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艺植物病理学简答题.docx
8页园 艺 植 物 病 理 学第二章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第二节植物病害的症状一、病状的主要类型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1.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蕉、畸形五大类型2.特点:变色:发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本质是叶绿素受到破坏,细胞并未死亡包括花叶(叶绿素减少,不均匀变色),褪色(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变浅),黄化(叶绿素减少,均 匀变色,变黄),斑驳(变色部分的轮廓不清),条纹、条斑、条点(单子叶植物的花叶),白化苗(不形成叶绿素,遗传病害)等坏死:发病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坏死细胞已死亡包括叶斑(轮斑、环斑、角斑、圆斑、穿孔等,形 状大小不同,但轮廓清楚,类似岛屿),叶枯(叶片较大面积坏死,边缘不清),叶烧(叶尖或叶缘 枯死),猝倒、立枯(幼苗近地表茎部坏死,前者倒伏,后者死而不倒)、溃疡(植物皮层坏死、腐 烂,使木质部外露,多见于木本植物的枝干),疮痂(在病斑上有增生的木栓层,表面粗糙,或病斑 枯死后,因生长不平衡,发生龟裂)、炭疽(是由一类炭疽病菌引起的,一般病斑凹陷、变褐色,斑 中有轮状排列的小黑点,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胞子盘)等腐烂:植物幼嫩多汁组织大面积坏死, 组织或细胞破坏消解。
包括干腐(死亡慢,水分快速及时失去),湿腐(死亡快,水分未能及时散失)、软腐(中胶层破坏,细胞离析)等,根据腐烂的部位有根腐、基腐、茎腐、果腐、花腐等萎蕉: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缺水凋萎现象,而根茎的皮层组织完好分为枯萎、黄萎、青枯畸形:植物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现象增生型(病组织的薄壁细胞分 裂加快,数量迅速增多,局部组织出现肿瘤或癌肿、丛枝、发根等),增大型(病组织的局部细胞体 积增大,但细胞数量并不增多如根结、徒长恶苗等),减生型(病部细胞分裂受到抑制,发育不良, 造成植株矮缩、矮化、小叶、小果、卷叶等),变态(植株的花器变态成叶片状、叶变花、叶片扭曲、 蕨叶、花器变菌援等)二、病症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答:1.病原物在病部形成的病症主要有粉状物、霉状物、粒状物、菌核、脓状物五类2.特点:第三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病原第一节植物病原菌物一、无性繁殖抱子的类型有哪些?答:真菌无性繁殖胞子类型有游动抱子、抱囊抱子、分生抱子三类二、有性繁殖抱子的类型有哪些?答:真菌有性胞子类型有休眠胞子囊、卵抱子、接合抱子、子囊抱子、担抱子五类三、引起植物病害的菌物分属哪几个门?各有什么特点?答:分属卵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及半知菌类特点:卵菌门:营养体为无隔膜的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游动抱子,有性生殖多产生卵胞子。
接合菌门:营养体为典型的无隔膜的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抱囊抱子,有性生殖产生接合胞子子囊菌门:营养体为有有隔膜的菌丝体,少数是单细胞;无性繁殖产生分生胞子;有性生殖产 生子囊抱子担子菌门:营养体为有隔膜的菌丝体;无性繁殖不发达;有性生殖产生担抱子半知菌类:营养体为有隔膜的菌丝体或单细胞;无性繁殖产生分生抱子等;没有有性生殖,但可能进行准性生殖四、真菌的典型生活史包括哪些阶段?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在植物病害发生过程中 起到哪些重要作用?答:1.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两个阶段2 .无性阶段:往往在一个生长季节可以连续循环多次,产生大量无性抱子,对病害传播流行起着重要 作用有性阶段:只产生一次有性胞子,作用除繁衍后代外,主要是度过不良环境,并成为翌年病害 初侵染的来源五、子囊菌的子实体有哪些类型?各类子实体有何形态特征?桃缩叶病病原菌属于 子囊菌的哪类子实体?答:1.子囊菌的子实体特称为子囊果,并分为球形的闭囊壳,瓶状的子囊壳、子囊座和盘状或杯状的 子囊盘4种类型3 .特征:闭囊壳:无孔口,子囊通常为近球形,散生或束生在闭囊壳内子囊壳:由疏松的菌丝体或子座产生,具明确的子囊壳壁,球形、梨形或烧瓶形,有颈部和 孔口,有的肉质、革质或碳质,鲜色或黑色,表生或埋生,子囊单层壁,顶端有不同结构,棍棒行或 圆柱形,束生、周生或平行排列于子囊壳内,有侧丝或侧丝早期消解。
子囊座:子囊周围无真正的子囊果壁,而是单独或成束的生长在单腔或多腔的子座内,子囊 座呈子囊壳状或子囊盘状,有些含单腔的子囊座顶端有溶化的假孔口,外形很像子囊壳称为假囊壳, 假囊壳通常暗色,少数鲜色,子囊座内的子囊双层壁,有假侧丝或无,子囊抱子通常有隔膜子囊盘:典型的呈盘状或杯状,上部敞开,子囊排列成子实层4 .六、锈菌的生活史有哪些特点?答:1.无担子果2.通常认为锈菌是活体寄生菌 3.有的锈菌是单主寄生,有的是转主寄生 4.许多锈菌具有明显的多型现象七、白粉病、霜霉病、锈病、炭疽病、疫病、灰霉病各有什么典型症状特点?第二节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一、原核生物界分几个门,其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各属于哪几个门?主要类群有哪 些?答:1.四个,即薄壁菌门、厚壁菌门、软壁菌门、疵壁菌门,其中薄壁菌门、厚壁菌门、软壁菌门为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二、列出原核生物中与植物病害有关的重要属,了解这些属引起的重要植物病害答:土壤杆菌属,引起桃、苹果、葡萄、月季根癌病假细胞菌属,引起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桑疫病等 欧文氏菌属,引起白菜软腐病、梨火疫病木质部小杆菌属,引起葡萄皮尔氏病、苜蓿矮化病、桃伪果病黄单胞杆菌属,引起柑橘溃疡病 棒形杆菌属,引起马铃薯环腐病链霉菌属,引起甘薯疮痂病 螺原体属,引起柑桔僵化病植原体属,引起桑萎缩病、枣疯病三、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与菌物在侵染和传播途径方面有何不同?答: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一般通过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寄主植物,多半是雨水和昆虫传播;菌物主要以气流和雨水传播。
四、说明病原细菌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及诊断方法?如何区别植物菌物病害和细菌 性病害?答:1.特点:患病植物表现的症状类型主要有坏死、萎蕉、腐烂、畸形四类,有的还有菌脓溢出方法:细菌性病害在潮湿条件下在病部可见一层黄色或乳白色的脓状物, 干燥后形成发亮的薄膜即菌膜或颗粒状的菌胶粒细菌性叶斑往往具有黄色的晕环,细菌性癌肿十分明显是诊断可利用的特征在 鉴定中,一般细菌侵染所致病害的病部,都可以通过徒手切片看到喷菌现象2.真菌病害:大多数真菌病害在病部产生病征(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颗粒状物等),或稍加保 湿培养即可长出子实体病状以坏死和腐烂为主细菌病害:初期有水渍状或油渍状边缘,半透明,病斑上有菌脓外溢斑点、腐烂、萎蕉、肿瘤是 细菌病害的特征五、细菌染色体DNA与质粒在细胞中的存在位置及其功能有何不同?答:DNA存在于核区,是细菌主要的遗传物质;质粒存在于细胞质中,编码细菌的抗药性、育性或 致病性等性状第三节植物病毒一、简述植物病毒核酸类型和病毒核酸的主要功能?答:1.类型:正单链 RNA (+ssRNA)、负单链 RNA (-ssRNA)、双链 RNA (dsRNA)、单链 DNA (ssDNA)、双链 DNA ( dsDNA )2.功能:核酸是病毒主要的遗传信息二、什么叫精简脱毒技术?其理论依据何在?答:三、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有何特点?有哪些传播途径?针对不同传播途径采用哪些 防治策略?答:1.植物病毒病害的病状以系统性变色(明脉、褪绿、花叶、斑驳、条纹、条点、黄化等)、畸形 (矮化、矮缩、皱缩、耳突、疱斑、曲叶、卷叶等)和局部性坏死斑点为主,少有萎蕉腐烂性症状。
症状往往从幼嫩的部分开始,在老叶片上往往不产生明显的症状2.昆虫传播、汁液传播、种子传播、嫁接传播、土壤传播3.防治措施:昆虫:化学农药杀死害虫;播期调整避开昆虫发生高峰;通过黄皿诱甥、银灰薄膜避甥减少传毒汁液:普及植物病毒传播知识,防止种苗调运、园艺操作中传播病毒种子:种子表面消毒,推广无病毒种苗技术;嫁接:选用无病接穗和砧木土壤:四、植物病毒的学名标记方法与其他病原物有何不同?五、植物病毒防治技术上有何重大进展?(转基因工程之物、脱毒苗组织培养技术、 有道抗性利用等)第四节植物病原线虫一、简述植物寄生线虫对植物的致病特点?答:线虫致病机制一般认为有以下方式( 1)机械损伤,由线虫穿刺植物细胞取食造成的伤害( 2)营养掠夺和营养阻碍,由于线虫取食夺取寄主的营养, 或者由于线虫对根的破坏阻碍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3)化学致病,线虫的食道腺能分泌多种酶或其他生物化学物质,影响寄主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生长代谢(4)复合侵染,线虫侵染造成的伤口引起菌物、细菌等微生物的次生侵染,或者作为菌物、 细菌和病毒的介体导致复合病害二、如何诊断植物线虫病害?列出引起园艺植物重要病害的植物线虫种类答:1.植物线虫病害的病状为生长缓慢、衰弱、矮小或畸形,叶片干枯、扭曲、丛根、肿瘤等;病症 为虫体2.垫刃目茎线虫属、根腐线虫属、穿孔线虫属、根结线虫属;滑刃目滑刃线虫属、伞滑刃线虫属、细 杆滑刃线虫属;三矛目长针线虫属、剑线虫属。
三、植物线虫的生活史有何特点?如何利用这些特点来防治植物线虫病害?答:1.植物线虫生活史中具有卵、幼虫、成虫三种虫态,卵通常为椭圆形,幼虫有四个龄期,一般为 两性交配生殖,也可以孤雌生殖2.农业措施:轮作、休耕法、覆盖作物 物理方法:热力、淹水法生物防治:真菌、细菌、病毒、原生动物、肉食性线虫 化学防治:杀线虫剂第四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第一节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一、根据寄生性把病原物分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答:1.专性寄生物、强寄生物、弱寄生物、专性腐生物四类2 .特点:专性寄生物:寄生能力最强,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营养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死亡后,病原物也停止生长发育,其生活严格依赖寄主强寄生物:寄生性很强,以营寄生生活为主,但也有一定的腐生能力,在某种条件下,可以营腐生生活,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勉强生长,但难以完成生活史弱寄生物:寄生性较弱,只能侵染生活力弱的活体寄主植物或处于休眠状态的植物组织或器官,在一定条件下可在块根等贮藏器官上营寄生生活专性腐生物:不能侵害活的有机体,因此不是寄生物二、简述病原物的致病机制答:1.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和水分3 .分泌酶类(果胶酶、纤维素酶等)破坏植物组织和细胞4 .分泌毒素5 .分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三、为什么说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是其最基本的两个属性?答:四、为什么寄生性弱的病原物致病性可能较强,而寄生性强的病原物致病性也可能 较弱?答:五、试举例说明活体寄生与死体寄生的病原物有哪些不同的致病特点?答:六、为什么说病原物产生的植物细胞壁降解酶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答:第二节植物的抗病性一、植物抗病机制有哪些?答:结构抗病性和生物化学抗病性二、简述品种抗性丧失的本质,如何避免品种抗病性丧失?答:三、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的概念。
答:垂直抗性:记住的抗病性可以仅仅针对病原物群体中少数几个特定小种,具有该种抗病性的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间有特异性的相互作用水平抗性:具有该种抗病性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间没有明显特异性相互作用, 是针对病原物整个群体的一类抗病性四、试比较植物被动抗病性因素与主动抗病性因素的异同答:被动抗病性:物理因素:植物固有的形态结构特征,主要是机械坚韧性和对病原物酶作用的稳定性;植物表皮以及被覆在表皮上的蜡质层、角质层等;植物表皮层细胞壁发生钙化作用或硅化作用;气孔的结构、数量和开闭习性也是抗侵入因素; 植物受到机构伤害后在伤口周围形成本栓化的愈伤周皮;纤维素细胞壁;植物细胞的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积累的木质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