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科学课所选实验应具备的特点.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8275246
  • 上传时间:2022-06-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5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科学课所选实验应具备的特点    陈居岭摘 要:小学科学课中,合适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个或某些科学原理合适的实验应具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验过程的直观性、实验呈现的新颖性、实验内容的丰富性和实验形式的开放性等特点Key:小学科学课;实验;特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把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因此,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是科学探究的有效手段,更能通过活动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有时为了说明同一个科学原理,教师提供的实验很多,但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每个实验都做一遍,因此选择合适的实验很有必要那么什么是合适的实验呢?笔者认为,所选实验应具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验过程的直观性、实验呈现的新颖性、实验内容的丰富性和实验形式的开放性等特点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心理学家指出:探究欲望是推动学生进行研究活动的内部动因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就会对研究活动感兴趣,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力参与研究活动,进行有效研究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才会想做、想说、想思考。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中,积极地探求其中的奥妙在教学完“摆的秘密”一课后,笔者提到:别看一个小小的摆,科学家傅科就是通过摆发现了地球在转动;同学们回家也做一个摆,看谁能通过它发现地球是在转动的一周后,一个学生兴冲冲地告诉我,他做了一个摆,并通过它发现地球真的在转动他是这样做的:用三根细长的竹竿做了一个支架,中间挂了一个摆锤做实验时,先把摆锤抬高,松手,让摆锤从东摆到西过了一会,发现摆锤不是东西方向摆动,而是顺时针做一个类似圆周的转动摆自己不会改变摆动方向,那转动的肯定是地球本身学生发现这一秘密后欣喜万分,我们也为学生的发现感到欣慰二、实验过程的直观性荀况说过:“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他提出学习不仅要做到闻之更宜见之,才能博而不谬教师要利用直观的手段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在小学科学实验中,大部分实验比较直观,但在类似的实验中选择更合适的,则需要教师多费心在“光沿直线传播”实验中,教科书给了几种实验方法,其中一种是小孔成像,一种是用激光照射透明的果冻,因为果冻是胶体,发生了丁达尔现象,可以看到光在果冻中成一条鲜明的直线。

      在这两组实验中,笔者选择了第二种方法因为小孔成像做起来麻烦,原理讲起来也很麻烦,学生很少接触这类现象如果小孔太大的话,不容易成像;太小的话,会发生光的衍射现象,干扰实验结果而第二种方法直观明了,一目了然三、实验呈现的新颖性小学生的大脑处于发育阶段,听觉、视觉、嗅觉能力逐渐加强,对新鲜事物敏感,所以设计的实验应新颖,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做“淀粉遇碘变蓝的实验”时,笔者拿一张白纸,说“老师不光会教科学,还会变魔术我手里是一张白纸,哪位同学用喷雾器向纸上撒点液体,会出现奇妙的现象”学生跃跃欲试,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把这个实验做完,纸上出现了蓝色的字学生非常惊奇,为什么白纸上会出现蓝色的字呢笔者解释:纸上的字是用淀粉写的,因为淀粉是白色的,紙也是白色的,所以看不见字喷的液体是碘酒,碘能使淀粉变蓝,所以我们就看到蓝色的字了笔者解释完,学生豁然开朗四、实验内容的丰富性小学生的求知欲强,凡事都想寻根问底,探个究竟,不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教师一定要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内驱力,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在做了“电磁铁”几个相关实验后,很多学生问“电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内容在教材中没有出现,但看到学生求知的眼神,笔者专程到中学借了几套交流电生成的仪器,让学生亲自动手发电学生很容易观察这一现象五、实验形式的开放性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除了学校资源,还有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因此,实验不仅在实验室进行,还可走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进行,也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建立课外实践活动小组或科学兴趣小组等例如在做“蚯蚓的习性”实验时,会有“蚯蚓爱吃甜食吗?”“蚯蚓什么时间出来吃饭?”“蚯蚓怕水吗?”“蚯蚓能听见声音吗?”“蚯蚓喜欢群居吗?”等问题诸如此类的实验,要么没有实验仪器,要么实验时间很长,总之在实验室内不容易做这时,学生可以走出实验室,到大自然中做实验,效果更好总之,科学课实验的有效选择,既节省了时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对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Reference:[1]常汝吉.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韩绪金.科学教师教学用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