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docx
49页第五章 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5.1 施工管理类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5.1.1 项目总用地面积大,场地狭窄,总平面组织难度大需对现场平面布置精心策划安排,施工总体组织部署,特别是施工临建设 施布置及场内交通组织,给施工用地综合利用等规划组织提出严格的要求5.1.2 立体交叉多本工程涉及多工种作业,施工过程中立体交叉无可避免,作为总承包管 理,施工过程协作配合难度很大施工中本工程主要承建单位必须编制切实可 行的配合协调措施,才能使施工顺利进行5.1.3 垂直运输设备布置困难由于本工程建筑外形的特点及周边环境,对塔吊的安装使用及拆除提出了 很高的要求,在本工程中也将投入较多垂直运输机械对塔吊的选型、臂长、 起重能力及基础需有切实可行的方案才能保证本工程顺利进行人货电梯的安 装位置要考虑到有效运输距离5.1.4 施工总承包管理协调难工程所涉及的专业队伍较多,交叉作业量大,总承包方需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协调,整体考虑,合理安 排施工流程,对各专业分包单位的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整个工程施工 的有序运转,因此总承包管理是保证本工程顺利施工建设的重点之一我们通过编制“项目总承包管理手 册”,作为项目总承包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从整个工程施工的角度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及时提供后续 工程的施工作业面,保证各专业分包单位正常的进行施工同时对各专业分包单位的施工质量、安全、文 明施工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整个工程正常的施工强化对深化设计审核和施工质量的控制,以满足 设计功能需求为各专业分包单位提供全面的有前瞻性的服务,把分包单位纳入统一管理范围,对现场车 辆通道进行统一管理,安排专业协调管理5.1.5 安全文明施工难度大本工程施工复杂,工期紧,安全、文明施工是工程的管理重点之一本工 程涉及工序类别多、施工期间存在多级交叉,必须保证合理的有序的施工组 织大型设备多,用电设备多,高峰期用电量大,地下作业环境湿度大,安全 用电管理又是一重点本工程现场狭窄而结构工程量大,现场平面布置和交通 动态规划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和文明施工的重点5.1.6 施工技术类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根据工程特点,我们认真分析了本工程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并作为关键 工序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措施5.1.6.1 测量及监测分析原因: 本工程占地面积大,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 工作难度大基坑深度大,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基坑,工况分析及变形监测是保 证质量安全的重点对策措施:组织测量专业工程师优化测量方案,综合运用GPS、全站仪测 控技术等先进的测量手段,精确控制、确保测量精度。
采用 MIDAS/GEN 结构分 析软件,模拟各阶段实际工况进行验算,并依据计算结果确定变形控制措施5.1.6.2 脚手架及防护体系施工、模板支撑系统分析原因:本工程面积大,施工时如何做好临边防护和高空防护是本工程安全保证的重点 工程梁、板截面较大,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架子搭设质量,确保安全生产对策措施:分阶段进行脚手架及防护体系的设计及施工,并随着工程形象进度进行动态调整 对于不同区域采取落地架、悬挑架等不同的搭设方式正确处理好施工架体搭拆时间与土方回填的关系, 避免对工作面相互制约5.1.6.3群塔的安装与拆除分析原因:塔吊基础在建筑物内,塔吊的安装与拆除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为方便建筑物内的塔吊拆除,在定位安装阶段考虑好拆除方 案,安装与拆除方案同时编制5.1.6.4 机电系统配合调试分析原因:本工程功能性强、系统多,各专业相互之间的衔接、配合 多调试工作是检验工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建筑物各项功能指标能否实现 的保证对策措施:组织成立调试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调试方案,配备经验丰富 的调试人员,统一管理,科学安排,才能使各系统的调试衔接合理和顺利实 施5.2 工程测量放案与技术措施5.2.1 工程测量总体规划济宁方圆矿业科技研发技术培训中心工程规模大、两座单体高度高。
考虑 到土建施工及大面积幕墙施工,因此,工程测量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 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精度,提高施测效率,实现业主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要 求,在测量工作中,将全面推行数字化测量控制技术,为施工过程、施工质量 提供控制依据,使测量工作成为智能化结构施工的第一道工序5.2.1 工程测量总体规划5.2.5 钢筋工程方案与技术措施 根据本工程特点,所有钢筋全部在现场加工制作,加工场在塔吊的覆盖范 围内成型、钢筋连接、钢筋绑扎,每个部位、每个工序均严格要求,加强质 量预控及过程控制本工程钢筋直径±22mm的接头均采用等强滚轧直螺纹接头,接头连接量 大,因此钢筋端部的套丝及连接质量应作为本工程钢筋加工的一个重点,并做 好机械连接接头的取样、送检工作5.2.5.1 钢筋工程施工流程方案交底f钢筋进场f取样试验f材料报验f钢筋下料f验收f钢筋绑扎 f内部验收f报验f工序交接5.2.5.2 钢筋检验、加工与堆放1)钢筋进场必须有出厂质量保证书,现场材料员检查钢筋出厂合格证、炉 号和批量钢筋进现场后,现场试验员根据规范要求对进场钢筋抽样做重量偏 差、化学分析和机械性能试验,钢筋复试通过后方能批准使用,对于采用拉伸 调直的钢筋需再做重量偏差和性能试验。
不合格的钢筋坚决清理退场,并作好 相关物资管理记录和重新组织材料进场钢筋原材料进场及验收控制流程:钢筋计划提出f市场采购f材料运输f现场验收f分类收放f性能检验f 资料汇总2) 钢筋加工制作(1) 钢筋加工流水作业流程:钢筋下料f原材进场及验收f钢筋张拉、切断、弯曲加工f直螺纹套丝f 质量验收f绑扎作业(2) 钢筋配料:根据工程的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对工程各部位进行详细 的钢筋配料,对框架节点及连梁节点等钢筋过密处,一定要先放样,提前采取 措施,便于现场的加工制作配筋单必须先经审核,无误并签字后方可进行钢 筋加工3) 钢筋的切断:采用钢筋切断机及砂轮切割机对钢筋进行切断切断时 要保证刀片与冲击刀片刀口的距离,直径<20mm的钢筋宜重叠l-2mm,直径三 20mm的钢筋宜留3mm左右,以保证钢筋的下料长度钢筋切断时应核对配料 单,检查料表尺寸与实际成型的尺寸是否相符,无误后方可大量切断成型4) 钢筋的成型:将切割好的钢筋按照配筋单分区、分段、分层、分部 位、分规格进行弯曲成型钢筋成型加工控制重点为箍筋加工、梯子筋、定距 框、马凳的加工以及直螺纹接头的加工质量5) 箍筋加工控制 为了保证箍筋加工的准确性,在加工机具的操作平台上用角钢焊出 135°、90°及弯钩平直长度控制线,箍筋加工完后,要求用“箍筋检查模具”进行检 查,确保加工出来的每个箍筋尺寸、弯钩长度、角度符合标准。
6) 梯子筋、定距框、马凳的加工 梯子筋的加工应根据墙厚、钢筋设计间距在标准模具内加工定距框根据柱的断面尺寸、钢筋设计间距在标准模具内加工,定距框中的顶模棍采用砂轮 切割机切割;马凳的加工根据板厚、铺设方向及钢筋保护层确定其高度进行加 工梯子筋、定距框、马凳成品及其相应模具应纳入预检中,梯子筋、定距框 的分档间距应准确,马凳高度应准确梯子筋、定距框、马凳应根据墙厚、板 厚、钢筋粗细选用合适的钢筋作为骨架,焊接应牢固,间距适中其刚度应附合 支撑要求7)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标准要求①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加工允许偏差±10 mm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加工允许偏差±20 mm① 3 箍筋内净尺寸加工允许偏差±5 mm3) 钢筋堆放及标识要求(1) 堆放场地要求 堆放钢筋的场地要坚实平整,在场地基层上用混凝土硬化或用碎石硬化, 并从中间向两边设排水坡度,避免基层出现积水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垫木或 砌地垄墙,垫木或地垄墙厚度(高度)不应小于200mm,间距1500mm,以防止钢 筋锈蚀和污染2) 原材堆放 钢筋原材进入现场后,按照地上结构阶段性施工平面图的位置分规格、分 型号进行堆放,不能为了卸料方便而随意乱放。
3) 成品钢筋堆放 将加工成型的钢筋分区、分部、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钢筋或同一构件要堆放在一起,保证施工方便4) 钢筋标识 本工程钢筋量大、种类多,钢筋进场后根据级别、型号分开有序堆放,并对各级钢进行刷漆标识,严禁混用钢筋原材及成品钢筋堆放场地必须设有明显标识牌,钢筋原材标识牌上应 注明钢筋进场时间、受检状态、钢筋规格、长度、产地等成品钢筋标识牌上应注明使用部位、钢筋规格、对应配筋单号及其上的钢 筋号、钢筋简图、加工制作人及受检状态,钢筋标识牌要统一一致5.2.5.3 钢筋绑扎1)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 本工程基础类型多,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筏板基础等1) 基础钢筋施工工艺流程:方案交底一施工准备一独立基础、基础梁位置放线一检查一电梯井及集水 坑钢筋绑扎f检查f独立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绑扎f检查f引测墙柱位置 线至上排筋f检查f墙柱插筋及校正① 作业条件防水保护层已施工完毕并满足上人条件; 轴线、墙线、柱线、门位置线、后浇带位置、楼梯位置已弹好并经预检验 收② 钢筋绑扎要点a、 绑扎顺序 先独立基础钢筋、后底板钢筋,底板钢筋绑扎时应先绑 电梯井及集水坑钢筋,后绑扎大面积底板筋,待板筋绑扎完后,将墙、柱、楼 梯线引至上排钢筋表面进行插筋固定。
b、 弹线绑扎前,根据钢筋网的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查 钢筋料单),让靠近底板保护墙边的钢筋离模板边为50mm,先在防水混凝土保 护层上弹出黑色墨线,放出集水坑、墙、柱、楼梯基础梁位置线和后浇带的位 置边线为了醒目便于日后定位插筋方便,在各边线每隔2.0m划上红色油漆三 角墙柱拐角处各划一个红三角,并将边线延长c、 铺筋顺序 独立基础、集水坑、电梯井及筏板,下网应先铺短向、后铺 长向,上网则刚好相反d、 接头位置底板所有钢筋接头均采用直螺纹连接,上下层钢筋的连接 位置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上下层钢筋接头均应避开应变较大的后浇带 处e、 垫块制作底板垫块采用C40混凝土制成,混凝土所用材料要和底板所 用的材料相同,骨料可用10mm,内置不锈钢丝,便于固定垫块规格为:35X 35X35和50X50X50两种垫块应提前30天制作完成,养护强度达到C40后 再使用f、 网片绑扎摆放钢筋除按线摆放外,起始钢筋端部应满足设计、规范 所要求的最小锚固要求下网钢筋绑扎时应边绑扎边垫垫块,间距1000mm,梅 花型布置,要求横竖一条线,斜向一条线上网钢筋绑扎前,用石笔在型钢支 撑架上按钢筋间距画线分档,然后按间距线摆放上层网片钢筋。
g、 插筋固定 外墙、内墙及柱子等处钢筋绑扎:此部位钢筋竖直高度较 大,绑扎前应搭设钢管临时支撑钢筋,待钢筋连接绑扎完毕后,拆除支撑架h、 绑扎要求 承台、底板钢筋网片的所有交点均要全部绑扎牢固,采用正反扣绑扎,相邻绑扎点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所有绑扎丝头均朝向混凝土内部i、 支撑设计 由于底板较厚,板顶钢筋自重较大,施工时采用工字形马 凳支撑,马凳采用①25钢筋加工,按间距lm通长设置,马凳铁角应与底板下 网钢筋绑扎牢固j、 墙、柱插筋 根据弹好的位置线,将门洞口、柱边线、梯段板起始位置 线投测到上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的规格、间距插筋将墙、柱深入基础的插 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满足锚固长度墙、柱插筋甩茬按50%错开接 头墙插筋在板内设置两道限位水平筋,下网一道,上网上皮一道,另外再在混凝 土面上设置两道临时限位水平筋及水平梯子筋;柱插筋在板内设置四道限位箍 筋,上下网各一道,中间板高范围内等间距设置两道,另外再在混凝土面上设 置两道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