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doc
8页《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说课稿 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大方面来进行解读屏幕上呈现知识树)说课标部分将从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说教材部分将从教材编写体例、教材编写结构、教材编写特点、教材内容四个方面来进行说明,说建议将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建议、单元课时分配建议四方面来进行说明说课标】我主要说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两个主题一)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包括课程总目标和单元目标两部分1、课程总目标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学科特点确定课程总目标为:【知识与能力】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过程与方法】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理解历史的过程 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2、单元目标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确定单元目标为:【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等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衰等知识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人类起源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金字塔的建筑历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任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是学生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通过学习金字塔,认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通过学习伯利克里改革,使学生认识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课程内容1、课程内容标准内容标准包括课程内容标准和单元内容标准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和本册教材内容确定课程内容标准包括世界古代史内容标准和世界近代史内容标准世界古代史又分为史前、上古和中古三个时期,讲述了人类从产生到公元1500年这一时段文明发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其内容标准包括:史前时期的人类、上古人类文明、中古亚欧文明、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五个主题世界近代史内容标准包括: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第一次工业革命、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科学与思想文化八个主题2、单元内容标准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单元内容标准为:(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2)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3)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4)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概况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5)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说教材】我主要谈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编写特点、编写体例、编写结构、教材内容一)、编写体例本册教材在结构上设置了出版说明、目录、内容、大事年表、附录内容的编排形式以单元呈现,依据历史的学科特点,各单元的布局安排,大部分体现时间的纵向联系,如本册课本的第一、二单元;有的则倾向于同一时空下的不同社会生活的横向联系,如本册的第三单元每一单元中又包括单元彩图页,正课,活动课和单元拓展每课的结构包括导入框、正文、副文、文献资料、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二)编写结构《世界历史》八年级上册分8个单元,叙述远古时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共25课,每课教学1课时另设有单元拓展,共用2课时编排了8个单元,一般来说,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相对一致的主题,类似专题,但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专题研究;每课有两三个具体历史事件构成,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精选的但是,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基本上根据历史发展时序和内在逻辑排列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在不刻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这种以线串珠的结构安排,使活泼好动的初中学生在学习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初步了解历史的发展线索,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
三)编写特点 1、加强课文的导入课文的导入主要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单元导入,另一个是每课导入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单元篇章页,篇章页摘要点出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篇章页,除了可以知道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哪些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本单元所有这些课之间的共同点,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特点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篇章页上把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人类的形成”“最初的人类社会”“亚非古代大河流域文明”“西方古典文明之源” 教材中另一个主要的导入处是每一课课文前都有一段导入语需要注意的是导入语并不是对本课课文的概述,也不是对本课所讲的历史事件背景的介绍这些导入语往往是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始,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导入语的内容和本课内容有关,但不是全部例如,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课本导入框图文并茂的介绍了“木马计”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去进一步探索辉煌的古代希腊文明在导入语中,绝大部分都配有与导入语内容相一致的图片2、图文并茂的编排结构本册教材从版面安排来看,图文大致各占一半左右,平均每课有五幅左右的历史图片此外,根据需要还有一定的历史地图3、大小字配合课文内容由宋体字(即大字)和楷体字(即小字)两种字体编排,其中宋体字是最基本的内容,楷体字的内容是课文内容的扩展,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阅读楷体字可以进一步了解与宋体字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或者历史影响等。
一般来说,忽略楷体字不影响学生对最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因为宋体字本身是非常生动的、适合于初中生阅读的内容课文内容中,除了大小字以外,每课还有一两个资料卡,这些资料有些有英文原文4、练习形式活泼多样每课的课后练习基本上有两项内容,一是“练一练”,通过选择、连线等多种形式,学生可以掌握本节课最基本的内容;另一个“活动与探究”,每课只要求学生完成一题,少数课后有两题的也是要求任选一题,“活动与探究”的形式多种多样,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在学过相关课文以后,通过收集资料,对具体问题进行历史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历史问题和对历史问题进行判断的能力,以及培养初步的历史研究能力5、自由阅读卡这是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增加阅读量,扩充学生视野的一个尝试每课后有一个与本课课文内容有一定关系的阅读资料,短小精悍、生动活泼,许多都配有插图这些供学生自由阅读的历史小知识,学生可以在比较轻松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它以历史知识为主,但并不完全局限于纯粹历史知识本身例如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课后“自由阅读卡”图文并茂的介绍了“空中花园”6、其他辅助内容书后除了有历史大事年表以外,好书推荐和历史学习网站推荐以及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四)教材内容我从教材知识整合、单元知识整合、单元重点难点三个部分去说 1、教材知识整合世界历史包括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三大模块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直到公元15世纪末期,期间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但有一些民族、国家未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连续发展过程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是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世界现代史主要叙述的是20世纪初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构成了世界各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世界历史》八年级上册包含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两部分,共八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为世界古代史,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及统治加强,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五个单元为世界近代史部分。
本册教材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从远古时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各单元知识相辅相承、相互融合的本册教材的世界古代史部分包含了三个单元、五个学习主题第一学习主题介绍了史前时期人类的形成及社会生产、生活情况即第1课 人类的形成;,第二学习主题是古典文明,对应课本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和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第三学习主题是中古欧洲和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对应课本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第四学习主题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对应课本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第五学习主题是科技和思想文化,对应课本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2、单元知识整合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主要包括史前时期人类和古典文明两个部分史前时期人类对应课本第1课,以“人类的形成”为题概述了原始社会历史的演变,主要以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原始社会的瓦解为线索,向学生展示原始社会的历史风貌这课内容中提到三大人种的形成既让学生了解了世界上的主要人种,又为后面学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做铺垫。
古典文明包括大河孕育的文明和海洋孕育的文明两个主题大河流域文明对应课本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讲述了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代印度三个农业文明的典型代表古代埃及文明的金字塔、象形文字,古代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成为三个古老文明的经典象征这三个古老文明同黄河流域的中国一样,都源自于大河流域且出现时间较早,因此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海洋文明主题对应课本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介绍了爱琴海的古代希腊和地中海罗马奴隶制文明的基本概况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根”,要了解古希腊文明,首先要了解爱琴文明,这也就是说爱琴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意大利是古罗马的发源地,从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建立发展到罗马帝国称霸地中海的过程,展现了这一时期通过血腥的战争和奴役将欧洲奴隶制推向鼎盛的过程3、单元重点难点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历史课程标准确定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1) 氏族社会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