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专版)中考政治复习方案 第一单元 心理与品德 考点6 明辨是非教材梳理课件.pptx
35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考点,6,明辨是非,江西考题,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中考真题演练,考点梳理,整合,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目标解读,预测,1,考点,6,明辨是非,目标解读,预测,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课标要求,近五年考题统计,题型,名师预测,考查频度,命题角度,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2017,江西,,12,,,3,分,2016,南昌,,6,,,2,分,2014,江西,,16(2),,,2,分,2013,江西,,17,,,4,分,单选,多选,综合,好奇心与从众心理,5,年,2,考,以生活事例为素材结合规则、珍爱生命、责任、孝敬父母、受教育权综合考查;明辨是非与网络生活,5,年,6,考,属于高频命题点,常以中学生对网络或的不合理使用、网络化时代下的网络文化为素材综合考查明辨是非、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网络等考点。
2018,中考可结合青少年网络安全、网络诈骗案例、朋友圈的“微商”、点赞、投票等现象进行复习备考,2,考点,6,明辨是非,考点梳理,整合,(1),好奇心是一个渴望去了解或尝试各种自己认为新奇的事情2),好奇心如果不与年龄相符,不与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相符,不与家庭境况相符,不与自己的驾驭能力相符,就会出现偏差,造成伤害自己的负面效应3),好奇心是产生兴趣的基础,也是培养兴趣的先导青少年要明辨好奇的对象,培养和保持正确的好奇心;不能仅仅停留于对事物的好奇,而要善于将积极的好奇转化为浓厚的兴趣1.,怎样正确认识好奇心?,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一)内容梳理,好奇心与从众,3,考点,6,明辨是非,(1),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如“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等2),中学生的社会阅历浅、经验少,独立判断能力欠佳,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容易出现从众行为2,如何认识从众心理?,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4,考点,6,明辨是非,(1),缺乏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2),社会群体的压力和影响。
3),缺乏抵御非正式团体和外部不良影响的能力3,导致盲目从众的原因有哪些?,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1),消极的一面: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没有主见,墨守成规2),积极的一面: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智慧,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4,从众心理的影响有哪些?,5,考点,6,明辨是非,(1),独立思考,明辨是非2),自我选择,勇于负责3),增强抵挡团体不合理压力的能力,学会抵制外部不良诱惑5,怎样克服消极的从众心理?,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6,考点,6,明辨是非,(1),青少年染上不良嗜好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起因往往与最初的从众心理和好奇心有关因此,提高和发展青少年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青少年辨别是非善恶、抵制诱惑、杜绝不良嗜好2),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选择和实施道德行为,抑制不道德行为,防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1.,为什么要发展独立思考与自我控制能力?,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独立思考与自我控制能力,7,考点,6,明辨是非,善于根据长远目标或社会要求来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够忍耐外界不良因素的侵扰或诱惑,能够克制自己的冲动。
2,自我控制能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1),学会独立、全面、严谨地思考问题,努力正确分辨是非2),及时发现与调整自己的错误或不恰当之处3),要有鉴别他人思想、行为的正确与错误、有用与无用的意识和能力,不盲从4),要学会理性地看待各种新闻与事件,增强明辨是非、自主选择、勇于负责的行为能力和自护能力3,怎样发展独立思考与自我控制能力?,8,考点,6,明辨是非,(1),明善恶、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2),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只有明辨是非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3),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实现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4),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在生活中自觉用道德和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1.,明辨是非善恶的原因有哪些?,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明辨是非,9,考点,6,明辨是非,(1),全面理解是非善恶的标准,具有明确的价值观2),对来自各方面的社会信息,我们要在头脑中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判别3),对长辈的言行要分清是非,我们不能无原则地一概服从。
4),要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不因屈从伙伴的压力而做错误的事情,并且敢于对其他人做的错事提出反对意见即使是跟随别人做了错事,自己也要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5),要增强明辨是非观念,依法自律,不做法律所禁止做的事6),要自觉遵守正义的制度、规则和程序2,如何明辨是非?,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10,考点,6,明辨是非,(1),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日益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信息化生存、数字化生存、网络化生存已成为重要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正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形态、社会规范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2),我们要正确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进行学习与生活例如,学会通过互联网感受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并获得多元的文化信息,提高自己的社会参与度;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求知和获得信息的广阔空间,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学会在网络平台上与他人便捷地交流和沟通等1.,如何认识网络信息时代?,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网络,11,考点,6,明辨是非,(1),利:网络使大量的信息得以快速传递,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网络有利于我们开阔视野、放松心情、学习新知识、结交新朋友等2),弊:网络上的不健康的内容,如色情、暴力凶杀、迷信等会毒害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容易使人们的阴暗心理得以无所顾忌地宣泄,使交往环境被破坏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会不思进取,容易导致学业荒废,误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如何看待网络的利与弊?,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12,考点,6,明辨是非,(1),培养坚强的意志,明辨是非,抵制不良诱惑2),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和精神世界3),多读书,多参加体育运动,远离不良诱惑4),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实现生命的价值3,为避免网络游戏的不良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做?,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13,考点,6,明辨是非,【,点拨,】,观点片面青少年具有好奇心是正常现象,但我们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才有利于提高能力好奇心如果不与年龄相符,不与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相符,不与家庭境况相符,不与自己的驾驭能力相符,就会出现偏差,造成伤害自己的负面效应易错一: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有了好奇心,就会有所发现和创造。
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二)易错点拨,14,考点,6,明辨是非,【,点拨,】,观点错误从众具有两重性:积极的从众有助于群体成员产生一致的行为,有助于实现群体的目标;它能促进群体内部的团结,增强凝聚力,维持群体良好的秩序和提高工作效率等我们要避免盲目从众,增强明辨是非、自主选择、勇于负责的行为能力和自护能力易错二: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它对我们只有消极影响,会使人变得无主见因此,我们一定要避免从众心理,遇事要听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15,考点,6,明辨是非,【,点拨,】,观点错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它的积极面,也有它的消极面面对网络的利与弊,我们要善于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做网络的主人易错三: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中学生要远离网络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16,例,1【2017,江西,12,多选,】,自,2017,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在保护个人信息、治理网络诈骗实名制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划出了网络世界里不可触碰的“红线”。
这,(,),A,告诉我们青少年要远离网络,B,表明一切网络行为都受法律保护,C,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D,有利于规范公民的网络行为,考点,6,明辨是非,CD,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江西考题,17,考点,6,明辨是非,【,解析,】,使用互联网要遵守道德和法律题干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实施,为网络生活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规范公民行为,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C,、,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过于绝对;,B,说法错误,违法的网络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答案,】CD,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18,考点,6,明辨是非,例,2【2016,南昌,6,单选,】2016,年,3,月,一则“南昌多地发现人贩子,请各位妈妈注意”的消息出现在朋友圈,并不断被转发和评论经警方调查,该消息纯属谣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警方对散布谣言的刘某予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刘某散布谣言而被处罚告诉我们,(,),A,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B,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能做,C,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D,法律禁止转发消息,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B,19,考点,6,明辨是非,【,解析,】,公民在网络上发布言论时要做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利用传播谣言,引发社会恐慌、扰乱社会秩序,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触犯了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B,正确;,A,、,C,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禁止转发消息”说法错误,排除,D,答案,】B,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20,考点,6,明辨是非,例,3【2015,南昌,14,多选,】“,有一天,我上着,,、逛着淘宝、摇着,突然就有人发信息给我,说我中宝马了先要上税,孩子车祸交医药费,记住!要你转账都是忽悠官方微博“平安常州”发布的这一逗趣内容提醒网民要做到,(,),A,严格执法,建设和谐网络环境,B,远离网络,以免自己受骗上当,C,明辨是非,享受安全网络生活,D,保持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中考真题演练,CD,21,考点,6,明辨是非,【,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有人发信息给我,说“我中宝马了先要上税,孩子车祸交医药费,记住!要你转账都是忽悠”说明要有明辨是非的意识,,C,正确;“要你转账都是忽悠”说明要保持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D,正确;严格执法是属于执法机关的职责,,A,与题干问题身份不符,排除;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善于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做网络的主人,而不是远离网络,,B,说法绝对。
答案,】CD,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