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同盟会政治纲领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80576234
  • 上传时间:2022-04-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8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同盟会政治纲领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一、教材分析这一章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在资产阶级的维新革新运动失败后,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面对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步进展,民族资产阶级的气力得到壮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最终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实行独断统治,随后又展现了北洋军阀的统治,革命派为了维护革命果实又开展了一次又一次反独断专制的斗争本章上承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下启北洋军阀的统治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推行革命的打定过程,主要讲了同盟会的建立、三民主义、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等起义同盟会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全国性革命政党的建立,并公布了其革命纲领,孙中山那么把这一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对比完整的革命纲领既有其进步性,又有其不成制止的局限性;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与保皇派开展了强烈的论战,宣传了革命思想,推动了革命的进展,之后革命派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如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等,虽然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这却预示着革命高潮即将到来。

      三民主义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在这一纲领的指导之下,革命派与保皇派开展了论战,与此同时革命派又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学识目标:同盟会的建立、性质和政纲、三民主义、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才能目标:(1)评价三民主义,;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才能2)归纳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内容,培养学生概括历史学识的才能重点、难点:三民主义的评价,既要看到其进步性又要看到其局限性二、学情分析学识方面: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知道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清政府己彻底沦为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工具学生已经具备确定的史实根基,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做好了打定才能和方法:在之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已具备确定的归纳总结对比分析的才能,掌管了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为这以后的学习做了打定三、学习过程及学法指导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学会结合以前学过的历史学识归纳总结)(1)建立的背景:(学会从阶级、思想、组织、形势四个方面来理解)①资产阶级革命队伍的壮大(阶级根基)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思想根基)⑧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刻革命派形成(组织根基)。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感到建立一个统一的革命政党的必要性(形势根基)2)组成:在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的根基上组成结合书本学识举行归纳)(3)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4)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一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实质是一样的)(5)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2.三民主义内容及评价(学会结合材料,根据三民主义的内容,来分析理解其进步性及局限性,从而的出正确的评价)(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民族革命)相关资料:材料一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材料二“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藏诸地为一国,如合汉满蒙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分析:(结合材料,提出问题,扶助学生分析理解材料如提问:民族主义的主要矛头对准谁?)进步性: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清贵族,强调了民族对等,在确定程度上消释了民族隔膜,孤立了清于朝,加速了清手朝的灭亡,将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符合历史进展潮流局限性:①民族主义仅仅停留在推翻清政府统治、光复汉族国家。

      ②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只把对帝国主义的仇恨集中于其代表人物清政府上,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薄弱性2)创立民国……民权主义(政治革命)相关资料:“今者由平民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对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白为者,大下共击之分析:(提问:民权主义的目标是什么?)进步性:共有两层含义:①推翻帝制: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民国”是三民主义即同盟会纲领的核心,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的愿望,对促进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起了推动作用局限性:①矛头所向,主要是皇帝和贵族,并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②看法民权主义,但不敢依靠宏大工农群众,找不到真正出路3)平均地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相关资料:平均地权文明之福祉,国民对等以享之当革新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大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全体:其革命后社会革新进步之增价,那么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大不获其所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分析:(提问:民生主义的实施方法有那些?)进步性:说明资产阶级己开头留神解决农人的土地问题,是符合历史进展要求的。

      局限性:不敢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人全体,不能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全体制结论:①三民主义是对比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利益和经济要求,也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展②它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也没有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这些抉择了民主革命不成能完成使命3,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学会比较之前的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结合书本学识,举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自主学习,明确该掌管哪些内容)(1)起因:20世纪初,民主革命运动兴起,已成为当时中国历史之主流康有为、梁启超等,成为保皇派,对革命派举行攻击,阻碍了革命的进展,必然引起革命派的反攻2)内容:①要不要用暴力推翻清朝政府②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③要不要变更封建土地全体制3)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4)作用:宣传了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的进展4.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学会结合书本学识,自主学习起义的相关内容)四、稳定练习1.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平均地权”方案在本质上()A.是一种平均主义的纲领B.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C.没有变更地主土地全体制D.实行后废除了地主土地全体制2、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是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思想B,民主主义思想C.民权主义思想D.民生主义思想3.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封建主义和人民群众的冲突B.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冲突C.民族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冲突D.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冲突4.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由于()A.它是同盟会成立后,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C.革命党人在起义中表现了英士气概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加速了革命进程5.20世纪初,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A.革命党人未发动和依靠群众B.发动武装起义的条件不够成熟C.革命党人未提出明确的革命纲领D.武装起义的筹划不周密五、学后反思: — 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