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一点思考.docx
4页对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一点思考 现在的考试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能力测试,语文试卷中又没有直接考测语法知识的题目,而在实际教学中,汉语语法知识教学也由此渐渐被忽视,这是一个不可小视的现象这种忽视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第四阶段阅读部分提出:“了解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而对汉语语法知识的教学未作具体要求此外,《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明确提到:“语法修辞和文体常识不列入考试范围”,初语新教材在每册的《说明》中,都明确注明各册教材“汉语知识短文安排在最后”,也注明“学生结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实践随意阅读,不考试”于是,汉语语法知识就名正言顺地似乎真的可以不讲了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认为汉语汉语教不容忽视,更不能不教不讲理由有三——一、汉语语法知识不是不考查,而是变了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在考试中,病句的判断与修改,短文的阅读与理解,作文语言的文采,无不涉及学生汉语语法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能力。
如果学生连基本的主谓都搞不清,那他很难理解“通过……使我明白了……”这类句子倒底错在哪,应该怎样改如果学生掌握了提炼句子主干的方法,那他在阅读中即使见到“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八十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荣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样的长句,他也能找到主谓,分清定补,从而理解句子含义我们知道,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试想一下,一个中国人如果连起码的语法知识都不了解,怎能熟练运用语言文字呢?又怎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又怎能写好作文呢?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的教学可以适当淡化,但不是由此舍弃、形同虚设,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必须要有对语法知识的贯通二、学习汉语语法知识,是学习其它语种的金钥匙还依稀记得我读初中时,汉语语法比较重要,从词到短语再到句子,环环相扣只是一个“在”字,在不同的语境里就有不同的词性,那时的我确实看到主谓宾定状补就头痛,但是汉语语法的学习却让我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中轻松许多现在,每当我走过英语教师课堂的门前,听到英语教师大讲特讲“‘beauty’做表语,要用它的形容词形式,修饰形容词和动词时,则应该用它的副词形式”,我都觉得汉语语法与英法语法以及其它欧美语系的语法不乏相似之处,如果学生能够掌握一定汉语语法知识,将它迁移到英语的学习中,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一个人的语法基础好,他的阅读理解能力肯定也不错,这对他学习其他学科肯定也有很大帮助三、学习汉语语法知识,有利于汉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初中,学生也能接触到许多脍炙人口的文言文要更好地理解这些文章也离不开汉语语法知识文言文中朗读的节奏,词类的活用、特殊句式的把握都需要汉语语法知识,如“何陋之有”的“之”,它是宾语前置的标志,那么什么是宾语,到底又前置了什么内容,这些问题学生只有了解相关的汉语语法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之”字的作用,否则,教师恐怕只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了不知词类的变化,学生就很难体味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意境此外,初中语法知识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高中语法知识的掌握一些升入高中的学生会反馈给我这样的信息:升入高中后,在汉语语法学习上有些吃力究其原因就在于,初中汉语语法知识讲得少而浅,而高中汉语语法知识相对多而深由于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的教学与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的教学缺乏有机衔接,导致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相对吃力初中语法教学淡出,学生升入高中后很难融入高中语文的学习,直接影响了高中语文的教学,这些都不利于汉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像《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曾深情地说道:“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
我想说,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应该用对汉语,用好汉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要忽略语法知识的教学,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合宜的教学策略不逐渐加以改进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