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文意把握和品析)学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学案.doc
8页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文意把握和品析)【复习策略】:一、文意把握,就是在理解词义、句意后,从整体上宏观地理解整篇文章综合运用所学的文言文知识,对文言文进行全面的理解:筛选并提取文章的信息(主要观点、主要内容、中心句)等;归纳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概括作者在文章的观点和态度接到文言把握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1)理清思路,了解结构2)确定文体,把握特点不同体裁的文章,表现中心的方式也各不相同,阅读时可根据不同的特点把握文意3)精读首尾,体味主旨文章的首尾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阅读时揣摩首尾,能体味题旨,更好地把握文意4)揣摩标题,领悟内容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大多能揭示文章重点内容,暗示文章主旨,启迪行文思路二、鉴赏品析,感悟评价(1)人物形象的赏析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衬托2)品味语言的方法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品析(描写、说明、记叙、抒情、议论),抓住语言的形式(句式、音韵、节奏)进行品析3)品析表现手法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叙议结合、正侧相映、虚实结合、烘托、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等。
答题技巧】一、内容探究类(1)申清题意,把握要点题意是答题的方向,只有答题正确,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否则,答案与问题就会风马牛不相及2)扣住文本,有的放矢答题时应来自文本,不能天马行空地随意发挥3)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答题时首先要亮出自己的观点,直接入题,且观点必须具有探究性4)结构完整,表达充分二、品析类(1)认真阅读选文要有针对性地反复阅读选文,理解文章意思、情感,在结合理性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2)善于捕捉信息要恰当的组合,对词义、人物、事件、主题思想或文学形象等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形成自己的理解3)联系生活实际要结合自己的认识经验,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提出独特的认识和见解,观点要正确4)组织语言语言要简洁明了,通顺流畅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第11~15题12分)【甲】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童区寄传》节选)【乙】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
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啗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李寄》节选)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布囊其口(口袋) B.贼易之(轻视)C.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访求)D.寄从后斫得数创(用刀斧砍)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汝曹怯弱 ,为蛇所食A.一人去为市(《童区寄传》)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C.为坻、为屿(《小石潭记》)D.贤能为之用(《隆中对》)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2)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4.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甲】的主要内容2分)5.联系全文可以看出,区寄是偶遇豪贼,被动应战,而李寄不同,她是( )。
不过两位少年英雄表现出了共同的性格特点,那就是() 每空限填一至两个四字短语)(2分)二、阅读文段,完成题目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②,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寇准传》【注释】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①每期会赋役( ) ②事决乃退( )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准方进取,可欺君邪?8.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三、阅读文段《郑板桥开仓济民》,完成题目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①,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②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9.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D.或阻之(或:有的人)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11.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四、阅读文段《李孝子传》,完成题目 嘉定之曲江里有孝子李维煌,字裕光父岩士,生孝子十年殁,家无旨畜①,母针衽以供孝子出就外塾泣曰:“养亲,儿取也儿不养母,乃藉母养儿,儿心何安!”遂弃书史,勤耕作,市珍怪之食,进之母,而已甘食淡焉母病喉,勺饮,喀喀②不下者三昼夜矣孝子呼天求救,母梦神人刺以针曰:“哀而子之孝也觉,一汗而愈雍正七年秋,海风起,城中生波涛,孝子居故穿漏,夜半屋摇摇然,孝子趋负母,伏几下俄而前后庐舍崩,所避处独完 孝子父亡逾年,大父③亦亡及其莽也,时届严寒,体故赢,手炭土,僵大雪中治冢匠数人,蕴火覆之,沦以汤,乃苏,年五十五卒。
卒时抱母大恸,嘱其孤某善事大母相传其幼时,居父丧,寝苫块中,哀号三年,每出入,邻人指曰:小孝子,小孝子盖其天性然也乾隆三十年,大吏闻于朝建坊曲江里立祠其旁 论曰:《孝经》一书,圣人所以为人子训者至矣然世人方读书以求孝,而李孝氏子独因孝以废书,何耶?中庸曰:“率性④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古之人能率其性者,无俟于教也不然,慈乌反哺,羔羊跪乳,使彼所读何书哉?(选自《小仓山房文集•卷二十七》,有删节) 【注】①旨畜:贮藏的美好食品②喀喀(kā):呕吐声③大父:祖父④率性:遵循本性12.解释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⑴母病喉,勺饮( )⑵嘱其孤某善事大母 )⑶盖其天性然也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嘉定之曲江里有孝子李维煌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B.市珍怪之食,进之母,而已甘食淡焉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C.蕴火覆之,沦以汤,乃苏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D.而李孝氏子独因孝以废书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孟子•公孙丑下》)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⑴养亲,儿取也。
儿不养母,乃藉母养儿,儿心何安!⑵古之人能率其性者,无俟于教也1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根据你的理解用“/”断开2分)大吏闻于朝建坊曲江里立祠其旁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卖③茔:(yng)墓地1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遗留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造:到,往 D.使得至前陈曲直 陈:陈述1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3分)(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3分)18.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4分)参考答案:1.(2分) A2.(2分) D3.(4分) (1)儿童区寄,是郴州打柴放牛的孩子准确译出“童”、“荛牧”1分,句式正确,句子通顺1分)(2)就到庙里坐下,抱着剑,带着狗前句准确译出“诣”字,且句子通顺1分,后句准确译出“怀”、“将”字1分)4(2分)区寄智杀强盗5.(2分)有备而来,主动出击 智勇双全,胆识过人(意思相同即可,用词不求与参考答案完全相同,每空1分)6.答案示例:①适逢、正赶上 ②才评分:没空1分,共2分7.答案示例: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要取得功名,怎么能欺骗皇上呢?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8.答案示例: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评分:32分,答出三点即可9.A 说明:本题2分10.(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说明:本题2分11.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说明:本题2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可得1分,三点及以上得2分16.(2分)B(“遗”应解释为“馈赠”)17.(6分) (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
(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惮”的意思计1分) (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辞色”的意思计1分)18.(4分)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1分),为官清廉、为民作主(1分);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2分)语意相近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