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南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doc
16页济南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 题 指 南《济南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济南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及《济南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精神为指导,根据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我市教育科研工作的实际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目的在于确定“十二五”期间济南市教育科学研究的范围和重点,为全市教育工作者以及关心教育科研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选题参考一、“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工作回顾“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要求,着力实现“教师教好教会,学生学好学会”的目标,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对影响我市教育内涵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课题研究成果,促进了教育决策的科学化,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行政领导高度重视并积极投入教育科研工作,亲自主持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决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3 -一大批校长积极承担省市级规划课题研究,在带领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努力追求“教育家办学”;随着“十一五”规划教师专项课题的推出,广大教师科研热情高涨,科研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大批研究型教师成长起来;在课题研究中创造出了一大批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学校特色发展及内涵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经验和成果,并得到了及时推广应用。
我市“十一五”期间课题研究工作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总体看,主要表现为:市、县(市)区、校各级专项教育科研经费不足;对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推广和使用方面的管理不够完善;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不突出,人云亦云以致流于肤浅庸俗的课题数量仍然较多;对优秀教师经验的总结提升力度不足;有关教学的研究重视模式建构忽略有针对性的具体问题解决,对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对学生学习的研究等等二、指导思想与目标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服务、为繁荣和普及教育科学服务、为促进教师校长的专业化发展服务紧紧围绕素质教育主题和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集中力量破解当前我市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一线教育发展需求,大力支持前瞻性发展性研究项目,激励问题解决为重点的应用研究,加强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研究主体的多元化,加强过程管理,加强成果评价,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和实效 4 -三、课题类别济南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设攻关课题、重点课题、规划课题、教师专项课题等类别攻关课题 凡涉及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政策性、综合性、全局性问题研究,经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报请济南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以攻关课题的形式单独立项。
重点课题 此类课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较大的科研价值,对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突破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有一定理论高度,在研究方法上有新的探索此类课题不单独组织申报,由课题评审专家组从通过立项的一般规划课题中评出一般规划课题 此类课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关注教育热点问题,对学校或区域性教育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能解决教育教学的带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在理论、实践上或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一般由学校层面的领导主持研究教师专项课题 此类课题的研究一般规模较小,周期较短,突出教师个体实践的实证性研究通过此类课题研究,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以及教师成功经验的总结提炼紧密结合,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一些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关键的实际问题,以追求提升教师理念、改进教师教育行为、提高教育能力为主要目的此类课题一般由教师申报名师人选专项课题 此类课题为配合市教育局“名师”建设工程而设,主要面向名师人选其特点是主要侧重在课程、教学- 5 -和班主任工作问题的研究市规划办对此类课题采取单独管理,主要协助市教育局高教师范处进行必要的专业指导四、主要选题范围以下提供课题研究的分类选题范围,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范围的有关内容,结合专业和工作实际,选择更有针对性的“切入点”(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
一)攻关课题济南市教育现代化研究;济南市教育对外交流渠道与效果研究;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济南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价制度研究;济南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评价制度研究;幼儿教育普惠化研究;中小学布局及教育资源配置适应城市发展的研究;现代学校发展性评价机制研究;济南市基础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特色高中建设研究;济南市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教育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区域内教师流动机制研究;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研究;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实践研究;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和学习适应性研究;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研究;济南市教研员队伍建设与对策研究;新课改以来济南市中小学教学改革现状及经验总结研究;区域教育科研管理研究;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建设研究;教科所实验学校建设研究等二)教育管理研究学校发展性自我诊断研究;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策略、措施与实践研究;学校文化建设研究;百年老校特色文化重建与创新- 6 -研究;办学理念指导下的学校发展规划研究;中小学公共安全和应急机制的建立与管理研究;有效组织跨年级、跨学科、跨校教研活动的实践研究;优秀校长成长个案及治校规律研究;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学校、教师、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研究等。
三)课程与教学研究特色化多元化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有效性研究;中小学命题与考试评价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改革研究;中小学小班化教学研究;中学“走班制”教学研究;中学生兴趣点教学研究;教学过程的心理分析及其有效机制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实施策略的研究;学案导学研究;自主学习激励机制研究;课堂教学中突(偶)发事件处理的策略研究;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激励评价研究;中小学教学中因材施教与个别化指导研究;“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学科分层教学实践研究;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设定与落实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各学科习题设计研究;开放性作业的设计研究;“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研究等四)德育研究各级各类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研究;提高学生家长素质及其家庭教育水平的研究;构建社区影响青少年健康发展机制研究;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之养成教育研究;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育人活动研究;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学生同伴交往方式的研究;青春期男女学生交往特点及指导研究;“网瘾”对青少年危害的案例研究;大众传媒对中学生道德的影- 7 -响及对策研究;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学生品德发展状况调查研究;中小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大中小学生廉洁教育研究;学生专题教育(国防教育、禁毒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生命教育等)的研究;学校德育途径与方式的研究;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德育方法研究;班主任工作现状调查及工作创新研究;中小学班队会主题教育活动建设研究;学生干部选拔和培养研究;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实践研究;中小学生毕业教育途径方法策略的研究;家校教育一体化的实施策略研究等。
五)教育心理研究学生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研究;学校心理健康自助机制研究;班级团队心理内容与方法研究;中小学生学习心理研究;中小学生健康网络心理行为研究;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学分析及对策研究;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及方式研究;有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教育与心理救助研究;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及策略研究;教师素养、行为、人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心理教师培养研究;家长素质及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家庭心理治疗研究;师生幸福感培养的实践研究;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鉴别与早期干预研究;中小学生安全心理监护机制的研究等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济南市教师培训质量评价研究;提高年级、学科教研组实效的研究;高师教育支持下的中小学校本研修机制研究;提升教师- 8 -解读教材能力的方法研究;骨干教师教学风格典型个案研究;名教师教学风格与特色研究;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有效策略研究;不同教龄段教师教研状态的比较分析;学科教学设计及备课改革的实践研究;教师观课议课的方法研究;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方式及效果研究;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培养个案研究;激发教师研修内驱力的实践研究;学校教师有效读书活动研究;教师职业生涯心理研究;教师非正式团队建设及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等。
七)职业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研究;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校企合作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高职教学相互衔接研究;济南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评价研究;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完善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和机制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实行模块式教育问题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与其功能、效益研究;职业教育课程综合化与模块化的实践研究;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研究;职业学校建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实践研究;职业教育与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关系研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等八)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研究学前教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发展研究;幼儿园课程、游戏、教- 9 -育过程及整合研究;“做中学”科学教育中幼儿有效猜想(或提问)研究;幼小衔接提高幼儿适应能力的研究;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质量的现状调查研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研究等特殊教育中职业技能培养研究;差异教学和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特殊教育办学现状及对策研究;特殊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实验研究;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干预与训练的实践研究;残障儿童个别化教育研究;特殊学校学生品德教育与行为指导研究;培智学校艺术教育研究等。
九)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学生体质监测的手段、方法及评价标准研究;体育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实施途径研究;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培养研究;小学课间操锻炼方式变革的研究;学校艺术教育现状研究;建立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库的研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素质的研究;课外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研究;学生近视预防和矫正研究;学校营养配餐及卫生状况调查研究;优秀传统美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学校艺术教育模式研究等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网络教研研究;网络课程的开发研究;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知识建构研究;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标准与评价研究;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评价研究等十一)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研究- 10 -以人为本、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人教育观念、体制、机制及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构建城市、农村有效社区教育机制研究;非学历成人教育发展研究;成人教育与创建学习型社会研究;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成人教育的社会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成人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研究;终身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的研究;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基地建设研究;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关系研究;统筹规划各类资源构建社区终身学习中心研究;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经营模式研究;各类在职人员学习状况调查研究;校外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研究;家庭教育示范区示范标准研究;学习型组织的发展机制和评价指标研究;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研究;推进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典型案例研究等。
十二)农村教育研究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研究;农村学校布局结构研究;农村中小学。












