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七财务成果岗位核算课件.ppt
162页项目七项目七 财务成果岗位核算财务成果岗位核算【知识学习目标知识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财务成果岗位的核算任务;掌握财务成果岗位的核算流程;掌握收入业务、营业成本及期间费用业务和所得税、利润、利润分配业务的计算和核算能力培养目标能力培养目标】 能进行企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利润、利润分配业务的核算, 会计算所得税费用、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 净利润和应分配的利润;能编制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利润、利润分配业务和应交所得税等相关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能根据有关资料登记有关总账、明细账簿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收入业务、营业成本及期间费用业务和所得税、利润、利润分配业务的核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所得税的计算任务一任务一 财务成果岗位的核算任务和业务流程财务成果岗位的核算任务和业务流程 •学习情景学习情景1:财务成果岗位核算任务:财务成果岗位核算任务•1.认真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国家各认真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国家各项财经法规和企业各项财务规章制度项财经法规和企业各项财务规章制度•2.编制收入、利润计划,会同有关部门拟定编制收入、利润计划,会同有关部门拟定企业利润管理与核算的实施办法。
企业利润管理与核算的实施办法•3.做好收入制证前各项票据的核对工作,负做好收入制证前各项票据的核对工作,负责销售发票的审核盖章和发货通知单的审责销售发票的审核盖章和发货通知单的审核盖章,并建立发货通知单备查簿,发现核盖章,并建立发货通知单备查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及时处理•4.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产成品进行盘点清查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产成品进行盘点清查每月末和成品库进行对账一次,发现问题每月末和成品库进行对账一次,发现问题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报企业领导批准,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报企业领导批准,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5. 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负责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负责登记产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登记产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明细账和核算及附加等明细账和核算•6.按月进行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升降原因分析,及时向企业有关领导提出建议和措施•7. 办理销售款项结算业务,负责增值税专用发票票据认证工作并按月装订成册备查;普通发票的购领申报核销工作。
•8.核算各种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9.领导交办的其他与利润核算有关的管理工作学习情景学习情景2:财务成果岗位的核算业务流程:财务成果岗位的核算业务流程根据有关原始凭证编制营业收入实现的记账凭证根据审核过的记账凭证登记营业收入明细账和总账月末结转营业收入总账到本年利润账户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根据有关原始凭证编制劳务收入实现的记账凭证根据审核过的记账凭证登记劳务收入明细账和总账月末结转劳务收入总账到本年利润账户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根据有关原始凭证编制营业外收支实现的记账凭证根据审核过的记账凭证登记营业外收支明细账和总账月末结转营业外收支总账到本年利润账户年终将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到利润分配账户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根据有关原始凭证编制期间费用实现的记账凭证根据审核过的记账凭证登记期间费用明细账和总账月末结转期间费用总账到本年利润账户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根据有关原始凭证编制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实现的记账凭证根据审核过的记账凭证登记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明细账和总账月末结转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总账到本年利润账户未分配利润根据有关原始凭证编制所得税费用实现的记账凭证根据审核过的记账凭证登记所得税费用明细账和总账月末结转所得税费用总账到本年利润账户图7-1 财务成果岗位业务流程图任务二、营业收入的确认与核算任务二、营业收入的确认与核算 •学习情景学习情景1: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核算: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核算•一、销售商品收入一、销售商品收入•(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二)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二)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1. 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原则•(1)销售有合同或者协议的,按合同或者协议金额确定入账的价值;•(2)销售无合同或者协议的,按供需双方协议价格或者都能接受的价格确定入账的价值;•(3)不考虑预计可能发生的现金折扣及销售折让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财务费用;销售折让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收入2. 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具体应用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具体应用•(1)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 (2)销售商品采用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负债 (3)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前,不确认收入,待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如果安装程序比较简单,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4)销售商品采用以旧换新方式的,销售的商品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5)销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三)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三)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1.需要设置的账户—— “主营业务收入”•(1)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
•(2)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3)账户结构:贷方登记实际取得的商品销售收入,借方登记月末结转到“本年利润”的收入,月末一般无余额;•(4)明细账户设置:应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2.一般商品销售的会计帐务处理借: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应收票据 • 贷:主营业务收入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例】A公司于2009年2月10日销售商品一批,价款200万元,增值税税率17%,已办妥托收承付手续,则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例】2009年2月20日, A公司收到货款及税金3.销售退回、现金折扣和销售折让•(1) 商品销售的退回 •商品销售的退回分为未确认收入的商品销售退回和已确认收入的商品销售退回两种情况未确认收入的商品销售退回,只需将已记入“发出商品”科目的商品成本转回到“库存商品”科目即可;已确认收入的商品销售退回,不论是当期销售还是上期销售的商品,一般冲减当期收入并按当期同类商品成本冲减当期的商品销售成本•① 未确认收入的商品销售退回 •借:库存商品• 贷:发出商品•② 已确认收入的商品销售退回 •借:主营业务收入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贷: 银行存款 •【例】 B公司2009年3月20日按销售合同规定,发出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一台,价款25万元,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 4月5日到对方安装时,发现设备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对方退货。
•【例】 S公司2009年4月2日销售冰箱100台,售价1800元/台,增值税率17%,制造成本1200元/台,货款和税金已存银行因质量问题于5月8日被退回5台,款项已退回,5月冰箱制造成本1300元/台(2) 现金折扣•现金折扣是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尽早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减让,应在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注意:税法规定,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或非价格折扣而是实物折扣的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① 销售时:•借:应收账款 • 贷:主营业务收入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② 如果在10天内收到货款,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 • 财务费用• 贷:应收账款 •③ 如果超过了现金折扣的最后期限,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 • 贷:应收账款 •【例】A公司2009年4月3日销售产品一批,售价5万元,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3/10, 2/20,n/30,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
已办妥托收手续,该公司采用总价法核算假设4月10日收到货款如何处理?•4月20日收到货款如何处理?4月30日收到货款如何处理?(3) 销售折让 •是指企业因售出的商品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给予的售价减让销售折让在交易时就标明了的,按折扣后的实际售价计算营业收入;在交易之后发生的销售折让,则应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当期的营业收入,同时冲减当期增值税的销项部分• 【例】 A公司于2009年元月9日向S公司销售一批商品100件,增值税发票上标明售价2 000元/件,增值税率17%,S公司19日收到货物并办理验收,发现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有50件,要求降价10%,A公司同意,并与20日收到货款、税金•在发生折扣前没有确认收入:•确认收入时:•借:应收账款 2106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8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30600• 借:银行存款 210600• 贷:应收账款 210600•在发生折扣前已确认收入:•借:应收账款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34000•发生折扣时:•借: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3400• 贷:应收账款 23400•借:银行存款 210600• 贷:应收账款 2106004. 特殊销售商品业务及其帐务处理•(1)代销商品•代销商品有视同买断方式和收取手续费方式两种情况。
•① 视同买断方式是指由委托方和受托方签订合同,委托方按协议价收取代销商品的货款,实际售价可由受托方自定,差价归受托方所有的销售方式委托方在交付商品时不确认收入,受托方也不作为购进商品处理受托方将商品销售后,应按实际售价确认为销售收入,按委托方和受托方签订的协议价确认为商品销售成本,并向委托方开出代销清单委托方收到受托方开出的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委托企业的账务处理委托企业的账务处理•代销发出的商品•借: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 (成本金额) • 贷:库存商品 •收到受托方的代销清单,按代销清单上注明的已销商品货款的实现情况,按应收的款项,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委托商品的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 贷: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 •收到代销发出的商品的收入•借:银行存款 • 贷:应收账款 受托企业的账务处理受托企业的账务处理•收到代销的商品时:•借:受托代销商品 (按购入价格计算的金额) 贷:代销商品款 •实现销售时:•借:银行存款 • 贷:主营业务收入(按实际销售价格计算的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结转委托商品的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受托代销商品 (按购入价格计算的金额) •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代销商品款(按购入价格计算的金额)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应付账款 归还委托单位的货款,按应付的金额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例】 2008年3月1日A公司委托B商场代销服装2 000件,按代销合同规定服装售价为100元/件(不含税),B商场自定价为120元/件,3月28日A公司收到B商场开来代销清单,标明代销服装1500件,A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服装制造成本60元/件•委托企业的账务处理委托企业的账务处理•代销发出的商品代销发出的商品•借:发出商品借: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委托代销商品 120000 • 贷:库存商品贷:库存商品 120000 •收到受托方的代销清单,按代销清单上注明的已收到受托方的代销清单,按代销清单上注明的已销商品货款的实现情况,按应收的款项,销商品货款的实现情况,按应收的款项, 借:应收账款借:应收账款 175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0 • 应交税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应交增值税(销项) 25500 •同时结转委托商品的成本:同时结转委托商品的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90000 • 贷:发出商品贷: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委托代销商品 90000 •收到代销发出的商品的收入收到代销发出的商品的收入•借: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 175500 • 贷:应收账款贷:应收账款 175500 •受托企业的账务处理受托企业的账务处理•收到代销的商品时:•借:受托代销商品 200000• 贷:代销商品款 200000 •实现销售时:•借:银行存款 210600 • 贷:主要业务收入 1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30600•同时:结转委托商品的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000• 贷:受托代销商品 150000 •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代销商品款 15000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25500• 贷:应付账款 175500 归还委托单位的货款,按应付的金额借:应付账款 175500 贷:银行存款 175500② 收取手续费方式 •是指受托方根据所代销的商品数量或金额向委托方收取手续费的销售方式。
其特点是:受托方严格按委托方规定的价格销售,自己无权定价受托方应按收取的手续费确认收入,委托方在收到受托方开来的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委托方账务处理委托方账务处理•代销发出的商品•借: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 (成本金额) • 贷:库存商品 •收到受托方的代销清单,按代销清单上注明的已销商品货款的实现情况,按应收的款项,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委托商品的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 贷: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 •应支付的代销手续费:•借:销售费用• 贷:应收账款•收到代销发出的商品的收入•借:银行存款 • 贷:应收账款受托方账务处理受托方账务处理•收到代销的商品时:•借:受托代销商品 (按购入价格计算的金额) 贷:代销商品款 •实现销售时:•借:银行存款 • 贷:应付账款(按购入价格计算的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应付账款•借:代销商品• 贷:受托代销商品 归还委托单位的货款,按应付的金额借:应付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应收取的手续费)• 银行存款•【例】 2008年3月1日A公司委托B商场代销服装2 000件,按代销合同规定服装售价为100元/件(不含税),代销手续费为售价的10%,3月28日A公司收到B商场开来代销清单,标明代销服装1500件,A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服装制造成本60元/件•委托方账务处理委托方账务处理•代销发出的商品•借: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 120000 • 贷:库存商品 120000 •收到受托方的代销清单,按代销清单上注明的已销商品货款的实现情况,按应收的款项, 借:应收账款 175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25500 •同时结转委托商品的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90000 • 贷: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 90000•应支付的代销手续费:•借:销售费用 15000• 贷:应收账款 15000•收到代销发出的商品的收入•借:银行存款 160500 • 贷:应收账款 160500•受托方账务处理受托方账务处理•收到代销的商品时:•借:受托代销商品 200000• 贷:代销商品款 200000 •实现销售时:•借:银行存款 175500 • 贷:应付账款 1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25500•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25500• 贷:应付账款 25500•借:代销商品 150000• 贷:受托代销商品 150000 归还委托单位的货款,按应付的金额借:应付账款 175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 银行存款 160500(2)分期收款销售 •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设置的账户:设置的账户:“长期应收款长期应收款 ”•①①核算内容核算内容:核算企业的长期应收款项,包括融核算企业的长期应收款项,包括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采用递延方式具有融资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采用递延方式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产生的应收款项等性质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产生的应收款项等②②账户性质:资产类账户账户性质:资产类账户•③③账户结构:借方登记:出租人融资租赁产生的账户结构:借方登记:出租人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租赁款应收租赁款 ;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或提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长期应收款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长期应收款 ;贷方登记:贷方登记:收到的各种长期应收款长期应收款项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长期应收款企业尚未收回的长期应收款 •④④明细账户设置:可按债务人进行明细核算明细账户设置:可按债务人进行明细核算 •“未实现融资收益未实现融资收益”• ①①核算内容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分期计入租赁收入或利息核算企业分期计入租赁收入或利息收入的未实现融资收益收入的未实现融资收益 ②②账户性质:资产类账户账户性质:资产类账户•③③账户结构:借方登记: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期计账户结构:借方登记: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期计算确定的融资收入;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期计算确算确定的融资收入;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期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贷方登记: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定的利息收入贷方登记: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按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之间的款与按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转入当期收差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转入当期收益的未实现融资收益益的未实现融资收益 •④④明细账户设置:可按未实现融资收益项目进行明细账户设置:可按未实现融资收益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明细核算•①① 销售时 销售时•借:长期应收款(应收的合同价款)借:长期应收款(应收的合同价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应收合同价款的公允价值折现值贷:主营业务收入(应收合同价款的公允价值折现值 ))• 未实现融资收益未实现融资收益 (差额)(差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 贷:库存商品贷:库存商品 •②② 收取价款和摊销未确认融资收益收取价款和摊销未确认融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 • 贷:长期应收款贷:长期应收款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 贷:财务费用(摊销未确认融资收益贷:财务费用(摊销未确认融资收益 )) •【例】A公司2009年1月1日销售一台大型设备给B公司,分别在2009年末、2010年末和2011年末收取100万元,共计300万元(假设不考虑增值税),该设备的成本为260万元。
则2009年1月1日确认的收入为长期应收款的现值,假设必要报酬率(折现率)为8%利率8%,期限为3的年金现值系数是2.5771)•2009年1月1日销售时:长期应收款现值=100×2.5571=255.71万元未实现融资收益未实现融资收益 =300-255.71=45.29万元•借:长期应收款 3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57100• 未实现融资收益 4529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600000• 贷:库存商品 2600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分摊表(实际利率法) 单位:万元 •② 2009年12月31日收取价款和确认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额•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长期应收款 1000000•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204568 • 贷:财务费用 204568•2010年12月31日收取价款和确认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额•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长期应收款 1000000•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40933 • 贷:财务费用 140933•② 2011年12月31日收取价款和确认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额•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长期应收款 1000000•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97398 • 贷:财务费用 97398(3)以旧换新销售 •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的,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不得冲减旧货物的收购价格。
销售货物与有偿收购旧货是两项不同的业务活动,销售额与收购额不能相互抵减•①销售业务:•借:银行存款 •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借:主营业务成本 • 贷:库存商品•②采购业务:•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银行存款• •【例】2009年3月1日,A家电有限公司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给B家电公司商品100台,单位售价为2000元,单位成本为1500元;同时收回200台同类家电商品,每台回收价为200元,有关款项已收入银行两家企业都是一般纳税人•①销售业务:•借:银行存款 23400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34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000 • 贷:库存商品 150000•②采购业务:•借:库存商品 4000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6800• 贷:银行存款 46800(4)售后回购 •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时,同意日后重新买回这批商品,其实质是企业的一种变相融资方式,销售时一般不确认为收入。
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以固定价格回购,相当于以存货作抵押取得借款,回购价即到期支付的本和息•① 销售商品时,账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 • 贷:其他应付款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发出商品 • 贷:库存商品 •② 确认利息•每月应确认的利息=(回购价-售价)÷月份数•借:财务费用 • 贷:其他应付款•③ 购回•借:库存商品 • 贷:发出商品 •借:其他应付款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贷:银行存款 •【例】A公司于2009年4月1日向B公司销售商品,价格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额170万元,成本为800万元双方约定A公司应于9月1日以1100万元购回。
•① 销售商品时,账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 11700000 • 贷:其他应付款 1000000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00 •借:发出商品 8000000• 贷:库存商品 8000000•② 确认利息•每月应确认的利息=(1100-1000)÷5=20万元•借:财务费用 200000 • 贷:其他应付款 200000•③ 购回•借:库存商品 8000000 • 贷:发出商品 8000000•借:其他应付款 . 1100000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870000 • 贷:银行存款 12870000 学习情景学习情景2:劳务收入确认与核算:劳务收入确认与核算•一、劳务收入的确认条件一、劳务收入的确认条件• 1.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是指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合理地估计。
企业确定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可以选用下列方法:已完工作的测量 、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 、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 • 4.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劳务收入的核算二、劳务收入的核算 (一)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一)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确认劳务收入 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按照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按照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方法在这种完工进度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确认的劳务收入金额能够提供各方法下,确认的劳务收入金额能够提供各个会计期间关于提供劳务交易及其业绩的个会计期间关于提供劳务交易及其业绩的有用信息有用信息 •本期确认的提供劳务收入•=提供劳务收入总额×完工进度一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收入•本期确认的提供劳务成本•=提供劳务预计成本总额×完工进度一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成本•(1)实际发生劳务成本时•借:劳务成本 • 贷:应付职工薪酬 •(2)预收劳务款时•借:银行存款 • 贷:预收账款 •(3)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结转劳务成本时•借:预收账款 •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 贷:劳务成本 • 【例】A公司于2009年1月1日与B公司签订合同,为B公司定制一项软件,工期大约为5个月,合同总收入为2000000元。
至2009年5月31日,2009年1月31日,A公司已发生成本700000元(假定均为开发人员薪酬),预收账款1000000元甲公司预计开发该软件还将发生成本800000元2009年1月31日,经专业测量师测量,该软件的完工进度为25%,假定A公司按季度编制财务报表,不考虑其他因素•A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2009年1月31日确认提供劳务收入=2000000×25%-0 =500000(元)•2009年1月31日确认提供劳务成本=(700000+800000)×25%-0 =375000(元)•(1)实际发生劳务成本时•借:劳务成本 7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700000•(2)预收劳务款项时•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预收账款 1000000•(3)2009年1月31日确认劳务收入并结转劳务成本时•借:预收账款 5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375000• 贷:劳务成本 375000 ((二)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二)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分别按下列情况处理:• (1)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能够得到补偿的,应当按照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劳务成本;• (2)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只能部分得到补偿的,应当按照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结转劳务成本;• (3)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的,应当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不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例】A公司于2009年4月1日接受B公司委托,为其培训一批学员,培训期为6个月,当日开学协议约定,B公司应向A公司支付的培训费总额为60 000元,分三次等额支付,第一次在开学时预付,第二次在2009年6月1日支付,第三次在培训结束时支付当日,B公司预付第一次培训费•2009年5月31日,A公司得知B公司经营发生困难,后两次培训费能否收回难以确定因此,A公司只将已经发生的培训成本25000元(假定均为培训人员薪酬)中能够得到补偿的部分(即20 000元)确认为收入,将发生的25000元成本全部确认为当年费用假定A公司按年度编制财务报表,不考虑其他因素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1)2009年4月1日收到B公司预付的培训费时•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预收账款 20000•(2)实际发生培训支出25000元时•借:劳务成本 25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5000•(3)2009年5月31日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结转劳务成本时•借:预收账款 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25000• 贷:劳务成本 25000 学习情景学习情景3:其他业务收支的核算:其他业务收支的核算•一、其他业务收支的概念一、其他业务收支的概念•其他业务核算主要包括除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以外的无形资产转让、材料销售、出租业务、包装物出租、修理业务等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
•二、其他业务收支核算其他业务收支核算•(一)需要设置的帐户(一)需要设置的帐户•1.“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①①核算内容核算内容: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用材料进行非货币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料、用材料进行非货币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或债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或债务重组等实现的收入务重组等实现的收入②②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③③账户结构:借方登记:账户结构:借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中去的其他业务收入 ;贷方登记:企业确认的其他业务收入 本科目无余额 •④④明细账户设置:可按其他业务收入种类进行明明细账户设置:可按其他业务收入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2.“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①①核算内容核算内容: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
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②②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③③账户结构:借方登记:账户结构:借方登记:企业确认的其他业务成本 ;;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中去的其他业务成本;本科目无余额 •④④明细账户设置:可按其他业务成本种类进行明明细账户设置:可按其他业务成本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二)其他业务收支的账务处理(二)其他业务收支的账务处理•1.实现其他业务收入•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 贷: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 •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2.结转其他业务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 原材料 •【例】A公司将一批生产用的原材料让售给兴达公司,专用发票列明材料价款20 000元,增值税额3400元,共计234 00元,另以银行存款代垫运费2000元(运费发票已转交)材料已经发出,同时收到B公司开出并承兑的商业汇票。
•【例】 某企业2009年4月出租包装物,取得租金收入8000元,包装物成本5500元(包装物成本假设在出租时一次转入销售成本)租金收入存入银行 任务三、成本、期间费用的确认与核算任务三、成本、期间费用的确认与核算•学习情景学习情景1:主营业务成本的确认与核算:主营业务成本的确认与核算• 一、主营业务成本的概念营业务成本的概念•主营业务成本是指销售产品、商品和提供劳务的营业成本,是由生产经营成本形成的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的构成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二、二、 主营业务成本的核算主营业务成本的核算•(一)设置的账户(一)设置的账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①①核算内容核算内容:核算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核算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 ②②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③③账户结构:借方登记:账户结构:借方登记:核算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中去的主营业务成本;本科目无余额 •④④明细账户设置:可按主营业务成本种类明细账户设置:可按主营业务成本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进行明细核算 (二)主营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二)主营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产品成本一般在月末结账,结账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 贷:库存商品 •【例】某企业2009年4月份销售甲产品1000件,单位售价200元,单位销售成本160元该批产品于2009年6月因质量问题发生退货100件,货款已经退回该企业2009年6月份销售甲产品1500件,每件成本150元•冲减销售成本的有两种方法:•一是如果本月有同种或同类产品销售的,销售退回产品,可以直接从本月的销售数量中减去,得出本月销售净数量然后计算应结转的销售成本•二是单独计算本月退回产品的成本退回产品成本的确定,可以按照退回月份销售的同种或同类产品的实际销售成本计算,也可以按照销售月份该种产品的销售成本计算确定,然后从本月销售产品的成本中扣除•方法一:结转当月销售产品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1500-100)210000 • 贷:库存商品 210000 •方法二:结转当月销售产品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 ×1500)225000• 贷:库存商品 225000•冲减退回产品的成本•借:库存商品 (100×160)16000•贷:主营业务成本 16000学习情景学习情景2:营业税金与附加的确认与核算:营业税金与附加的确认与核算•一、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概念一、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概念•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二、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一)设置的账户(一)设置的账户——“营业税金及附加”•①①核算内容核算内容: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②②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③③账户结构:借方登记:账户结构:借方登记: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税费;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中去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本科目无余额 •④④明细账户设置:不设置明细账户明细账户设置:不设置明细账户(二)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账务处理(二)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账务处理企业发生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一般在月末计算企业发生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一般在月末计算.【例】【例】A企业企业5月份销售小轿车月份销售小轿车20辆,气缸容量为辆,气缸容量为1500毫毫升,出厂价升,出厂价10万元/辆,价外收取有关费用每万元/辆,价外收取有关费用每5000元元/辆,消费税税率为/辆,消费税税率为8%,本月应交增值税为,本月应交增值税为200000元有关的计算公式如下:元。
有关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消费税税额=(应纳消费税税额=(100000++5000))×8%×20==168000(元)(元) 应纳增值税税额=(应纳增值税税额=(100000++5000))×17%×20==357000(元)(元)应纳城建税税额=(应纳城建税税额=(168000++200000))× 7% ==25760(元)(元)应纳教育费附加=(应纳教育费附加=(168000++200000)) × 3% ==11040(元)(元)•根据上述有关凭证和数据,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2457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1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357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04800 •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68000 • ——应交城建税 25760 • ——应交教育费附加 11040 学习情景学习情景3:期间费用的确认与的核算:期间费用的确认与的核算•一、期间费用的内容一、期间费用的内容 •期间费用是指虽与本期收入的取得密切相关,但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对象的各种费用。
期间费用是企业当期发生的费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二、期间费用核算设置的账户二、期间费用核算设置的账户•1. “管理费用” •①①核算内容核算内容: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 •②②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③③账户结构:借方登记:账户结构:借方登记:企业按规定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中去的管理费用;本科目无余额 •④④明细账户设置:明细账户设置:可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2.“销售费用”•①①核算内容核算内容:核算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②②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③③账户结构:借方登记:账户结构:借方登记:企业按规定发生的各种销售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中去的销售费用;本科目无余额 •④④明细账户设置:明细账户设置:可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3.“财务费用”•①①核算内容核算内容: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②②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③③账户结构:借方登记:账户结构:借方登记:企业按规定发生的各种财务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中去的财务费用;本科目无余额 •④④明细账户设置:明细账户设置:可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三、期间费用账务处理三、期间费用账务处理•【例】企业本月发生公司经费4 500元,其中管理人员工资2 000元,计提福利费34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用2160元•借:管理费用 4500• 贷:应付职工新酬—应付工资 2000• 应付职工新酬—应付福利费 340• 银行存款 2160•【例】 企业本月发生如下有关产品营业费用事项: 支付运输费用500元,装卸费用 1 200元 ;支付产品广告费80 000元;根据工资单应付销售部门人员工资7 200元.。
•借:销售费用 — 运输费用 500• — 装卸费用 1200• — 产品广告费 8000• — 工资 7200• 贷:银行存款 9700• 应付职工薪酬 — 应付工资 7200•【例7-22】 企业本月发生以下与财务费用有关的业务:支付发行债券的手续费与印刷费50 000元; •借:财务费用 —— 手续费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任务四、营业外收支核算任务四、营业外收支核算•学习情景学习情景1:营业外收入的核算:营业外收入的核算•一、营业外收入的概念一、营业外收入的概念•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二、营业外收入的核算二、营业外收入的核算(一)设置的帐户(一)设置的帐户“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①①核算内容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②②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③③账户结构:借方登记:账户结构:借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中去的营业外收入;贷方登记:企业按规定发生的各种营业外收入;本科目无余额 •④④明细账户设置:明细账户设置:可按营业外收入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二)营业外收入的账务处理(二)营业外收入的账务处理•【例】A公司应收B公司的账款500 万元已逾期,经协商决定进行债务重组债务重组内容是:B公司以银行存款偿付A公司账款200 万元,同时B公司以一项无形资产偿付所欠账款的余额B公司该项无形资产的原值为300 万元,已计提摊销额50万元,公允价值为260 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则B公司的会计处理:•B公司账务处理:•借:应付账款 5000000• 累计摊销 5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0• 无形资产 30000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100000(260万-(300万-50万)• —债务重组利得 400000•(500万-200万-260万)学习情景学习情景2:营业外支出的核算:营业外支出的核算•一、营业外支出的概念一、营业外支出的概念•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
营业外支出包括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非货币性资产处置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二、营业外支出的核算二、营业外支出的核算• (一)设置的帐户:(一)设置的帐户:“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①①核算内容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②②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③③账户结构:借方登记:账户结构:借方登记:企业按规定发生的各种营业外支出;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中去的营业外支出;本科目无余额 •④④明细账户设置:明细账户设置:可按营业外支出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二)营业外支出的账务处理(二)营业外支出的账务处理•【例】某企业在年终进行财产清查时,发现盘亏一台车床无实物,该车床原价80000元,已提折旧50000元,经批准报损•【例】某企业2008年8月遇洪灾,库存原材料5千克被废,单位计划成本2000元/千克,增值税税率17%,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报经批准作损失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固定资产盘亏 30000• 累计折旧 50000• 贷:固定资产 80000•借: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3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固定资产盘亏 30000•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1900 • 贷:原材料 10000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 1700 • 材料成本差异 200•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119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1900•【例】A公司应收B公司的账款500 万元已逾期,经协商决定进行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内容是:B公司以银行存款偿付A公司账款200 万元,同时B公司以一项无形资产偿付所欠账款的余额B公司该项无形资产的原值为300 万元,已计提摊销额50万元,公允价值为260 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则A公司的会计处理:•A公司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 2000000• 无形资产 26000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400000• 贷:应收账款 5000000任务五、所得税的计算与交纳任务五、所得税的计算与交纳•学习情景学习情景1:所得税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一、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一、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企业所得税是指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企业所得税是指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就其来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所征收的税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所征收的税•(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免税收入入 - 各项扣除各项扣除 - 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适用税率 -减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免和抵免的税额•(1)适用税率: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减免和抵免的税额: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所称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学习情景学习情景2:所得税的核算:所得税的核算•《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要求对所得税采用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按企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计算暂时性差异,据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再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一、计税基础一、计税基础•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帐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一)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 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 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企业会计准则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产生资产的账面价值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产生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 【例】某项机器设备,原价为【例】某项机器设备,原价为150万元,预计使用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年限为5年,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年,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允许加速折旧,企业在计税时对该项资产收处理允许加速折旧,企业在计税时对该项资产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计提了2年的折旧后请分别计算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年的折旧后请分别计算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账面价值=150-60=90(万元万元)• 计税基础计税基础=150-50-40=60(万元万元)•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按照企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应以公允业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但是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按照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即其计税基础保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即其计税基础保持不变,则产生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持不变,则产生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假定某企业持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假定某企业持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10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为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如计税基万元,如计税基础仍维持础仍维持1000万元不变,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万元不变,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值之间的差额500万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万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二)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 ,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例:例:A A公司公司20082008年年1212月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福利费为月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福利费为320320万元,至万元,至20082008年年1212月月3131日尚未支付,体现为资产日尚未支付,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职工薪酬负债假定按照适用税法规负债表中的应付职工薪酬负债假定按照适用税法规定,当期计入成本费用的定,当期计入成本费用的320320万元职工福利费中,按万元职工福利费中,按照税法规定标准扣除的金额为照税法规定标准扣除的金额为240240万元•在会计处理上,该项应付职工薪酬的账面价值为在会计处理上,该项应付职工薪酬的账面价值为320320万元在税务处理上,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万元在税务处理上,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出320320万元与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万元与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240240万万元之间所产生的元之间所产生的8080万元差额在发生当期即应进行纳税万元差额在发生当期即应进行纳税调整调整•(三)暂时性差异(三)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基础之间的差额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不同额的影响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性差异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的就是异,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的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纳税暂时性差异,具体又可分为以下两类具体又可分为以下两类:一是资产的账面一是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看下例:看下例: 2010年年12月月25日,甲企业购入一台价值日,甲企业购入一台价值80 000元不需要安装的设备该设备预计使用期限为元不需要安装的设备该设备预计使用期限为4年,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无残值假定年,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无残值假定税法规定应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也无残值。
税法规定应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也无残值甲企业每年的利润总额均为甲企业每年的利润总额均为100 000元,无其他元,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假定所得税税率为纳税调整项目,假定所得税税率为20%.一般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会计处理,通常情况下,如果一般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会计处理,通常情况下,如果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按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按照《准则》的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照《准则》的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2011年,会计上计提折旧年,会计上计提折旧80 000÷4=20 000(元),(元),设备的账面价值为设备的账面价值为80 000-20 000=60 000(元);(元); 税法上计提折旧税法上计提折旧80 000×4÷((1+2+3+4))=32 000(元)(元),设备的计税基础为,设备的计税基础为80 000-32 000=48 000(元)设备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设备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60 000-48 000=12 000(元)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元)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延所得税负债•12 000×20%=2 400(元)。
元)•二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二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般而言,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一般而言,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大部分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不会对当款等大部分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其计税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基础即为账面价值,不存在暂时性差异但在某些情况下,负债的清偿可能会产生但在某些情况下,负债的清偿可能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如金融负债的新公允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如金融负债的新公允价值低于原公允价值的差额部分、企业部价值低于原公允价值的差额部分、企业部分负债债务重组调整时减少的部分账面价分负债债务重组调整时减少的部分账面价值等 • 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金额的暂时性差异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体也可具体也可分为以下两类分为以下两类:一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一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础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二是资产的账面价值二是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另外另外,按照税法规定允许抵减以后年度利润的可抵扣亏按照税法规定允许抵减以后年度利润的可抵扣亏损损,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例如:甲企业2006年初应收账款账户余额为零,该企业本年度赊销一批价值100万元产品,企业于每年年末按应收账款余额10%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税法规定坏账准备在计提当期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实际发生时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分析过程如下:(1)2006年初应收账款账面价值=0 (2) 2006年初应收账款计税基础=0 (3) 2006年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 =0-0=0 (4)2006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 =100-10=90 (5) 2006年末应收账款计税基础• =100-0=100 (6) 2006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资产的计税基础10(100-90)•【例】【例】2008年年12月,企业对将发生的产品月,企业对将发生的产品保修费用在销售当期确认保修费用在销售当期确认预计负债预计负债200 万元。
万元•会计处理:会计处理:•借:销售费用借:销售费用 200• 贷:预计负债贷:预计负债 200•2008年末预计负债账面价值 2002008年末预计负债计税基础 0•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负债的计税基础200(200-0)•2006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 为:200• •暂时性差异与递延所得税的对应关系:暂时性差异与递延所得税的对应关系: 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所得税的核算二、所得税的核算• (一)所得税的核算程序(一)所得税的核算程序•1.确定每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2. 依据该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确定暂时性差异;•3. 暂时性差异乘以适用税率得到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4. 本期发生和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 发生的可抵减性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已转回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士调整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 = 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已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调整金额。
•5.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指递延所得税负债大于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指递延所得税负债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资产的金额.理论上理论上,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递延所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递延所得税负债得税负债(也即递延所得税负债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也即递延所得税负债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产的金额),可称为递延所得税收益可称为递延所得税收益.•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所得税税额+(期末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所得税税额+(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当期应纳所得税税额+递延所得税净负债-递当期应纳所得税税额+递延所得税净负债-递延所得税净资产延所得税净资产 •假设:某固定资产原值假设:某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企业采用年数总万元,企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而税务处理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和法计提折旧,而税务处理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预计净残值为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预计净残值为0,预计,预计使用年限为使用年限为5年第1年企业所得税税率年企业所得税税率30%,,会计折旧额会计折旧额 = 100 ×((5 / 15)) = 33.33万元万元 账面价值账面价值 = 100 - 33.33 = 66.67万元万元 税务折旧额税务折旧额 = 100 / 5 = 20万元万元 计税基础计税基础 = 100 - 20 = 80万元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80 - 66.67 = 13.33万元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 = 13.33 × 30% = 3.999万元万元 (假设企业未来很可能取得足够的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假设企业未来很可能取得足够的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下同)编制会计分录: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下同)编制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999万元万元 贷:所得税费用贷:所得税费用 3.999万元万元 •XYZ股份有限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股份有限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核算,所得税税率25%。
2008年度有关所得税会年度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资料如下:(计处理的资料如下:(1))2008年度实现税前会年度实现税前会计利润计利润110万元2))2008年年11月,月,XYZ公司购公司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入账价值为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入账价值为40万元;年末按万元;年末按公允价值计价为公允价值计价为55万元按照税法规定,成本在万元按照税法规定,成本在持有期间保持不变持有期间保持不变3))2008年年12月末,月末,XYZ公司将应计产品保修成本公司将应计产品保修成本5万元确认为一项负债,万元确认为一项负债,按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可以在实际支付时在税按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可以在实际支付时在税前抵扣4)假设)假设2008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负债的金额为所得税负债的金额为0 •((1)计算应交所得税:)计算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税前会计利润110—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损益15+预计保修费用预计保修费用5))×25%=25(万元)(万元)((2)确认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①①资产负债表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账面价值是资产负债表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账面价值是55万,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是万,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是40万,资产账万,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资产的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面价值大于资产的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所得税税率=15×25%=3.75(万元)(万元)②②资产负债表预计负债项目是资产负债表预计负债项目是5万,预计负债的计万,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税基础为0,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负债的计税基础,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所得税税率=5×25%=1.25(万元)(万元)•((3)计算所得税费用:)计算所得税费用:2007年所得税费用年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初递延所得税资产)=25+((3.75—0))—(1.25-0)=27.5(万元)(万元)XYZ公司所得税账务处理是:公司所得税账务处理是: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 27.5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应交税费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25 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 3.75• •【例】【例】 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以下简称“甲公司甲公司”)。
2008年度实现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利润总额为500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债表债务法核算,2008年以前适用的所得年以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税税率为15%,,2008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率为25%2008甲公司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甲公司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及转回等资料如下(单位:万元):的计提及转回等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假定按税法规定,公司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假定按税法规定,公司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甲公司除计提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甲公司除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暂时性差异外,无其他纳税的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暂时性差异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假定甲公司在可抵减暂时性差异转回调整事项假定甲公司在可抵减暂时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要求: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要求:((1)) 计算甲公司计算甲公司2008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2)) 计算甲公司计算甲公司2008年年12月月31日递延所得税余日递延所得税余额(注明借方或贷方)额(注明借方或贷方)3)) 编制编制2008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不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不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要求写出明细科目)•((1)) 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 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额 应交所得税额=[5000+((100+300+150))-60]×25%%=1372.5(万元)(万元) **注释:四项减值都是暂时性差异,注释:四项减值都是暂时性差异,税法始终不认,计提的减值都在递延所得税法始终不认,计提的减值都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借方,这是常识税资产的借方,这是常识 公式:本期应交所得税 公式:本期应交所得税=【税前会计利【税前会计利润润5000+会计折旧或减值会计折旧或减值((100+300+150))-60-税法折旧或减值税法折旧或减值0 ]×25%% =1372.5,注意这里的,注意这里的60实际上是实际上是会计减值的转回,而不是税法减值,因为会计减值的转回,而不是税法减值,因为税法减值是税法减值是0• 第二步:计算递延所得税本期发生额(这一步第二步:计算递延所得税本期发生额(这一步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所有的减值准备都是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项目的所有的减值准备都是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项目的递减项目,按账户性质划分属于负债,负债的账递减项目,按账户性质划分属于负债,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负债的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面价值大于负债的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60+1600+300+150))-0] ×现行税率现行税率25%=527.5•这也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
注意这里这也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注意这里的的60实际上是会计减值的转回,税法上根本不认实际上是会计减值的转回,税法上根本不认减值,所以税法减值为减值,所以税法减值为0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120+1500))×前前期税率期税率15%=243 •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527.5-243=284.5•第三步:计算所得税费用第三步:计算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 1372.5 -284.5=1088•((3)编制)编制2008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1088 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 284.5 贷:应交税费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1372.5•(二)所得税核算设置的账户(二)所得税核算设置的账户•1. “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 •((1)核算内容: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核算内容: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
•((2)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3)账户结构:借方登记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账户结构:借方登记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科目余额的差额贷方登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贷方登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科目余额的差额 期末,应将本科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无余额 •((4)明细账户设置:可按)明细账户设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进行明细核算 2.“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 •((1)核算内容: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核算内容: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账户性质:资产类账户)账户性质:资产类账户•((3)账户结构:借方登记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账户结构:借方登记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资产;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确认的递延额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资产 •((4)明细账户设置:应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明细账户设置:应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目进行明细核算 •3.“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 •((1)核算内容:核算企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核算内容:核算企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 •((2)账户性质:负债类账户)账户性质:负债类账户•((3)账户结构:借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账户结构:借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贷方贷方登记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负债表日登记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本科目期末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额本科目期末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4)明细账户设置:应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明细账户设置:应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所得税的主要账务处理(三)所得税的主要账务处理•1.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2.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主要账务处理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主要账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债和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 • 借: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贷: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所得税费用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例】【例】 甲公司于甲公司于2000年年12月底购入一台机月底购入一台机器设备,成本为器设备,成本为525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元,预计使用年限为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会计上按直线法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会计上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因该设备符合税法规定的税收计提折旧,因该设备符合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条件,计税时可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优惠条件,计税时可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均与会计相同本例中假定该公司各会计均与会计相同本例中假定该公司各会计期间均未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除该期间均未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除该项固定资产产生的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项固定资产产生的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外,不存在其他会计与税收的差异外,不存在其他会计与税收的差异•该公司每年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情况如下表所示: •该项固定资产各年度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如该项固定资产各年度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如下:下:•((1))2001年资产负债表日:年资产负债表日:账面价值账面价值=实际成本实际成本-会计折旧会计折旧=525 000-87 500=437 500(元)(元)计税基础计税基础=实际成本实际成本-税前扣除的折旧额税前扣除的折旧额=525 000-150 000 =375 000(元)(元) 因账面价值 因账面价值437 500大于其计税基础大于其计税基础375 000,,两者之间产生的两者之间产生的62 500元差异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元差异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差异,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62 500 × 25%))15625元,账务处理如下: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156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5625•((2))2002年资产负债表日:年资产负债表日: 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5000元,元,但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但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15625元,当期应元,当期应进一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进一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5000-15625))9375元,账务处理如下: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9 37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9 375((3))2003年资产负债表日:年资产负债表日: 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8125元,元,但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但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25 000元,当期元,当期应进一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进一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8125-25000))3 125元,账务处理如下: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3 1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125•((4))2004年资产负债表日:年资产负债表日: 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5 000元,但递延元,但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28125元,当期应转回原已确认元,当期应转回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5000-28125))-3125元,账务处理元,账务处理如下: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3125 贷:所得税费用 贷:所得税费用 3125((5))2005年资产负债表日:年资产负债表日: 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5625元,但递延元,但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25000元,当期应转回递延所得元,当期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税负债(15625-25000))-9375元,账务处理如下: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9375 贷:所得税费用 贷:所得税费用 9375 ( (6))2006年资产负债表日:年资产负债表日: 原已确认的与该项资产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 原已确认的与该项资产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0,,但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但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15625元,当期应转回递元,当期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延所得税负债(0-15625)应予全额转回,账务处理如下:)应予全额转回,账务处理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5625 贷:所得税费用 贷:所得税费用 15 625• 3.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产和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 :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例【例]企业在企业在2006年至年至2009年间每年的应税年间每年的应税收益分别为:-收益分别为:-200万元、万元、80万元、万元、70万元、万元、80万元,适用税率为万元,适用税率为20%,假设无其他暂%,假设无其他暂时性差异。
其中,时性差异其中,2006年产生的年产生的40万元亏万元亏损,经综合判断能在损,经综合判断能在5年内转回,确认可抵年内转回,确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即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扣暂时性差异,即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006年企业应税收益为亏损年企业应税收益为亏损200万元,万元,产生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产生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40万元,即确认万元,即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40万元,会计处理为:万元,会计处理为:•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400000 • 贷:所得税费用 贷:所得税费用 400000 •(2)2007年企业应税收益为盈利年企业应税收益为盈利80万元,转万元,转回暂时性差异回暂时性差异16万元,会计处理为:万元,会计处理为: •借: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160000 •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60000•(3)2008年企业应税收益为盈利年企业应税收益为盈利70万元,转万元,转回暂时性差异回暂时性差异14万元,会计处理为:万元,会计处理为: •借: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140000 •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40000 •(4)2009年企业应税收益为盈利年企业应税收益为盈利80万元,可万元,可转回暂时性差异转回暂时性差异10万元,确认本年度应交万元,确认本年度应交税费税费6万元。
会计处理为:万元会计处理为: •借: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160000 •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000 • 应交税费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 60000• •理解一:这章所讲的理解一:这章所讲的“所得税所得税”,不是税,不是税法上的应交所得税,而是会计上的所得税法上的应交所得税,而是会计上的所得税费用理解二:会计准则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理解二:会计准则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要以本期税前利润为基础确认配比原则,要以本期税前利润为基础确认本期的所得税费用税法规定以本期应纳本期的所得税费用税法规定以本期应纳税所得税额为基础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税所得税额为基础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当期税前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不一致时,当期税前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不一致时,当期确认的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也就当期确认的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也就不一致了不一致了.理解三: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和税前利润之理解三: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和税前利润之间的暂时性差异分为可抵扣暂性差异与应间的暂时性差异分为可抵扣暂性差异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纳税暂时性差异•理解四:可抵扣暂性差异理解四:可抵扣暂性差异 依据会计准则,可抵扣差异不属于本期税前依据会计准则,可抵扣差异不属于本期税前利润,是属于未来期间的税前利润;相关的所得利润,是属于未来期间的税前利润;相关的所得税费用不能在本期确认,而应当在未来抵扣时确税费用不能在本期确认,而应当在未来抵扣时确认。
认 依据税法规定,可抵扣差异应计入本期应纳依据税法规定,可抵扣差异应计入本期应纳税所得额,应当纳税即本期要纳税,未来可抵税所得额,应当纳税即本期要纳税,未来可抵扣 会计处理:会计处理:• A 本期纳税,但相关的所得税费用不确认为本本期纳税,但相关的所得税费用不确认为本期的所得税费用,而是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期的所得税费用,而是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当于待摊费用,实质上就是已纳税但尚未确(相当于待摊费用,实质上就是已纳税但尚未确论的所得税费用论的所得税费用 B随着可抵扣差异的逐渐抵扣随着可抵扣差异的逐渐抵扣,相关的递延所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随之转销,转销的金额确认为抵扣得税资产应当随之转销,转销的金额确认为抵扣期间的所得税费用以前未确认)期间的所得税费用以前未确认)•理解五:应纳税性暂时性差异理解五:应纳税性暂时性差异 依据会计准则,应纳税性差异属于本期的税前利润,依据会计准则,应纳税性差异属于本期的税前利润,相关的所得税费用应当在本期确认相关的所得税费用应当在本期确认 依据税法规定,应纳税性差异不计于本期应纳税所得依据税法规定,应纳税性差异不计于本期应纳税所得额。
即本期不纳税,未来期间应纳税即本期不纳税,未来期间应纳税 会计处理:会计处理:A 本期不纳税,但相关的所得税费用在本本期不纳税,但相关的所得税费用在本期确认因未实际纳税,还得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期确认因未实际纳税,还得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当预提费用,实质是未纳税但已确认过的所得税费用相当预提费用,实质是未纳税但已确认过的所得税费用 B 随着应纳税差异的逐渐纳税,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应随着应纳税差异的逐渐纳税,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应当逐渐转销,转销的金额抵减纳税期间的所得税费用(以当逐渐转销,转销的金额抵减纳税期间的所得税费用(以前已确认)前已确认) 理解六:本期已纳税,本期已确认的所得税费用 理解六:本期已纳税,本期已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 本期已纳税,但本期尚未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本期已纳税,但本期尚未确认的所得税费用——递延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资产 本期未纳税,但在本期已确认过的所得税费用本期未纳税,但在本期已确认过的所得税费用——递递延所得税负债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0--0))-(-(-10--49.5)=)=59.5(万元)(万元)•2008年所得税费用年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127.5+59.5=187万元万元任务六、利润及其分配的核算任务六、利润及其分配的核算•学习情景学习情景1:投资损益的核算:投资损益的核算•一、投资收益的概念一、投资收益的概念•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对外投资所取得的回报。
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对外投资所取得的回报投资收益包括对外投资所分得的股利和收到的债投资收益包括对外投资所分得的股利和收到的债券利息,以及投资到期收回在或到期前转让债权券利息,以及投资到期收回在或到期前转让债权得款项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等投资活动也可能得款项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等投资活动也可能遭受损失,如投资到期收回的或到期前转让所得遭受损失,如投资到期收回的或到期前转让所得款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即为投资损失投资收款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即为投资损失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则为投资净收益益减去投资损失则为投资净收益 二、投资收益的核算二、投资收益的核算 •(一)设置的账户:“投资收益”•1.核算内容:核算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2.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3.账户结构:贷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种对外投资的收益和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对外投资的损失 ;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种对外投资的损失和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对外投资的收益,期末,本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 •4.明细账户设置:可按投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二)投资收益账务处理(二)投资收益账务处理•【例】2009年1月5日购入股票200万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时支付交易费用2万元。
2009年4月15日处置,收到210万元,支付交易费用2.1万元•【例】A企业于2008年1月1日支付1000万元,取得B企业60%的股权2008年乙企业实现净利润180万元;2009年3月9日分出现金股利50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2000000• 投资收益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20000•借:银行存款 2079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2000000• 投资收益 79000•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 1080000• 贷:投资收益 1080000•借:银行存款 5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 500000学习情景学习情景2::本年利润的核算•一、利润的概述•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金额的计量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如为净损失的构成营业利润的减项•(1)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从事主要的、基本的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 = 主营业务收入 - 主营业务成本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管理费用 - 销售费用 - 财务费用(2)其他业务利润 •是企业经营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经营性业务取得的利润其他业务收入扣除其他业务成本后的差额,即为其他业务利润其计算公式为:•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3)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4)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指公充价值变动收益为市场价格的变动引起资产的升值部分为公充价值变动收益二、利润的核算二、利润的核算•(一)设置的账户:“本年利润”•1.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2.账户性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3.账户结构:借方登记会计期末各类成本、费用账户结转的余额;贷方登记会计期末各类收益账户结转的余额;期末出现贷方余额,反应本会计期间有净利润 ,期末出现借方余额,反应本会计期间发生亏损年度终了,应将“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4.明细账户设置:不进行明细账户核算 (二)本年利润结转的方法(二)本年利润结转的方法•期末企业经过核对账目、财产清查和账项调整等一系列核算前的准备工作后,在试算平衡的基础上,将企业所有损益类账户的余额全部转入到“本年利润”账户•将损益类贷方余额账户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 投资收益 • 营业外收入 • 贷:本年利润 • 将损益类借方余额账户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本年利润 • 贷: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主营业务成本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其他业务成本 • 营业外支出• 资产减值损失 • 公允变动损益 • 将所得税借方余额账户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本年利润 • 贷:所得税费用 •年终将“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借:本年利润 •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学习情景学习情景3 利润分配的核算利润分配的核算•一、利润分配的顺序一、利润分配的顺序•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政策和企业的章程的规定,对已实现的净利润在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
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去年初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为可供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1.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2.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3.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1)应付优先股股利 是指企业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现金股利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是指企业按规定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 (3)应付普通股股利 • 企业如果发生亏损,可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也可用以前年度提取的盈余公积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未弥补完,不能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前,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二、利润分配的核算二、利润分配的核算•(一)需要设置的账户•1.“利润分配”账户 •(1)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2)账户性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3)账户结构:借方登记利润分配数,如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应付投资者利润等;贷方登记年末由“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净利润该账户年末贷方余额表示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若为借方余额则表示为积欠的未弥补亏损 •(4)明细账户设置:应当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积补亏”和“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明细核算。
•2.“盈余公积”账户•(1)核算内容: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2)账户性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3)账户结构:贷方登记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借方登记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或转增的资本数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盈余公积的结余数 •(4)明细账户设置:应当分别“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进行明细核算 •3.“应付股利”•(1)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2)账户性质:负债类账户•(3)账户结构:贷方登记按照利润分配方案计算的应付股利;借方登记用货币资金或其他资产支付给投资者的股利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应付未付的股利或利润•(4)明细账户设置:可按投资者进行明细核算 • (二)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二)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1.税后利润补亏• 2.提取盈余公积•3.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4. 年末结转“利润分配”各明细账户•【例】 伟华公司2008年全年实现净利润1720000元,其利润分配方案如下: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可供分配利润的80%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年初“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有贷方余额138000元。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1720000 × 10% = 172000•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7200 0 • 贷:盈余公积 172000•应付利润 = (1720000 - 172000 + 138000) × 80% = 1686000 × 80% = 1348800(元)•年末未分配利润 = 1686000 – 134800 = 337200(元)•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 1348800• 贷:应付利润 1348800•2008年12月31日,伟华公司结转“利润分配”账户•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20800• 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172000 • ——应付利润 1348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