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docx
7页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摘 要: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 充满了 作者对生活的真意 诗人从优美山水景色和对深厚乡 土气息的田园生活描写中, 将对生活的真意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王维山水田园诗写景如画 诗人善于以画家独特的眼光来观察世界, 使其诗作充满了艺术的画意;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还渗入了空静的禅意, 诗人精通佛理, 从而使他的山水田园诗创作别具慧眼, 在对山水清晖的描绘中, 折射出清幽的禅趣;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各种艺术手法的大融合, 人与自然的大融合, 主观精神与客观世界的大统一 关键词: 田园诗 艺术特色 王维 艺术的融合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在我们辉煌的文学遗产中, 是我们先人的不朽的美的创造 从中我们可以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审美能力 不朽的作品, 能给我们以美的震憾、 美的享受 诗歌是我国最早期的文学样式之一 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精髓所在, 具有辉煌的历史 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古代诗歌进行学习、 分析 而在诗歌的发展历史中,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诗歌创作己达到完美境界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他独特的诗歌创作使其山水田园诗在唐代和我国诗坛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的诗歌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大自然之美, 使我们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尤其对于喧嚣的现代社会和心浮气躁、 逐利忘本的个人, 予人以启迪 且在他诗歌中所体现出的和谐理念, 有利于我们和谐社会的建立 王维, 是同李白、 杜甫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精通音乐、 书法、 绘画, 而且深得佛道理念熏染 他的山水田园诗同自己独特的审美理念融为一体, 开拓了诗歌写 作的新境界 王维在前人的山水田园诗创作基础上, 融入自己的文学、 绘画、 音乐和佛学修养, 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作 后期逐步走上一条回避政治斗争, 追求闲适生活的道路, 远祸于林下 于是, 山水田园生活的体验使其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山水田园诗 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历史条件, 成就了一代大诗人王维, 使其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集大成者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 充满了作者对生活的真意 诗人从优美山水景色和对深厚乡 土气息的田园生活描写中, 将对生活的真意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王维山水田园诗写景如画 诗人善于以画家独特的眼光来观察世界, 使其诗作充满了艺术的画意;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还渗入了空静的禅意, 诗人精通佛理, 从而使他的山水田园诗创作别具慧眼, 在对山水清晖的描绘中, 折射出清幽的禅趣;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各种艺术手法的大融合, 人与自然的大融合, 主观精神与客观世界的大统一。
—、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充满了生活的真意 艺术源自生活 在王维的很多山水诗中, 诗人从优美的景色描写中, 抒发了自己冲淡闲散的心情 在很多田园诗中, 具有浓厚的乡 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表现出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 在山水诗的写景中, 在田园诗的描绘下, 王维的不少诗作饱含浓情 西晋陆机提出: “诗缘情而绮靡”( 《文赋》) 意思是诗歌理当发自真情而且必须有美丽繁盛的文采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中, 就是通过对田园生活和自然山水的描绘, 真情流露, 充满了对生活的深情 首先, 王维的山水诗作中充满了生活的真情 在描绘景色优美的山水诗作中,诗人通过对优美的山水景色的描绘, 融入自己的情感, 表现了自己冲淡闲散的心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无限真情 如《青溪》 中: 言入黄花川, 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漾没菱荇,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洛阳师范学院 2010 届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4 诗人王维描绘进入黄花川漫游, 沿着清溪漂荡, 依着山水千回万转, 路途百里 听到乱石丛中水声喧哗不断, 看到松林深处山色静谧秀静, 溪中菱藕荇菜随波荡漾,澄澄的碧水中倒映着芦苇。
心平闲静, 使人忘忧, 希望能在这里一直垂钓直老 诗中通过对山水的描绘, 并在自己的感受体验融入其中, 抒发了诗人冲淡的闲情 又如《汉江临眺》 中: 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晶, 留醉与山翁 诗中写泛游汉水见闻, 咏叹汉水之浩渺 首联写汉水雄浑壮阔的景色, 由楚入湘,与长江九派汇合, 为全诗沉浸气氛 颔联写汉水的流长邈远, 山色烘托了江势的浩瀚空阔 颈联写郡邑和远空的浮远, 沉浸有磅礴的水势 末联引出将军镇守襄阳的故事, 表明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全诗格调清新, 意境优美, 在描绘景色中, 充满了乐观的情绪, 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次, 王维的田园诗作中也充满了生活的深情 在描写充满深厚的乡 土气息的田园诗作中, 乡 村景物和农家生活是其主要描写对象, 从中表现闲逸潇散的情趣和恬淡自适的心境 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无限的深情 如《渭川田家》 中: 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诗人王维从生活细微处着笔, 描绘一幅的平凡的田园景象 捉住典型的生活情景, 斜光照村落、 牛羊归巷、 老者等候牧童归家、 鸡叫麦抽穗、 蚕眠桑叶稀、 农夫田归相互话语依依, 不由羡慕此情景。
全诗用白描的手法, 描绘了初夏乡 村黄昏时的景色, 抒发了诗人对平凡生活深深的爱意, 表现出了诗人闲逸潇散的心情 又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曰: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诗中先写景, 着意刻画水色山光之可爱, 虽深秋, 山依然苍翠, 水依旧潺流 再转而写情 倚杖柴门, 临风听蝉, 神驰邈远, 自由自在 描绘了幽居山林, 超然物外 之志趣, 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在优美的景色气氛中抒发自己冲淡闲散的心情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 诗人往往以眼前景物, 构成静谧世界, 充满了自由、和谐、 友爱和对生活的爱意, 把对生活和人世的爱意浓浓地瀑泼出来 二、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充满了艺术的画意 王维山水田园诗写景如画 诗人善于捕捉大自然中的异常色彩, 以画家独特的眼光来观察客观世界, 融入绘画的技巧, 凭着自己长期隐居于山水林壑之间对自然的独特敏感与对画理的娴熟运用, 别具匠心地剪取自然界中那些最有特征的水色山光写入诗中, 借诗情作画, 使山水诗与山水画互为渗透, 融而为一 给自然景色注入了人的气质、 精神, 从而使他的诗形神俱佳, 气韵生动。
盛唐时的《河岳英灵集》 中, 评价王维的诗曰: “词秀调雅, 意新理惬; 在泉成珠, 着壁成绘, 一字一句, 皆出常境” 北宋时的苏轼也曾说: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这些评价都十分精当地指出了 王维诗歌富有诗情画意的特征 在描写山水田园等自然景物方面, 王维有着独树一帜的造诣 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雄伟, 还是流水的恬静, 或是丛林古刹的幽深, 诗人都能取自然、凝练、 生动且富有特征性的语言, 点缀成一幅幅形象鲜明、 意境深远的优美画卷,与景象融成一体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 尤其是后期的描写隐居终南、 辋川的闲情逸致生活的诗歌, 画意盎然 首先, 王维的山水诗作中体现了的艺术的画意 王维的山水诗创作中, 有许多诗作运用绘画的手法, 绘入色彩丰富的景色 描写景物时层次丰富, 远近相宜, 动静相兼 在结构上吸取了绘画技法的特点 使其诗作具体生动, 充满神韵 如《山中 》 :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 鲜艳如火的红叶和蓊郁无边的浓翠组成的山中景色, 色 洛阳师范学院 2010 届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6 泽斑斓鲜明, 而整幅画的底色苍翠。
这种写法纯用白描, 靠精选的细节引起我们的联想 表面上似乎是朴素的叙述, 实际上是异常生动的直觉 诗人敏锐的将自己的直觉印象通过色彩这一形式展现给我们, 充满浓浓的画意 又如《终南山》 中: 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诗人王维对终南山的传神写照 构图布局有远近、 疏密、 动静、 虚实、 阴阳的变化;色彩上有深浅、 明暗、 冷暖的变化 充分利用空间关系的变化, 营造出峥嵘的终南山景, 意境开阔, 恢弘雄浑, 气象万千, 其高超精湛的艺术, 令人叹为观止 其次, 王维的田园诗作中也体现出的艺术的画意 诗人王维在他的田园诗歌创作上, 吸取了绘画的长处 以富于色彩的语言, 运用绘画技法的特点, 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强有力地感染了我们的情绪 如《田园乐七首》 其六: 桃红复言宿雨, 柳绿更带青烟 花落家僮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诗人在勾勒景物的基础上, 进而给它着色 桃“红”, 柳“绿” 和“青” 烟 加上朦胧的雨色为背景色, 通过多种颜色的运用, 使景物鲜明怡目, 给我们一幅柳暗花明的田园图画 又如《积雨辋川庄作》 中: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森啭黄鹂”。
诗句写自然景色, 广漠平畴, 白鹭飞行, 深山密林, 黄鹂和唱 水田之“绿” 与飞鹭之“白”, 夏木之“青” 与黄鹂之“黄”, 对比鲜明, 再加上“漠漠”“阴阴” 两组叠字更深层次, 为原有的固色上加了一层装饰 积雨后的辋川, 画意盎然 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中: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诗人以“柴门外” 为立足点, 游目驰骋, 广摄四旁, 绘出寒山、 秋水、 落日、暮蝉、 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 再加入诗人与裴迪两个人的活动, 组成一幅墨色清淡、 悠远静谧的辋川秋日黄昏图 这种写作技巧深得画理 又如《渭川田家》 中: “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 诗人运用运用散点的方式, 罗列出许多 农村生活中的景象, 看上去似乎很散乱, 但又通过“闲逸” 这一主题将其串起来,组成了一幅和谐而又具体生动的完整画面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 诗人用画家的眼睛观察自然界的万千变化, 以诗人的情思写物态天趣, 诗歌的形象宁静优美而神韵缥缈, 形成一幅幅景色优美, 意境深远的画卷。
三、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渗入了空静的禅意 在写王维山水田园诗中表现出的空静禅意的这节过程, 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因为本人对佛学的认识非常肤浅, 确实感受到了作文的艰苦, 理解不准确的地方, 敬请见谅 有“诗佛” 之称的王维, 很早就归心于佛法, 精通佛理 这种精神理念, 对他的山水田园创作影响极大, 从而使他的山水田园诗创作别具慧眼, 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 在对山水清晖的描绘中, 折射出清幽的禅趣 美的意境就产生于对这自然永恒的空、 静之美感受中 他在《山居即事》 中说: “寂寞掩柴扉, 茫然对落晖” 在《酬张少府》 中也说到: “晚年惟好静, 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 空知返深林” 其性格一方面受母亲的影响, 另一方面为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 形成了对佛教的信仰, 在王维的性格上有深刻影响, 诗人在诗作中追求一种随缘任运的主观精神境界 王维诗作的“澄澈精致” 、 “浑厚闲雅” 的艺术特色也正得力于他的禅学修养, 不仅创造了意境, 而且从意境的空灵向禅境发展 尤其是他的山水田园诗歌中, 表现禅趣佛理成为主要内容之一 因此王维很多山水田园诗作本质上都是禅意的外化 南朝钟嵘曾说过: “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
《诗品》) 说的就是这种淡然天成的, 清幽且不着痕迹的情感 于是就有了“坐看苍苔色, 欲上人衣来”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的诗句 明人胡应麟说, 读之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