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土壤学实习报告合集10篇.doc

52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35075201
  • 上传时间:2024-0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42KB
  • / 5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土壤学实习报告合集10篇 土壤学实习报告 篇1(2708字)  一、实习目的  1、了解野外剖面点的选择原则,并据此确定调查剖面的位置  2、掌握土壤剖面挖掘和土层划分的基本原则;学习利用常用工具(罗盘、剖面刀等)与方法进行土壤剖面形态观察与记录  3、掌握土壤剖面分析样品采样、环刀采样的方法与操作  4、通过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并进行调查,从而获得其不同特征  5、培养科研团队精神,培养良好的科研外业习惯,增强小组、班级及专业的凝聚力  二、实习意义  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通过实习的方式让我们对土壤剖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可以做一些外业调查,同时为室内实验准备原材料另外,此次实习增进了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三、土壤剖面的确定和土壤样品的采集  由于我们班三个组研究的主题相同,于是我们分组挖掘不同林木下的土壤剖面,以求涉及更多的方面,进而使研究内容更饱满,研究结果更具有概括性  四、样品处理与分析  1、测容重和含水量  由于环刀取样的限制,我们只取了部分土层的原状土壤,并进行容重和含水量的测定  2、土样的处理及速效钾的测定  (1)将采集的各层土样过1mm和0、25mm的筛供以后实验使用。

        (2)用醋酸铵浸提法测土壤样品的速效钾含量  3、用电位法测土壤样品的pH  4、用稀释热法测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和有机质的含量  5、用比重法测土壤样品的质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林木土层土壤含水量(%)速效钾测定有机质含量测定pH质地有机碳百分比(%)有机质百分比(%)栓皮栎荆条大A19、402904、487、727、97砂壤土大BC18、23600、190、337、53砂壤土槲栎鹫峰A—2803、756、4656、74砂壤土鹫峰B14、72700、210、365、48砂壤土  鹫峰C—600、170、296、83轻黏土  采样地点:校内  (二)实验分析  1、野外调查分析  野外调查主要是通过目测及老师提供的调查方法对土壤剖面进行大致的调查,所得结论可能与室内实验有所差别但是野外调查所做的初步判断能够让我们对所调查剖面有一个初步了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参照野外调查数据所得结论如下:  (1)土壤剖面的紧实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不同于农业土壤原因是我们所挖土壤剖面为自然土壤剖面,受人为因素(如人及机器的碾压)影响极小,由于重力的作用,上层土壤必定对下层土壤产生压力,压力由上向下逐渐增大,于是产生土壤剖面紧实度从上向下逐渐增大的结果。

        (2)同一地区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紧实度不同大区地形差别不大,所挖剖面土壤的紧实度却不同,这时植被的影响因素不容忽略由于不同植被的生长所需环境不同,而植物的生长也在影响着周围的环境不同植物的根系对土壤的切割能力不同,代谢产生的有机酸不同,因此导致周围矿物岩石的风化程度也不同,进而影响土壤的紧实度和石砾含量  (3)不同植被下土壤的质地不同由于大区环境大体相同,土壤质地的不同同样取决于植被不同植被的含根量及跟的大小粗细不同,必然影响周围矿物岩石的物理风化,而植物生长过程中释放的有机酸的不同让土壤进行进一步不同的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加上不同植物吸收的营养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有所差异,必导致土壤质地不同另外,植物生长所需水分不同,会导致不同植被下的土壤含水量不同  2、室内实验数据分析  (1)土壤的含水量同野外调查结果大体一致,从上到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由于土壤颗粒的截留必然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2)同一土壤剖面的土壤容重从上至下呈增高的趋势,不同植被下的土壤容重又有所不同容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土壤的孔隙度,可见土壤的孔隙度从上到下呈降低的趋势,这一趋势也符合土壤紧实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

      造成以上规律的原因同样是重力和植物的综合影响  (3)土壤速效钾的含量从上到下大体呈降低的规律,不同植被下又有所不同钾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之一土壤中的钾素可分为四种状态:含钾矿物(难溶性钾);非代换性钾(迟效钾);代换性钾;水溶性钾(后两种为速效钾)植物所能利用的钾是以水溶性及代换性状态存在的钾,其中主要是代换性钾土壤中的速效钾之所以呈现从上到下逐渐降低的规律,我认为能为原因有两方面:第一,矿质元素的生物小循环钾被植物吸收以后运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最后随着枯枝落叶返回土壤由于土壤颗粒的截留,会导致土壤中钾的含量从上到下逐渐减少第二,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钾,因此由于根系的吸引作用,根系附近钾的聚集也相应会多一点,而根系也主要集中在土壤剖面的上层综上所述,以钾的循环为主,根系对钾的吸引为辅的机制,导致了以上规律  (4)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自上而下逐渐减少,不同植被下又有所不同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第一,总体上植物散落的枯枝落叶、动物及微生物的残体所积累的有机质遗留在土壤表层之后,虽然会随着雨水等向下渗,但由于土壤颗粒的截留,就会导致有机质含量自上而下逐渐减少;第二,不同植被散落的枯枝落叶不同、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不同会造成不同植被下有机质的含量的差异;第三,不同植被生长所需环境不同,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有差异,因此对土壤质地会有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的截留能力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有机质的分布规律。

      5)不同植被下土壤的pH和有机质不同pH没有明显的规律,猜想原因是不同植被的根系位置不同、释放有机酸的量和位置不同、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以上因素综合导致了土壤的pH的不规律性土壤质地从上到下由壤土过渡为砂土或黏土,主要是不同植被的改造能力的差异引起的  六、实习结论  同一地区土壤的各种特征的变化规律从上到下大体一致,但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特征有所差异这种规律主要是植被引起的植物生长过程中,从周围吸收的营养成分不同,因而对周围环境的改造程度有所差异,从而导致了同一地区土壤特征大体规律一致,具体有所差异的结果土壤学实习报告 篇2(1180字)  几天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户外进行了土壤学实习,这次实习给我留下了很大的印象  一月十一日早上,我们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土壤学实习我们学校的后山即是我们的实习的第一站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学校的后山,后山有一处天然的土壤剖面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了解到,学校后山的土壤是属于黄红壤,可以观察到剖面自上而下可分为:有机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有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各个层次的分割线,但在这处切面我们没有观察到,只能看到各个层次的逐渐递减。

        下午我们去了上甘林场,也就是我们实习的第二站去的时候,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不一会,外面就开始白了起来,而更让我们措手不及地是我们去的竟然是--墓地到了那里,经过一条长长地石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据说上甘林场原本是一片荒地,后经我校领导和政府的联合调查发现了其利用价值,于是在其上种树:有南酸枣,元柏等这里虽是石灰性土,且大多为岩石,但这些树木顽强地从岩石缝里汲取营养,并生活得很好后被当地的政府看中,将中间一块选为墓址那里的土为石灰性土,土壤分层明显,我们能够很清晰地看到有机质层与淋溶层的分界线林场的对面生长着一些灌木和一些草本,无明显高大乔木的痕迹  紧接着我们又去了青山毛竹林,这里是我们实习的第三站然而就是这里,成了这次实习最惊险的地方由于我们的实验点选在山顶,没办法,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往山顶爬,这里的山路非常难走,根本没有向上甘林场那样铺好的石阶,全是泥地,但又由于下雪天,路变得异常的泥泞老师告诉我们这里的土壤粘性很大,所以才会是这里山路这般难走我一步三滑,和同学手拉手,才勉勉强强安全到达了山顶,但仍有一些同学不能幸免,摔得一身泥好不容易到了山顶,这里的风很大,吹得我们的心都凉了好不容易等老师说完了注意情况,我们就开始动手了。

      但问题又出现了,原来我们组负责带工具的同学,忘记把工具带上来了,只能在老师的授意下合其他一起完成了这个任务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本次实习的最后一站--富阳我们乘着校车,两个小时后我们到了实习地到了这里我们首先在农科院的姐姐的指引下来到了铜-镉污染土壤修复的试验点了解情况那里生长着好多对铜,镉污染的超富集植物如:东南景天,铜草,香根草,海洲香薷等随后我们来到环山中学对面的农田挖土,那里的土质为水稻土,它的剖面分层很明显,主要可分为有机质层,犁底层,诸育层等,老师要求我们每人挖一麻袋土回去,作为下届学弟学妹们的实验材料回去的车上,大家都睡得很香,想必大家都累了吧,呵呵~~~我也很累,睡得很香呢!  实习就这样结束了,我觉得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收获,虽然一路上惊险刺激,但好在大家都完成了实习的目的土壤学实习报告 篇3(675字)  通过两天的实习,让我收益颇多从原先了解的关于土壤单方面的理论知识到实践,清楚直观地重新认识土壤是一个突破土壤如何从岩石发育到土壤是要历经一个漫长的阶段,且随着风化作用的进行,也在不断地发育气候、植物、动物、人为因素对土壤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同一个地方的土壤的品质不会相差太大。

      受温度、母岩、环境的影响,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土壤分布也是有联系的从南到北,海南的土壤多为砖红壤,广东因其盛行干热风,降水少,所以多为赤红壤;江西、浙江、湖南一般是红壤;江苏是黄棕壤;山东是棕壤;河北、辽宁是暗棕壤;黑龙江是黑土壤或棕色针叶林土从垂直分布开看浙江的土壤,1.低丘:红壤;2.海拔(600)800-(1100)1200:黄壤;3.(1100)1200以上是棕黄壤因此分析土壤不能凭空,要根据该土壤在该区域所处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加以分析我们实习的几中土壤都是浙江地区的红壤上甘的是石灰性红壤,青山的是红壤,后山是黄红壤纬度越往上就越接近黄壤  每一种土壤都有适合生长的植物,植物也有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最优的选择是在适合的土质上种植适合的植物,如果不合适但又需要种植这样的植物,就需要用一些人工的办法,用化肥改变矿物含量,调节PH,灌溉水田,交叉种植等等,能增加产量  在自己动手实践了一番之后,我们对挖剖面有了深刻的体会,找好挖剖面的适合位置,大致的范围,挖的深度,是否垂直这些关系着能否挖好一个剖面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技巧,灵活运用,是实践方法,也锻炼学习的能力土壤学实习报告 篇4(3214字)  一、实习意义  土壤在农林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

        首先,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是农林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壤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以及机械支持等,而由于动物生产又是以植物生产为基础的次一级生产,所以,土壤不仅是植物生产的基础,也是动物生产的基础,农林生产要以土壤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其次,土壤是制定农林生产技术措施的基础和依据几千年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已经证实,整个农林生产过程中,在制定和采取各项生产技术措施时,必须首先考虑土壤因素,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生产原则,包括因土施肥、因土灌溉、因土种植、因土管理等  其三,土壤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地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对保护和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然,对土壤的科研与保护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伟大意义  其四,土壤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土壤作为影响人类生存的3大环境因素之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她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栖息之地,她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对土壤科学的学习与研究迫切而需要  二、实习要求  1、野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土壤剖面观测和记录以及讨论,每人完成一份实习总结。

        2、要求同学们遵守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3年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东马坊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详细解析.docx (2025秋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 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北皋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黄沙坪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详解.docx 2021-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个人理财通关试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题】.docx 2025年吉林省“入团积极分子”学习考试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五强溪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桂山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详细解析.docx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非表格式216页).docx 2025年东营市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徽县伏家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2023年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官渡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2025秋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 2025年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全国).docx 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老街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三角塘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带题目详解.docx 2021年CAAC四类无人机执照考试复习题库资料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 2025年白城市入团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向华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