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的草原分布.doc
3页内蒙古的草原分布LV.12+加入小组 只看楼主 回复 tony_walker(北京) 正在参加游记纪念工厂我也去看看2012-02-06 11:10:06 内蒙古草原相当辽阔,总面积约占全国国土的1/10它由六大草原组成,自东向西顺次是: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植被保护最好的锡林郭勒草原、宽广的乌兰察布草原以及鄂尔多斯半荒漠草原和阿拉善的荒漠草原 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大草原主面积8666.7万公顷,其中有效天然牧场6818万公顷,占全国草场面积的27%,是我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 最著名的要数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上天然草原保留面积最大的地方,是我国最大的无污染源动物食品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东西跨度最长的省区,与黑、吉、辽、冀、晋、陕、甘、宁八省区相邻,周边有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天津、太原、银川、兰州等大中城市 除了内蒙古自治区内广阔无垠的天然优质草原外,内蒙古大草原还延伸到周边多个省份尤其是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近的2个蒙古族自治州、7个自治县内的广阔延伸离北京最近的草原有:1.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则是非常著名的古老而美丽的木兰围场,曾是清代的皇家围猎草原;2. 坝上草原和康西草原距北京仅有几十公里。
草原,你去过了没?内蒙古草原图片发表时间:2012-4-13 访问次数:14307次内蒙古草原,鲜碧如画,一望无际,尤其是以北部海拉尔为中心的大兴安岭西麓林缘草甸草场,更是目前中国最佳的天然牧场之一最著名的要数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上天然草原保留面积最大的地方,是我国最大的无污染源动物食品基地除此之外还有科尔沁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乌兰察布大草原、鄂尔多斯大草原等都是内蒙古为人们所熟知的大草原内蒙古草原沙化问题和现状_(转) 2008-04-04 16:18:32| 分类: 熊宣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主要跟你说一下内蒙古草原沙化问题和现状吧,因为内蒙古是我国最大的牧场,比较具有北方草原演变发展的典型性 内蒙古草原退化严重,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6359万多公顷可利用草地面积中,目前退化草地面积已达3867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的60%素以水草丰美著称的全国重点牧区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退化面积分别达23%和41%,鄂尔多斯草原的退化最为严重,面积达68%以上 以往沙尘暴基本上是从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盟的沙漠地带发起,今年却东移到乌兰察布盟和锡林郭勒盟,向世人拉响了最令人担忧的生态警报:美丽的锡林郭勒草原也已严重沙化。
内蒙古乃至世界上最为典型的草甸草原东乌珠穆沁旗,草场退化面积已占全旗可利用草场的66%以上 以荒漠草原为代表的阿拉善盟和伊克昭盟,草原退化、沙化之势更为严峻与五十年代相比,阿拉善左旗的草地覆盖度降低了30%至50%,目前荒漠和半荒漠已占到了这个旗草地的96.9% 图:2004年3月28日内蒙古发生“黑沙暴” 土地沙化的主因:“五滥” 1、滥垦:由于人口增加和短期利益驱动,我国许多地方在无防护的措施的情况下,无计划、无节制地进行开垦,导致土地沙化据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四省区的卫星遥感调查,1986年至1996年,四省区调查区开垦的2912万亩土地中,有1433万万亩沙化,被迫撂荒,占开垦总面积的49当地群众痛心地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 2、滥牧:我国沙区草场牲畜超载率为50%-120%,有些地方甚至高达300%,超载放牧使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内蒙古草原牧草平均高度由70年代的7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25厘米,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变成了“老鼠跑过现脊梁” 3、滥伐:青海柴达木盆地原有固沙植被3000多万亩,到80年代中期因滥伐造成植被破坏,使1/3以上的土地沙化。
4、滥采:沙区滥采中药材、搂发菜以及无序采矿工程建设的问题十分突出,使大量植被破坏,直接导致土地沙化每年进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搂发菜的农牧民就达10万余人,全区近几年因搂发菜破坏草原面积达195亿亩,其中6000多万亩已经沙化 5、滥用水资源:我国部分地区还沿用大水漫灌的落后灌溉方式,既浪费水资源,又造成土地盐渍化 图:特大沙尘暴给内蒙古造成巨大损失 内蒙古草原由于长年干旱,沙尘暴肆虐,把地表土壤吹走,使草根裹露,大面积沙化 地表水下降,超载放牧,导致草原严重沙化,地表植被严重破坏,绿色草地已很少见 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加剧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L|发布: 2013-11-12 13:32 作者: webmaster 来源: 新华网 查看: 564次收藏到BLOGTAG: 生态环境 草原 从此间举行的中国草原论坛上获悉,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力度推进草原重大生态工程建设,集中治理生态脆弱和严重退化草原,我国草原生态发生了一些趋好性变化,草原生态环境加剧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据农业部统计,仅2006年—2011年,国家投入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资金就超过350亿元,主要用于实施生态补助奖励政策、游牧民定居工程、草原病虫害治理和草原监测等。
在部分草原生态环境敏感地区,我国还通过重点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西南岩溶地区草地治理试点工程等一系列保护建设工程,使草原植被得以恢复,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明显,草原特有的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明显增强 在危害草原生态严重的草原火灾、雪灾、鼠虫害等灾害方面,我国防控能力也在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国正在不断扩大草原鼠虫灾害防治面积,开展入侵生物综合防治,完善草原雪灾、旱灾应急减灾机制,运用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开展草原监测工作,巩固了草原生态建设的成果 从主要草原牧区的生态治理效果看,我国部分地区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草原还是处于超载过牧状态,容易受到人为破坏、气候变化、灾害肆虐的严重威胁,加上我国草原类型复杂多样,草原生态状况的好转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草原生态恢复和保护工程建设仍然任务繁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