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课件.ppt
32页强制性使用强制性使用(shǐǐyòng)运动疗法运动疗法第一页,共三十二页Contents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概念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概念1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机制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机制2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要素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要素3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应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应用 4第二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1.概念概念(gàiniàn)v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来源于灵长类动物神经行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来源于灵长类动物神经行为学的研究为学的研究(yánjiū),通过对灵长类动物一侧肢体,通过对灵长类动物一侧肢体的去感觉神经的传入,而发现了的去感觉神经的传入,而发现了“习得性失用习得性失用”(learned nonuse) 现象而克服现象而克服“习得性习得性失用失用”后,可以显著提高动物患侧肢体的功能后,可以显著提高动物患侧肢体的功能水平由此,这种治疗方法扩展到人类脑卒中水平由此,这种治疗方法扩展到人类脑卒中和脑外伤的康复,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和脑外伤的康复,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第三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1.概念概念(gàiniàn)v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onstraint 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CIMT) v通过强制装置限制健侧上肢的使用通过强制装置限制健侧上肢的使用,强制患者在强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患侧上肢日常生活中使用患侧上肢,并短期集中强化并短期集中强化, 重复重复训练训练(xùnliàn)患侧上肢患侧上肢, 同时注重把训练内容转移到同时注重把训练内容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去,从而提高脑神经损伤后患者的运日常生活中去,从而提高脑神经损伤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第四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2.研究研究(yánjiū)进程与理论机制进程与理论机制v在研究在研究(yánjiū)中发现强制性使用治疗中,患者出现中发现强制性使用治疗中,患者出现了大量的使用性依赖大脑皮质功能重组,这种功了大量的使用性依赖大脑皮质功能重组,这种功能重组是该有长期疗效的神经基础能重组是该有长期疗效的神经基础 第五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 2.1 研究研究(yánjiū)进程进程中国中国.毕胜研究毕胜研究Glassman 研究组Liepert 教授研究组教授研究组 Kopp 研究组Wittenberg 研究组至今至今1963年提出年提出第六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研究研究(yánjiū)进程进程v德国的德国的Liepert 教授研究组,他们使用了教授研究组,他们使用了6例进例进行强制性使用治疗的患者发现在行强制性使用治疗的患者发现在2 周的治疗后,周的治疗后,患侧肢体患侧肢体(zhītǐǐ)使用的皮质代表区域明显地扩大了。
使用的皮质代表区域明显地扩大了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其运动功能进步大脑功能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其运动功能进步大脑功能的改变持续的改变持续6个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可以募个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可以募集更多的支配患侧上肢神经元来参与活动最后集更多的支配患侧上肢神经元来参与活动最后发现发现,在损伤灶周围在损伤灶周围,运动功能区发生了重塑现象运动功能区发生了重塑现象 第七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研究研究(yánjiū)进程进程vWittenberg 等使用等使用TMS 和和PET 研究研究CIMT 疗法前后脑内功能重组的变化疗法前后脑内功能重组的变化(biànhuà),发现在实施,发现在实施CIMT 疗法之后,疗法之后,PET 检查在动作任务的模式检查在动作任务的模式下,其小脑激活明显降低,而患侧大脑下,其小脑激活明显降低,而患侧大脑TMS 兴兴奋的面积增大奋的面积增大第八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研究研究(yánjiū)进程进程v毕胜等应用毕胜等应用fMRI 在在CIMT 治疗前,患手运动治疗前,患手运动(yùndòng)时可以发现对侧中央前后回、对侧额叶前部、时可以发现对侧中央前后回、对侧额叶前部、同侧大脑皮质中央前回激活;健手运动同侧大脑皮质中央前回激活;健手运动(yùndòng)时,时,以对侧中央前后回兴奋为主。
经过强制性使用治以对侧中央前后回兴奋为主经过强制性使用治疗后,患手运动疗后,患手运动(yùndòng)时同侧和对侧大脑皮质广泛时同侧和对侧大脑皮质广泛的激活,健手运动的激活,健手运动(yùndòng)时,大脑对侧中央前后回时,大脑对侧中央前后回的兴奋区域明显变小;在治疗结束的兴奋区域明显变小;在治疗结束2 周后,患侧周后,患侧上肢运动时,患手运动时其同侧和对侧大脑皮质上肢运动时,患手运动时其同侧和对侧大脑皮质广泛的激活的现象明显降低,激活区集中在对侧广泛的激活的现象明显降低,激活区集中在对侧的中央前后回,在健手运动时,又重新恢复对侧的中央前后回,在健手运动时,又重新恢复对侧中央前后回兴奋区域大脑皮质功能重组表现出中央前后回兴奋区域大脑皮质功能重组表现出使用性依赖的特点使用性依赖的特点第九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2.2 机制机制(jīzhì)v1 CIMT限制了健侧肢体的活动,从而限制了健侧肢体的活动,从而(cóng ér)逆转逆转了在急性期或亚急性期所形成的习得性失用的强了在急性期或亚急性期所形成的习得性失用的强化过程v2 持续的反复的使用患侧上肢而使对侧大脑半球持续的反复的使用患侧上肢而使对侧大脑半球皮质支配上肢的区域扩大,同时同侧皮质出现新皮质支配上肢的区域扩大,同时同侧皮质出现新的募集。
导致功能依赖性皮质重组,这是肢体功的募集导致功能依赖性皮质重组,这是肢体功能持续改善的神经病理学基础能持续改善的神经病理学基础第十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3.强制性使用强制性使用(shǐǐyòng)运动疗法的要素运动疗法的要素v3. 1对象选择标准条件对象选择标准条件 ((中风后大约有25 %患者符合此标准))v①①中风时间超过中风时间超过3~~7 个月以上个月以上②②年龄年龄18 岁以上③③患患侧腕关节伸展侧腕关节伸展> 10°,拇指和其他拇指和其他4 指中任何两个手指的掌指关指中任何两个手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伸展节和指间关节伸展> 10°,且动作且动作1 分钟内可重复分钟内可重复3 次④④患侧患侧被动关节活动度被动关节活动度: 肩关节屈曲和外展肩关节屈曲和外展> 90°、肩关节外旋、肩关节外旋>45°,肘关伸展肘关伸展< 30°,前臂旋后和旋前前臂旋后和旋前> 45°⑤⑤无严重的认无严重的认知问题知问题,例如例如:失语症、记忆力或沟通上的问题失语症、记忆力或沟通上的问题⑥⑥无严重药物不能无严重药物不能控制的问题;控制的问题;⑦⑦穿上吊带或夹板后能维持一定的平衡穿上吊带或夹板后能维持一定的平衡,有基本有基本(jīběn)的安全保证。
的安全保证⑧⑧坐、站以及如厕的转位能够自己独立动作坐、站以及如厕的转位能够自己独立动作,能维持能维持静态站姿静态站姿(可以手扶东西可以手扶东西) 至少至少2 分钟第十一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v3.1.2手臂功能最低标准手臂功能最低标准(中风后大约有中风后大约有25 %患者符合此标准患者符合此标准) v①①患侧腕关节伸展患侧腕关节伸展> 10°②②拇指外展拇指外展> 10°,其他其他4指中任何两个手指伸展指中任何两个手指伸展> 10°v3.1.3手臂功能极低标准手臂功能极低标准(中风后大约有中风后大约有25 %患者符合此标准患者符合此标准) v极低运动标准是极低运动标准是,他们用任何能控制他们用任何能控制(kòngzhì)的抓握的抓握形式从桌面上提起一条抹布形式从桌面上提起一条抹布,然后放下然后放下第十二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v3.2基本要素基本要素vCIMT 主要由主要由3 种要素组成种要素组成:v集中反复训练患肢的塑形训练集中反复训练患肢的塑形训练;一系列用于提高一系列用于提高生活环境生活环境(huánjìng)中运动能力的行为技术中运动能力的行为技术;同时在整同时在整个治疗期间用手套或吊带限制健肢活动。
个治疗期间用手套或吊带限制健肢活动 第十三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v3.2.1 塑性训练塑性训练v塑形技术是指通过训练使患者塑形技术是指通过训练使患者(huànzhě)获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一获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一种行为训练方法通过塑形种行为训练方法通过塑形,达到提高运动能力或行为能力的达到提高运动能力或行为能力的目的其程序包括目的其程序包括: ①①训练项目训练项目:选择能够暴露受试者运动功能选择能够暴露受试者运动功能缺陷的任务缺陷的任务,如如:a. 特殊的关节运动特殊的关节运动②②从训练项目库中选出从训练项目库中选出10~~18 个训练项目个训练项目,每一训练项目要求受试者连续反复做每一训练项目要求受试者连续反复做10 次次,每每次次30~~120 s (不超过不超过120 s) ; ③③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不断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不断向受试者提供指导性信息向受试者提供指导性信息, 对患者的任何改善均给予及时、对患者的任何改善均给予及时、清晰的语言反馈清晰的语言反馈 ④④如果患者首次不能完成某一动作如果患者首次不能完成某一动作,则可将则可将动作分解成几个小的部分动作分解成几个小的部分,并循序渐进地增加动作的难度并循序渐进地增加动作的难度,动作的动作的难度要略高于受试者能够完成的程度。
难度要略高于受试者能够完成的程度第十四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v3.2.2 行为技术行为技术vCIMT 着重使用一系列的行为技术促使患者在日着重使用一系列的行为技术促使患者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反复使用患肢这些行为技术包括常生活环境中反复使用患肢这些行为技术包括:受试者行为合同、家庭日记、日程安排、监护受试者行为合同、家庭日记、日程安排、监护者合同、家庭作业练习等行为技术对受试者维者合同、家庭作业练习等行为技术对受试者维持实验室中获得的运动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持实验室中获得的运动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反复多次地受试者讨论这些行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反复多次地受试者讨论这些行为合同为合同,提醒其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经常使用患肢提醒其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经常使用患肢,同时在受试者和治疗师之间建立解决问题的沟通同时在受试者和治疗师之间建立解决问题的沟通方式方式,协调两者的关系协调两者的关系(guān xì),保证受试者对保证受试者对CIMT 治疗方案的依从性治疗方案的依从性第十五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v3. 2.3 限制健肢 限制健肢 v在治疗期间在治疗期间,要求受试者连续要求受试者连续2 周每天除去睡眠周每天除去睡眠时间时间,其余其余90 %的时间健肢带上手套限制使用的时间健肢带上手套限制使用,用患肢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用患肢进行日常生活活动(huó dòng)。
CIMT 始终要始终要求受试者用患肢完成日常生活动作虽然一些日求受试者用患肢完成日常生活动作虽然一些日常生活活动需要两只手完成常生活活动需要两只手完成,但仍要求受试者在但仍要求受试者在监护人的协助下用患肢完成监护人的协助下用患肢完成 第十六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4.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liáo fǎǎ)的应用的应用v4.1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亚急性和慢性脑卒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亚急性和慢性脑卒中的应用中的应用v瓮长水等选用瓮长水等选用(xuǎǎnyòng)3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参与此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参与此研究研究,在在CIMT 治疗期间要求两组患者健侧穿戴治疗期间要求两组患者健侧穿戴吊带和夹板来限制健侧肢体动作吊带和夹板来限制健侧肢体动作, 每天清醒时固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定时间不少于90%, 连续连续12d同时接受塑形同时接受塑形训练训练, 密集地训练患侧肢体活动密集地训练患侧肢体活动, 完成日常生活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动作中的动作, 连续连续2 周共周共10 个工作日个工作日 第十七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v经过经过2 周的周的CIMT 治疗后治疗后, 亚急性期组和慢性期亚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gōngnéng)都明显改善都明显改善, 两组改善值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改善值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01) , 特别是特别是CIMT 在亚急性期脑卒中在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方面显现出比在慢性期脑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方面显现出比在慢性期脑卒中患者更大的康复效力卒中患者更大的康复效力 。
第十八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v4.2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急性脑卒中的应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急性脑卒中的应用v郭雪云等选择郭雪云等选择218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强制运动康复组强制运动康复组110 例和对照组例和对照组108 例例, 对照对照(duìzhào)条件控制条件控制, 康复组在生命体征平稳康复组在生命体征平稳72h 进进行强制性的运动疗法行强制性的运动疗法,治疗每天治疗每天2 次次,每次每次45min,对照组患者在平均发病后对照组患者在平均发病后1 周开始自行周开始自行活动与锻炼活动与锻炼,20d 为为1 个疗程 第十九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v4. 3 强强制性使用运制性使用运动疗动疗法在影像学中的法在影像学中的应应用用v由于可以在解剖图像的基础上清楚的显现人脑内由于可以在解剖图像的基础上清楚的显现人脑内的功能影像学变化的功能影像学变化,PET 和和fMRI 是一种是一种(yī zhǒǒnɡ ɡ)反映脑内可塑性变化的有效手段反映脑内可塑性变化的有效手段第二十页,共三十二页。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幻肢痛幻肢痛幻肢痛幻肢痛失语症失语症局部手指张力障碍局部手指张力障碍4.4 CIMT 的其他的其他(qítā)领域应用领域应用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Diagram幻肢痛手指张力障碍失语症在进行语言训练时在进行语言训练时强制性使用语言进强制性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抑制其他行交流,抑制其他代偿方式的交流,代偿方式的交流,注重引导在日常生注重引导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等活中使用语言等 增加截肢残端的使增加截肢残端的使用程度来产生使用用程度来产生使用性依赖皮质功能重性依赖皮质功能重组,产生治疗作用组,产生治疗作用使用夹板制动其他使用夹板制动其他手指,张力障碍的手指,张力障碍的手指进行反复的练手指进行反复的练习与训练习与训练 .塑造手指塑造手指的位置和其他的运的位置和其他的运动表现动表现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4.5强制性使用强制性使用(shǐǐyòng)疗法的局限性疗法的局限性No。
1CIMT 并不适用于所有脑卒中患者并不适用于所有脑卒中患者 No2CIMT 疗效依据患者残损的严重程度而不同疗效依据患者残损的严重程度而不同 No3患者不喜欢强制性练习方式和配戴限制性患者不喜欢强制性练习方式和配戴限制性装置装置 (68%)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5.小结小结(xiǎǎojié)vCIMT 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针对脑卒中后上肢功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针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一种新的康复训练技术能障碍的一种新的康复训练技术, 与神经发育疗与神经发育疗法或其它传统的治疗脑损伤患者的运动疗法不同法或其它传统的治疗脑损伤患者的运动疗法不同,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是从动物实验到临床应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是从动物实验到临床应用,具有可靠的神经科学基础从理论方面来说具有可靠的神经科学基础从理论方面来说,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采用了制性使用运动疗法采用了“脑的可塑性脑的可塑性”和和“大大脑功能重组脑功能重组”理论理论,而传统技术采用的是而传统技术采用的是“神经神经生理生理”和和“神经发育神经发育”理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理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基于法基于“可塑可塑”和和“重组重组”理论理论,开发出一整套开发出一整套治疗、评定治疗、评定(píngdìng)技术技术,强调患者的主动性、强调强调患者的主动性、强调在现实生活背景中的功能运用。
在现实生活背景中的功能运用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Diagram个体化的塑形训练个体化的塑形训练 大量、重复的练习大量、重复的练习 行为技术行为技术 特殊任务训练特殊任务训练(task specific) 限制健侧上肢的使用限制健侧上肢的使用 任务指向性训练任务指向性训练CIMT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新应用新应用(yìngyòng)1234失语症失语症儿童儿童(ér tóng)脑瘫脑瘫患肢痛患肢痛局部手指局部手指张力张力(zhānglì)障碍障碍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v目前目前CIMT 疗法已经不局限于对脑卒中和脑外伤疗法已经不局限于对脑卒中和脑外伤上肢康复的治疗,已扩展到对失语症、儿童脑瘫、上肢康复的治疗,已扩展到对失语症、儿童脑瘫、患肢痛和局部手指张力障碍的康复治疗同时患肢痛和局部手指张力障碍的康复治疗同时(tóngshí)该方法还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还需进一步该方法还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的研究探索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二页。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病例病例(bìnglì)河北承德医学院附院康复科河北承德医学院附院康复科v选择选择2005年年8月月—2007年年3月在康复医学科治月在康复医学科治疗并符合入选标准的疗并符合入选标准的8例脑卒中偏瘫例脑卒中偏瘫(piāntān)患者v在基线期采用常规功能训练上肢采用改良的在基线期采用常规功能训练上肢采用改良的CIMT,在治疗期间健侧穿戴吊带和夹板限制肢体在治疗期间健侧穿戴吊带和夹板限制肢体动作动作,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90%,同时接同时接受塑型训练下肢受塑型训练下肢CIMT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平板训练、起坐训练运动平板训练、起坐训练,以及上下楼梯训练、以及上下楼梯训练、平衡训练、单腿负重等平衡训练、单腿负重等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v在在CIMT治疗前治疗前8周的基线期、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简易上周的基线期、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简易上肢功能检查肢功能检查(STEF)和和10m最大步行速度最大步行速度(MWS)来评价患者来评价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
的上、下肢运动功能v结果结果: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常规康复治疗前后比较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常规康复治疗前后比较:STEF和和MWS功平均提高功平均提高3.0±1.2分和分和3.1±0.9s,效应值分效应值分别为别为0.11和和0.14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前后比较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前后比较:STEF和和MWS功平均提高功平均提高27.3±11.1分和分和10.1±6.7s,效应值分别效应值分别为为1.73和和0.51v结论结论(jiélùn):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一种有效治疗方法肢运动功能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可以显著促进患者上、下肢功能的可以显著促进患者上、下肢功能的改善第三十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二页内容(nèiróng)总结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发现在2 周的治疗后,患侧肢体(zhītǐ)使用的皮质代表区域明显地扩大了3.1.3手臂功能极低标准(中风后大约有25 %患者符合此标准)③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不断向受试者提供指导性信息, 对患者的任何改善均给予及时、清晰的语言反馈。
虽然一些日常生活活动需要两只手完成,但仍要求受试者在监护人的协助下用患肢完成选择2005年8月—2007年3月在康复医学科治疗并符合入选标准的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二页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