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轧辊材料加工工艺.doc
4页焊管轧辊材料和加工工艺焊管轧辊材料和加工工艺一、GCr15(滚动轴承钢)1、化学成分%:C=0.95—1.05;Cr=1.30—1.65;Mn=0.20—0.40;Si=0.15—0.35;S≤0.020;P≤0.0272、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耐磨性较好;3、具有良好的热处理性能,热处理工艺简单,淬透性较好;4、球化退火后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5、资源丰富,价格比其他高合金钢低二、45 号钢(优质碳素结构钢)1、化学成分%:C=0.42—0.50;Si=0.17—0.37;Mn=0.50—0.80;S≤0.040;P≤0.0402、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但硬度和耐磨性不如GCr15;3、淬透性小,回火稳定性差;4、资源丰富,价格比 GCr15 低;5、可采用表面渗碳、渗硼、碳氮共渗、碳氮硼共渗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6、轧辊使用寿命比 GCr15 低三、Cr12MoV(高碳高铬冷冲模具钢)1、化学成分%:C=1.45—1.70;Cr=11.0—12.50;Mo=0.40—0.60;V=0.15—0.30;Si≤0.040;Mn≤0.35;S ,P≤0.0302、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良好的韧性和耐磨性;3、具有良好的热处理性能,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四、3Cr2W8V(含钨较高的压铸模具钢)1、化学成分%:C=0.30—0.40;Cr=2.20—2.70;W=7.50—9.00;V=0.20—0.50;Si≤0.35;Mn=0.20—0.40;S ,P≤0.0302、由于含钨高所以红硬性、热强行好,人性和耐磨性良好;3、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良好;4、由于含碳量较低,所以硬度和耐磨性不如 GCr15五、40Cr(合金结构钢)1、化学成分%:C=0.37—0.45;Si=0.17—0.37;Mn=0.50—0.80;Cr=0.80—1.10;S ,P≤0.0402、硬度和耐磨性比 GCr15 低;3、韧性比 GCr15 好,综合机械性能较好;4、资源丰富六、焊管的加工工艺一般是:原料—锯切—锻造—退火—粗车—半精车(插键槽)--淬火—低温回火—精车—磨孔型和内孔—检查—入库。
(辊坯用钢锭和热轧材料时必须锻造,锻造有两个作用一是将辊坯初步锻成所需的几何形状即留出内孔、外圆、孔型雏形以及足够的加工余量节省机械加工时间;二是使材料更加致密,细化晶粒,减小偏析,提高性能 )锻造后必须退火,因为 1、锻造后具有细片状珠光体(索氏体)组织、硬度较高(HB255-340)并存在应力,机加工性能不好退火可使晶粒球化,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HB170-210)以便切削加工;2、为以后淬火和低温回火做好准备淬火要求良好的原始组织形态,只有细球状珠光体经淬火和体温回火才能获得高的硬度、耐磨性、强度和韧性轧辊在粗车和半精车以后,精车以前要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淬火是为了:1、改变轧辊的组织形态,将退伙后的球状珠光体变为回火马氏体和少量残留奥氏体,提高轧辊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获得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延长轧辊的使用寿命2、淬火后轧辊可能有轻微变形,因此精加工应在退火后进行淬火后由于急冷使组织内产生很大的内应力,容易产生裂纹,经回火可消除内应力,防止开裂;淬火组织中的淬火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很不稳定,在室温下会产生组织变化,使轧辊变形或开裂,经回火消除淬火组织中的不稳定状态因为轧辊的质量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但轧辊制造厂都制定了相应的焊管轧辊企业标准,因此,轧辊的检验可根据该企业标准来检验和验收。
1、几何尺寸用卡尺测量轧辊底径、外经、孔径和宽度应符合图纸尺寸;2、孔型尺寸用样板测量孔型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3、表面粗糙度应达到图纸要求;4、同轴度用百分表检查内圆和外圆的同轴度应符合图纸要求;5、外观轧辊无磕伤、掉肉、裂纹,表面是否有锈斑;6、硬度用硬度计检查孔型硬度应符合图纸要求;7、标记在轧辊端面要有明显牢固的标记:钢号、规格、架次序号、图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