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呼吸系统x线阅》PPT课件.ppt

81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78570369
  • 上传时间:2024-08-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72.60KB
  • / 8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呼吸系统X线诊断 本章重点l正常解剖X线表现 胸膜;肺(肺门、肺野);纵隔l基本病变X线表现 支气管阻塞性表现 肺实质基本病理表现 胸膜疾患 第一节第一节 胸部正常胸部正常X线表现线表现 一、胸廓(一)软组织 1. 胸锁乳突肌与锁骨上皮肤皱褶 2. 胸大肌 3. 女性乳房和乳头 胸锁乳突肌与锁骨上皮肤皱褶 女性乳房 (二二)骨骼骨骼l胸骨与胸椎l锁骨l肩胛骨 l肋骨 二、胸膜二、胸膜l正位胸片上常于两侧第一、二肋骨下缘见到的线状伴随影;l自两侧助隔角上与胸壁内线并行的线状影;l右肺中部水平叶间裂侧位片自后上向前下方斜行线条状的斜裂影 三、肺三、肺 (一)肺野 肺 叶 (二二) 肺门肺门(hilar shadow) l后前位上,肺门位于两肺中野内带2—4前肋间处,左侧比右侧高1—2Cml构成:是动脉、静脉、支气管及淋巴组织等 肺门的构成1.气管2.右主支气管 3.右肺动脉 4.下后肺静脉干 5.右下肺动脉 6.肺门角7.中间段支气管8.右上肺静脉 9.右下肺静脉 10.左肺动脉弓11.舌叶动脉 12.左下肺动脉13.左上肺静脉14.左下肺静脉 肺 门 (三)肺纹l由肺动脉、静脉、支气管、淋巴管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组成,以肺血管为主。

      l由两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伸出的树枝状影正常肺纹理轮廓清楚,不断分支,由粗逐渐变细,达外带更细而消失,肺上野较下野显得略少 肺 纹 四、纵隔四、纵隔 l纵隔的九分区法 (侧位胸片)l纵方向分区:①前纵隔:系胸骨后缘与气管、升主动脉和心脏前缘的间隙,为较透光的倒置狭长的三角形②中纵隔:相当于心脏、主动脉弓、气管和肺门所占据的范围③后纵隔食管前缘以后,内含食管,降主动脉,胸导管、静脉、交感神经及淋巴结等 纵隔划分横的方向划分:横的方向划分:1.为自胸骨柄、体交界处至第四胸椎体下缘划水平线2.肺门下缘水平线 纵隔划分图 五、膈肌五、膈肌(横膈横膈) l肋膈角l心膈角l右高左低、内高外低、前高后低l呼吸动度;平静呼吸约1—2cm,深呼吸时可达3—6cml膈膨升、波浪膈l影响膈的位置 的因素:压力、膈肌麻痹 膈 肌照片 第二节第二节 基本病变基本病变X线表现线表现 一、支气管阻塞性表现二、肺实质基本病理表现 三、胸膜疾患 一、支气管阻塞性表现一、支气管阻塞性表现 肺气肿(Emphysema)肺气肿系肺组织过度充气而膨胀的一种状态轻症者:x线表现常不明显,难于诊断 晚期阻塞性肺气肿表现:l两肺野透光度增加,容积增大。

      肺野中可见肺大泡两肺纹理分散变细变直,外带消失不见l心脏呈垂直型l胸廓可呈桶状,表现为肋间隙变宽,胸廓前后径增加致使胸骨后间隙增宽l两膈位置下降,膈顶变平,可呈梯形,呼吸动度显著变小 肺气肿 (二)肺不张(Atelectasis) 病理改变病理改变: 支气管腔完全堵塞后,肺泡内原有气体在18—24h内被循环的血液所吸收,最终导致肺泡无气、肺叶萎缩容积缩小,称为肺不张 支气管完全阻塞后,与此同时,肺泡内可产生渗液,不张的肺组织也可并发肺炎或支气管扩张 肺不张X线表现肺不张X线征通论l直接征象:一侧肺或一个肺叶透光度减低,呈致密影,且容积变小l间接征象: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横膈升高,纵隔障向患侧移位等l正常肺组织代偿性膨胀过度 体积缩小征(肺不张)肋间隙变窄横膈升高纵隔障向患侧移位叶间裂向患侧移位 病变区呈致密影体积膨大征(肺气肿)肋间隙增宽横膈下降纵隔障向健侧移位叶间裂向健侧移位 病变区肺纹减少消失 右上叶不张正正位位:右肺上叶密度增加,水乎裂向上移位,构成锐利的下界及弧形凸面向上右肺门上移,中、下叶可有代偿性膨胀过度,气管可右移侧位侧位:呈扇形 右上叶不张照片 右中叶不张 正正位位::见右肺下部内侧有片状阴影,使该处心右缘轮廓模糊。

      在前弓位上可见三角形致密影,界限锐利,尖端向外 侧位侧位::见中叶容积缩小,密度增大,上下界锐利,呈双凹的宽带状影 中叶不张照片 下叶不张 l右肺下叶不张 下野内中带有尖端向上的三角形致密影,外界锐利右肺动脉下干消失,右肺上、中叶有代偿性过度膨胀l左肺下叶不张 正位:重迭于心影中l 侧位:可见下叶密度增加,斜裂向后下方移位 右下叶不张X线表现 右下叶不张斜位X线表现 左上叶不张 l正正位位:见左上、中野内、中带密度增高影,向下渐谈,使心左缘不 清,左肺门上移,气管左移l侧位侧位:可见左上叶密度增加,斜裂向前上移,下叶代偿性过度膨胀 左上叶不张 一侧全肺不张 l一侧肺野完全为均匀致密影l患侧胸腔容积缩小的间接征象l对侧肺代偿性过度膨胀 左肺不张 条状或盘状不张(Plate or linear atelectasis) l是亚肺段性不张在X线上所显示的一种特殊形态 l x线表现:为线条状或盘状致密影,位于一侧或两侧的下肺野长2—6Cm、厚度1—3mm呈横行,随呼吸而上下移动,转动胸部左右侧仍可见到,在正侧位上都见到,往往可向胸膜面延伸,但从不穿过叶间裂。

      二、肺实质基本病理表现 (一)渗出性病变(二)增殖性病变 (三)纤维性病变 (四)钙化 (五)肿块 (六)空洞与空腔 (一)渗出性病变l肺部的急性炎症反应的表现,常见于各型肺炎、浸润型结核、肺出血及肺水肿等 lX线表现:病灶中心较浓、均匀一致、向外围逐渐变淡,边缘模糊的片状影,密度不均匀时呈云絮状,如累及整个大叶,在叶间裂处有锐利的边缘l炎性渗出,经治疗多数可在l一2周内吸收l肺出血或肺泡性肺水肿,经过适当处理,可在数小时或l一2天内完全消失 渗出性病变 (二)增殖性病变 l常见于结核和各种慢性肺炎在肺组织内形成肉芽组织 lX线表现为密度增大,边界清楚的斑点状或结节状影 l由于病变局限于肺泡内,所以常形成腺状排列,在X线上呈梅花瓣状,称为腺泡结节型病变 增殖性病变 (三)纤维性病变 l渗出性病变往往可以完全被吸收,而增殖性的肉芽组织在愈合时,则多转变为纤维组织 lX线上表现为密度增高的硬性阴影如果肺的间质组织发生纤维性改变,则产生粗乱索条或网状影 增殖、纤维性病变 纤维病变 (四)钙化 l钙化为慢性炎症愈合的另一种表现多见于结核灶的愈合,霉菌病(组织浆菌病、球状胞子虫病),肺错构瘤(hamartoma)内也可见到广泛的斑点钙化影。

      lx线表现:为斑点状或不规则形的不均匀高度致密影 (五)肿块 l良性肿瘤边缘锐利、光滑的球形肿块影l恶性肿瘤轮廓呈分叶状或凹脐现象,并可有短细毛刺伸出,可发生中心坏死l转移瘤:多发的、大小不等的、散在的球形影l结核球及炎性假瘤,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边缘可清楚 单发肿块 多发肿块 (六)空洞与空腔 1.空洞(Cavity):肺部组织发生坏死或液化,通过支气管排出后,则可以形成空洞 (1)虫蚀样空洞:又称无壁空洞X线表现:实变的肺野内有多发的小透光灶,如虫蚀状见于干酪性肺炎 (2)厚壁空洞l空洞壁厚度超过3mm称厚壁空洞lX线表现:空洞形状不规则,内壁往往凹凸不平或光滑整齐空洞周围常有密度增高的渗出性浸润 见于肺脓肿、肺结核及肺癌l结核性空洞常无或仅有少量液面,l肺脓肿的空洞内多有明显的液面,l癌性空洞其内壁多不规则,有附壁结节 (3)薄壁空洞l洞壁一般在2—3mm以下l厚壁空洞转入慢性期,周围浸润被吸收,代替以纤维组织围绕在破坏区的周围,经过肺的均匀牵引而形成的园形空洞lX线表现:境界清晰、内壁光滑的透光区,其周围很少有渗出性改变,一般洞内无液面l常见于肺结核。

      2.空腔空腔 (Intrapulmonary air Containing space) l肺部原有腔隙的病理性扩大所引起的含气囊腔,如局部肺气肿、气囊、胸膜下的大疱等l这种空腔的壁,比一般的薄壁空洞的壁更薄,周围元实变或炎性交,空腔内多半没有液体l支气管扩张的囊腔虽属于这一类,但其中可有液面,周围可见炎性病变 空 洞 1 空 洞 2 三、胸膜疾患 (一)胸腔积液 l产生胸腔积液最常见的原因为结核、炎症、外伤、恶性肿瘤、心肾疾病等l无论是渗出液、漏出液、脓液和血液积聚在胸腔中,X线均难以区别液体的性质,但能明确积液的诊断l胸腔积液因液量的多少和所在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X线表现 1.游离性胸腔积液 液体能在胸膜腔内自由流动,因投照体位不同,其X线表现也不相同 (1)少量积液 l积液量在300一400ml以上,立位观显示,外侧肋膈角变钝、或肋隔角向上侧胸壁有小三角形阴影l立位向一侧倾斜60度、侧卧位或加用头高脚低水平X线投照,方能显示100ml 左右的积液X线表现为液体沿胸壁内缘形成窄带状均匀致密影 少量积液 (2)中等量积液 l中等量胸腔积液,立位检查,上缘呈典型的弧形。

      X表现为胸下部密度均匀增高,隔影消失,向上阴影密度逐渐变浅,上界呈凹面向上内的弧形影,外侧高于内侧,且沿胸侧壁向上有逐渐变窄的条状阴影 l形成的原因是因为液体重力、胸腔内的负压状态、肺组织的弹性,液体表面张力所致实际上液体的上缘是等高的,但液体的厚度是上薄下厚,液体包绕肺的周围,在立位和坐位检查时,X线束与侧壁的液体成切线,该部液体厚度最大,因而形成外侧和下部密度高,内例和上部密度低故显示为凹面向上的弧形l当病人仰卧时,液体流向胸腔的最低部位而分散,故显示大片均匀的阴影 中等量积液 (3)大量积液 液体上缘可达第二肋间,一侧胸部显示均匀浓密阴影,有时仅肺尖部透明并有该侧肋间隙增宽,纵隔障向对侧移位,膈下降 大量积液 2.局限性(包裹性)胸腔积液 脏层、壁层胸膜发生粘连,使积液局限于胸腔的某一部位,成为包裹性积液 (1)肋胸腔包裹性积液 l积液多包裹在腋缘或靠侧后胸壁l当转动病人到切线位置时,可显示从胸壁向胸内凸出的半园形或纺锤形均匀的浓密阴影,边缘锐利 (2)叶间积液 l 叶间积液可局限于叶间裂,但多与游离性胸腔积液并存,或系游离性积液进入叶间裂。

      l包裹在叶间胸膜腔者则显长园形或梭形均匀浓密阴影,其长轴沿叶间裂方向延伸液体量多时,可呈球形 (3)肺下积液 (infrapulmonary effusion)l肺下积液:肺下积液:液体聚积在肺底与膈之间l易误为膈升高 l但肺下积液有以下特点: ①“膈圆顶”最高点偏外侧1/3,肋膈角变深、变锐; ②透视下见肝脏下界位置正常③仰卧位透视,由于液体流至背部胸腔,表现为患侧肺野密度均匀增高,同时可见患侧膈顶位置正常,并无真正升高④向患侧倾斜60度,可见游离积液的征象;少数肺底胸膜粘连,而液体不能流动,X线见之如球形阴影,此时可做人工气腔或超声检查以确定诊断 肺下积液 3.脓胸 l急性脓胸表现与胸腔积液相同l慢性者常常为多房性包裹性积液,伴有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纵隔障向患侧移位,横膈上升等表现l往往可累及肋骨,引起骨膜炎或骨髓炎,亦可伴有支气管胸膜瘘 (二)气胸 空气进入胸腔则形成气胸可为自发性,外伤性和人工气胸 气胸X线表现l少量气胸:少量气胸:在肺尖部显示无肺纹的透光区l 大量气胸:大量气胸:发丝状阴影,呼气时清楚 如有胸膜粘连,呈条状阴影与胸壁相连。

      l 张力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可发生纵隔疝 气胸 液气胸 (三)胸膜增厚、粘连、钙化 由于胸膜发生炎症引起纤维素沉着、肉芽组织增生或外伤出血机化,均可导致胸膜增厚粘连和钙化胸膜增厚和粘连一般是胸腔积液和脓胸的后果,常同时存在 胸膜增厚、粘连、钙化的X线表现l轻轻度度 肋膈角处胸膜增厚和粘连表现肋膈角变钝,常伴有沿侧壁向上延伸的带状阴影l膈膈顶顶胸胸膜膜粘粘连连 膈面出现尖端向上的三角形幕状突起,吸气时更为明显l肺肺尖尖部部胸胸膜膜增增厚厚显示沿胸壁内侧有外形不规则带状浓密阴影 l叶间胸膜增厚叶间胸膜增厚显粗线状,正侧位均可显示水平叶间裂,斜叶间裂需在侧位方能显示l广泛而显著的胸膜增厚广泛而显著的胸膜增厚,除沿胸壁有宽带状浓密阴影外,由于收缩牵拉使患侧胸壁塌陷、肋间隙变窄、横膈升高,纵隔向患侧移位,甚至产生胸椎向对侧弯凸,影响呼吸功能l胸膜钙化胸膜钙化多见于结核性、脓胸及出血机化X线显示为不规则的条片状钙质浓密阴影有时包绕于肺表面呈壳状,与骨性胸壁有一透明间隙间隔 胸膜增厚、粘连、钙化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