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OO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适应性练习(一).doc
5页2OO9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适应性练习 (一)物 理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一、选择题 (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z4 分) 注意:其中 1---9 小题中,每题只有--个选项正确 1、质量较大的鸽子与质量较小的燕子在空中飞行,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 )A、燕子比鸽子飞得快 B、鸽子比燕子飞得快C、燕子比鸽子飞得高 D、鸽子比燕子飞得高 2、使用机械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是( )A、省力 B、既省力又省距离C、省距离 D、改变力的方向 3、将一滴墨水滴入清水中水的颜色变了,这主要是因为( )A、水的比热容大 B、液体容易流动C、水分子间距大 D、分子不停的运动 4、假设所有导体都没有电阻,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饭锅仍然能煮饭 B、电动机仍然能转动c、白炽灯能发光 D、电烫斗仍然能烫烫衣服 5、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两个物体,当把两个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减小的示数都相同, 则两个物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密度 B、体积 C、质量 D、形状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走路的速度是 20m/s B、桌子高 15cmC、一个普通苹果 0.2kgD、教室的面积是 10cm2 7、某同学站在磅秤上,下列哪一对是平衡力 ( )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承力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压力 D、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 8、如图 1 所示,当 S 断开时,L1正常发光;当 S 闭合时,要保持 L1正常发光,下列措施可 能有效的是( )A、电源电压不变,将滑片 P 向 a 端移动B、电源电压不变,将滑片 p 向 b 端移动C、减小电源电压,同时将滑片 P 向 a 端移动 D、减小电源电压,保持滑片 P 位置不变 9、两只相同的杯子置放在窗前,里面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酒精。
一段时间后,两杯液面如 图 2 所示,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 ) A 表面积大小有关 B 温度高低有关 C 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D 种类有关 注意:l0---12 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1O、某家庭电路申己有两盏电灯正常发光,知果再使用一个电熨斗则该电路的( )A)总电流变大 B)总电压变大C、总电阻变大 D、总功率变大11,下列物体与电磁感应现象有关的是( )A、手电筒 B)发电机c、收音机 D) 12、在使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当用力向下压活塞,对于筒内的气体来说可以 增大的物理量是:( )A 体积 B 质量C 内能 D 压强 二、填空题 (共 12 个小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 13、运动会上同学们敲锣打鼓这锣声、鼓声是由于锣面和鼓面的_______产生的,再通过 _______向四周传播开来“ 14。
站在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_________像,比实际鱼的位置______(选填:深、 浅) 15、夏天,小亮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只冰糕,发现包装纸上附有一些小冰晶这是水蒸 气_______而成的;随后又发现它在冒“白气“,而白气无风时不是上升而是下降是因为受到 _______ 16、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中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小桌是__________的 相对于路边的电线杆是__________的 17、近视眼的同学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_________(凸透镜/凹透镜),下图 3 中 _______(甲/乙)为远视眼镜18、白炽灯的灯丝烧断后,再把它们搭接上,通电后比原来更亮了,这是由于灯丝电阻 _____了,实际功率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在水能、风能、太阳能、石油、煤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有__________,使用中不会对 大气直接构成污染的有_________ 20、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图 4 中表示的是其中的________冲程;它的能量转 化关系是____________ 21、放在两个磁极间的小磁针,静止时如图 5 所示,标出图中磁铁的极性及磁感线的方向22、如图 6 所示,杠杆左端 0 是支点,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23、如图 7 所示,射向平面镜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30°,画出反射光线 24、如图 8 所示,A 是保险丝,B 是拉线开关,c 是电灯,请你将电灯和开关连入电路三、计算题(本题共 3 道题,共 20 分) 25,(6 分)一位质量为 70kg 的运动员身上背着 15kg 的装备在雪地上行进g=10N/kg) (1)当他站立时,对雪地的压力是多大? (2)当他脚踏滑雪板(每块滑雪板的面积 0.18m2)在雪坡上滑行时,不计滑雪板所受的重力, 他对雪地的压强为多大?26、(7 分)有一个白炽电灯,铭牌如图 9 所示,求 (1)灯丝的电阻; (2)正常工作 10h,消耗多少度电能; (3)若实际功率为 1OW,则实际电压为多少?27、 (7 分)你见过戴着面罩或墨镜的工人进行电焊作业吗?电焊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产生高 温将焊条熔化,从而使两金属部件焊接在一起电焊机工作时有很大电流但不会连续 工作,所以导线中会产生迅速变化、时断时续的电流 (1)电焊机输出电压 40V,输出功率 2O0OW某种橡皮绝缘铜芯导线在常温下安全载流量 (长时间通电时的最大安全电流)知下表,从安全角度考虑,计算说明应选择哪种导线作为 电焊机的输出导线?(2) 焊条熔点为 1100℃。
比热容 0.4xl03J/(kg.℃) 假设电流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焊条吸 收并使焊条升温,电焊机工作 4s,可使一根质量为 20g 的焊条全部熔化吗?(3)电焊机工作时会对周围居民生活或行人造成一定的影响请指出其中的两点四、简答题 (共 2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 分 28、为什么冬天玻璃上会出现窗花,出现在哪一面 (里面还是外面)为什么?29、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长颈漏斗和一个乒乓球如图 10 所示,小明用力向 下吹气乒乓球没有落下来,而小红慢慢的吹乒乓球则掉下来了请解释为什 么用力吹不掉下来,慢慢吹则掉下来综合题:30、(4 分) 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猜想: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我们制定了两个计划A.让研究对象都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B. 让研究对象都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只温度计,手表,铁架台,适量的水和煤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是 2)能够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本次实验成功的关键,在提供的两种热源中,你认为选用 比较合理,理由是 。
3)若选择 A 计划进行试验,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数据31、(6 分)为了探究冰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丽设计了如图 11 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在 下表中记录了融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1)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上画出冰融化的图象2) 通过对数据和图象的分析,你能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小丽与同学交流时发现,在开始 2min 升温快,最后 2min 升温慢,请你写出两个 可能的原因是:32,(8 分)有一只标有 2.5V 的小灯泡,电阻约为 10Ω,为了用实验测出它的额定功率(1)请画出实验电路图2)请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3)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在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阻值最 _______处4)如果实物图中滑动变阻器的 d 端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两端电压只有 2v,那么这时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_处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V,若此时电 流表的示数为 0.24A,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小灯泡正常发光后,若将滑片向右 端滑动,小灯泡的亮度将变_______。
33、(4 分)小丽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作了以下猜想: A·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B·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C·可能与产生摩擦 力的两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她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出测力计的读数 (如图甲); 步骤 2:把砝码放在木块上 (如图乙),匀速拉动木块和砝码,读出测力计读数;步骤 3: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匀速拉动木块和砝码 (如图丙),读出测力计读数(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显示的读数是拉力 F 的大小,间接测得摩擦力 f 大小的关键是 要保证木块做___________运动 (2)比较 1、2 次实验可以得到:____________ 比较 2、3 次实验可以得到:____________ (3)为了检验猜想 C 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在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 实验步骤 步骤 4:34、(4 分)在探究凸透镜成象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 11 所示F 点和 2F 点 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a、b, c 是主光轴上的三个点。
1)某同学在光具座上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调到了同一高度,固定烛焰和凸透镜的 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接收不到像,可能是________ (2)把烛焰放在 a 点,在主光轴上成的像所在的范围是___________ (3) 把烛焰分别放在 b, c 两点,在______点成的像大 (4) 实验中当物距为 12cm 时,在光屏上成像,当物距为 9cm 时,在光屏上不成像 若把物体放在距透镜 10cm 处,则下列关于成像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B 可能成放大的虚像 C 可能成缩小的实像 D 可能不成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