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例释.doc
23页高考语文 120 个常见文言实词例释(上)红树主人 编随堂检测周期安排周 期 检 测 内 容01 001.爱 002.安 003.被 004.倍 005.本 006.鄙 007.兵 008.病 009.察 010.朝02 011.曾 012.乘 013.诚 014.除 015.辞 016.从 017.殆 018.当 019.道 020.得03 021.度 022.非 023.复 024.负 025.盖 026.故 027.固 028.顾 029.归 030.国04 031.过 032.何 033.恨 034.胡 035.患 036.或 037.疾 038.及 039.即 040.既05 041.假 042.间 043.见 044.解 045.就 046.举 047.绝 048.堪 049.克 050.类06 051.怜 052.弥 053.莫 054.乃 055.内 056.期 057.奇 058.迁 059.请 060.穷07 061.去 062.劝 063.却 064.如 065.若 066.善 067,少 068.涉 069.胜 070.识08 071.使 072.是 073.适 074.书 075.孰 076.属 077.数 078.率 079.说 080.私09 081.素 082.汤 083.涕 084.徒 085.亡 086.王 087.望 088.恶 089.微 090.悉10 091.相 092.谢 093.信 094.兴 095.行 096.幸 097.修 098.徐 099.许 100.阳11 101.要 102.宜 103.遗 104.贻 105.易 106.阴 107.右 108.再 109.造 110.知12 111.致 112.质 113.治 114.诸 115.贼 116.族 117.卒 118.走 119.左 120.坐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 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 (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⑤安心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琵琶行》 )——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3.被,读音一:bèi(1)名词,被子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训俭示康》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 (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2)动词①覆盖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大雪飘过岭南,覆盖了南越一带好几个州②遭受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3)介词,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读音二:pī,通“ 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②披散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4.倍,bèi(1)动词①背向,背着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史记•淮阴侯列传》 )——按照兵法, (布阵时)应当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②违背,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史记•鸿门宴》 )——希望您详细的(对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弃他的恩德的③加倍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五蠹》 )——即使加倍赏赐,屡次的惩罚也还是不能避免祸乱2)数词,一倍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孙子•谋攻》 )——十倍于敌就包围他们,五倍于敌就攻打他们,一倍于敌就设法分散他们的力量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治平篇》 )——可是说到那住户和人口,就比三十年以前增加了五倍了。
4)副词,更加,倍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自一人在异地客居,每到佳节更加思念亲人5.本,běn(1)名词①草木的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 )——希望树木长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根扎的稳固②根本,基础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③本业,常代指农业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论积贮疏》 )——如果督促(那些弃农经商的)百姓,叫他们回到农业上来,都从事农业生产④书本,稿本,版本今存其本不忍废 (《〈指南录〉后序》 )——现在还保存那底稿,舍不得丢掉⑤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 (《狱中杂记》 )——这没有什么困难的,另外准备一份奏章,审判书的内容并不改换2)量词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活板》 )——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了3)动词,推究本源,考查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的原因呢?(4)副词,本来臣本布衣,躬耕南阳 (《出师表》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6.鄙,bǐ(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2)动词①以……为边界(边邑)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当作自己的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②轻视,瞧不起孔子鄙其小器 (《训俭示康》 )——孔子瞧不起他的器量狭小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7.兵,bīng(1)名词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过秦论》 )——收取天下的兵器,把它们聚集到咸阳②士兵未几,敌兵果舁炮至 (《冯婉贞》 )——不久,敌兵果真抬着炮来了③军队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不给,又担心秦国军队来攻打④战争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论积贮疏》 )——兵灾旱灾一个接一个到来,天下的财富极度匮乏⑤战略战术,用兵策略故上兵伐谋 (《谋攻》 )——所以最好的用兵策略是攻破对方的计谋 8.病,bìng(1)名词①重病君之病在肠胃 《扁鹊见蔡桓公》——您的病在肠胃之中②弊病,缺点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训俭示康》 )——人们都笑话我固执,不大方,我不认为是毛病。
2)动词①生病今而后我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祭妹文》 )——今后我如果再次生病,让我从哪里去叫你呢?②使……成病态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病梅馆记》——以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作为职业来求取钱财③担心,忧虑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 )——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④责备,羞辱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训俭示康》 )——古人把俭朴认为是美德,今人却因为俭朴而讥笑羞辱人家3)形容词①困苦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使,早就困苦不堪了②疲劳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揠苗助长》 )——今天我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9.察,chá(1)动词①观察,仔细看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 )——(我)慢慢地观察它,就(发现)山下都是石洞和石缝②看清楚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齐桓晋文之事》 )——视力足以看清楚秋天野兽身上毫毛的细梢,却看不见成车的柴草③详审,考察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赤壁之战》 )——刚才考察众人的议论,完全是想要损害您的④了解,弄清楚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按照情理去办。
⑤考察后加以推荐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陈情表》 )——先前一个叫逵的太守考查并推荐我为孝廉2)形容词,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东方朔《答客难》 )——水清澈到了极点,就没有鱼了;人精明到了极点,就没有朋友10.朝,读音一:cháo(1)动词,朝见,朝拜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每当上朝时,常常假托有病(请假) 2)名词①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拜见威王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多次向诸葛亮询问天下大计,辅助两代君主,足见老臣心意读音二:zhāo名词,早晨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有的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能到达江陵11.曾读音一:céng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过去曾经很熟悉读音二:曾 zēng(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 (《治平篇》 )——高祖曾祖的时代,空闲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开垦出来2)动词,通“增” ,增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3)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12.乘读音一:chéng(1)动词①驾,坐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石钟山记》 )——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之下②升,登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涉江》 )——登上鄂渚回头望啊,在秋冬的寒风中叹息③冒着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来到泰安④连接,一个接一个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论积贮疏》 )——兵灾旱灾一个接一个到来,天下的财富极度匮乏2)介词,趁着,凭借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凭借着这种有利的形势,任意割取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