆地跑回家,他对父亲说:________望着满地已经枯死的禾苗,农夫不禁感叹道:________4.小明才三岁,妈妈就每天逼着他练钢琴,这让小明很不开心请你用上“揠苗助长”这个成语,劝说小明的妈妈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问题[来源:Z,xx,k.Com]永之氓咸善游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1.解释加点词1)永之氓咸善游 (2)乘小船绝湘水 2.翻译句子1)汝愚之甚!蔽之甚! (2)身且死,何以货为? 3.读完短文,你觉得文章所要表达的导致溺水者死亡的根本原因是( )A.溺水者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B.溺水者没有发挥出平常的游泳水平C.溺水者的同伴没有救助D.溺水者爱财如命的本性4.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问题。
魏武将见匈奴使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1.简要分析魏王是个怎样的人 2.“捉刀”流传下来已成为一个固定词语不查词典,模仿推敲的写法,对“捉刀”进行解释 [推敲]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作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例:反复推敲/推敲词句 3.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为什么? 4.用匈奴使的眼光,对魏王作一个肖像描写。
只见那床头捉刀人, [来源:Zxxk.Com]参考答案一、1.C 2.D 3.多读古人的文章 4.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废寝忘食、刻苦学习的精神参考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二、1.(1)喜欢 喜爱 (2)抄录 (3)迷惑不解的样子 2.丞相仔细地看了很久,连自己也不能识别 3.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4.丞相 因为它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别人。
【参考译文】 张丞相喜爱写草书但不好看,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丞相对此表现得很镇定有一次,他得到了一个好的句子,就拿起笔迅速写下来,整张纸上龙飞凤舞他让侄子抄下来,到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时,侄子茫然地停下来,拿着他写的字的纸去问他:“这是什么字?”丞相认真地看了许久,自己不认识了,便责怪侄子道:“你为什么不早问?以至于我都忘记了写的什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