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临床放射物理学》PPT课件.ppt

123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76823994
  • 上传时间:2024-08-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90.05KB
  • / 1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讲课人:柳青临床放射物理学临床放射物理学 目录目录n n第一章第一章 放射源和治疗机放射源和治疗机n n第二章第二章 电离辐射的剂量测量电离辐射的剂量测量n n第三章第三章 X(γ)线射野剂量学线射野剂量学n n第四章第四章 治疗计划的设计与执行治疗计划的设计与执行n n附录附录 治疗治疗计划系统秀治疗治疗计划系统秀 第一章第一章 放射源和治疗机放射源和治疗机n n放射源种类n n照射方式n n几种放射性同位素源n n深部X线治疗机n n钴60治疗机n n医用加速器n n高LET射线 第一节第一节 放射源种类放射源种类 n n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α、β、γ线n nX线治疗机和各种加速器产生的X线n n各类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质子束、中子束、及其它重离子束 第二节第二节 照射方式照射方式n n外照射:将放射源与病人身体保持一定距离,射线从病人体表穿透进 人体内一定深度,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n n近距离放疗(内照射):将放射源密封置于肿瘤内或肿瘤表面,如放入人体的天然腔内或组织内进行照射,即采用腔内,组织间插植及模型敷贴等方式进行治疗 第三节第三节 几种放射性同位素源几种放射性同位素源n n天然放射性元素镭-226n n铯-137n n钴-60 1 1、天然放射性元素镭、天然放射性元素镭-226-226n n镭的放射可分为带有正电荷的α射线,带有负电荷的β射线不带电荷的γ射线。

      n n镭疗主要是用其中的γ射线镭的γ线能谱复杂,平均能量为0.83MeV,半衰期为1590年n n镭的产量有限,来源困难,防护处理复杂,易污染 2 2、铯、铯-137-137n n铯-137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n n其γ线能量是单能的为0662MeV,半衰期为33年n n铯-137在组织内同镭具有相同的穿透力,是取代镭且优于镭的娇好同位素之一 3 3、钴、钴-60-60n n钴60是用天然的没有放射性的59钴在核反应堆的作用下,受热中子轰击后成为带有放射性质的60钴n n 59Co+n→60Co+γn n钴60蜕变时放射出γ射线,其平均能量为1.25MeV钴60治疗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维修,发展很快 第四节第四节 深部深部X X线治疗机线治疗机n n概述n n类型 1 1、概述、概述 n n深部X线治疗机通常是指管电压在180~400千伏特之间的X线机,这种机器在结构和X射线产生的原理上与接触治疗机相同但由于该机管电压比接触治疗机高,其产生的X线强度及穿透能力均较大,故多用于良性疾病和位于较表浅的恶性肿瘤的治疗  2 2、深部、深部X X线治疗机的几种类型线治疗机的几种类型n n可用作60钴治疗机和加速器高能X线治疗的辅助手段,补充浅层部位剂量的不足。

      n n固定照射型n n摆动照射型n n旋转照射型 第五节第五节 钴钴6060治疗机治疗机n n概述n n组成n n优点n n缺点 1 1、概述、概述n n钴60治疗机俗称"钴炮“n n钴60是一种人工生产的放射性核素n n"钴炮"是以60钴做放射源,用γ射线杀伤癌细胞,对肿瘤实施治疗的装置  2 2、钴、钴6060治疗机组成治疗机组成 n n一个密封的放射源;n n一个源容器及防护机头;n n具有开关的遮线器装置;n n具有定向限束的限光筒,n n支持机头的机械系统及其附属的设备n n一个操纵台构成  3 3、、6060钴治疗机优点钴治疗机优点n n射线穿透力强 即可治疗相当深度的肿瘤n n保护皮肤钴60射线在表皮剂量相对较小n n骨和软组织有同等的吸收剂量 n n旁向散射小 保护周边外的正常组织n n经济、可靠,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4 4、钴、钴6060治疗机缺点治疗机缺点n n钴60能量单一,钴60深度剂量偏低,n n钴60半衰期短,需定期换源n n钴60属放射线核素,不断有射线释放,防护复杂,工作人员受量大n n钴60存在半影问题,使野外的正常组织受一定的剂量影响 第六节第六节 医用加速器医用加速器n n概述n n电子感应加速器n n电子直线加速器n n电子回旋加速器  1 1、概述、概述n n五十年代初期开始应用于临床。

      n n加速器是人工利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力,把带电粒子加速到高能的一种装置或设备n n加速器既可产生高能电子束,又可产生高能X线和快中子,其能量范围在4~50MeV之内  2 2、电子感应加速器、电子感应加速器n n优点n n技术上比较简单,制造成本低,n n容易做到25兆电子伏特这样的高能量n n产生的电子线输出量足够大,能量可调范围较宽n n缺点n nX线输出量比较低,照射野小,体积大 3 3、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直线加速器 n n优点n n优点是克服了电子感应加速器的缺点n n对电子线和X线均有足够高的输出量,从而有潜力扩大照射野,并可采用偏转系统做等中心治疗n n缺点n n结构复杂、成本较贵、维修要求高 4 4、电子回旋加速器、电子回旋加速器 n n既有电子感应加速器的经济性,n n又具有直线加速器的高输出量特点,n n其电子线和X线的能量在医疗上使用皆很理想n n总之它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是直线加速器的发展方向 第七节第七节 高高LETLET射线射线n n物理特性n n生物特性n n缺点n n高LET射线 1 1、物理特性、物理特性n n高LET射线在物体内射程末端形成布雷格(Bragg)峰高剂量区,在这个峰区后面剂量急剧下降。

      n n如选择不同能量的粒子束综合使用,则可将峰区宽度按肿瘤大小调整这样可使肿瘤区得到充分的剂量,而正常组织所受的剂量可大为减少  2 2、生物特性、生物特性n n高LET射线对生物的效应不依赖于组织的氧含量n n对于分裂周期处于静止状态的肿瘤细胞,同样起到破坏作用 3 3、高、高LETLET射线的缺点射线的缺点n n高LET射线设备庞大,结构复杂n n能量控制困难n n造价昂贵 4 4、高、高LETLET射线射线n n中子n n负π介子n n重离子  第二章第二章 电离辐射的剂量测量电离辐射的剂量测量n n辐射量和单位n n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n n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n n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n n吸收剂量的测量n n射线质的测定  第一节第一节 辐射量和单位辐射量和单位n n照射量(Exposure Dose)n n吸收量(Asorbed dose)n n放射强度(Radioactivity)n n剂量率(Doserate)n n放射性能量(Energy of radiation) 1 1、照射量(、照射量(Exposure DoseExposure Dose))n n照射量X是dQ/dm,其中dQ的值是在质量为 dm的空气中,由光子释放的全部电子(负电子和正电子)在空气中完全被阻止时 ,在空气中产生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

      n n曝射量的剂量单位是伦(R) 2 2、吸收量(、吸收量(AsorbedAsorbed dose dose))n n电离辐射给予单位质量的平均能量n n吸收剂量单位是拉德(rad).1dar为1g受照射物质吸收100尔格的辐射能量即1rad=100尔格/g=0.01kgn n现在吸收剂量单位改为Gy,是ICRU规定的,1Gy=100rad 3 3、放射强度(、放射强度(RadioactivityRadioactivity))n n放射强度又称为放射活度n n是指单位时间内放射物质锐变(衰变)的多少,不表示具体剂量n n放射活度单位为贝克勒尔(Becquerel)符号Bq,表示每秒钟有一个原子蜕变 4 4、剂量率(、剂量率(DoserateDoserate))n n距放射源某一距离处,单位时间的剂量n n以Gy/min为单位 5 5、放射性能量、放射性能量n n指电离辐射贯穿物质的能力.n n能量单位为MeVn n2MeV以下X线勉强用管电压表示贯穿物质的能力,但这类射线的能谱是连续的,通常是用半价层(HVL)来表示平均能量 第二节第二节 光子与物质的作用光子与物质的作用n n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n n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n n电子对产生(electron pair production) 1 1、光电效应、光电效应n nγ光子与介质的原子相互作用时,整个光子被原子吸收,其所有能量交给原子中的一个电子。

      该电子获得能量后就离开原子而被发射出来,称为光电子光电子能继续与介质作用 2 2、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效应n nγ光子只将部分能量传递给原子中最外层电子,使该电子脱离核的束缚从原子中逸出光子本身改变运动方向被发射出的电子称康普顿电子,能继续与介质发生相互作用 3 3、电子对产生、电子对产生n n能量大于1.02M eV的γ光子在物质中通过时,可与原子核碰撞,转变成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从原子中发射出来被发射出的电子和正电子还能继续与介质发生相互作用 第三节第三节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作用带电粒子与物质的作用n n电离(ionization)n n激发(excitation)n n散射(scattering)n n轫致辐射(bremsstrahlung)n n吸收(absorption) 1 1、电离(、电离(ionizationionization))n n带电粒子在从吸收物质原子旁掠过时,由于它们与壳层电子之间发生静电库仑作用,壳层电子便获得能量如果壳层电子获得的能量足够大,它便能够克服原子核的束缚而脱离出来成为自由电子 2 2、激发(、激发(excitationexcitation))n n带电粒子给予壳层电子的能量较小,还不足以使它脱离原子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但是却由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较高的轨道上去,这个现象称为原子的激发。

      n n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不稳定的,它要自发地跳回到原来的基态 3 3、散射(、散射(scatteringscattering))n n散射是带电粒子与被通过的介质的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n n在这种作用下,带电粒子只改变运动方向,不改变能量n n方向改变的大小与带电粒子的质量有关 4 4、轫致辐射、轫致辐射((bremsstrahlungbremsstrahlung))n n带电粒子与被通过的介质原子核相互作用,带电粒子突然减速,一部分动能转变为电磁辐射释放出来n n这种作用随粒子的能量增加而增大n n与粒子的质量平方成反比n n与介质的原子序数Z的平方成正比 5 5、吸收(、吸收(absorptionabsorption))n n带电粒子在介质中通过,由于与介质相互作用耗尽了能量而最终停止下来,这种现象称为被介质吸收 第四节第四节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n n弹性散射(elastic scattering)n n非弹性散射(inelastic scattering)n n中子俘获(neutron capture) 1 1、弹性散射、弹性散射((elastic scatteringelastic scattering))n n弹性散射是中子通过物质时损失能量的重要方式。

      n n原子核从中子动能中得到一部分能量而形成反冲核,中子则失去部分动能且偏离原方向反冲核越轻、反冲角越大、反冲核得到的能量越多n n反冲核动能和入射中子能量成正比  2 2、非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inelastic scatteringinelastic scatteringinelastic scatteringinelastic scattering))))n n入射中子与原子核作用形成复合核,复合核放出中子后如处在激发态,则会立即会放出γ射线而回到基态n n入射中子的能量必须大于原子核的最低激发能,非弹性散射才可能发生 3 3、中子俘获、中子俘获((neutron captureneutron capture))n n慢中子或热中子与物质作用时,很容易被原子核俘获而产生核反应n n核反应的产物可能是稳定核素,也可能是放射性核素,同时还释放出γ光子和其它粒子n n感生放射性核素和感生放射性  第五节第五节 吸收剂量的测量吸收剂量的测量n n概述n n水模体中吸收剂量的测定n n空气中测量照射量并转换为水模体中吸收剂量的方法n n吸收剂量的定期测量 1 1、概述、概述n n用带有空腔电离室照射量仪表测定光子束、电子束的吸收剂量分两个步骤进行n n将空腔电离室在X射线或Co60γ射线下校准,目的是校对照射量仪表的刻度;n n将校准过的照射量仪表的电离室放到介质中测定吸收剂量,这时仪表的测量值是以伦琴。

      然后通过仪表读数校准因子和吸收剂量转换因子,计算吸收剂量  2 2、水模体中吸收剂量的测定、水模体中吸收剂量的测定 n n测量条件n n测量方法n n空气中测量照射量并转换为水模体中吸收剂量的方法n n吸收剂量的定期测量 A A、测量条件、测量条件n n照射量仪表n n水模体n n其它必备用具 a a、照射量仪表、照射量仪表 1 1 n n照射量仪表必须每年经计量部门标准实验室校准一次使用仪表前应检查仪表的稳定性或调 节仪器的灵敏度;然后检查仪表的漏电、零点漂移等,使其对测量值的影响在1% 以内n n电离室体积小于1立方厘米,外径小于1厘米,电离室能量响应在60—250KV范围内 a a、照射量仪表、照射量仪表 2 2n n有效测量点:对X、γ射线建议将电离室的几何中心定为有效测量点; 对电子束建议将电离室有效测量点定为从几何中心向射线源方向移3/4电离室内半径n n备有足够长电缆并加电离室防水套n n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量程  b b、水模体、水模体n n水模体壁用有机玻璃或聚苯乙烯制作n n使用中要求在最大照射野边缘外至少有 5厘米的富裕,一般为30×30×30厘米n n如果备有电离室插孔,孔与电离室 要密合,不能有空隙。

        c c、其它必备用具、其它必备用具n n计时器n n温度计n n气压计n n电离室支架n n测距尺 B B、测量方法、测量方法n n校准点吸收剂量的测定n n校准点处吸收剂量的计算n n参考点吸收剂量的计算n n中心轴上各处的吸收剂量 a a、校准点吸收剂量的测定、校准点吸收剂量的测定n n将带上防水套的电离室有效测量点放在水模体中心轴的校准深度处n n选择被测照射野大小,源皮距n n选择过滤板、能量(如KV)等n n测量水模体内温度、大气压以备计算空气密度修正值Kn n开机出射线,读取3-5个读数 b b、校准点处吸收剂量的计算、校准点处吸收剂量的计算n n对X、r射线:D(dc)=0.01·R·N·K·Fn n电子束:D(dc)=0.01·R·N·K·CEn n式中, D(dc)单位是Gy;n nR为照射量仪表读 数,伦琴;n nN为照射量仪表的校准因子;n nK为空气密度修正因子; c c、参考点吸收剂量的计算:、参考点吸收剂量的计算: n n在确定的A、SSD条件下,参考点的吸收剂量D(d0)可由校准点吸收剂 量D(dc)和校准点的百分深度剂量P(dc)求出:n n D(d0)=D(dc)/PDD(dc) d d、中心轴上各处的吸收剂量、中心轴上各处的吸收剂量 n n由参考点吸收剂量可求出水模中心轴上任意深度d处的吸收剂量D(d)=D (d0)·PDD(d)n n其中PDD(d)为百分深度剂量。

        C C、空气中测量照射量并转换为水模、空气中测量照射量并转换为水模体中吸收剂量的方法体中吸收剂量的方法n n使用校准过的照射量仪表在空气中测量照射量n n将电离室放在空气中相当于参考点的位置n n选定测量照射野An n选定KV、滤过板等条件n n出射线,得仪表读数R C C、空气中测量照射量并转换为水模、空气中测量照射量并转换为水模体中吸收剂量的方法体中吸收剂量的方法1 1n n参考点的照射量X(d0) =R·N·Kn n照射量X(d0)转 换为水模体中参考点的吸收剂量D(d0) = X(d0)·F·BSF;BSF为反散射因子 n n8.计算水模体中任一点吸收剂量的方法同前  C C、空气中测量照射量并转换为水模、空气中测量照射量并转换为水模体中吸收剂量的方法体中吸收剂量的方法2 2n n如果测得空气中(SSD+d)处的照射量为X (d),可按下式转换为水模体中水深d处的吸收剂量 D(d): D(d)-X(d)·F·TAR (vii) 式中F同式(i);TAR为组织空气比,见附表  D D、吸收剂量的定期测量、吸收剂量的定期测量n n对X线机,1个月测量1次n n加速器至少每周测n nCo治疗机可3个月测1次,但每月要进行Co衰变修 正。

      n n 对于性能差的机器和新安装的机器应酌情增加 测量次数 第六节第六节 射线质的测定射线质的测定 n n400KV以下X线半值层的测定n n高能X线能量的测定n n高能电子束能量的测定 1 1、、400KV400KV以下以下X X线半值层的测定线半值层的测定n n半值层n n测量方法n n注意事项 A A、半值层、半值层n n对于治疗来讲,不需要了解能谱的分布,临床上 关心的是射线的穿透能力,一般用半值层来表示n n所谓半值层是使原射线量减弱一 半所需要的某种吸收材料的厚度n n值越大,射线的穿透本领越强  B B、测量方法、测量方法n n将不同厚度的吸收片(铝片或铜片)一片一片的叠加n n同时测出射线穿透不同厚度的 吸收片后的射线量n n作出厚度对射线量的坐标曲线n n从曲线上查出使原射 线量减少一半的吸收片厚度,即半值层 C C、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 n测定的半值层必须针对直接用于治疗的X射线 n n相同的物理和几何的测量条件,即管电压、电流、 滤过板、电离室的位置均应恒定n n测量时的几何条件要适当,防止散射线的影响 2 2、高能X线能量的测定、高能X线能量的测定n n通常采用最大剂量点处剂量一半的深度(HVD)水深法,即用射线 中心轴上50%的剂量深度来确定X射线的质。

      n n日常射线能量的监测用一个简易监测能量体模进行,体模中电离室位置放在该 能量最大剂量点处,反转后正适合该能量50%深度剂量值的位置n n校正时如超过5%变化应调整机器  3 3、高能电子束能量的测定、高能电子束能量的测定n n用电离室测出不同治疗距离上10x10cm射 线中心轴上PDD曲线n n从曲线上最大斜率点切线的延长线与曲线 尾部切线的交点所对应的深度Rp为电子在水中的实际射程n n    E0=Rp+0.38/0.52 n n式中E0为入射的电子能量(MeV) 第三章第三章 X(γX(γ) )线射野剂量学线射野剂量学n n人体模型n n深度剂量分布n n组织空气比n n散射空气比n n组织最大剂量比n n等剂量分布 …………射野剂量学射野剂量学n n楔形野剂量学n n不对称野剂量学n n人体曲面、组织修正 第一节第一节 人体模型人体模型n n水模n n体模:n n外部形态和人体相似n n材料组织等效n n内部结构仿真n n传感探测智能化  第二节第二节 深度剂量分布深度剂量分布n n主要名词n n百分深度剂量 1 1、主要名词、主要名词n n射线源n n射线中心轴n n照射野n n参考点n n校准点n n源皮距 A A、射线源(S)、射线源(S)n n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指放射源前表面的中心,或n n产生 射线的靶面中心。

      n n对电子束取在出射窗或散射箔所在的位置  B B、射线中心轴、射线中心轴n n表示射线束的中心对称轴线n n临床上一般用放射源S通过最后一 个限束器中心的连线作为射野中心轴  C C、照射野、照射野n n表示射线束经最后一个限束器后中心轴垂直模体时通过模 体的范围,它与模体表面的截面即为照射野的面积n n对于旋转治疗或对固定SAD 照射,截面取在旋转中心的深度处临床剂量学中规定模体内50%同等剂量曲线的 延长线交于模体表面的区域为照射野的大小  D D、参考点、参考点n n为剂量计算或测量参考,规定模体表面下射线中 心轴上的一点n n如400KV以下X射线,取在模体表面n n对高能X线或γ 射线参考点取在模体表面下最大剂量点位置n n表面到参考 点的深度为参考深度  E E、校准点、校准点n n在射线中心轴上指定的测量点n n模体表面到校准点的深度为校 准深度dc F F、源皮距、源皮距n n源皮距(SSD):表示沿射线中心轴从射线源到模体表面的距离n n 源瘤距(STD):表示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肿瘤内所考虑点的距离n n 源轴距(SAD):表示射线源到机器等中心的距离  2 2、百分深度剂量、百分深度剂量n n百分深度剂量定义n n建成效应n n射线能量变化的影响n n照射面积、形状的影响n n源皮距的影响 A A、百分深度剂量定义、百分深度剂量定义n n模体内射线中心轴上任一深度的吸收剂量率D(d)与射线中心轴上参考点吸收量剂率D(D0)的百分率。

      n n    PDD=D(D)*100%/D(D0) B B、建成效应、建成效应n n剂量建成区域:从表面到最大剂量深度的区域,剂量随深度而增加n n物理原因:n n在体表或皮下产生高能次级电子n n这些高能次级电子穿过一定组织深度n n造成在电子最大射程内,由高能次级电子产生的吸收剂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C C、射线能量变化的影响、射线能量变化的影响n n深度量的反平方定律关系n n对皮肤的保护n n需要小深度剂量时,可以用较低能量的电子束代替 D D、照射面积、形状的影响、照射面积、形状的影响n nDd随照射野面积增大而增加n n开始时随面积增加快,之后逐渐变慢n n改变程度取决于射线的能量n n低能时,改变较大n n高能时,改变较小 E E、源皮距的影响、源皮距的影响n n短距离治疗机的百分深度剂量较小n n远距离治疗机的百分深度剂量较高n nF因数n n深度量随源皮距离增加的程度始终小于F 第三节第三节 组织空气比组织空气比n n定义为模体内射线中心轴 上某一点的吸收剂量率DT 与移去模体后空间同一 点在自由空气中的小体积组织内的吸收剂量率DTa 之比n n与源皮距离无关 第四节第四节 散射空气比散射空气比n n定义为体模内的某一点的散射剂量与该点空气中的吸收剂量之比n n与源皮距离无关n n主要用于不规则野的剂量计算n nClarkson方法 第五节第五节 组织最大剂量比组织最大剂量比n n射野输出因子OUFn n体模散射因子Spn n组织体模比定义为体模中射野中心轴上任意一点的剂量与空间同一点的体模中射野中心轴上参考深度t0处同一射野的剂量之比n n当t0等于dm时TPR变为TMR 第六节第六节 等剂量分布等剂量分布n n能量对等剂量分布的影响n n影响深度剂量的大小n n影响等剂量分布的形状和物理半影的宽度n n源皮距离和放射源的大小的影响n n射野平坦度和对称性 第七节第七节 楔形野剂量学楔形野剂量学n n楔形野等剂量分布与楔形角n n楔形因素:加和不加楔形板时射野中心轴上某点剂量率之比n n一楔多用问题n n利用楔形板改善剂量分布 第八节第八节 不对称野剂量学不对称野剂量学n n离轴比OARn n偏轴射野n n偏轴射野的离轴比POAR 第九节第九节 人体曲面、组织修正人体曲面、组织修正n n均匀体模和实际病人之间的差别n n人体曲面的校正n n不均匀组织对剂量影响的校正方法n n肿瘤空气比方法n n有效衰减系数法n n等剂量曲线移动法n n电子密度法 第四章 治疗计划的设计与执行n n治疗计划中几个概念n n临床剂量学原则n n照射技术和射野设计n n治疗计划的设计步骤n n治疗计划系统n n治疗摆位和模室技术n n立体放射治疗 第一节第一节 治疗计划中几个概念治疗计划中几个概念 n n靶区(Target Volume)n n治疗区(Treamtment Volume)n n照射区(Irradiated Volume)n n紧要器官剂量n n靶区剂量n n剂量热点(Hot Spots) 1 1、靶区、靶区(Target Volume)(Target Volume)n n对根治性放射治疗,靶区应包括瘤体本身及周围潜在的受侵犯的组织以及临床 估计肿大可能转移的范围。

      n n靶区大小由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的解剖 或局部解剖及轮廓尺寸在设计治疗计划之先确定,并应考虑到治疗中可能的位置移 动、形状改变以及摆位不准确引起的误差 2 2、治疗区、治疗区( (TreamtmentTreamtment Volume) Volume)n n由于治疗技术(如照射野条件等)的限制,90%等剂量曲线范围不可能全 包括靶区而与靶区的形状完全一致因此,规定了治疗区的概念n n治疗区应大于靶区n n治疗区的剂量应由肿瘤 的最低剂量限制,应保证在80%等剂量曲线以上  3 3、照射区、照射区(Irradiated Volume)(Irradiated Volume)n n照射区大于治疗区,其剂量受正常组织耐受剂量的限制n n照射区为50%等剂量曲线所包括的地域n n50%等剂量曲线范围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治疗 方案设计引起的体积积分剂量的大小 4 4、紧要器官剂量、紧要器官剂量n n紧要器官是指靶区内或邻近靶区对射线敏感的器官,它们对治疗计划的设计和 实施有直接的影响n n对眼晶体、脊髓、肾、肺、直肠、膀胱、性腺尤其要加以保护 ,并保证其受照剂量在各自的耐受剂量水平以下 5 5、靶区剂量、靶区剂量 1 1n n靶区的剂量分布和均匀度是用区内最大值DMax、最小值Dmin、平 均值Dmean及其它量来描述的。

      n n靶区最大剂量即为靶区内的最高吸收剂量,但 必须有2平方厘米的区域都接受到这一最大吸收剂量值,才认为有临床意义 5 5、靶区剂量、靶区剂量2 2n n如果 整个靶区小于4平方厘米,则最小区域定为1平方厘米最小靶区剂量即为靶区内 最低的吸收剂量,对面积不作具体规定n n靶区平均剂量Dmean不是最大和最小 靶剂量的算术平均值,而是靶区内被分割成的各单元矩阵点的剂量平均值 6 6、剂量热点、剂量热点(Hot Spots)(Hot Spots) n n剂量热点是指靶区以外正常组织接受的剂量超过靶区100%剂量的区域n n当 热点区的面积超过2平方厘米时,临床上要考虑避免,当小于2cm时,可忽略它 的影响  第二节第二节 临床剂量学原则临床剂量学原则n n肿瘤剂量要求准确n n肿瘤区域内剂量分布要均匀n n尽量提高治疗区域内剂量,降低正常组织受量n n保护肿瘤周围紧要器官免受照射 第三节第三节 照射技术和射野设计照射技术和射野设计n n体外照射技术的分类及其优缺点n n固定源皮距技术n n等中心技术n n旋转技术n n高能电子束技术照射n nX( γ )照射n n相邻野设计 第四节第四节 治疗计划的设计步骤治疗计划的设计步骤n n体模阶段n n计划设计n n计划确认n n计划执行 第五节第五节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三维治疗计划系统n n三维显示技术和计划评价:任意旋转视角三维剂量云图显示、剂量体积直方图 (DVH)和生物学评价指标,如肿瘤控制概率(TCP)和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 (NTCP)等。

         n n剂量分布计算模型:蒙地卡罗模拟、三维卷积分模型、微分笔束模型n n放射治疗计划的优化:线性方程法或二次函数法、非线性方式和模拟逼近等算法·以及近年提出的反向计划方式 第六节第六节 治疗摆位和模室技术治疗摆位和模室技术n n治疗体位的选择n n治疗固定器n n射野挡块技术n n模室的任务 1 1、虚模拟定位、虚模拟定位 2 2、虚模拟定位、虚模拟定位 3 3、虚模拟定位、虚模拟定位 第七节第七节 立体放射治疗立体放射治疗n n现代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借助CT、MRl或血管数字减影仪 (DSA)等精确定位技术和标志靶区的头颅固定器,使用大量沿球面分布的放射源,对照射靶区实行聚焦照射n n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由放疗计划系统及验证系统等组成   图像输入图像输入 轮廓自动提取轮廓自动提取 轮廓可视化轮廓可视化 室眼观室眼观 挡块挡块 多叶光栏多叶光栏 等剂量分布等剂量分布 InternetPACS(DICOM)Hospital InformationSystemRadiation OncologyNetworkRadiologyNetworkHospital NetworkCT Scanner(DICOM)MRI Scanner(DICOM)Ultrasound(DICOM)NEXTHospital Network SystemHospital Network System Radiation Oncology NetworkRadiation Oncology Network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