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doc
2页有效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樟村中心小学黄柳英学生是人,是社会的人,他们有人格,有尊严、有理想、有迫求,他们渴望获得日由, 获得发展但较为普通的现象是: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科书是学生的全部世界,忽 视学生个体自主发展的实际需要,忽视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种唯理式和机械化的教学方 式,封闭与专制的学习环境,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所关注的是 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教学工作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也要求建立新 的学习观因此《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 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一变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要方式,在客观上形成学生只能被 动接受因此,教师应从学生好表现、求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 究的机会,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 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兴 趣,使学生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一) 合理创设情境,使学生乐学现实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 过创设富于情趣和数学意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切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不仅能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 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二) 把时空留给学生,使学生研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 为了变得更聪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地加入对知识的探索 之中,让他们在主动的观察、实验和讨论中归纳、掌握知识,从而得到情感的满足它要求 教师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浅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方 式,设计活动的方案,安排学习程序,在研究中获取知识,同时形成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和 刻苦钻研的精神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实验、交流多角度地探究问题的解决方式,极大地培 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从而引发学生创造性地解答应用题,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三)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善学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 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如在解应用题时,教师要 组织学生从讨论中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变教师讲述为学生操作操作是思维的起点,认知的来源也是认识事物的开端课堂中鼓励人人动手,人人操作,通过自己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的活动去发现规律,通过动手、动 脑、动口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不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获得平行四边形与长 方形的关系,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补作用,展开讨论,他们在实践中轻松的掌握平行 四边形的性质,实践是创新的源泉,从小培养学生“试一试”精神不仅提高实践能力,而且 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优化三、 个人学习为合作交流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巳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 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但这种方式仍存在许多误区,如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 以及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角色转换等问题,导致合作学习不能真正发挥出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的优势为此,在新课程引领下,我们有必要对以下两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二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四、 变统一模式为发展个性传统学习的显著特点是:人人都学毫无差别的数学,把课堂变成一•个封闭的狭小世界, 天天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上演着亳无趣味可言的教案剧,学生变成一群亳无个性的演员, 教师牢牢控制着自己预设的课堂,现在,改革课堂教学,转变这种学习行为显得尤为迫切。
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提倡凸现学生个性的多样多元的研究性 学习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 主体,与学生密切合作,就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 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只有长期注意发挥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才能使学 生成为有独特性的个体,进而成为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